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與辛棄疾的詩詞大戰:半夜無眠各寫《西江月》,千年難分高下

2020-12-24 歷史國學智慧

蘇軾與辛棄疾

在中國的文壇歷史上,對於蘇軾和辛棄疾的高下一直爭論不斷。

很多人都說辛棄疾跟蘇軾完全沒法比。

他們給出了很多理由,比如蘇軾出自書香門第,詩、詞、散文、書法樣樣精通。

而辛棄疾則是武將出身,他能步入仕途是因為在沙場上的良好表現,所以很多人自然就覺得他的文學功底並不算紮實。

其實這兩個人在詩詞造詣上各有千秋,無論是哪一個,單拿出來,都吊打我們好幾條街,所以我也不能妄加評論,只是站在客觀的角度上,對兩個人進行分析對比。

巔峰對決

對於蘇軾來說,寫文是畢生所好,一生寫詩2700首,詞350餘首;對於辛棄疾來說,寫詞是閒居時最大的樂趣,一生寫詞600餘首。

但也是因為生活環境的不同,兩人的心境也就不同,所以寫出的作品自然有不一樣的感悟。

蘇軾與辛棄疾,一個生活在北宋,一個生活在南宋;一個科舉出身,文滿天下;一個行伍出身,壯志滿懷,卻報國無門。蘇軾在豪放中盡顯曠達,辛棄疾在豪放中傾盡悲壯。

有人愛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邁,就有人愛辛棄疾「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的悲壯;

有人愛蘇軾「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中的深情,就有人愛辛棄疾「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絕美。

兩首《西江月》,千年難分高下

雖然兩人都屬於豪放派,但是在詞風方面上還是有所差異的,今天就來說兩首詞,這兩首詞都名為《西江月》,都是二人在人生艱難時期所作:蘇軾被貶,辛棄疾罷官回到家鄉。

都是在某一個夜晚,輾轉反側不能入眠,於是便作出的一首詞,一個是秋意涼涼,一個是夏雨點點,千年難分高下。

《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蘇軾

蘇軾在被貶黃州的第二年的中秋,身處異鄉把盞賞月之時,北望遙遠的汴京,想起自己在朝堂中屢次遭受污衊與排擠,頓時孤寂與愁緒湧上心頭。

對親人的思念,對國事的人憂心,是坐也不是,躺也不是,在廊下走來走去,提筆寫出《西江月

《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

蘇軾的這首《西江月》應該寫於中秋佳節之際,提起他的中秋詞,很多人首先會想到 那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的美好願望。

但事實上,東坡也有傷愁的一面,這首《西江月》就是如此。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短短12個字道出了人生的虛幻和時光的匆匆

整首詞突出了一個「」字,以清寒的中秋之夜的涼風、明月與孤燈等情感意象,營造了一個情景交融的完美意境。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辛棄疾

與蘇軾一樣遭遇相同,此時的辛棄疾因受奸臣排擠,被免罷官,回到上饒帶湖家居。

在這裡辛棄疾一呆就是15年,這首詞便在這十五年某一晚的月下所作。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下闋天上的星與地上的雨,與上闋的清幽夜色、恬靜氣氛和樸野成趣的鄉土氣息相吻合。

抒寫當時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詞人的感受,洋溢著豐收年景的夏夜。因此,與其說這是夏景,還不如說是眼前夏景將給人們帶來的幸福。

兩位頂級詞人,兩首《西江月》,兩個不同的季節,兩種不同的人生感悟,有人喜歡蘇軾那個清冷的中秋夜,有人喜歡辛棄疾那個熱鬧的夏夜;

兩首《西江月》似是隔空對望,都暗藏了兩位詩人一反常態的「柔情」,千年來一直難分高下。

詩和遠方,我們都要有

有人說,不讀蘇軾詞不知蘇軾的豪放中的憂愁,不讀辛棄疾的詞就不能評價蘇軾與辛棄疾誰高誰低。

其實我們讀詩的時候不難發現,每一首詩詞的背後都是作者在所處的環境中想要表達出來的情感,或是欣喜,或是自責,或是思念,或是感嘆,或是悲傷,或是意難平……

這本《蘇軾詞傳》與《辛棄疾詞傳》就是如此。

書中不但收集了詩人的詩,還讓我真正了解他們的一生,讀懂了他們的豁達。

《蘇軾詞傳》,這裡面選取了蘇軾一生中所作的詞和傳,將蘇軾一生的經歷與他一生璀璨的作品互為編織,那感人肺腑的詩詞後面是一段段鮮為人知的故事,而詩詞則是詩人人生榮辱的心跡袒露。

《辛棄疾詞傳》,這裡面在講述辛棄疾詩詞的同時,也講述了他傳奇的一生,辛棄疾的詞有著獨特的魅力,令人難以忘懷。

這套古詩詞一共六本,有千年才女《李清照詞傳》、有難以爭鋒的《辛棄疾詞傳》與《蘇軾詞傳》、還有拉薩街頭最美的情郎《倉央嘉措詞傳》、有《李煜詞傳》以及《納蘭容若詞傳》。

現在只需要79元,就能讓你了解這6個不同的人生體驗,體會他們在各自的年代和生活背景下的經歷,這樣才更能體會詩詞中所蘊含的感情!

