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電影中的2020年代,是什麼樣子的?

2020-12-11 業餘影迷

如果說每一部歷史都是折射了現實的「當代史」,那麼經常為我們勾勒未來的科幻片,可能就是未來現實的漸近線。

不知不覺間,我們已經度過了很多科幻電影中的「未來」,而我們發現,電影總會比現實更加天馬行空一些——

1997年8月29日,《終結者》中天網擁有自我意識的日子,現實中的大多數人則還沒能享受到網際網路的便利。

2001年,人類雖然已經習慣了探索太空,但不論是人工智慧,還是「冬眠」技術都沒有像《2001:太空漫遊》裡那樣成為現實。

2015年,我們仍沒有造出《回到未來》中的時光機,但已經開始有人研發飛行汽車了。

2019年,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擔心自己的工作某一天會被機器人取代,不過像《銀翼殺手》裡那樣人機傻傻分不清的情況,則有些多慮了。

當然,人類也沒有在2012年經歷世界末日。

現在,我們「安安穩穩」地走入到了2020年代。而這個年代,電影也早就為你畫了圖景。據維基百科不完全統計,至少有97部電影的時間線,涉及到2020年代。

2011年上映的《鐵甲鋼拳》,就大膽地暢想了僅僅9年後的2020年——拳擊手休·傑克曼失業了,因為法律禁止人類拳擊,各種機器人取而代之,走上了擂臺。考慮到動力骨骼發展的程度,以及拳擊也是機器試圖取代的「高危職業」之一,這個「預言」或許並不離譜。

1995年上映、由基努·裡維斯主演的《捍衛機密》則把時間線定為2021年。屆時,人類只要戴上一個「頭盔」,無需說話就可以直接利用人腦運輸資料——如今,腦電波識別技術還停留在實驗室階段,但假以時日,或許很快就會到來。

而背景也是2020年代的《她》,已經被無數人拿來「影射現實」:雖然還沒到愛上AI的地步,但有多少人已經每天沉浸在虛擬世界中不能自拔了?

電影中的2020年代,似乎並不美好。

曾經席捲中國票房的《環太平洋》和阿湯哥主演的《明日邊緣》,都將時間線設定在了這個年代。前者的2020年,地球被從海底冒出的怪獸佔領,後者的2020年,則被外星人侵佔。

《環太平洋》
《明日邊緣》

在僅僅兩年半前拍攝的恐怖短片《拉卡》中,2020年,人類更成為了外星人奴役的「低等動物」,不僅要與蟑螂爭食,更是會被外星人捉來當繁衍工具。地球更是變得慘不忍睹,比如艾菲爾鐵塔,就覆滿了外星人的蛹。

2016年上映的《人類之子》的故事則發生在2027年,而這一年,因為多年低生育率,所有人類都喪失了生育能力,19年來,都沒有一個新生兒誕生,人類面臨著作為一個物種整體的死亡危機。

當然,也有電影為地球做好了打算:比如早在1965年《史前行星之旅》中就計劃,2020年人類會殖民月球,下一個殖民地是金星。當然,近年來,火星才是更炙手可熱的移民對象。在《火星救援》中,人類已經可以自給自足了。

《火星救援》

或許是因為電影創作者們都把2020年代當成一個遙不可及的年份,從沒考慮過彼時的觀眾真的要進入那一天,所以想像力總是不設上限。事實上,有的根據科幻小說改編的電影,已經考慮到了這個問題,所以原著設定在2021年的《人類之子》,在拍攝時把背景推遲到了2027年;原著設定在2029年的《攻殼機動隊》,影視化時也把時間線延遲到了2040年。

但無論想像怎麼馳騁,也終有跟不上現實的情況。

比如賈樟柯2015年拍的《山河故人》,他幻想的2025年,就顯得過於保守了。

而現在看來,93年的黑白默片《大都會》已近乎「神還原」了百年後的世界:到處是摩天大樓,汽車、軌道、飛行器在城市森林間穿梭。但「地下世界」的工人們卻如工蜂一樣日夜操勞。資本家的兒子在體驗過工人生活後驚呼:十個小時的工時永無止境啊!——他可曾想到,百年後的996?

