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講究的是百菜百味,以前有講過回鍋肉是川人的魂,不論多麼的辛苦,主要一碗回鍋肉下去,四川娃子的魂就回來了。就如臺灣滷肉飯一般,是客家人的魂,主要一份臺灣滷肉飯,就能找到留在海峽這一邊的魂。余光中先生追憶自己母親大人的時候,我們可以深深感受到這樣的追憶。
四川的美食很多,回鍋肉僅僅是其中之一。麻婆豆腐的接受度更佳。相傳麻婆豆腐是在清朝時期出現的。在成都的萬福橋邊,陳老闆的娘子臉上有雀斑,被人稱為麻婆,這裡常是苦力歇腳,打尖的地段,陳家的燒豆腐,因為價美物廉,色香味俱全,是拌飯下酒的好菜,因此流行起來。大家有沒有發現,那些好吃的菜餚,都是從下裡巴人開始的,上海的鹹肉,也是從十六鋪開始流行的,也是苦力們最愛的佳餚,搭配鹹肉菜飯,行遍上海灘。所以說,只有是勞動人民的東西才是長久留存的。
做麻婆豆腐,少不了牛肉粒或者豬肉糜,但是在饑荒之年,也有用豆渣炸香,代替豬肉糜的做法,這種在《中華小當家》中有闡述。好吃的麻婆豆腐,少不了豆腐和郫縣豆瓣的通力合作,而且炒麻婆豆腐的手法絕對是需要練習的,沒有這金剛鑽還真攬下這瓷器活,一般人炒麻婆豆腐會把豆腐炒碎掉,只有推字訣,還要慢慢來,才能讓豆腐不碎,還可以入味三分。佐以高湯,這麻婆豆腐才更好吃。所以說美食也是不斷發展的。
麻婆豆腐好吃,幾乎家家都會做,許多店家都是做這道菜,但是有時看到杭州麻婆豆腐4元特價,就感覺害怕。看到某田某香的麻婆豆腐從塑膠袋子裡面在微波爐裡面復熱後裝出來給消費者吃就後怕,這種有保鮮日期的,放在塑膠袋裡面加熱出品的食物居然給消費者吃,這樣會健康麼?要是饞嘴了,還是去川菜館子裡面,讓大廚做份新鮮的,或者自己回家動手做做比較健康。
好吃和健康是相輔相成的代數和,最後的結果是0。特別好吃的東西,特變鮮美的,要是不是原汁原味的,那就要當心了。食品工廠出品的東西,絕對是迎合人的口味做的,不惜有各種增香產品,至少也是用到防腐劑的。門店永遠不知道消費者會來多少,點什麼樣的產品,產品線還要豐富,這樣就會造成菜品的多少不確定。要吃新鮮的,隔夜就是扔掉,這叫報廢,要是大量的報廢,門店就不賺錢。所以新鮮的麵包房,會在晚上8點後打八折,將當天的麵包庫存拋售。那有看到打折促銷當天的菜品的麼。幾乎沒有,這種速食的快餐,基本上是減少報廢率,增加保鮮時間,第二三天還在補貨出售,先入先出的原則,所以,消費者吃到的永遠是隔夜的菜飯。這樣的店還是少去吃吃,最好自己學會做飯,吃新鮮的。商家賺了錢,還給了你不健康的身體,只是沒有當場爆發而已,但在慢慢摧毀身體,這也是為什麼醫院裡面年輕人增多的原因。
好好吃飯是對的,學會做法是必須的。少下館子是一定的。要吃也要吃新鮮的小炒,而不是食品加工廠出品的。越是連鎖,越是便宜的快餐連鎖店,越是要當心。終究是犧牲消費者而賺錢的。
學著自己做一份麻婆豆腐吧,簡單好學,哪怕豆腐炒碎了,至少滋味還在,僅僅賣相不好,多加訓練,一定色香味俱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