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突發心血管破裂,濟醫附院A型主動脈夾層手術助其度過生死劫

2020-12-19 齊魯晚報網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孔茜 通訊員 張勇 高爽

深夜突發病症、胸背部如刀割般持久疼痛、生命垂危……一系列急危病症同時出現,架起一道「難以逾越」的生命溝壑。時間就是生命,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心臟外科迅速暢通救治綠色通道,從入院到進手術室不超6小時,順利為一名A型主動脈夾層患者實施sun’s+右冠狀動脈搭橋手術,患者術後第二天意識清醒,恢復良好,且未出現精神症狀、低氧等相關併發症,術後第三天轉入普通病房。

「患者因胸背部劇烈疼痛進入急診,當時已是凌晨2點多,經檢查發現為A型主動脈夾層。」談及患者情況,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心臟外二科主任、主任醫師程前進用「兇險」二字形容。主動脈夾層是心血管領域最兇險的疾病之一,累及升主動脈的夾層,稱為「A型主動脈夾層」。一旦發病,如果沒有給予適當的處理及治療,48小時內的平均死亡率超過50%,且每隔1小時死亡風險上升1%。而該名38歲男性患者右冠狀動脈已完全撕裂,情況十分危及,需要儘快手術,如若不然將會有猝死危險。

面對如此緊急情況,只有分秒必爭迅速實施手術才是挽救患者生命的「一劑良藥」。而如何快速開展這項治療難度高、風險大、對手術醫生技術要求高的手術則成為了關鍵。「我們立即開通A型主動脈夾層綠色通道,多學科聯合協作,醫生診治與術前檢查同步進行,迅速聯繫手術室、麻醉醫師、體外循環灌注醫師,以最快的速度就位,並聯繫血庫預約血小板、血漿、血紅細胞等各項步驟環環相扣。」就這樣,患者從入院到進入手術室不超過6小時,較之前縮短了近一半的時間。程前進稱,當日上午7點便開始為患者實施了竇部成形、升主動脈加全主動脈弓置換加降主動脈支架植入手術再加右冠狀動脈搭橋手術,由於手術技術的提升及操作仔細等,術中未出現大的出血現象,使手術時間明顯縮短,僅用時5個多小時就安全返回了心臟重症監護室。術後患者恢復良好,第二天拔出氣管插管,未出現相關併發症。

「該疾病病因主要為高血壓所引起,秋冬季由於天氣突變極易造成血壓波動,故秋冬季為發病高發季,僅上周就完成了5臺同類手術。」程前進坦言,過去A型主動脈夾層患者手術意味著「血戰、苦戰、死戰」,就會產生一種恐懼心理,常被轉到更高級醫院就診,但隨著醫院診療技術的不斷進步,現A型主動脈夾層手術在濟醫附院已成常規手術,避免了患者長途轉運的風險,現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心外科每年A型夾層手術量可達40-50臺。

「針對A型夾層的風險,近年來,醫院建立了A型夾層診療綠色通道。」據了解,此項綠色通道即心臟外科、急診科、CT室、檢驗科、血庫、監護室、手術室、麻醉科、體外循環科等多學科、多部門聯合協作,力爭患者從入院到入手術室的時間在6小時以內,縮短了術前準備時間,極大提高了患者的有效救治率,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相關焦點

