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臺銘跌落神壇?國產巨頭拿下iPhone生產線,富士康迎來新對手!

2020-12-16 北橋科技

文|北橋 校對|李生華

本文獨家發布於百家號,禁止轉載!

從賈伯斯時代開始,蘋果公司就和富士康達成了合作關係。蘋果公司初代的iPhone 3G,再到如今的iPhone 11,近一半的iPhone都是由富士康代工生產的。蘋果公司憑藉著富士康優秀而又廉價的勞動力生產出了數億臺iPhone,富士康也靠著蘋果公司的iPhone訂單大賺特賺。而富士康創始人郭臺銘也慢慢的變得自大起來,還放出了許多雷人的話,比如「是我讓大陸吃上了飯」「如有需要,富士康隨時可以撤離國內」等等。許多網友對於郭臺銘這樣的態度都覺得有點過分,然而覺得郭臺銘過分不止網友,還有蘋果。

郭臺銘與川普商議赴美建廠

雖然蘋果公司與富士康合作了多年,看起來他們的合作關係也很融洽,但是蘋果公司已經開始不滿於富士康的代工了。一方面是蘋果公司不喜歡把雞蛋放進一個籃子裡,蘋果公司喜歡採用多個供應商供貨,這樣就不會容易出現意外。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富士康的態度問題,蘋果公司在發布iPhone Xs系列的時候,富士康居然眼紅於蘋果公司的高利潤,向蘋果公司提出了漲價。儘管最後蘋果公司壓低了富士康的價格,但還是對此事耿耿於懷。之後蘋果CEO庫克訪華時,郭臺銘居然沒有出面接待,於是便有了替代富士康的想法。

蘋果CEO庫克曾經參觀富士康流水線

根據知情人士透露,在今年年初的時候,蘋果公司就曾希望立訊精密能夠幫助蘋果代工iPhone產品。立訊精密是一家國產代工巨頭,在國內的地位僅次於比亞迪,市值高達3853億元。此前的立訊精密主要是幫助蘋果公司代工生產AirPods無線耳機,現在蘋果公司有意將iPhone訂單也交由立訊精密代工,還建議立訊精密對iPhone、MacBook外殼供應商可成科技進行投資。雖然這個投資建議被擱置,但是立訊精密卻有了新的動作。

立訊精密創始人王來春(中)與庫克參觀

根據立訊精密最新的公告顯示,立訊精密出資33億元人民幣收購了緯創兩家全資子公司江蘇緯創與緯創資通的100%股權。緯創是蘋果公司御用的iPhone代工廠三巨頭之一,雖然緯創的規模小於富士康與和碩,但仍舊持有部分的iPhone訂單。現在緯創將將自己的兩條iPhone生產線賣給了立訊精密,這也就意味著立訊精密將有能力生產iPhone,而富士康也將在內地迎來新的競爭對手。

目前還未得到正式消息報導蘋果公司向立訊精密下達了生產iPhone的訂單,但是立訊精密近年穩步增長,被外界認為是富士康的最大威脅者,拿下iPhone的訂單只是遲早的事情了,立訊精密最遲有望拿到今年iPhone 12的訂單。那麼,失去蘋果青睞的郭臺銘又該怎麼辦呢?他又會後悔當初的那些言論嗎

