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製作近千架飛機模型 記錄中國航空工業發展歷史

2021-01-09 四川新聞網

  「這個是1964年做的,這個是1975年做的……」10月24日下午,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職工宿舍內,韋克敬指著客廳柜子裡的飛機模型,耐心介紹著它們的製作年代和型號。韋克敬今年已經81歲了,但他仍清楚地記著每一件作品的製作過程,因為那是他最珍視的寶貝。

  「成都是我的第二故鄉。」韋克敬本是廣西人,1958年從部隊轉業來到成都,之後便在成都工作、成家。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了在航空模型製作領域赫赫有名的陳應明,之後便跟隨他製作飛機模型。「在做飛機模型之前,我對飛機一點都不了解,但是做了60年的模型,我學到很多飛機方面的知識。做飛機模型影響了我的一生。」

  60年來,韋克敬用一雙手做出了上千架縮比飛機模型,大到按1:5比例製作的一兩米長的模型,小到8釐米左右的迷你模型。「別看這些模型不大,製作起來還是很費時的。」韋克敬介紹,做最簡單的模型都要花半個月左右,製作大型的、比較複雜的至少一兩個月。

  殲五甲、殲七、殲十……在眾多飛機型號中,韋克敬最喜歡的是1903年萊特兄弟製造的世界首架飛機和殲七。「他們是世界名機,對回憶當時的歷史很有用。」雖然這幾年老人眼睛不好,手也不是很靈活,很少親手製作模型了,但是每天修復模型,仍是他最大的樂趣。

  每一架飛機模型,亦代表了一個時代。「從最初仿製其他國家的飛機到自主研發,這些年來中國航空工業發展得很快。」老人通過製作飛機模型記錄著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他也願意提供20架左右的飛機模型參加「改革開放見證四川四十年」展覽,讓更多人了解這個時代。

  在省委宣傳部指導下,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四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將聯合主辦「改革開放見證四川四十年」展覽以反映改革開放40年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變化。

  為籌備展覽,現在面向社會公眾徵集「記憶」。如果你還珍藏著光陰的「老照片」,如果你還保留有歲月留痕的「老物件」,請把「它」和「它的故事」交給我們,讓我們共同講好溫暖人心的「四川故事」。成功入選後,還有豐厚獎金哦!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曹菲戴竺芯實習生高麗