  • 38歲男子深夜突發心血管破裂
    深夜突發病症、胸背部如刀割般持久疼痛、生命垂危……一系列急危病症同時出現,架起一道「難以逾越」的生命溝壑。近日,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心臟外科迅速暢通救治綠色通道,從入院到進手術室不超6小時,順利為一名A型主動脈夾層患者實施sun’s+右冠狀動脈搭橋手術,患者術後第二天意識清醒,恢復良好,且未出現精神症狀、低氧等相關併發症,術後第三天轉入普通病房。
  • 這例主動脈夾層,讓所有醫生「大呼意外」
    原創 鄭智 醫學界心血管頻道 收錄於話題#鄭兒八經說心事19個眼見不一定為實哦!本例要點患者3年前曾行主動脈瓣置換術,近日「突發胸背痛「,診斷為A型主動脈夾層,但在血管成像(CTA)檢查中卻意外發現合併肺動脈夾層。
  • 貴醫附院心外科一個月「拆除」10顆「身體...
    貴醫附院心臟外科主任胡選義感嘆:在上個月,心臟外科已成功救治10例A型主動脈夾層患者,手術成功率90.0%,此項數據為貴州省歷年同期之最。主動脈夾層為什麼這麼兇險?被稱為「炸彈」?胡選義介紹,主動脈夾層是心血管疾病中最為危險的一類疾病,尤其是A型主動脈夾層。這類病人往往有高血壓病史。
  • 主動脈夾層的診斷和治療|主動脈|併發症|替換術|夾層|診斷|治療|...
    (1)根據主動脈根部受累情況細分為3個亞型(圖3):A1型,竇管交界和其近端正常,無主動脈瓣關閉不全;A2型,主動脈竇部直徑小於3.5 cm,夾層累及右冠狀動脈,致其開口處內膜部分剝離或全部撕脫,輕至中度主動脈瓣關閉不全;A3型,根部重度受累型,竇部直徑大於5.0 cm,或直徑為3.5—5.0 cm但竇管交界結構破壞,有嚴重主動脈瓣關閉不全
  • 心臟放了5個支架,再做開胸手術留了80多釐米刀疤:「絕望的產婦...
    因為孕晚期患上主動脈夾層,趙女士ICU都進了好幾回,放了五個心臟支架,但是沒能解決問題。在南醫大二附院心血管中心,一場16個小時的手術,終於讓她重獲新生。今年9月份,揚子晚報/紫牛新聞APP在今年9月份曾經報導過趙女士的故事。趙女士是名高齡產婦。
  • 生死一線,瀋陽患者乘空中救援飛機來煙治主動脈夾層
    4月5日凌晨,瀋陽患者薛濤主動脈夾層病情嚴重,在全家的努力下乘坐空中救援飛機來煙接受治療,煙臺毓璜頂醫院心外科魏振宇團隊為其成功實施了手術。這兩天,薛濤就要出院,回到瀋陽老家。突發疾病,全家人走投無路回想起在瀋陽的經歷,薛濤的姐姐薛英泣不成聲。
  • 主動脈瓣二葉畸形要手術嗎?——上海六院勵峰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CardiovascularSurgery作者簡介:勵峰,現任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心血管外科主任,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生導師。心血管外科領域有豐富的理論和臨床經驗。在大血管外科、冠脈外科、瓣膜外科和先心病方面都有深厚的功底。
  • 毓璜頂醫院6小時成功搶救主動脈夾層患者
    4月5日凌晨,薛濤主動脈夾層病情嚴重,在全家的努力下乘坐空中救援飛機來煙接受治療,毓璜頂醫院心外科魏振宇團隊為其成功實施了手術。這兩天,薛濤就要出院,回到瀋陽老家。  突發疾病,全家人走投無路  3月31日,瀋陽。
  • 援甘交流幹部工作途中突發重病 蘭大一院9小時「生死時速」成功救治
    援甘交流幹部工作途中突發重病蘭大一院9小時「生死時速」成功救治徐作鵬(左三)向醫護人員贈送錦旗。 受訪者供圖「甘肅對我有救命之恩,等身體完全恢復後,我還要回到這裡,為甘肅的發展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這是大病初癒的徐作鵬給甘肅人的承諾。
  • 主動脈夾層——狡猾的假面高手:對當前指南的回顧性總結
