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7歲了,該讓他自己洗碗嗎?孩子就是不洗怎麼辦?

2021-01-08 人魚媽媽教育

今日話題:孩子7歲了,該讓他自己洗碗嗎?

案例:

康康7歲了,男孩。像其他孩子一樣,三四歲上幼兒園,在幼兒園的時候,也是拿著小碗去打飯,之後自己洗碗。但在家裡他就是不願意洗碗,爸媽說了好多次也沒說動。

關於洗碗的事情,夫妻兩個非常堅持,一定要自己洗。

為了幫助康康洗碗,康康媽認真地教孩子怎樣用洗潔精,怎樣開水龍頭,怎樣用抹布洗。但是康康並沒有興趣。每次去洗碗的時候都只是簡單地開一下水龍頭,用水衝一下碗,然後就放旁邊。康康媽看不過去,就會再去洗第二遍。

都說不會做家務的孩子將來獨立性差,未來發展也不會很好。

怎樣才能說服孩子洗碗呢?

人魚媽媽說——

哈佛大學學者做過的一項長達二十多年的跟蹤研究顯示:愛幹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幹家務的孩子,成年之後的就業率為15:1,犯罪率是1:10。愛做家務的孩子,連心理疾病的患病率低。

事實證明:做家務的孩子,將來整體發展會更穩定些。

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

但是,家務並不僅僅有洗碗。

有很多人確實不愛洗碗,但是他們可能愛做飯、愛掃地、愛整理衣物。如果你家孩子特別排斥洗碗,個人建議,並不需要特別強烈地去逼迫他洗碗,你可以用其他方式來鼓勵他,比如說獎勵他半天遊玩、獎勵他某個禮物等,但不太建議,因為孩子不洗碗而去打罵孩子,這樣反而會讓孩子更加排斥洗碗這件事。

任何事情沒有絕對的正確,即使是哈佛大學做出的研究也不能代表一切,在家庭教育中,洗碗只是很小一部分,重要的是,家長要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比如,孩子玩過的玩儘量要自己收拾,吃飯的時候儘量讓孩子自己吃,做作業的時候讓孩子自己做,買衣服的時候他可以買他自己喜歡的衣服,家庭出行的時候給孩子自主選擇的權利......讓孩子明白,他是一個獨立的人,並且要承擔相應的後果,這個才是最重要的。

舉個例子:

為了讓孩子的作業看上去優秀,很多家長都會幫孩子檢查作業,甚至有些作文題、畫畫題,家長自己都是摩拳擦掌上陣的,當孩子作業受批評時,他會指責父母沒有做好;

為了能讓孩子上學不遲到,很多家長早早地起來,幫孩子穿衣服、放好牙膏、孩子吃飯慢甚至主動幫孩子餵飯、幫孩子穿鞋,結果孩子還是會磨蹭,如果遲到了,他仍然會怪父母。

這樣的事情數不勝數。

哈佛這個研究本無可厚非,但是把這樣的研究單單落實到必須要讓一個7歲的孩子每頓飯都洗碗上面,略顯得牽強了,不如從整體的家庭教育上去著手,從多個方面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可能更有效。