相關焦點

  • 八旬老人製作千架飛機模型 記錄中國航空工業發展歷史
    「這個是1964年做的,這個是1975年做的……」10月24日下午,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職工宿舍內,韋克敬指著客廳柜子裡的飛機模型,耐心介紹著它們的製作年代和型號。韋克敬今年已經81歲了,但他仍清楚地記著每一件作品的製作過程,因為那是他最珍視的寶貝。
  • 八旬老人製作近千架飛機模型 最簡單的耗時半月(圖)
    八旬老人製作近千架飛機模型 最簡單的耗時半月(圖) 2018-10-25 07:11:26來源:華西都市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八旬老人製作近千架飛機模型 最簡單的耗時半月
    「這個是1964年做的,這個是1975年做的……」10月24日下午,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職工宿舍內,韋克敬指著客廳柜子裡的飛機模型,耐心介紹著它們的製作年代和型號。韋克敬今年已經81歲了,但他仍清楚地記著每一件作品的製作過程,因為那是他最珍視的寶貝。「成都是我的第二故鄉。」韋克敬本是廣西人,1958年從部隊轉業來到成都,之後便在成都工作、成家。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了在航空模型製作領域赫赫有名的陳應明,之後便跟隨他製作飛機模型。「在做飛機模型之前,我對飛機一點都不了解,但是做了60年的模型,我學到很多飛機方面的知識。做飛機模型影響了我的一生。」
  • 用愛好記錄歷史 成都耄耋老人製作千架飛機模型
    韋克敬  「這個是1964年做的,這個是1975年做的……」10月深秋,成都市青羊區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成飛」)職工宿舍內,韋克敬指著客廳柜子裡的飛機模型,耐心地介紹著它們的製作年代和型號。  韋克敬今年已經82歲。
  • 心懷凌雲志報國情 六十年間八旬老人製作了千架中國戰機模型
    青年時,看著新中國成立之初,還未能擁有自己自主製造的飛機,他略有遺憾且又充滿希望和抱負;之後供職於航空工業成飛的他,師從航空模型製作泰鬥級大師陳應明。在一架架飛機模型的刀刻和研磨中,他追逐航空夢,心懷報國情。如今老人的房間內,擺設著各個時期自己做的飛機模型,每個的製作年份和型號他都如數家珍。韋克敬的每一架作品,也是中國航空工業書寫的一份成就。
  • 九旬歸僑30年製作600架飛機模型 見證中國航空變遷
    (新春見聞)九旬歸僑30年製作600架飛機模型見證中國航空變遷中新社柳州1月19日電 題:九旬歸僑30年製作600架飛機模型見證中國航空變遷作者 林馨後來,楊騰祥寫信給中國航空博物館求教,並獲得《中國名機珍藏》《世界軍用飛機百科大圖鑑》等資料。如獲至寶的楊騰祥照著書上圖紙,按照1:100的比例放大繪製圖紙,再據此製作飛機模型。在老伴齊小玲眼裡,他把模型當成真飛機來製作,毫不馬虎。為了支持楊騰祥的愛好,齊小玲隔三差五便到街上撿廢品,給楊騰祥找模型原料。
  • 廣西九旬老人痴迷「航空夢」 30年製成600餘架飛機模型
    【解說】廣西柳州市90歲老人楊騰祥是一名航空愛好者,從1990年退休至今已製成600多架木質飛機模型,含有一戰時期到現在的各類機型。其中,他製成的399架飛機模型分別於2002年、2015年被中國航空博物館收藏並展出。  【解說】日前,記者來到位於柳州市城中區的五星社區服務中心,服務中心內的「星空坊」裡擺放著楊騰祥製作的177架飛機模型。
  • 九旬老人用廢品造600多架「飛機」 每架都有故事
    文/圖:林馨  街頭的各類廢棄材料,在廣西柳州市一位九旬老人手上,搖身一變成為一架架逼真的飛機模型。30年來,他用一把電工刀、一把鋼鋸加上一瓶膠水打造出600餘架飛機模型的「航空戰隊」。  他與飛機之間有怎麼樣難以割捨的情緣?
  • 九旬歸僑30年製造600多架飛機模型捐贈展出
    1月16日,廣西柳州市90歲的印尼歸僑楊騰祥,在該市五星社區給孩子講解其製作的飛機模型,科普航天知識。楊騰祥其從小喜歡飛機,1990年退休後自學研究,用木塊、易拉罐、冰棍等廢品累計製作各類戰鬥機、轟炸機共600多架模型。
  • 飛機模型收藏者:我有兩千架飛機
    在大學地下室的社團活動區裡,有搖滾樂隊製造噪聲,而我和同好們則一邊製作模型一邊製造「毒氣」(那時的膠水、油漆都有刺激性氣味)。 上班之後,失去了製作拼裝模型的空間和氛圍,但我還是偶爾會買幾盒回來,開盒欣賞後就放入儲物櫃,並不會動手。在模型圈子裡,這個過程就叫「堆積」,算是一種無奈的行為。不久之後,一個偶然的機會把我帶入了模型收藏的一片新天地。
  • 民航牛人:我有兩千架飛機……模型!
