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件鐵皮玩具齊聚上海金屬玩具博物館

2021-01-11 中外玩具網

萬噸水壓機是館內的鎮館之寶,它根據實物萬噸水壓機製造而成,裝入電池後就可模擬運行。據悉,當年上海每個幼兒園都有一臺電動鐵皮萬噸水壓機作為教學工具



博物館門口的小熊舉著相機,小熊是按照上世紀七十年代深受兒童歡迎的金屬玩具「小熊拍照」等比例放大的木製雕塑



各種各樣的鐵皮車,給當時的孩子們帶來多少快樂和夢想  楊建正 攝

生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孩子們記憶裡都有一隻鐵皮青蛙,只要擰緊發條,鐵皮青蛙就可以在地板上撲騰一陣子,憨態可掬。鐵皮玩具成了一個時代的烙印。日前,坐落在涼城路1315園區內的上海金屬玩具博物館正式開館,3000件產自不同年代的鐵皮玩具集中亮相,為市民找回童年記憶,開啟「時光之旅」。

玩具珍品齊聚

上海金屬玩具博物館1000平方米的展廳,分為主題展、玩具互動和金屬玩具大家族三大區域。主題展區由一排火車外形的展櫃構成,展櫃內,各類做工精美、保存完好的鐵皮玩具,按照金屬靜止、金屬電動、金屬發條分類陳設,生產年份多以上世紀60至80年代為主。鐵皮青蛙、母雞下蛋、小雞吃米、小熊拍照等已經銷聲匿跡多年的兒時寶貝,在這裡都能覓得蹤影。在玩具互動區,參觀者則可以重溫母雞下蛋、小火車等鐵皮玩具帶來的兒時快樂。

記者了解到,目前博物館內共匯集了包括動物、交通工具、玩偶等各系列的鐵皮玩具3000餘件。除了一些能喚起童年回憶的小玩具,展品中也不乏具有收藏價值的「珍品」。這些「珍品」主要集中在主題展區。一條生產於1978年的「機動龍」引起了不少參觀者的興趣。據博物館講解員介紹,這條周身布滿彩繪的「機動龍」採用的是磁控工藝,在磁控棒的引導下,龍身就會循著軌跡自由舞動,工藝精細、複雜,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實屬難得。也正因此,它當年曾拿下了上海工藝品大賽的二等獎。「由於產量有限,這條"機動龍"目前已經成了孤品,全世界僅此一件。」講解員介紹。

致力文化傳承

上海金屬玩具博物館的籌建方是有著數十年玩具生產經驗的上海玩具進出口有限公司。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玩具出口國,上海是中國近代玩具工業的發源地,而鐵皮玩具正是上海玩具的代表作。

67歲的楊獻民曾是上海康元玩具廠的一名老職工。他說,作為上海最早生產發條金屬玩具的工廠,博物館目前能看到的鐵皮玩具中有70%-80%出產於上海康元玩具廠。「像這把四聲衝鋒鎗,就是上世紀60年代很受歡迎的一款玩具。」楊獻民回憶當時的製作工藝,「從開模具到最後成品,差不多要三四個月時間,大小模具要100多副,材料用的是馬口鐵,最後就是上色,一步一步,考究得很。」

工藝複雜、做工考究,是每一位「老玩具公司人」對上海鐵皮玩具的評價。而也正因如此,讓玩具進出口公司的老玩具人萌生了籌建金屬玩具博物館的念頭。「鐵皮玩具作為一個時代的烙印,也是玩具文化的代表,值得我們去記錄和傳承。」

據介紹,目前博物館展出的3000餘件鐵皮玩具,都是通過回購的方式尋找回來的。由於當時上海生產的玩具以出口為主,因此這些玩具80%來自國外,15%回購於國內,5%是企業自身的傳承。其中,老設計師們的支持至關重要。"機動龍"就是由其設計師鄭昌祁先生提供的。」因為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場地,這個作品一直被設計師保存在家中。「聽說要建金屬玩具博物館,老先生立刻把它拿了出來。」博物館負責人說。

