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醫檢人工智慧生態,廣東建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

2020-12-12 瀟湘名醫

11月26日,由廣東省人民政府、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共同主辦的2020世界5G大會在廣州舉辦。會上,廣東省科技廳正式發布了第三批「廣東省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名單,金域醫學建設的「臨床檢驗與病理診斷廣東省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入選。

金域醫學承建廣東省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

人工智慧可以在醫療健康領域發揮重要作用。隨著精準醫學概念的提出,精準診斷在診療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70%的醫療決策都有賴於正確的臨床檢驗、病理診斷和影像診斷。海量、精準的醫檢數據資源是實現精準診療的重要基礎,但現實是醫檢行業缺乏海量數據處理能力,對稀缺專家資源存在依賴。醫檢人工智慧的出現,有望解決精準診療的痛點。

在廣東,醫檢人工智慧產業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除了政策上的支持,廣東省還具備了完備的醫檢行業上下遊產業鏈,如試劑生廠商、醫療機構、第三方醫檢機構、醫學人工智慧相關企業及信息技術公司都有行業龍頭入駐,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閉環。本次金域醫學承建的「臨床檢驗與病理診斷廣東省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會發揮第三方醫檢行業領導者的作用,依託廣東當地的產業集群優勢,有望成為全國發展人工智慧產業的新亮點,是廣東建設國家科技產業創新中心的有力支撐。

據悉,開放創新平臺會向創業公司、醫療科研機構、個人開發者、行業專家四類關鍵用戶提供服務,實現算力/算法/數據/模型共享,形成產業集群,打造跨行業融合創新高地,聚焦臨床檢驗與病理診斷人工智慧領域,有效整合數據資源、技術資源和產業鏈資源,持續輸出醫檢人工智慧核心研發能力和服務能力,以海量醫檢數據服務和開放AI技術服務,推動醫檢行業快速發展。

(責任編輯:石夢竹)

