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喬尼·曼德爾
當地時間6月29日,作曲家喬尼·曼德爾(Johnny Mandel)因病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家中去世,享年94歲。他一生共五次獲得格萊美金曲獎,還憑藉電影《春風無限恨》(The Sandpiper)的主題歌「笑之影」(The Shadow of Your Smile),拿到過1966年的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獎。
憑藉《春風無限恨》的主題歌「The Shadow of Your Smile」,曼德爾贏得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獎。
喬尼·曼德爾1925年11月23日出生在紐約一個猶太移民家庭,受熱愛歌劇的母親的影響,自小喜歡音樂。年輕時,他專攻長號和小號,早在入讀著名的茱莉亞音樂學院之前,就已參加過專業的爵士樂表演團體,在紐約各地演出。在樂團裡面,有一位只比他年長半歲、背景經歷也相似的同僚——同為紐約人、同屬猶太移民後裔、同樣畢業於茱莉亞音樂學院,他就是當時負責吹單簧管的艾倫·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只不過,後來格林斯潘放棄音樂,改讀經濟,這才有了之後那位常年擔任美聯儲主席的「格老」。回憶起當初與格林斯潘合組樂隊的經歷,曼德爾在接受採訪時曾透露:「艾倫很愛讀書,是個好人,而且我們樂隊由他負責記帳,所以薪水從來都沒有少發過。」
三十歲之後,曼德爾從幕前表演轉投幕後創作,以為人寫歌編曲作為主業。1958年,在著名電影配樂安德列·普列文(André Previn,《窈窕淑女》)的引薦下,他得到了為大導演羅伯特·懷斯(Robert Wise)的黑色電影《我要活下去》(I Want to Live!)創作配樂的機會,就此愛上了電影配樂的工作。
不過數年工夫,天資優異的曼德爾便憑《春風無限恨》裡的這曲《笑之影》大獲成功。該片的主演由伊莉莎白·泰勒和理察·伯頓這對好萊塢話題情侶擔當,導演也是大名鼎鼎的文森特·明奈利(Vincente Minnelli,《一個美國人在巴黎》)。然而,影片的反響不佳,拿到的唯一奧斯卡提名和金球獎提名,都來自曼德爾的這首《笑之影》。最終,他擊敗亨利·曼奇尼、米歇爾·勒格朗等多位業內翹楚,收穫奧斯卡小金人一座。《笑之影》在片中原以合唱形式表現,之後卻被託尼·貝內特(Tony Bennett)、芭芭拉·史翠珊、史蒂夫·汪達等多位名家翻唱,還是美國電影學院票選出的「百年美國電影、百大電影歌曲」的第77名。
曼德爾為《陸軍野戰醫院》創作的歌曲「Suicide Is Painless」傳唱一時
1969年,導演羅伯特·奧特曼拍攝經典黑色幽默電影《陸軍野戰醫院》(MASH),由喬尼·曼德爾負責配樂。他還為影片譜寫了一首名為《自殺無痛》(Suicide Is Painless)的主題曲,柔和的旋律配上導演早慧的兒子麥可·奧特曼(時年15歲不到)創作的歌詞,迅速走紅全美,後來還被沿用在《陸軍野戰醫院》的同名衍生電視劇裡,傳唱經年。多年之後還被「狂躁街道傳教者」(Manic Street Preachers)、瑪麗蓮·曼森、「女士與鳥」(Lady&Bird)等人或樂隊重新翻唱,也是美國電影學院票選的「百年美國電影、百大電影歌曲」的第66名。
除上述兩部作品之外,曼德爾還曾為《步步驚魂》(Point Blank,1967)、 《富貴逼人來》(Being There,1979)、《大審判》(The Verdict,1982)等多部經典影片創作配樂,也是格萊美終身成就獎的獲得者和美國作曲名人堂的成員。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