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23日,以「數字賦能 共創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將在嘉興桐鄉烏鎮開幕。本次論壇,著眼於打造「365天永不落幕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新建「一館一園一場」,推動網際網路元素更深地融入烏鎮的文化基因。
錢江晚報記者走進全國首個新基建5G+智慧互動體驗線上線下一體化公益性生態公園——烏鎮人民公園,這個1953年就建成的公園,因為有了中國移動5G的黑科技加成,成了全國首個新基建5G+智慧互動體驗線上線下一體化公益性生態公園,更是新晉的網紅打卡點。
阿姨在公園門口就可查看菜價
上午9點多,記者來到烏鎮公園門口,以為阿姨對著一塊屏幕在問,今天豬肉價格多少?
這塊屏幕居然會說話: 「當前肉類的價格我已經找到了,不過一定要記得多吃蔬菜水果哦。五花肉29.0元一斤,豬純精肉29.0元一斤,豬大排28.0元一斤,羊肉35.0元一斤,牛肉48.0元一斤……」
原來這塊大屏是公園的語音導覽員——「AI管家」。這位「管家」是一個AI導覽大屏,通過紅外傳感器,感應遊客經過時自動語音喚醒,就可以進行AI語音交互,它會介紹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歷史,也會告知烏鎮市民關心的生活信息。
據悉,改造後的烏鎮人民公園,藉助AI賦能物聯網傳感設備,打造了23個互動性交互場景,制定了4+N條專屬參觀遊玩路線。訪客可通過烏鎮人民公園APP,建立日常打卡兌獎機制,實現線上線下打卡。
AI居然會幫你定製健身計劃
AI識別虛擬步道跑道裝置,為市民運動鍛鍊提供了量身定製健身計劃。
站在55英寸的顯示大屏前,800萬像素人臉識別攝像頭能識別來訪者並採集人臉數據,在智能跑道上運動完即可刷臉查詢當天的運動數據。
記者在大屏上註冊了個人信息,很快,這套裝置根據年齡、身高、性別等基本信息,為記者量身定製健身計劃。
整個公園覆蓋了5個步道打卡杆,小記每到一個打卡杆,就會傳出一個「加油,請繼續奔跑」的鼓勵聲音。
「每個打卡杆都會採集個人的瞬間速度、裡程等信息狀態,通過對比每次鍛鍊後的數據,會隨時改變健身計劃內容。」烏鎮人民公園講解員錢美禾說,散布在公園內的多個智慧燈杆上裝有AI攝像頭,它採集的公園內遊客運動的圖像數據,通過移動5G網絡實時傳至雲端伺服器與標準模型的實時比對匹配,利用雲端算力就能實時分析運動路線,測算運動距離和速度,無感知地進行數據統計,帶給運動者更好的運動體驗。每個打卡杆還集合了環境微感知系統,在杆上的顯示屏能實時查看天氣狀態和推薦穿衣指數等。
剛剛出現的AI虛擬騎行互動也很受市民歡迎。這是一個類似於動感單車的裝置,68歲的烏鎮分水墩村村民李翰林正在上面騎行,根據他速度的快慢、運動量的大小,能量柱上燈光的顏色有不同展現。
「這個可以跟人比賽,誰騎得快,看能量柱清清楚楚。」讓李翰林更高興的是,騎行運動產生的能量還能為手機進行無線充電。
AR可在牆上看茅盾的故事
移動5G還讓公園裡有全新的立體沉浸式體驗。在AR同行廊,一排銅製浮雕牆有了更生動的呈現方式。通過手機掃一掃,再加上語音講解,靜態的浮雕仿佛從牆上走了下來,豐子愷在家繪畫的場景,茅盾聽取母親指導作品的畫面躍然眼前。
在這個公園裡,大家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運動方式。68歲的鮑彩芬在這裡打了23年的太極拳,現在她正跟國術大屏在學太極扇、易筋經、八段錦等養生操,「現在我是風雨無阻,天天來公園報到。」
「他們就是我的師父,教得很好!」姚婉芬是附近居民,現在她每天的愛好就是來公園打太極拳。她所說的師父,就在一塊超大的屏幕裡。原來,公園設置了國術大屏,上面有太極拳、太極扇、易筋經等武術項目,每一項都有專業老師「授課」。國術大屏還能精準識別人體,自己的動作是否標準,看看眼前的大屏就知道了。
萬物互聯,在數據賦能下,公園的管理也更智慧。公園智能化改造項目負責人表示:「公園同步構建了智慧公園數字中臺,統一收集、處理上下遊數據,打通各個智能設備連接,通過5G技術網實現公園管養一張圖。」具體來說,路燈的照明時間和亮度,相關設備的參數調整等,都能在這一平臺解決。節約人工成本的同時,也提高了管理效率。
廣場舞大媽有了AI新老師
來自烏鎮銀杏社區的羅金毛,則被AI虛擬廣場舞裝置深深吸引,這是一塊會唱跳的互動形式大屏,大家可以選擇感興趣的舞蹈教程進行學習。通過移動5G網絡,這個大屏能夠自動更新時下最熱門的舞蹈教程,再通過AR技術,阿姨們能在大屏中看到自己的舞姿。
羅金毛用「熱舞模式」熱身,再跟姐妹們一起跳起廣場舞。「自從來這裡跳舞后,我的大肚子不見了。」羅金毛說,一起跳舞的姐妹有40多個,大家從四面八方趕來,「這裡有上百首當紅的廣場舞曲和勁爆舞曲,足夠我們學的了。」
孩子們可以看AR動物園
AR動物園也是孩子們的樂園之一,通過手機掃描指定區域,就可在手機界面顯示AR形式的動物園。
「長頸鹿、大象、羚羊、海獅、大熊貓、孔雀、老虎……」錢麗霞把手機拿給孩子看,小孩一一說出動物名稱,再點擊手機,孔雀開屏了,海獅會倒立頂球和鼓掌,大象鼻子噴水後出現彩虹……
在幾根柱子下面,一個四五歲的小朋友不停地跑來跑去,一段「兩隻老虎」的兒歌就播放出來了,他媽媽在邊上給他拍小視頻。「我們寶寶每次來公園,都要來這裡編一曲,很喜歡這裡。」陸女士表示,小孩子跑得快或慢,歌曲也會有所不同。這原來是一個AI編曲,可以自動生成個性化曲目。
走廊座椅都可以自動充電
這裡不得不提一下智慧廊架,由多種裝置組合形成的廊架,上面整體鋪設太陽能光伏板,太陽能薄膜不僅可以為遊客避雨防曬,更能利用太陽能轉化成電能來實現供電。
因此,廊架內的座椅是有溫度的座椅,當它感應到有人坐下時,會調整到讓人體舒適的溫度,同時可以進行手機無線充電,配置的空氣淨化器會根據空氣品質進行相應調整。
離智慧廊架不遠處是5G+智慧垃圾桶,可以實現無接觸自動感應開門。手一放在投放口,紅外感應系統自動打開,投放垃圾後,還能實現自動垃圾分類。另外,隨著使用頻率和垃圾量的累計,智能垃圾桶會持續升級和優化垃圾分類的辨識度和準確率。這樣的垃圾桶,確實讓人大開眼界。
在烏鎮人民公園,能深刻地感受到科技帶來的實用性和便民性。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務,讓億萬人民在共享網際網路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
烏鎮人民公園的華麗變身,便是最好的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