歡迎關注北橋科技——一個有深度、有觀點的科技自媒體

相關焦點

  • 接連拿下華為小米訂單,這國產代工新巨頭,被郭臺銘痛批只會模仿
    接連拿下華為小米訂單,這國產代工新巨頭,被郭臺銘痛批只會模仿電子產品可以說是人類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特別是在科技飛速發展的當下更是變得不可缺失。隨著網際網路的崛起更是帶動了電子產品的市場,呈現一個不斷擴張之勢。
  • 國產代工新巨頭「崛起」!拿下iPhone生產線,市值高達3852億
    說起我國代工領域的話肯定就要提及富士康了,富士康可以說給我國提供了許多的就業崗位,而我國早期的廉價勞動力也成就了富士康。大家都知道富士康與蘋果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根據統計早期的富士康包攬了全球70%的蘋果產品訂單,不過就在這些日子裡蘋果公司也是慢慢地脫離富士康,這對於富士康來說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因為富士康大多數的訂單都是來自蘋果,如果蘋果離開富士康的話也是讓富士康的訂單數量大大地下滑。其實國內不單只有富士康這麼一家代工巨頭,還有著另一家代工巨頭。
  • 國產代工巨頭崛起,接連斬獲華為、蘋果訂單,郭臺銘追悔莫及?
    導讀:國產代工巨頭崛起,接連斬獲華為、蘋果訂單,郭臺銘追悔莫及?眾所周知,在全球的代工領域,郭臺銘的富士康一直都是行業的老大,在中國剛剛改革開放的時候,郭臺銘就帶領著富士康來到中國深圳發展,剛好遇上中國人口紅利的釋放期,讓富士康在國內很快就發展起來了;在智慧型手機時代到來以後,郭臺銘又一舉斬獲了美國蘋果公司的生產訂單,這讓富士康自此開始飛黃騰達起來!
  • 曾被蘋果視為第一對手的HTC是如何跌落神壇的?
    也是因此,蘋果也曾公開表示過HTC手機是自己的第一大對手。要知道,即便是如今的華為如此強大蘋果也不曾在公開場合將華為視為自己的敵對方。由此可見,當時的HTC手機所佔有的市場比例實在是太大了。但就是這樣一款曾經締造了無數輝煌的手機品牌,在如今的手機市場上早已銷聲匿跡。在連續數年的虧損下,2019年HTC最終選擇賣掉了工廠,並關閉了HTC在京東和天貓的旗艦店。
  • 中國兩大代工巨頭順勢崛起,去富士康搶市場,郭臺銘猝不及防
    原題:郭臺銘海外建廠,中國兩大代工巨頭比亞迪以及立訊精密順勢崛起,去富士康搶市場,郭臺銘猝不及防。對此大家怎麼看?當然這僅僅只是從一方面來看,對於富士康來說中國大陸的優勢也有利於富士康的發展。畢竟富士康的發家之地就是來自中國大陸。富士康的誕生也是經過了幾次的周轉,郭臺銘1974年年成立鴻海塑料企業有限公司,1982年更名為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在1985年郭臺銘在美成立分公司,並且也在臺灣擴展市場,FOXCONN正式誕生了。
  • 郭臺銘也沒想到,中國又崛起一家代工巨頭,創始人是富士康女高管
    郭臺銘是富士康的大當家,富士康是經歷過幾次的「變身」,最早之前郭臺銘與人合資開了鴻海塑料企業有限公司,一年之後這家企業成為了郭臺銘的全資企業。 在2013年的時候,富士康就已經進入全球企業500強第30位。可以看出富士康發家時間早,並且發展也是異常的迅速,在代工領域已經是一位巨頭了。
  • 郭臺銘也沒料到,中國又一代工巨頭崛起,創始人曾是富士康打工妹
    然而富士康的郭臺銘,卻表示,「給大陸人賞飯吃」一心要奔赴海外的市場。富士康是全球第一大代工廠商,佔據了市場上高額的份額。其創始人郭臺銘,出生在中國臺灣臺北。早先富士康還不是這個稱號,是一家非常小的公司,並且是合資企業。郭臺銘與他的好友共同創辦了鴻海塑料企業有限公司,之後才成為了郭臺銘的全資公司。
  • 奇美系:除了富士康 還有什麼牌?
    儘管春節將至,但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的心情一定好不起來,因為奇美不僅在歐美市場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而且在中國大陸市場正被競爭對手遠遠地落在身後。 3億歐元罰款是奇美不能承受之重。去年12月,歐盟以價格壟斷為由,對中國臺灣面板企業奇美、友達、彩晶、華映和韓國面板巨頭LGD開出罰單,其中奇美收到的罰金最多,達到了3億歐元,幾乎佔據了總罰金的一半。儘管奇美大股東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強硬地表示「奇美不輕付不該付的錢」,但胳膊終究是擰不過大腿的。 在海外市場「受氣」的奇美,在中國大陸市場也很尷尬。
  • 最強打工人逆襲,富士康女工的4000億帝國
    鋁合金邊框及後蓋的劃傷、凹陷標準是0.02mm,iPhone 5的外觀問題磨碎了所有基層員工的神志,2012年的國慶節全員無休,隨之而來的不是蘋果手機產量的提升,竟是一場夜幕下的千人罷工,全新的iPhone 5就癱瘓在富士康鄭州工廠的生產線上。最著急的是庫克,停工整頓顯然不符合他的利益。協商無果後,郭臺銘強行停產接近兩周。
