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為什麼不敢輕易說廣東話?

2020-12-22 小迷妹拯救不開心

廣東人就必須承傳廣東話嗎?

Why not?方言也算是本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文化活在語言和民俗中,講方言也算是傳承,值得發揚啊。

前幾天我看到一個朋友的朋友圈說他是廣東人,但卻不敢輕易說粵語。因為在廣州工作的時候,因為說粵語,帶有自己家鄉的口音,然後他一說就立馬被別人聽出來不是廣州本地人,導致他很尷尬。

為什麼會尷尬呢?其實這個事情我真的能感同身受啊。

我是從茂名出來的女孩子,常年來回於廣州、深圳和香港,然後過年還回老家。所以有時候我說的粵語我自己都會有點混亂了!比如倒垃圾,腦子裡經常會在」dun左巨「?」pie左巨」?「diao左巨」?這幾個詞裡面反覆出現,不知道哪個才是純正的粵語……。

在深圳的時候還算好,因為在深圳說普通話的人比較多,溝通基本上都是用普通話。深圳本地的朋友,有時候我跟他說粵語,他偶爾也會穿插一些普通話。但是在廣州的時候說粵語,我們就……唉,無論是廣州的朋友還是廣州的一些老闆們,都會不停地糾正我們的口音。後來在香港,香港的同事又說我有廣州口音。唉,反正我都習慣了,無論去到哪個地方,都會被人家嘲笑我的口音。回到老家,又被鄉親們說,我的家鄉話不純正。反正別人眼中我說的都是不純正的粵語。

有時候在一些平臺,看到廣東人用普通話錄視頻的一些博主,經常會被一群廣東人吐槽一個廣東的博主:不會說廣東話就不要說自己是廣州人啦!還有一些帶有鄉音博主的用廣東話來拍視頻的時候,一群本土的廣東人又來評論:哼,廣東話都還沒說得正,就學人家拍片……,特別是一些粵語歌曲評論,下面一大波正宗發音人士說人家咬字不清,粵語有口音!講真,我的室友是聽粵語新聞和看外來媳婦本地郎長大的,她都聽不出人家的口音,就一些總要打擊別人口音的……。

唉,有口音是很正常的,能交流就行!他們口口聲聲說要人家傳承廣東話,但又不停地一句一句打擊人家。老實說,很多廣東人從老家出來,不是他們不想說粵語,而是他們被打擊得多鼓勵得少,導致他們不敢開口說粵語了。反而說普通話的時候沒有人吐槽他的普通話不好,也沒有人會嘰嘰呱呱地糾正他的普通話,要平翹舌後鼻音什麼的……哎,這不也是我們廣東人的一些特徵嗎?說話不矯情,直腸直肚,唉,這次真的是」吃得鹹魚抵得渴了」!……像我這種臉皮厚又管不住嘴巴的人,不管別人說啥,平時大大方方多說粵語,所以就跟上節奏了。

講真,我有個疑問,廣東人口音各有不同,不應該說什麼地方就一定是標準的吧?所謂廣東話就是廣東人說的話,不一定要按照那個本土的語言吧?有沒有朋友對這個問題做下解答啊。

OK!不管怎樣,我們從現在開始,身邊有朋友在學廣東話的,我們就多給點鼓勵他們,同時要清楚廣東話不止一種。同是廣東人講出來的的都是廣東話。好啦,正在學廣東話的朋友們加油哦!

