電影「中國合伙人」裡有個片段讓我印象深刻,海歸精英孟曉駿回國後第一場演講就因為Stage fright被聽眾噓下臺。可能很多人以為老師整天站在講臺上,這份職業不存在「演講恐懼症」的問題,其實不然。
除了英語教師培訓之外,我還擔任著幾個賽事評委,其中就包括英語教師大賽,看到不少非常優秀的精英教師上場後同樣緊張,而他們「症狀」也是匪夷所思,比如有位老師上場後只說了四個字:我很緊張,隨後停頓了足有半分鐘,全場隨之寂靜,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另一位老師則是另一個極端:我很緊張,大家跟我一起唱歌吧!有的老師上場瞬間所有面部表情消失,有的則像突然按下了快進鍵,滔滔不絕,嘴巴不受大腦控制了……這些其實都是臨場緊張的表現。
比賽結束輪到我上臺總結點評,我先帶著所有老師們做了一個小小的互動,老師們以為我是為了活躍氣氛、調動情緒,但我告訴大家:我也緊張,這一步是為了緩解我的緊張情緒。是的,雖然我培訓過的幾十萬人次的英語老師,做過六千多人的講座,但依然會緊張。
既然緊張無法徹底消除,我們需要掌握的唯有緩解緊張的技巧。Jeremy Harmer是國際英語教學界公認的演講大師,聽他的講座感覺是享受語言藝術。在英國留學的時候,我曾經向他請教如何處理演講時的緊張情緒,他幽默地告訴我一個最簡單的「原理」:開場的時候給大家找點事做,只要大家有事做,你就不會感到緊張了。參考他的建議,結合自己的風格,我總結了幾點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大家:
開玩笑,玩幽默
拿自己的名字或者不會傷害到任何人感情的事物開個簡短的小玩笑。這個方法的好處是簡單易操作,臨場發揮或者事先準備好都可以。風險就是萬一你的幽默或笑點沒有被聽眾get到,你會很尷尬,進而導致更加緊張。所以最好還是提前準備幾個適合大眾口味的段子。比如,中國英語教育界泰鬥陳琳教授曾經的一個開場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說我講座有三個up:第一,Stand up;第二,Speak up;第三,Shut up。我借用了一次,確實效果不錯,英語老師很容易心領神會,氛圍頓時輕鬆。
Warmers活動
前面那招主要取決於你的表演技巧,如果你覺得自己講故事的水平不夠高,可以試試這招。warmers的關鍵是讓聽眾動起來,所以設計的內容很重要,比如可以做一個簡單的調查:找出跟你穿相同顏色上衣的人;找出3個跟你有3處相同興趣愛好的人……最後把調查結果做個總結。設計的時候要注意別太複雜,一定要容易理解和操作,不一定要和演講的主題相關,但如果能夠藉此導入話題當然更好;總結的時候如果能再發揮些幽默的天賦,效果就更好了。
猜對錯
老師給學生上複習課,或者演講時導入話題,可以試試這個活動。提前準備好幾個與話題相關的陳述句,開場先請全體起立,然後一句句問過去,聽眾只需回答Yes/No,判斷正確可以坐下,判斷錯誤則等待下次機會。比如複習一般過去時語法知識,老師可以用這個辦法,分寸適當的尷尬有時同樣能夠活躍氣氛。
提前入場
開場的目的是與所有聽眾建立起融洽的關係,所以要儘可能照顧到所有人的興趣,雖然事前我們可能已經掌握了一些聽眾信息,但多了解細節往往會收穫更好的效果。如果時間允許的話,老師最好能夠提前入場與聽眾或學生進行短暫的「閒聊」,以掌握更多信息。不過注意別把時間都用在個別人身上,信息面要儘可能廣。
當然,緩解演講緊張的科學方法還有很多,這裡只是隨手分享一些自己的經驗,旨在拋磚引玉,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也談談自己有哪些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