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是南宋著名愛國詞人,豪放詞派的傑出代表辛棄疾閒居之時的作品,是詞人夜晚在去黃沙嶺的路上,看到一番充滿情趣的夏夜之景,於是寫下了這首詞。
詞的前兩句有六個名詞詞組組成,描繪出清新淡雅的鄉村夏日夜晚的景色,皓月當空,如水的月光,驚起了枝頭的烏鴉;夜深時刻,清風徐徐吹來,把鳴叫的蟬聲送到耳畔,動靜相襯,鄉村夏夜的寧靜和美好呼之欲出。
首句中「別枝」之意,一直是大家爭論的焦點,有解為「遠枝」;有解為「斜伸的樹枝」;有解為「烏鴉要離開樹枝飛走」;有解為「烏鴉揀選樹枝」;還有解為「月亮離別了樹枝」。雖然難有定論,但一二兩句,是對偶句,「別枝」對應「半夜」,「別」字應當是形容詞,修飾「枝」的,所以解釋為「遠枝」或「斜伸的樹枝」,我以為更恰當。
在這首詞中,辛棄疾用生動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江南農村夏日下雨的夜晚的田園風光。
天上的明月升上了樹梢,驚飛了棲息在枝頭的喜鵲,夜半時分,清風徐來,仿佛吹來了遠處的蟬叫聲,稻花飄香,蛙聲一片,預示著明年一定是一個豐收年!
突然降起了小雨,詞人隱約記得附近有個茅店,正好可以暫時休息避雨,可是一時間又找不到,只好焦急的一路走,一路找。過了溪邊的小橋,茅店忽然映入眼帘,全詞也戛然而止,那種喜悅之情就交給讀者去體會。妙筆生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