相關焦點

  • 廣東人不會說廣東話,老阿姨:很正常,別大驚小怪
    那麼大家都熱愛自己的家鄉話嗎?或者說熱愛自己的母語嗎?相信答案是肯定的。小編是土生土長的廣東人,所以在這裡想說一下自己對粵語的一點看法和感想。廣東的粵語算是人們認知度較高的語言。特別是90年代,香港的娛樂圈文化盛行一時,其中很多粵語歌不僅在內地很受歡迎,還一度延伸到中國臺灣,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
  • 唐話被廣東話代表
    周松芳早期海外華人,特別是美國的華人,絕大多數是廣東人,其中又絕大多數來自臺山等四邑之地,由於這種特殊的來源,及多屬下層平民,識見有限,常常認為所有中國(唐山)人都是像他們一樣的「唐人」,都應該說他們一樣的「唐話」,由此引出無數的趣事軼聞,而從中卻也可以見出一部廣東人的向外拓展的奮鬥史與精神史。
  • 光而不耀話廣東
    「一自坡公謫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他們的存在,也提振了廣東的形象。這就是廣東,你可以對它誤解、譏諷、忽略,但當你融入其中,它自有一束光,溫暖你的人生。開放的光想到廣東,首先會想到開放的光。廣東襟山帶海。廣州是開埠兩千多年從未關閉的通商口岸,潮汕、江門等地是重要僑鄉,珠三角和港澳更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 廣東話科普 鵪鶉、罵人鵪鶉、 當鵪鶉、說女生鵪鶉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廣東話科普 鵪鶉、罵人鵪鶉、 當鵪鶉、說女生鵪鶉是什麼意思什麼梗?時間:2020-10-21 17:40   來源:禮儀之家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廣東話科普 鵪鶉、罵人鵪鶉、 當鵪鶉、說女生鵪鶉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 廣東人用它來煲湯,祛溼散結又清熱,北方朋友說,真奇怪,不敢喝
    「不吃東西總比不喝湯好」這句話描述了廣東人愛喝湯。糖水和糖湯在廣東和廣西一直很受歡迎。因為有土壤和水,我們喜歡煮湯和燉肉,但是不需要兩到三個小時或者更長時間。生活節奏很快。糖水商店越來越多了。街上和小巷裡可以找到許多舊糖水商店。還有各種專門做燉肉的燉肉店。
  • 秦朔:光而不耀話廣東|大視野
    「一自坡公謫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他們的存在,也提振了廣東的形象。這就是廣東,你可以對它誤解、譏諷、忽略,但當你融入其中,它自有一束光,溫暖你的人生。開放的光想到廣東,首先會想到開放的光。廣東襟山帶海。
  • 上海為什麼沒有武漢路?武昌路與上海的廣東人
    那廣東人為什麼要在19世紀起到上海來呢? 因為,上海1843年開埠後,作為一個國際貿易港口,自1850年代起迅速取代廣州,成為中國的內外貿易中心。而廣東人則以傾向離鄉搵食而著稱,無論是下南洋,或者去西洋,再或者是去北美大陸淘金修鐵路,都少不了廣東人。
  • 秦朔:光而不耀話廣東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一自坡公謫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他們的存在,也提振了廣東的形象。這就是廣東,你可以對它誤解、譏諷、忽略,但當你融入其中,它自有一束光,溫暖你的人生。打工兒女在長徵中也有掉隊的,有絕望的,至今想來也覺殘忍,但正是在這個過程中,不靠誰恩賜,不等著誰來包辦自己的命運,這種自強自立的中國現代職業精神崛起了。為了改變命運,造福家人,再苦再累也不放棄,也要堅持,自己就是自己的救世主,這就是廣東話所說的「食自己」!靠自己,食自己,這也是廣東對我影響最大的地方。
  • 廣東人真的這麼能吃辣嗎?有一種微辣叫廣東辣,專屬廣東人辣味
    前段時間,「廣東辣」上了熱搜頭條。眾所皆知,廣東人飲食習慣一直以清淡為主,據悉,現在很多人在點外賣的時候會給在訂單備註「廣東辣」,這是什麼梗。某位網友在廣東吃夜宵時候,點了燒烤,跟老闆叮囑說要微微微辣。老闆說:知道了,就是廣東辣對吧?
  • 愛吃會吃敢吃的廣東人,遇到山海經裡的異獸,恐怕也下不了口吧
    廣東人在會吃、敢吃方面是出了名的。在很多外地人眼裡,廣東人真的是天上飛的除了飛機、地上跑的除了坦克、水裡遊的除了潛水艇,四條腿的除了桌子都吃了個遍,以此比喻廣東菜品的種類繁多。似乎很多冷門的食材,很多其它省份的人都不敢吃的東西,放到廣東人這裡,「都不是事」,甚至,在某一年還興起了一個段子,起因是在某搜尋引擎的搜索框裡打出「廣東人」三個字,緊彈出來的搜索反射就是,「廣東人吃XX省人」,讓人瞠目結舌,雖說調侃的成分佔據多數,但這一現象也說明了廣東人的愛吃敢吃會吃也成了很多其它地區的人看待他們的標籤,造成了一定影響,暫且不說是正面或負面的影響。