如果您在家庭教育方面遇到什麼問題,歡迎留言,我會一一進行解答。

我是人魚媽媽,80後媽媽,文學碩士,專注分享家庭教育知識。

相關焦點

  • 如果藍軒宇知道了自己是「蛋生的孩子」,他該怎麼辦?
    眾所周知,藍軒宇其實是一個「蛋生的孩子」,我們作為讀者自然再清楚不過了,但藍軒宇自己卻無從知曉,他的養父母藍瀟和南澄對他隱瞞了事實真相,而這一切都是這對年輕夫婦出於對藍軒宇的愛,當初他們生怕藍軒宇被當作實驗品被帶走,所以決定收養了藍軒宇,他們把自己所有的愛都給了藍軒宇,甚至都沒能要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孩子。
  • 自閉症孩子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該怎麼辦?
    讓孩子正常入學是每個家長的一個小心願,但對於自閉症家長來說卻有一些難度,無數的自閉症孩子被幼兒園拒收。理由大多類似,「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擾亂課堂秩序」等等。老師總會比較委婉的表達,但真實原因必然是孩子缺少情緒管理的能力。那麼,自閉症孩子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該怎麼辦?
  • 孩子太懶怎麼辦?就用這一招!
    前幾天我約幾位老朋友一起聚餐,大家說得最多的話題就是關於自己家的孩子。關於孩子的什麼事情呢,那就是「我家的孩子很懶!」然後大家就像打開了話匣子一樣,紛紛開始吐槽起自己家的孩子來了。一個朋友說:「我家的孩子連自己房間裡的垃圾都不丟,還等我來給他打掃呢」另外一個朋友說:「我兒子頓頓飯都是我擺上桌,放好碗筷,還要喊著才來吃飯,飯後一擦嘴巴就走,碗筷從不收拾。」「我女兒也是連自己的書桌也不收拾的。」
  • 鄭希怡女兒上學種菜引熱議,7歲之前,該不該讓孩子學拼音識字?
    鄭希怡的女兒5歲了,上的學校只有一塊農田,7歲之前只用種種菜,不用練字和學習,也沒有班主任開課。旁邊的田亮聽了這段話,連連搖頭,表示不認同:「現在的大流就是要送孩子去上補習班。」田亮表示自己之前的想法也和鄭希怡一樣,但是有了孩子之後,想法就改變了。
  • 一家人的健康都在洗碗的這個細節裡,你家的碗洗乾淨了嗎?
    如果你能真正懂得該怎麼洗碗的話,你的身體至少要減少了三分之一患病的機率,而你及你的家人的壽命也將因此而直接增加三到五年!如果七八十年代甚至是六七十年代在中國農村生活過的人,就會知道那個時候的人們是怎麼「洗碗」的。
  •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大人該不該催促?
    「作業做完了嗎?」「閱讀理解做完了?」「都九點了,該洗漱了!」這是不是你經常面對孩子所發生的對話場景呢?真是印證了一句古語「皇帝不急太監急」。有時,你也會感到奇怪,以前可愛、懂事、聽話的寶寶去哪兒了?6-8歲的孩子:已經成為獨立小大人了,基本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9-12歲的孩子:和媽媽一起做飯,和爸爸一起修理簡單的電器等。
  • 孩子專注度不夠,做事情拖拖拉拉該怎麼辦?
    孩子專注度不夠,做事情拖拖拉拉該怎麼辦?您好家長,請問孩子目前多大年齡了?對於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很容易出現上課坐不住,不能認真聽講的情況,這跟孩子的生長發育規律緊密相連的。科學研究表明,5-7歲孩子能夠全神貫注地注意某一事物的時間為15分鐘左右,7-10歲約20分鐘,10-12歲約25分鐘,12歲以上是30分鐘左右。所以在一堂45分鐘的課上,孩子能夠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大概在20分鐘,而很多孩子卻會因為各種原因不能保持20分鐘左右的注意力。首先,家長如果發現孩子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不能保持上課認真聽講的情況,可以先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一下,排除孩子是否有生理上的原因。
  • 吳一鈳:如何解決孩子拖拉?只需3招,教你怎樣改善孩子的拖延症
    小孩該做的事就得馬上做,不能推託,不能以其他理由推諉。她在養育孩子方面也有自己的有一套方法,她就是霍思燕。古語有云「子不教,父之過。」當孩子行為出現問題的時候,你能擺手說「這不是我的問題」「這跟我無關」嗎?
  • 「不給錢我不幹」當孩子成為「利益至上主義者」,父母需要反思
    很多父母在培養孩子獨立的時候,喜歡讓孩子幫忙做家務,孩子完成任務後還會獎勵一些小錢。比如說掃地兩塊錢、洗碗五塊錢、拖地三塊錢、洗衣服十塊錢......雖然父母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如果長期使用這種獎勵的方式,對孩子的成長並不能發揮積極的作用。
  • 這3種孩子人緣差,幼兒園孩子都不喜歡和他玩!家長發愁該怎麼辦
