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孔茜 通訊員 張勇 高爽
深夜突發病症、胸背部如刀割般持久疼痛、生命垂危……一系列急危病症同時出現,架起一道「難以逾越」的生命溝壑。時間就是生命,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心臟外科迅速暢通救治綠色通道,從入院到進手術室不超6小時,順利為一名A型主動脈夾層患者實施sun’s+右冠狀動脈搭橋手術,患者術後第二天意識清醒,恢復良好,且未出現精神症狀、低氧等相關併發症,術後第三天轉入普通病房。
「患者因胸背部劇烈疼痛進入急診,當時已是凌晨2點多,經檢查發現為A型主動脈夾層。」談及患者情況,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心臟外二科主任、主任醫師程前進用「兇險」二字形容。主動脈夾層是心血管領域最兇險的疾病之一,累及升主動脈的夾層,稱為「A型主動脈夾層」。一旦發病,如果沒有給予適當的處理及治療,48小時內的平均死亡率超過50%,且每隔1小時死亡風險上升1%。而該名38歲男性患者右冠狀動脈已完全撕裂,情況十分危及,需要儘快手術,如若不然將會有猝死危險。
面對如此緊急情況,只有分秒必爭迅速實施手術才是挽救患者生命的「一劑良藥」。而如何快速開展這項治療難度高、風險大、對手術醫生技術要求高的手術則成為了關鍵。「我們立即開通A型主動脈夾層綠色通道,多學科聯合協作,醫生診治與術前檢查同步進行,迅速聯繫手術室、麻醉醫師、體外循環灌注醫師,以最快的速度就位,並聯繫血庫預約血小板、血漿、血紅細胞等各項步驟環環相扣。」就這樣,患者從入院到進入手術室不超過6小時,較之前縮短了近一半的時間。程前進稱,當日上午7點便開始為患者實施了竇部成形、升主動脈加全主動脈弓置換加降主動脈支架植入手術再加右冠狀動脈搭橋手術,由於手術技術的提升及操作仔細等,術中未出現大的出血現象,使手術時間明顯縮短,僅用時5個多小時就安全返回了心臟重症監護室。術後患者恢復良好,第二天拔出氣管插管,未出現相關併發症。
「該疾病病因主要為高血壓所引起,秋冬季由於天氣突變極易造成血壓波動,故秋冬季為發病高發季,僅上周就完成了5臺同類手術。」程前進坦言,過去A型主動脈夾層患者手術意味著「血戰、苦戰、死戰」,就會產生一種恐懼心理,常被轉到更高級醫院就診,但隨著醫院診療技術的不斷進步,現A型主動脈夾層手術在濟醫附院已成常規手術,避免了患者長途轉運的風險,現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心外科每年A型夾層手術量可達40-50臺。
「針對A型夾層的風險,近年來,醫院建立了A型夾層診療綠色通道。」據了解,此項綠色通道即心臟外科、急診科、CT室、檢驗科、血庫、監護室、手術室、麻醉科、體外循環科等多學科、多部門聯合協作,力爭患者從入院到入手術室的時間在6小時以內,縮短了術前準備時間,極大提高了患者的有效救治率,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