  • 不喝早茶、夜茶的廣東人,真的不叫廣東人
    宿宿網小編極力推薦,想喝茶就應去茶樓,無論是早茶還是夜茶,多早多晚,廣東的茶樓裡都會供應種類繁多的美味小吃和點心。來一碗熱氣騰騰的生滾粥,或雲吞麵,再來幾籠蝦餃、腸粉,一邊吃一邊和同伴聊,這不僅是廣東人簡簡單單的一頓飯,而是他們的愜意生活方式的代表。
  • 廣東男籃戰勝廣廈,看廣東的比賽,忍俊不禁,硬是要笑出腹肌!
    廣東男籃以122比114擊敗廣廈男籃,還是那句話,有廣東男籃的比賽,一定要注意其中的搞笑部分,廣東男籃師傅到徒弟,真是演繹了籃球就是一種遊戲,真能看到其中人性的真實性,太實在,太真實,看完廣東男籃的比賽,就好像參加了一場遊戲,笑出腹肌,添加一種愉快,感謝廣東男籃精彩的,人性化的比賽和表演!
  • 廣東話百科:外父(「外父」是誰?)
    廣東話百科:外父  點樣讀:  外父(ngoi fu)  乜意思:  「外父」是嶽父的意思。廣東話百科:返外家(今天你會「返外家」嗎?)版權聲明:以上作品均屬於新華網(廣東)原創「廣東話百科」系列產品。新華網(廣東)合法擁有「廣東話百科」系列的版權,未經協議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違反上述聲明者,新華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已經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新華網廣東話百科」。(責任編輯:馮倩敏)
  • 數字廣東話
    所謂「七下七下」,其實以前全部廣東人都識講、都知咩意思———系批評某種人叻唔切,識少少扮代表,或兼有態度囂張之意。但「十下十下」,則系傻傻哋之意———關乎水平,無關態度,兩者基本上屬兩個概念,唔可以混為一談。    不過透過「十下十下」,我聯想到其他嘅、頗有特色嘅數字廣東話,試同大家分享下。
  • 保姆教女兒說廣東話 遭洪欣嫌棄太不標準 網友發聲為保姆鳴不平
    和伊能靜的「公主病」不一樣,洪欣在大家的印象中一直都是成熟穩重且善解人意的形象,但她身上唯獨有一點時常遭到網友的吐槽和詬病,那就是她說話時的嗓音,尤其是聽她說普通話時的感覺,真的很難和她姣好的外在形象能匹配起來。然而,在小編最近看到的一段視頻中,菲傭保姆正對洪欣的女兒彤彤用廣東話教她說蘋果、奇異果等水果的名稱,剛好被站在一旁的媽媽洪欣給聽到了。
  • 鱷雀鱔入侵廣東,最愛吃魚的廣東人,為什麼搞不定這種北美巨魚
    在入侵廣東的生物當中,還有北美巨魚,鱷雀鱔,作為中國作為最愛吃魚的省份,廣東每年的水產品消費量超過700萬噸,為什麼會搞不定鱷雀鱔呢?鱷雀鱔是什麼鱷雀鱔是是雀鱔目、雀鱔科、大雀鱔屬動物,因為鱷雀鱔全身長滿硬鱗,還有長滿尖齒的長嘴,跟鱷類的確有幾分相似,所以被命名為鱷雀鱔。
  • 中國最有趣的城市:講廣東話,卻不屬於廣東
    廣東話,又稱粵語,是漢族廣府民系的母語,廣府民系主要分布在廣州及粵西地區,而粵是廣東的簡稱,90年代香港電影和連續劇的流行使得粵語為國人所熟識。但很少人知道的是,粵語的起源地並不是廣州,粵語是中原語言與當地語言結合的產物,秦漢以來,大量的中原移民來到嶺南定居繁衍,而嶺南地區主要包括廣東、廣西和海南三省。
  • 廣東話百科:倔頭路(「倔頭路」是什麼路?)
    廣東話百科:倔頭路  點樣讀:  倔頭路(gwat tau lou)  乜意思:  「倔頭路」是指死胡同、走不通的路。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點造句:  我本來諗住抄近路,點不知行咗條倔頭路。(我本來想著抄近路,沒想到走了條走不通的路。)
  • 廣東話百科:奀皮(「奀皮」的小孩是怎樣的?)
    廣東話百科:奀皮  點樣讀:  奀皮(ngan pei)  乜意思:  「奀皮」是頑皮的意思。  話你知:  在粵語中,「奀皮」一般指小孩頑皮。此外,粵語中的「奀細」是瘦小的意思。孩子「奀皮」多動,有可能是患了「多動症」: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當心患上「多動症」版權聲明:以上作品均屬於新華網(廣東)原創「廣東話百科」系列產品。
  • 廣東人彈殼,是怎麼成為東北話宣傳大使的?
    首先說下結論,避免誤導某些小朋友,彈殼(劉嘉裕)來自於廣東汕頭,正兒八經的廣東人,在上大學之前,一直在廣東生活。那麼問題來了,彈殼是怎麼如假包換出一個東北大屯子出來的老炮,講話一口大碴子味呢?為了避免畢業後成為打工人,彈殼很機智地選擇了不上班,所以每天才有大把的時間去上網和做音樂。注意,這裡的上網和做音樂一點也不衝突。那個年代可沒有說唱綜藝節目,說唱是音樂市場上小眾中的小眾,民間自發玩說唱的人都聚集在一個貼吧——百度rap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