當然,無論2020年代會變得更好還是更糟,近未來的世界是烏託邦還是反烏託邦,不管當下和未來會不會善待我們,我們總要善待自己。

相關焦點

  • 70年代vs80年代,誰才是科幻電影元年
    例如,斯坦利·庫布裡克改編自安東尼·伯吉斯1962年的同名小說《發條橙》探討了社會中的自由意志;喬治·米勒的《瘋狂的麥克斯》加入了《500年後》、《孩子與狗》和《瘋狂輪滑》等反烏託邦科幻的行列;理察·弗萊徹於1973年執導的電影《綠色食品》以2022年為背景,講述了人們對人口過剩和氣候災難造成的大規模饑荒的恐懼。
  • 2020年,我們終於踏入了科幻電影中的「未來」
    在科幻世界裡,2020年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年份。在這一年,人類早已能夠輕鬆地上天入地、遨遊太空,享受著高度的科技文明。據維基百科不完全統計,至少有97部電影的時間線,涉及到2020年代。那些科幻小說裡遙不可及的很久以後,轉眼就到了,2020已成為現在。
  • 科幻電影中的2020年,預言實現了多少?
    都說2020年的開局很魔幻,殊不知,這個神奇的年份本身就是許多科幻片裡最愛用的時間設定。據維基百科統計,至少有90多部科幻片的故事,是發生在2020年,其中不乏經典之作。所以今天,萬萬就挑出最具有代表性的6部影片,讓大家看看科幻片裡的2020究竟是什麼樣子。
  • 致敬50年代科幻電影的遊戲,居然是飛行射擊題材
    畫面追求50年代科幻電影的風格,老電影的黑白「濾鏡」和一堆來自設定在未來的科幻元素相結合,再配上那個年代的獨有味道的音樂,就變成了一款可以玩的50年代科幻老電影——這就是當時看到《勁爆51飛行隊》宣傳片時給我的第一印象。
  • 首都科學講堂第651期《科幻電影中的科學》
    2020年7月4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首都科學講堂線上開講,本次首都科學講堂邀請了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大數據研究院院長、科普中國2019年度「十大科學傳播人物」王元卓,為大家帶來主題為《科幻電影中的科學》的精彩講座。
  • 霍英東之子霍震寰和陳振武電影基金加盟科幻電影《恐龍人》
    為振興民族電影工業,霍英東之子霍震寰和陳振武電影基金加盟中澳合拍科幻電影《恐龍人》,基金主席陳振武擔任該片製片人,近日在雪梨義大利餐廳blue angle舉行了基金加盟儀式,來自澳大利亞的各商界代表及華人華僑參加了加盟儀式,在儀式中,陳振武表示要將中國精神發揚光大,並為振興民族電影產業,基金將全力支持科幻電影《恐龍人》的拍攝,
  • 2020中國科幻大會聚焦科幻電影發展
    本報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11月1日,2020中國科幻大會在北京開幕,此次大會主題為「科學夢想 創造未來」,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國家電影局指導。大會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 2020年好萊塢這8部科幻電影,哪一部會是科幻迷的最愛?
    當下對科幻電影的定義已經越來越寬泛。《星球大戰》這樣的太空歌劇,仍可以歸屬到科幻電影的範疇。漫威、DC這樣的超級英雄電影,雖然也少不了科幻元素,可將之歸入科幻片就顯得有些牽強。
  • 太空版「我的爸爸去哪兒了」,科幻電影《星際探索》(中)
    在這部冷酷的硬科幻電影背後,隱藏著讓人心跳的巨大力量,這一切都是因為開幕的一行字幕電影,「the nearearthasteroicredezous future」。所有人都帶著同樣的問題去看完全部電影,「這個未來有多近?」最後一次作為本世紀10年代的科幻電影中,電影《明星探索》表現出感激觸手可及的未來。
  • 上世紀90年代的西安是什麼樣子?經濟雖然不發達卻是獨特回憶
    上世紀90年代的西安是什麼樣子?這是一組來自上世紀90年代西安的老照片,讓我們跟隨這些老照片,一起去看看還不是那麼久遠的西安的樣子。可以看到,那個時候西安街景還是比較古舊的,沒有太多的高樓大廈,街上騎著自行車的人們也非常多,看來,沒有地鐵的年代,大家出行方式主要還是靠性價比突出的自行車。