    如果你問急診室的醫護人員,患有哪些疾病的患者死亡最迅速,那麼急性主動脈夾層(AAD)一定排在這份疾病清單的前列。概述急性主動脈夾層與主動脈壁內血腫(IMH)、穿透性主動脈潰瘍(PAU)一起,被稱為急性主動脈症候群,是一組主動脈內膜、中膜完整性遭到破壞的疾病。致命性胸痛病因中常提到的AAD大約可以佔到AAS的80%,為內膜撕裂後血液進入血管壁形成「真腔」及「假腔」。
  • 山西白求恩醫院「拆彈專家」 奮戰16小時救治兩名主動脈夾層患者
    原標題:山西白求恩醫院「拆彈專家」 奮戰16小時 兩名主動脈夾層患者獲新生12月14日消息,山西白求恩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團隊於12月5日成功為2位A型主動脈夾層患者進行了急診手術,目前2位患者均已順利度過圍手術期,重獲新生。
  • ...開設智庫,產學研醫深度合作|心外科|心血管|產學研醫|-健康界
    主動脈疾病發病率持續攀升,治療任重道遠在常見的主動脈疾病中,主動脈夾層手術的診治可以視為一個科室發展的指標。目前,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都建設了主動脈夾層資料庫,中國每年新增主動脈夾層患者6.9萬。對於他們——尤其是A型主動脈夾層患者,手術治療是唯一方式。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於存濤教授表示,「每年需要進行外科手術的患者約4.4萬,並且隨著人口老齡化,主動脈夾層發病率仍在持續提升。」
  • 「蜘蛛俠」送錦旗 南華附一胸心血管外科團隊的「妙手仁心」助康復
    心血管是最常見的受損部位,以主動脈瘤和主動脈夾層最常見。然而,此「蜘蛛俠」非彼「蜘蛛俠」,他只是一個不斷與命運抗爭,與疾病較量的33歲青年人。據悉,該患者是以A型主動脈夾層第二次收治該院胸心血管外科,CTA結果顯示,升主動脈瘤樣擴張,直徑達90mm(正常成人升主動脈內徑通常<35mm),入院時一般情況不佳,心功能Ⅲ~Ⅳ級,雙下肢水腫,靜臥不能,甚至用力排便都會誘發心衰和心律失常,此外,患者曾於2017年3月在因慢性B型主動脈夾層做了全胸腹主動脈人工血管置換術。以上臨床表現、檢查結果、既往病史均提示患者手術風險極高。
  • 「HENDO」技術體系治療主動脈弓部疾病
    中國醫學科學院 北京協和醫學院 國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醫院 心血管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037)2.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 血管外科(長沙  410008)3.雲南省阜外心血管病醫院 血管外科(昆明  650220)通信作者:舒暢,關鍵詞:主動脈弓;雜交手術;腔內修復術;開放手術;綜述引用本文:羅明堯,舒暢,方坤,於存濤,錢向陽,孫曉剛.「HENDO」技術體系治療主動脈弓部疾病.
  • 30分鐘心臟按壓、6個小時手術 進了鬼門關的病人被拉了回來
    患者從搶救室轉運到手術室的途中,醫生還在轉運車上持續進行心臟按壓。通訊員供圖主動脈夾層是一種異常兇險的大血管病變、發病48小時內死亡率高達50%。奉化的鮑女士前不久就經歷了如此兇險的情況:正準備手術時,在搶救室裡突發心臟呼吸驟停,持續30分鐘的胸外按壓,多學科接力短時間建立體外循環……國科大華美醫院多學科醫護團隊拼盡洪荒之力,為患者在絕處找回了生機。病人心跳呼吸驟停 醫生找到一線生機突發劇烈胸痛後,六十歲出頭的鮑女士確診患有主動脈夾層。
  • 心血管外科發展新機遇:建心臟學院、開設智庫,產學研醫深度合作
    主動脈疾病發病率持續攀升,治療任重道遠在常見的主動脈疾病中,主動脈夾層手術的診治可以視為一個科室發展的指標。目前,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都建設了主動脈夾層資料庫,中國每年新增主動脈夾層患者6.9萬。對於他們——尤其是A型主動脈夾層患者,手術治療是唯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