【來源:健康時報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第三批「廣東省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名單公布
    記者從會上獲悉,廣東省科技廳正式發布了第三批「廣東省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名單,共有4個平臺入選。其中,奧比中光科技入選「3D視覺感知廣東省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金域醫學入選「臨床檢驗與病理診斷廣東省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廣電運通入選「金融智能與服務廣東省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琴智科技入選「智能雲服務廣東省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
  • 國家級 AI 創新力量集中亮相!AIExpo2020「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
    8 月 15 日上午,AIExpo2020 全球人工智慧產品應用博覽會「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高峰論壇隆重召開,高峰論壇由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主辦,上海交通大學蘇州人工智慧研究院承辦。
  • 百度集團副總裁吳甜:人工智慧開源開放平臺夯實中國創新基座
    智能時代,人工智慧開源開放平臺正在成為各行業創新的底層基礎。12月8日,數字經濟與智能製造蕭山峰會於杭州蕭山召開,同期舉行了2020中國高校計算機大賽-人工智慧創意獎(簡稱C4-AI大賽)頒獎典禮。百度集團副總裁、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吳甜受邀出席,發表題為《人工智慧開源開放平臺夯實創新基座》的報告演講。(百度集團副總裁、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吳甜)吳甜表示,軟體代碼的開源助力技術實現了快速的創新突破,而數據、技術與平臺的開放,則進一步深刻改變了生產協作的方式,為產業創新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動能。
  • 對標特斯拉速度,上海要打造人工智慧的「智能基座」
    人工智慧「上海方案」出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創新應用先導區建設深入推進,智能網聯汽車、醫療影像輔助診斷等「揭榜賽道」已形成測評標準……去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以來,上海人工智慧進一步突破發展,邁上新臺階。
  • 科技部:支持西安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
    3月9日,科技部致函陝西省人民政府,支持西安市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除西安外,此次還支持重慶、成都、濟南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三一集團研發的建築機器人 資料圖片據科技部復函,試驗區建設一是要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和西安市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探索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的新路徑新機制,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經驗,發揮人工智慧對西安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有力促進「一帶一路」建設。
  • 《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年度報告(2019-2020)》發布
    2020全球人工智慧產品應用博覽會近日在蘇州開幕。會上,中國經濟信息社江蘇中心聯合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共同發布《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年度報告(2019-2020)》(下稱《年報》)。充分利用新基建機遇,協調推進各類數據中心、5G網絡部署,全面提升端側的數據計算、採集及傳輸能力,為傳統產業全面向數位化轉型打造堅實的泛在計算基礎;支持傳統行業戰略性引入信息化系統,建立滿足企業多層級管理需求的數據中心等;充分發揮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賦能作用,加強傳統產業與科技公司合作力度,共同突破工業數位化壁壘,實現雙贏。
  • 寶德攜手飛騰成立「人工智慧生態聯合實驗室」,構建計算「合力」
    日前,寶德與飛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籤訂了人工智慧生態聯合實驗室協議,攜手推出大數據計算平臺解決方案,該方案基於飛騰騰雲S2500處理器等核心產品進行搭建,助力大數據高並發處理,為企業級應用提供穩定、高效的開發和運行平臺,積極賦能新基建。
  • 上海人工智慧「生態森林」枝繁葉茂 AI夢想從這裡起飛
    在漕河涇工作的程式設計師小劉驚喜地發現,第二屆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展覽中閃亮的創新明星「商湯科技」,竟然來到自己身邊。虹梅路上,一幢兼具未來感和雕塑感的航母型建築,悄然掛上了「商湯」二字——作為去年大會期間籤約的33個重大產業項目之一,商湯科技中國總部如約落戶上海。昨天,商湯科技又宣布上海新一代人工智慧計算與賦能平臺項目正式啟動。
  • 雲天勵飛聯合9家單位 啟動科技創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慧」重大...
    12月24日,由雲天勵飛牽頭的科技創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慧」重大項目「面向人工智慧應用的神經網絡處理器關鍵標準與驗證晶片」項目啟動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深圳順利召開。
  • 曼孚科技加入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聯盟(AIIA),共建人工智慧產業生態
    近日,國內領先的人工智慧數據採集標註服務企業曼孚科技正式加入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聯盟(簡稱:AIIA)。AIIA是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網信辦指導下,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等單位發起,立足於搭建人工智慧的合作與促進平臺,服務企業,支撐政府決策,推進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為實施《網際網路+人工智慧行動計劃》和推動「網際網路+」發展提供必要支撐。
  • 2020年中國人工智慧時代的API經濟研究報告
    人工智慧API經濟商業價值:AI與傳統行業的邂逅已無處不在,API在產業鏈的快速拆分重組、行業分層細化、加速融合創新過程中發揮了極大作用,技術領先企業通過AI開放平臺將自身能力和資源開放出去,打造產業生態,形成規模經濟和長尾經濟。
  • 智匯泉城 昇騰萬裡 2020中國人工智慧產業峰會在濟南召開
    孫斌指出,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慧是贏得全球科技晉升主動權的重要戰略抓手。近年來,濟南市不斷加快構建從基礎支撐、核心技術到行業應用較為完整的人工智慧產業鏈。本次峰會聚焦人工智慧技術創新和產業賦能,必將助力濟南加速構建開放、合作和共贏的人工智慧產業生態。
  • 2020山東(青島)人工智慧「百企百景」發布會舉辦
    在授牌儀式環節,青島市打造的國家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青島)「三中心一平臺」現場授牌,助力平臺化產業發展生態。在項目籤約環節,濟南和青島籤署了《協同推進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一體化建設行動計劃書》,將在加大數據開放共享力度、共建人工智慧公共服務平臺、加大產業共同推進力度和加大產學研合作交流力度四個方面加強合作
  • 獵戶星空攜手工博士打造人工智慧生態合作夥伴大會
    近日,以「百舸爭流·智鏈未來」為主題的「2020人工智慧生態合作夥伴大會」在上海順利舉行。本屆論壇展由獵戶星空、工博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派智谷科技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上海市人工智慧技術協會、上海人工智慧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北鬥導航創新研究院、上海市工商聯科技商會等多家機構共同支持,旨在深入探討當前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及未來人工智慧發展趨勢,以推進人工智慧產業落地步伐。
  • 2020中國(小谷圍)人工智慧創新創業大賽結束
    2020中國(小谷圍)人工智慧創新創業大賽於12月5日在廣州大學城落下帷幕。當天,大賽在廣州國際創新城展示館舉行了決賽及頒獎儀式。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番禺區政府、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聯盟、廣州大學城管理委員會等領導和嘉賓為獲獎團隊頒獎。
  • 2020人工智慧綜合創新排行
    在應用端,阿里、騰訊、華為和百度等綜合型廠商在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等核心技術領域及人工智慧生態均有布局。寒武紀、科大訊飛、曠視科技等為代表的初創企業深耕垂直領域,打造技術護城河。整體產業規模、資本投入、企業數量呈現爆發式增長,智能技術與實體融合持續加強,落地場景不斷豐富。
  • 人工智慧物聯網投資高峰論壇在廣州舉行 廣電運通以「技術+資金...
    作為廣東軟體行業協會成立20周年慶祝活動之一,「人工智慧物聯網投資高峰論壇」由廣東軟體行業協會會長葉子瑜主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智慧城市生態隨著人工智慧基礎技術的漸趨成熟,全球人工智慧產業進入了落地應用的高峰期。同時,隨著我國《關於促進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政策的出臺,我國人工智慧場景化應用、商業化發展迎來了政策的紅利。
  • 【盤點】2017百度畫像:「人工智慧國家隊」養成記
    回顧百度這一年,AI戰略初定,人工智慧商業化路徑探索明晰,智能硬體產品進入落地期。百度營運長陸奇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透露,百度正通過生態化、平臺化,加速人工智慧的產品化和商業化進程,把人工智慧轉換為看的見、摸得著的用戶體驗。晉升為國家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四大平臺之一,蟄伏已久的百度人工智慧技術,已經逐漸邁入了產品化階段。
  • 烏鎮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百度CTO王海峰談創新發展:人工智慧是新動能
    技術最強、布局最完整的人工智慧領軍企業,是 AI 技術及應用創新的引領者和推動者。基礎層是數據、算力和算法,是支撐新一代人工智慧快速發展的核心基礎;感知層包括語音、視覺、虛擬實境和增強現實技術;認知層包括語言與知識技術,是讓機器像人一樣,掌握知識、理解和運用語言,具備認知能力;平臺層則是面向開發者和合作夥伴打造繁榮生態;安全體系則縱貫百度大腦各層,為 AI 技術及應用保駕護航。
  • 塔克創新:專注人工智慧教育科研機器人 打造全球領先品牌
    坐落於煙臺高新區的一家初創公司——塔克創新給出了答案。塔克創新秉持著「產品與服務至上」的理念,專注ROS教育機器人產品的研發,踏實穩健地走在人工智慧機器人的道路上。  以興趣為業,研發人工智慧教育機器人  「從小熱愛機器人,大學學習的是機器人專業。」 煙臺塔克創新總經理韓泉城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