  • 2020中國科幻產業報告:2019年我國國產科幻電影票房翻倍
    2020中國科幻產業報告:2019年我國國產科幻電影票房翻倍 2020-11-02 10:49:06 來源:新華網 2020中國科幻大會1日發布的《2020中國科幻產業報告》
  • 《信條》,科幻版的007,下一任邦德電影的導演會不會是諾蘭?
    當最新一集007電影《無暇赴死》的上映時間一次又一次地被推遲,不知不覺距離上一部《幽靈黨》已經過去五年時間,這部著名的系列電影出現了歷史上最長的空窗期。相比之下,作為目前好萊塢最為炙手可熱的英國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在2020年成功推出了又一部轟動世界影壇的科幻大作《信條》。
  • 2000-2020年的最佳科幻電影3
    從2000年到2020年發行的62部最佳科幻電影中的選擇。以隨機順序排列,純屬主觀。僅包含真人電影。2000-2020年的最佳科幻電影22000-2020年的最佳科幻電影>第9區 (2009)動作/科幻/驚悚 在被迫生活在類似貧民窟的地球上的外星人的種族中,在與他們的生物技術接觸的政府機構中發現了一種類似的精神,從而產生了暴力。
  • 20世紀80年代最好的十五部科幻電影你看過了嗎-科技創新-每日科技...
    【每日科技網】  雖然20世紀80年代並不是電影發展史上最好的年代,但它卻是科幻電影的黃金年代。從《星球大戰2:帝國反擊戰》到《星際迷航2:可汗的憤怒》,這些都是80年代出品的電影。下面飄雪為你順序排列80年代最好的十五部科幻電影。
  • 借《流浪地球》東風:推薦一下戰後到1980年代的日本科幻電影
    日本科幻電影起步於1926年,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達到高峰,因1990年一部日美合資大片《從太陽出擊》的失敗而一度休克。《緯度0大作戰》(1960,日美合拍)  1961年,日本國內科幻雜誌刊出科幻電影特輯。電影導演、特效工作者、評論家、雜誌編輯們共同得出結論:「近兩年科幻終於在日本紮根了」。圓谷英二的弟子中野昭慶在受訪時表示,為了讓觀眾更好地接受太空科幻片,東寶的科幻大製作電影《妖星格拉斯》將插入一首歌謠曲《我們這些太空人》。
  • 飛躍2020,中國科幻電影將是這些創作者的天下
    在十一月頭兩天舉行的2020中國科幻大會上,這一出現於《2020中國科幻產業報告》中的數字殊為醒目。在2019年中國電影總票房創紀錄的642.66億中,這一佔據三成的數字,代表的正是科幻片的全年票房總量。
  • 科幻電影《霹靂貝貝》,80年代的超級英雄,堪稱中國版「雷神」
    說到科幻電影,大多數人想到的科幻片一定出自好萊塢大片,如《變形金剛》、《黑客帝國》、《星球大戰》等,每一部都是聞名世界的大作。其實在八十年代時,中國也曾擁有自己的超級英雄,它就是《霹靂貝貝》。這部國產科幻電影一經播出,就受到很多人追捧。
  • 《沙丘》:2020年科幻電影的最大期待
    2020年我最期待的電影是什麼?除了諾蘭的《信條》,就是《沙丘》了!!!《沙丘》只要是電影迷,我估計就沒有不喜歡科幻電影的。因為科幻電影是電影這座王冠上最耀眼的寶石之一。一部好的科幻電影,需要豐富的想像力。而想像力,是電影這個現實夢境的基礎。
  • 科幻電影裡關於2020年的那些腦洞,它們都實現了嗎?
    2020,是一個科幻大年。無數的科幻作品,都將它作為設定的年份。而現在,感覺只要數下手指頭它就要來了。今天,我們就來尋找一下科幻中對 2020 的印記,看看前人的那些腦洞,在現實中開得如何了。1.離賽博朋克最近的一次離 2020 越近,一部電影就越被人反覆提起。
  • 傳說中的矽基生物是什麼樣子的呢?變形金剛算嗎?
    地球上的生物都是碳基生物,這是因為構成我們生物體內的胺基酸中連接氨基和羧基的是碳元素,而且我們人類本身的組成大部分是有機物,而有機物也是以碳元素為基礎。 因此,許多科幻作品中,都有關於矽基生物的討論。但是,目前我們還沒有在宇宙中尋找到矽基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