    初中的時候,從一盒不知名品牌的1/72比例戰鬥機模型開始,我第一次體驗到了把一堆零件組裝成縮小版飛機的樂趣。這個愛好一直持續到大學畢業。在大學地下室的社團活動區裡,有搖滾樂隊製造噪聲,而我和同好們則一邊製作模型一邊製造「毒氣」(那時的膠水、油漆都有刺激性氣味)。上班之後,失去了製作拼裝模型的空間和氛圍,但我還是偶爾會買幾盒回來,開盒欣賞後就放入儲物櫃,並不會動手。
  • 揚州航空館建成開館 陳列20餘架中國航空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飛機模型
    今日(9月21日),在紀念中國航空事業111周年之際,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與揚州市共同建設的揚州航空館在位於揚州市生態科技新城的科技創新中心正式建成開館。9月21日是值得所有中國人自豪的日子。111年前的這一天,中國航空第一人馮如,駕駛著自製的飛機飛上藍天,僅憑一己之力將中國航空推到了當時世界先進水平最前沿,開啟了中國航空事業的大幕。在開館儀式上,中國航空工業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譚瑞松與揚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夏心旻共同為揚州航空館揭幕。
  • 去哪兒看中國飛機?小飛俠帶你打卡各航空博物館!
    兵器陳列分三個展區,重點突出人民軍隊繳獲和使用的武器裝備,特別是人民軍隊歷史上的功勳武器,力圖從一個側面來展示人民軍隊武器裝備發展史。展示面積18500平方米,展出了大型武器裝備近300件和各類單兵武器裝備1700餘件。 中國航空博物館 新中國第一座對外開放的大型航空博物館,該館坐落在北京市昌平區大湯山腳下。
  • 令人咋舌 英國老人手工打造350架飛機模型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在過去50年間,英國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老人手工打造了350架飛機模型,這些模型的精細程度令人驚嘆。目前,這位匿名的老人已打算將其進行拍賣,觀眾也因此可以一飽眼福。這些手工飛機模型中,最古老的可追溯至1914年,是一架一戰前的飛機。整個系列模型造型奇特、風格迥然。
  • 北京軍用飛機模型公司
    另外,聯想到之前看過的二戰電影《紅尾巴》,難道這架戰鬥機也屬於一支完全由黑人組成的航空聯隊?  這是機身腹部的垂直起降噴口。可以看到,模型對這裡進行了專門的金屬塗裝而且噴口還帶有一定的灼烤印記,顯得真實感大幅度提升。另外,這個噴口也可以做小幅度的轉動。不鏽鋼海豚雕塑。
  •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架飛機列寧號,第一個飛行員,第一任航空局長...
    他先後就讀於成都聯合中學、浙江工業學院,北京朝陽大學。 1924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黃埔軍校第三期步兵科,與戴安瀾、王耀武是同學。 1926年正值國共兩黨聯合創辦的廣東航空學校招生。龍文光和後來擔任國民黨空軍要職的毛邦初、張廷孟、王叔銘等人因成績突出而入選航校。
  • 航空工業租賃向國航交付ARJ21飛機
    航空工業租賃向國航交付ARJ21飛機 2020-12-03 17: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硬核的飛機美如畫,硬核的數字會說話,硬核的模型抱回家!
    送模型!)172架0誤差飛越天安門廣場的中國戰機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慶閱兵,航空工業自主研製的34型168架軍機飛越天安門廣場,3型4架高端軍用無人機隨地面裝備方隊亮相,所有航空裝備米秒不差接受祖國和人民檢閱,閱兵保障創造0誤差的優異成績。
  • 華夏航空合資成立衢州航空 已交付3架飛機
    12月22日,記者從華夏航空獲悉,由華夏航空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和衢州市交投集團合資成立的衢州航空公司,到目前已經交付3架飛機給衢州航空公司。華夏航空介紹,現在華夏航空以衢州為基地,已開通到重慶、成都、貴陽、西安、舟山、珠海、武漢航線。
  • 七旬老人痴迷製作中國古建模型
    故宮角樓、飛雲樓、雍和宮牌樓……七旬老人痴迷製作中國古建模型故宮角樓、飛雲樓、雍和宮牌樓……因為痴迷古代建築,石家莊市民田夢華憑著自己的一雙巧手,把我國知名古代建築都「搬」進了自己的家中。田夢華今年72歲,親手製作了這些古代建築模型,件件精緻逼真,令人讚嘆稱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