  • 郭臺銘夢碎全球化,富士康根基重點回歸大陸
    2018年6月28日,富士康投資美國威斯康星州的工廠奠基儀式 破土動工,然而兩年過去了,郭臺銘的投資100億美元大單沒有落地,當地的稅收財政補貼也沒有兌現,郭臺銘投資美國布局全球的夢也戛然止步不前。如果說美國的投資是全球布局失敗的開始,那麼後來郭臺銘準備在印度開設三十萬人大廠,投資五十億元,準備在人口紅利爆發期的印度大賺一筆。沒想到印度工人窮,工資低,但工人幹活也不賣命。
  • 國內第一大代工巨頭,拿下蘋果公司新訂單,有望挑戰富士康地位?
    導讀:國內第一大代工巨頭,拿下蘋果公司新訂單,有望挑戰富士康地位?這些年來,隨著蘋果公司在全球範圍內不斷的擴張,蘋果公司的上下遊產業鏈企業也開始變得越來越多,除了富士康以外,蘋果在全球還擁有上百家的供應商;可以說依靠著蘋果公司的訂單,也養活了不少的上下遊供應鏈企業,隨著這些供應鏈企業的不斷崛起,也出現了一個可以挑戰富士康地位的企業,而它就是國內第一大代工巨頭企業立訊精密。
  • 年收入高達2300億超越富士康,郭臺銘急了
    不單單是海外的代工企業願意來到我國,就連我國的代工企業也在不斷的興起,說到我國的代工企業大家肯定想到的就是富士康吧,富士康在生產電子產品領域有著非常顯著的成績,尤其是在生產蘋果手機方面,如今的富士康完全和蘋果手機緊緊的聯繫在一起。富士康的強大之處就在於富士康工廠非常的多,而且勞動力也是非常的充足,並且與許多的知名電子產品品牌合作著。
  • 轉移30%的生產線?富士康或真要從中國跑了
    最近有消息稱,蘋果的代工廠富士康準備轉戰越南。富士康突然喜歡上了越南隨著這個消息一同熱炒的還有蘋果公司最近推出了蘋果12,據觀察者網報導,作為美國蘋果手機的最大代工企業,富士康準備將一部分生產線轉移,從中國轉移到越南,至少轉移30%的生產線,這麼做的目的是避免過度依賴中國市場。
  • 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國企巨頭跌落神壇!如今負債纍纍宣布破產
    就在不久前,一家曾經代表著中國製造企業輝煌盛世,被無數國人引以為傲的龍頭民族企,突然轟然倒塌,跌落神壇,三代中國先輩的努力,數十萬中國人熱血打下的疆土,如今可能要輕易拱手送給一幫老外了。 其實早在十多年前,一家德國公司就已經憑藉區區幾千萬的投入,通過這家民族企業賺取了中國人數百億的財富,這家淪落至此的中國製造業巨頭,就是前不久被推上風口浪尖的華晨集團。
  • 國際巨頭跌落神壇,HR SaaS中國獨角獸異軍突起
    (原標題:國際巨頭跌落神壇,HR SaaS中國獨角獸異軍突起) 據路透社消息
  • 郭臺銘70億元清倉阿里股份!還有誰在減持?
    據悉,本次股票出售完成後,郭臺銘所持阿里巴巴股票將全部清倉,兩大巨頭間長達13年的投資合作關係將正式結束。2007年,應馬雲之邀,郭臺銘出席了阿里第二屆電商大會,二人一個是大有統一江湖之勢的網際網路新貴,一個是根基深厚的製造業大亨,雖然在大會上因為觀點立場不同進行了一番唇槍舌戰,但彼此觀點碰撞形成的新火花也促使二人成為了朋友。就在當年,郭臺銘決定支持阿里巴巴。
  • 富士康是如何從臺灣公司一步步成為大陸企業的?
    正是考慮到如此利潤率和高風險,遠非長久之計,而新時代的變化,特別是大陸投資環境、新一代員工心態的變化,讓郭臺銘和他的經營團隊不得不忙著布局轉型,但大象轉身,何其困難?自2010年開始,面對大陸投資環境的變化,郭臺銘就毅然決定將富士康向內陸遷徙,這樣他們就離開臺灣更遠了一些,全面滲透於大陸地區。
  • 富士康撤離失敗!花50億國外建廠成泡影,郭臺銘這次踢到硬板子了
    說起手機就不得不提富士康,這些年,富士康一直為各種手機品牌負責組裝的工作,它最大的客戶就是蘋果、三星、華為等手機品牌。之前就有關於富士康撤離中國市場,那剩下的那些百萬工人還何去何從的討論,不可能把人帶出去吧。
  • 萬得城正式關閉在華門店 富士康將轉向網絡銷售
    萬得城正式關閉在華門店 富士康將轉向網絡銷售 2013-03-13 07:43:47  來源:北京晨報
  • 富士康&比亞迪:兩大代工廠的移動機器人布局
    合資公司的成立可以看出富士康正在積極布局移動機器人,無獨有偶,同為代工廠巨頭的比亞迪,在AGV領域也早有布局。  富士康——從應用到自研  提到富士康的移動機器人布局,首先要從其應用開始說起。  2007年,鴻海集團開始計劃用機器人代替人力工作,並因此成立了機器人子公司;2011年,富士康提出百萬機器人計劃;2019年,鴻海集團前董事長的郭臺銘在2019年鴻海集團股東大會上提出,「我們公司內部計劃在5年內,把這些工人,我們目標是希望能夠拿掉80% ,如果5年做不到,10年內也會做到,因為科技已經在這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