點擊商品卡購買:

相關焦點

  • 宋詞的高手對決:蘇軾辛棄疾睡不著各寫了首《西江月》,難分高下
    蘇軾和辛棄疾,是豪放詞的傑出代表。蘇軾創立了豪放詞,辛棄疾繼而把它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他們的豪放詞都打破了男女柔情、綺麗婉約的傳統模式,寫男兒情懷,蘇軾在豪放中盡顯曠達,辛棄疾在豪放中傾盡悲壯。小編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來自二人的《西江月》。都是在人生艱難時所作,蘇軾被貶,辛棄疾罷官回到家鄉;都是半夜睡不著時所作,一個是秋意涼涼,一個是夏雨點點。讓我們一起看看這兩位宋詞詩人是怎麼進行高手對決的。
  • 蘇軾和辛棄疾誰更厲害?兩人失眠各寫《西江月》,水平高下立判
    蘇是指來自蜀中眉山的蘇軾,辛是指濟南府的辛棄疾。兩人相差了近百歲,卻一同扛起了兩宋詞壇一片天。不過很多人都說辛棄疾跟蘇軾完全沒法比。因為蘇軾出自書香門第,詩、詞、散文、書法樣樣精通。而辛棄疾則是武將出身,大家覺得他的文學功底並不紮實。而且在詩詞的數量上兩人就有很大差異。
  • 豪放詞人的對決,同樣是失眠,蘇軾和辛棄疾這首詞,你喜歡哪一首
    提到蘇軾,大家映入腦海中的一定是他一生詩詞的高產毫無疑問,蘇軾是宋朝的一位大文學家。那麼提到宋朝的文學家,你還能想到誰呢?能夠和蘇東坡先生相提並論的文學家,恐怕也只有辛棄疾一個人了,兩位都是十分高產的詩詞選手,所寫的風格,也都一直不分高下。
  • 李白蘇軾900多年難分高下,詩詞大會康震王立群這番討論,很透徹
    900多年難分高下。關於這個討論從來沒有停止過。在詩詞大會上,康震和王立群的一番討論,是我聽過最透徹的答案。康震老師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宋神宗讀了李白的詩作後,很是讚美,便問大臣說:我朝中誰可以和李白相比較呢?大臣說:蘇軾可以。
  • 蘇軾寫首千古名作,多年後辛棄疾睡不著寫首同名詞,水平高下立判
    蘇軾寫首千古名作,多年後辛棄疾睡不著寫首同名詞,水平高下立判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說到宋代文人,我們不得不提到蘇軾和辛棄疾。他們都是宋詞豪放派的代表。後人稱之為「蘇辛」。他們的作品幾乎代表了宋詞的最高水平。雖然蘇軾和辛棄疾的年齡相差近百年,但後人經常比較他們的作品。許多人認為辛棄疾的文學造詣低於蘇軾,認為蘇軾出身書香門第,精通詩詞散文書法。
  • 宋詞鑑賞:辛棄疾 · 西江月 · 夜行黃沙道中
    關注微信公眾號「品聽詩詞」或「品聽經典」後,即可更方便、輕鬆地瀏覽學習詩詞、古文、成語等所有音視頻內容,以及永久收藏各部小編為您整理出的《書籍目錄
  • 「詞中之龍」辛棄疾十首經典詞作,傳唱千年,你讀過哪一首?
    他有著「詞中之龍」的稱號,他的一生創作六百多首詞作,他是豪放派詞人的代表,他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合稱「濟南二安」,他就是辛棄疾。辛棄疾出生於宋高宗紹興十年五月十一日,即1140年5月28日,今天是他誕辰880周年紀念日,我們選擇了十首辛棄疾比較有代表性的詞作,來一起紀念這位偉大的豪放派詞人。
  • 蘇軾與柳永寫相同的詞牌,千百年難較高下,兩位可謂是「王中王」
    其實他的詩詞天賦也是很高的,柳永他說婉約派的代表,蘇軾為豪放派的代表,兩個人做比較,柳永的才情要比蘇軾高一些,不信我們從兩個人的詞中去看看。柳永的詩寫的很傷感,也極為深情,蘇軾的詞則更富有感染力,同時字裡行間也顯露出憂愁,兩首詞都是在寫情,角度不同但都在寫那種深厚的情感,正是因為這種寫作方式,兩首詞才難以一分高下。
  • 今日詩詞賞析: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在南宋曾做到封疆大吏,但他英偉磊落的議論和果斷幹練的作風,特別是力主抗戰恢復的政治主張,卻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統治階層的打擊。1181年,辛棄疾因受奸臣排擠,被免罷官,回到上饒帶湖家居,並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過著投閒置散的退隱生活。
  • 李煜這首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模仿之作,多年難分高下
    這首詞在他手裡便被模仿成另外一首經典的《長相思》,更是讓後人難分高下。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至於兩首詞作哪首更高明,300年來倒沒有文壇名家下過定論,所以算得上是多年難分高下的作品了。