    孩子會不會愉快地相處,對幾歲的小孩子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向來複雜,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小小的幼兒園也不例外。有心理學家說:「孩子在進入小學甚至幼兒園的時候,就開始進入社會了」。剛進入幼兒園,小孩子們都很新鮮好奇,也是同樣的陌生。
  • 海南12歲孩子不愛說話怎麼辦
    海南12歲孩子不愛說話怎麼辦家長:到了初中了,你和你的好友人,包括所有的同學都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只要你比他們的迅速快一些、比他們跑的時間長一些,你很快而且一定可以超越他們的。相信孩子聽到家長這樣說,心裡肯定是一陣欣喜。也許正是因為如此,孩子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到初中的研習中去,為了達成自己的願望而去努力了。
  • 會做家務活的孩子長大後他會更加優秀,如何做好家務活?
    我不知道別人家的孩子有沒有做家務,是不是爺爺奶奶或父母一手包辦,但是我對自己孩子有要求,每天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有時候還和他們玩起小心機,對於六歲老大,我是一直不停教育他是家裡一份子,做家務不是幫家裡誰做,而是一家人都有責任、有義務做家務。經常跟他說著道理,六歲孩子可以從主觀意識上認為做家務是必須的。
  • 7歲孩子畫畫感覺很亂怎麼辦?這位外國媽媽的做法值得學習
    文 | 維尼媽媽沐瀅有一個家長問:孩子7歲,想像力豐富,但是畫畫出來感覺很亂,該怎麼辦呢?首先,兒童在成長中,不同年齡會經歷不同的繪畫階段。兒童美術能力研究專家、著有《創造和心智的成長》一書的羅恩菲爾德曾描述繪畫發展的六個階段:1、塗鴉期:2-4歲。各種各樣的塗鴉包括無序亂塗、縱向畫線或者畫圈,在這個時期的後期,孩子可以為自己的塗鴉命名。2、前圖式期:4-7歲。
  • 勞動節感悟:房間裡出現老鼠,都是孩子不愛做家務的結果
    孩子今年18歲,18歲,是一個多麼令人嚮往與值得珍惜的年齡,18歲的女孩都有一顆愛美之心,有詩一般的夢想與追求,對未來的美好生活充滿著憧憬, 但我從女兒身上看不到也感受不到她對生活的熱愛與追求?是不是她的審美能力出了問題,我百思不解,一遍又一遍地問自己,但沒有答案。
  • 孩子做作業拖拉磨蹭,是什麼原因?我們又該怎麼辦?
    今天好友向我「求解」,她那倆丫頭,寫作業總磨蹭,能用的方法她都用了,就是沒有效果,問我怎麼辦。 遇到這樣的「求解」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在我從事教育工作的八年時間裡,有太多家長問過我關於孩子教育的問題,其中問的最多的,就是孩子寫作業拖沓磨蹭怎麼辦。
  • 期末了,孩子卻突然不想上學!家長該怎麼辦?心理老師支招
    最近經常有家長諮詢孩子不想上學的問題,其中一位家長是這樣說的: 兒子佳佳7歲半,剛上一年級,成績中上水平。最近一個月一直哭鬧,不想去上學,說時間太長了、害怕。這都期末了,現在有什麼好怕的?
  • 乖寶寶變身「小惡魔」,對付敏感期、叛逆期的孩子,家長該怎麼辦
    導語:孩子在上幼兒園的階段,也正是敏感期、叛逆期發揮的極致的階段,如果不好好的調教,可能會助長他的脾氣,但是說他又不聽,家長該怎麼辦呢?孩子的成長有兩個很關鍵的階段,一個是3歲左右的「第一反抗期」,另一個是11-15歲左右的「第二反抗期」,也就是青春期,這兩個階段的孩子都是有些「不可理喻」的。家長必須首先接納孩子的叛逆,要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引導他表達出來,有意識的讓他自己做可以做的事情。而不是一味的指責孩子,讓孩子聽話。當然也不能一味的寬容,還是要有是非觀念的。
  • 孩子張口呼吸怎麼辦?這7個方法可以按需通鼻
    原標題:孩子張口呼吸怎麼辦?7個方法按需通鼻   有家長諮詢孩子張口呼吸怎麼辦,長期如此會不會影響面容「顏值」,能否用矯正器或膠布矯正。孩子張口呼吸,肯定是因為鼻部呼吸的正常渠道受阻礙。用外物強硬阻止,孩子難受,更可能影響正常呼吸。缺氧造成的後遺症,比影響面容可怕多了。
  • 自家孩子被別人家孩子欺負、被親戚家孩子欺負時,家長該怎麼辦?
    孩子們的矛盾,家長該怎麼化解?護犢子、自私、我們家鄉管這種叫「沒得名堂」自己家孩子是寶,別人家孩子就是草?這樣的行為肯定是不對的,傷人傷己,傷人:傷害了別人家孩子,傷己:對自己家孩子的心理產生影響。下面我們來看看對自家孩子的傷害,這有可能會讓孩子的性格產生兩種極端:1、孩子在家長的幫助下,可能這次能佔得了便宜,那麼孩子心裡就會認為,對於被打,就應該簡單粗暴的打回去,拳頭才是硬道理,他會認為這是解決被打行為的最好方法,而且會變得肆無忌憚,反正自己打不贏還有父母幫忙呢,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以後可能會出現反轉,成為施暴者,用拳頭霸凌弱小;
  • 孩子張口呼吸怎麼辦?7個方法按需通鼻
    這個方法可以燻10~15分鐘,視孩子情況每天1~3次;注意做好防止燙傷的措施,水溫不要過燙,家長在給孩子使用前先自己試試。小一點的孩子,可以用45℃左右的溫水浸溼手帕,短時間熱敷孩子鼻部達到類似效果。風熱外感的孩子可以用這個風熱燻鼻方:青蒿10g、香薷10g煮水燻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