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個挺火的話題叫;大不了回家開個店! 這句看似風輕雲淡的說辭,可以說是當下一些上班族,在面對工作不盡人意時,脫口而出的金句語錄,工作不如意不合心時,本公舉/少爺回老家開個店就好了。
可現實當中開個店真的,像口中說得那般輕鬆麼?答案是:否定的。
但話說回來了,開個店其實也很簡單,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只有你有錢就可以開個店呀!難得只是你這個店能不能生存下去,盈利掙錢而已。
說起這個開店掙錢,最近的一則新聞,可以說是完美的詮釋了,成年人生活裡沒有容易二字,一妙齡女子開了一間奶茶店,本來是想靠這店掙錢,與男票結婚生娃什麼的,結果因為鋪租上漲等原因,而去做主播掙錢補貼門店運營。
由於做的主播內容太素了,播放量不高,於是鋌而走險地去做大尺度主播,本來該女子還是猶豫的,可當面對各種帳單時,她還是播了,最後就是錢掙到了,人也進去了,因涉及網絡傳播黃色主播內容,她親自給自己帶上了銀手鐲。
新聞一出,網友的評論可是各顯文學功底,可回到現實中,如果不是為了生活誰又願意鋌而走險呢?只是這妹子似乎還不太明白,出來混總是要還的,涉及違法的事情幹不得撒。
俗語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方能長久!
有人說這屆年輕人太不容易了,上學時遇上校園貸,出來社會時又遇見了租金貸,稍微想努力點時又攤上了網貸理財P2P,好不容易存了點錢要買房了,卻又遇上爛尾樓期房。
害,生活這磨人的小妖精,真是酸甜苦辣鹹五味俱全,只是有些人遇上事兒是越挫越勇,而有些人卻日漸消沉,變得沒有了精氣神與面對生活的勇氣。
可見,社會才是一所改造人的大學呀!很多人畢業了幾年後,整個人都變了,但無論怎麼變,其實這都是人生路上博弈的前半部分而已,人生匆匆幾十載說長不長,說短不短。
若你三十未到二十有餘,機會機遇什麼的還是蠻多的,遇到一點事兒就變得消沉起來,不是因為你菜,而是人性如此,關鍵看你是化悲憤為力量,還是沉淪於自責自我懷疑中。
常言,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起起落落才是生活原本的樣子,你我本是凡人一個,只因受到的磨鍊多了,才成為了能人超人。
講了這麼些,下面咱回到;大不了回家開個店這事兒上,為什麼這麼多人覺得大不了回家開個店,是個可行性方案呢?
答案其實也不難解,其一是沒開過所有關於開店的事兒都是道聽途說,其二是我朋友我同學這些吹牛的人太多了,動不動就開店走上人生巔峰(成功的比較少),說得多了別人也就以為是真的了,其三開店這些事兒可大可小,也不是未嘗不可,在一些三四線城市或小鎮裡,幾萬塊錢也可以開個店,但就像前面所說的,開店容易,守店難,開店嘛有錢就可以開。
但問題是你開的店能不能盈利生存下去呢?如果失敗了你能承受得起結果麼?據sir了解,多數的年輕人都承受不起,一個是失敗錢沒了負債,二是來自於身邊的不理解與軟暴力。
再一個有時候你即使有創業的錢,卻沒有能玩轉這遊戲的能力本事,何不多上班歷練積累一下呢?
sir所說的歷練是,想開店創業儘量去做操作項目或者經營之類的工作,這樣你離商業就近一步了,也能學不少,很多有錢的老闆都喜歡找這類人為自己工作,看中就是他們的經驗豐富,你工資開低了還覺得你不行。
而積累這個可以說人脈資源,也可以說是眼界見識什麼的。
但若如果只是想掙錢的話,當不當老闆重要? 你以為只有上班才受氣當孫子,其實自己做生意也是如此,特別是小本經營的,掙錢時是掙(比上班多是肯定的),但虧損沒利潤時也是花唄白條信用卡,而負債纍纍回到解放前的也比比皆是。
最後不管是打工上班也好,創業也好,適合才是最好的,至於人云亦云的說辭,最好還是帶點思考去看待,畢竟成年人了嘛,別人說啥就是啥,9年義務教育,不白上了麼?
有時候想想好好上學,讀書,將來找個好工作,似乎是對的但也似乎是錯的,因為錯與對其實根本也還是看人。
再一個如果只是為了多掙點錢不想那麼拼,完全可以嘗試一技多用,8個小時賣給了老闆,8個小時後就自我安排,這個起碼比開個店靠譜些,那什麼是一技多用?舉個例子寫文案的,上班為了公司老闆寫,那下班呢?
其實也可以拓展接點私活什麼的,而事實上越是專業技能之類的工作崗位,共性比較廣的只要經驗到位了都可以這樣操作,畢竟自由職業外包性的業務,對於某些企業公司來說,既方便付出的成本也不會過高。
好了,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還不錯的,記得點讚三連喲!下次咱嘮點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