  • 蘇軾一首「迴環詩」詞,正著讀令人欣喜萬分,倒著讀讓人黯然淚下
    你可能會好奇王朝雲是何許人也,竟然能被大文豪蘇軾如此的悼念,王朝雲是蘇軾最為寵愛的一個小妾,蘇軾被貶嶺南時,所有的姬妾都被遣散,唯有王朝雲與蘇軾感情最深跟隨蘇軾一同前往嶺南,蘇軾還為她寫了一首《朝雲詩》。「予家有數妾,四五年相繼辭去,獨朝雲者隨予南遷。」
  • 詩詞鑑賞:《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詩詞鑑賞:《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裡面說的意思是天上的月亮悄悄的上了樹梢,驚嚇到了正在休息的喜鵲,讓涼快的晚風,仿佛聽到了遠處的蟬叫聲,在稻花田裡有淡淡的香氣,人們卻談論著今年是個豐收的一年,耳邊傳來陣陣青蛙的叫聲,好像也是在說今年肯定是個豐收年,夜晚非常安靜天空中的雲在漂浮,天上還有若隱若現的星星
  • 正在戒酒的辛棄疾犯了錯,醒來後寫了一首詞向妻子認錯
    其實,縱觀古時候的文人墨客,大多數都是喜歡喝酒的,也不得不承認,在酒精的催發下,不止有風花雪月,還有詩詞歌賦。像李白說"詩酒不分家",蘇軾說"詩酒趁年華"。其實,酒這個東西是一把雙刃劍,對於辛棄疾來說自然也不例外。他寫出了"醉裡挑燈看劍"的豪邁,但是也因為貪杯鬧出過不少的笑話。他曾經寫過一首《西江月·遣興》:醉裡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
  • 李煜這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睡不著仿一首,多年難分高下
    李煜這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睡不著仿一首,多年難分高下作為君王李煜無疑是失敗的,但作為詞人,李煜顯然是成功的。與清代著名詞人納蘭性德不管是從詞風還是對待感情上來說,都是多情之人。李煜的詩詞語言明快、生動,真誠,深受子孫後代的喜愛。
  • 蘇軾流傳最廣的十首詩詞,充滿煙火氣的豁達
    他的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東坡的豪放並不是與生俱來,是歷經波折後的自我紓解,因此,他的詩詞讀來要更接地氣一些。
  • 辛棄疾醉倒松樹下,寫一首《西江月》,對著松樹大喝:老子沒醉!
    古代人在寫詩之前,往往有喝酒的習慣,因此也寫了很多和醉酒有關的詩。這裡面描述的醉態,不顧形象,非常重要。但是到了宋朝,社會風氣逐漸變了,文人專攻填詞,不再用舞刀弄槍,言行日益「文雅」,很少在詞作中透露自己醉後失態的真相。即便是像蘇東坡那樣豪放,《水調歌頭》也不過是發揮醉人的想像,想要飛天攬月。
  • 蘇軾-辛棄疾-李煜-納蘭性德-最經典的九大名篇,人生要多讀幾遍
    最著名的詞人有蘇軾、辛棄疾、李煜、納蘭性德等。蘇軾(1037年——1101年)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並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1.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 詩詞大會:「但願人長久」中蘇軾希望什麼長久?百人團僅9人答對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此詩立意深刻,遣詞造句極負浪漫主義色彩,字句之間營造出一副月下獨酌、與月共舞的清新壯麗的意象。
  •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明月別枝驚鵲」,解惑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是南宋著名愛國詞人,豪放詞派的傑出代表辛棄疾閒居之時的作品,是詞人夜晚在去黃沙嶺的路上,看到一番充滿情趣的夏夜之景,於是寫下了這首詞。
  • 詩詞|若你在那夏日裡,感受著無可奈何,就來讀一讀辛棄疾這首詞
    喜歡詩詞的小夥伴可以點個關注,作者長期致力於中華傳統文化包括古詩詞的賞析與理解,這裡定時有優秀的詩詞分享於你,祝願你我可以共同在傳統文化的海洋裡滋潤心靈。更多內容點擊下方名片即可閱讀。前言在浩浩湯湯的五千年歷史裡,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文化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