接受市民捐贈

據悉,未來玩具博物館還將不斷擴大,並且不再局限於金屬玩具。「現在我們倉庫裡還有不少玩具沒有出展,就是為了博物館成熟後再擴館準備的。」

不過,儘管現在館藏的鐵皮玩具種類已經佔全部種類的90%以上,但根據目錄,仍有一部分沒有尋回。「歡迎家中藏有鐵皮玩具的市民向我們捐贈。藏品出展後,我們會標註捐贈者名字,為其立牌傳名。」

通訊員 孫潔靜 本報記者 袁瑋

相關焦點

  • 上海金屬玩具博物館開館 3000件鐵皮玩具匯聚一堂
    生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孩子們記憶裡都有一隻鐵皮青蛙,只要擰緊發條,鐵皮青蛙就可以在地板上撲騰一陣子,憨態可掬。鐵皮玩具成了一個時代的烙印。日前,坐落在涼城路1315園區內的上海金屬玩具博物館正式開館,3000件產自不同年代的鐵皮玩具集中亮相,為市民找回童年記憶,開啟「時光之旅」。
  • 3000件鐵皮玩具開啟「時光之旅」
    新民晚報通訊員 楊建正 攝   【新民晚報·新民網】生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孩子們記憶裡都有一隻鐵皮青蛙,只要擰緊發條,鐵皮青蛙就可以在地板上撲騰一陣子,憨態可掬。鐵皮玩具成了一個時代的烙印。日前,坐落在涼城路1315園區內的上海金屬玩具博物館正式開館,3000件產自不同年代的鐵皮玩具集中亮相,為市民開啟「時光之旅」。
  • 上海金屬玩具博物院開館 3000件鐵皮寶貝帶你找童年
    滬上第一家金屬玩具博物館日前正式開館(網絡配圖)  東方網8月3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很多市民對鐵皮玩具可謂印象深刻,只要擰緊發條,小玩具就會動起來,這些都是童年時最為奢侈的玩伴。如今,這些美好的記憶將再次重現,滬上第一家金屬玩具博物館日前正式開館,3000多件來自不同年代的鐵皮玩具一一陳現。  擰緊發條,鐵皮青蛙就在地板上撲騰起來,憨態可掬、引人發笑,這樣的童年記憶對於20世紀70年代之後誕生的孩子們是那麼熟悉。
  • 上海金屬玩具博物館:機動龍和機動鱷魚 世上僅存兩件
    點擊進入圖集      東方網實習記者李小燕7月14日報導:無論是上世紀90年代的木製陀螺、鬥雞、彈弓、插卡遊戲機,還是上世紀80年代的滾鐵環、跳房子,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玩具承載著不同的童年夢想。近日,上海虹口金屬玩具博物館正式開館,這是上海首個金屬玩具博物館。  博物館門口,一隻憨厚的小熊舉著相機,仿佛為每一位前來參觀的遊客拍照。小熊是按照上世紀70年代,深受兒童歡迎的金屬玩具——「小熊拍照」等比例放大的木製雕塑。它也是上海金屬玩具博物館的形象代表。  博物館佔地面積約700平方米。
  • 上海康元玩具廠的鐵皮玩具,是幾代人的童年記憶
    這隻小小的綠色鐵皮青蛙,身披紅黃花紋,只要擰緊發條,就會憨態可掬地撲騰好一陣子。在那個鐵皮玩具盛行的年代,這隻玩具可能是不少小朋友們所擁有的第一隻玩具。 曾在工作前,在一個江南古鎮的雜貨店裡看到這隻發條青蛙,令小編當時欣喜若狂,毫不猶豫就買了2只。卻不曾想到,在我們金山國資,有一家公司,居然與這些鐵皮玩具有著莫大的關係!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老工廠故事:上海康元玩具廠的鐵皮玩具,是幾代人的童年記憶
    當時康元從鐵皮玩具較為發達的德國引進一系列鐵皮玩具,進行借鑑、改進,以日本玩具產品為競爭對象,爭創自己的民族品牌。康元制罐廠的商標是一付碗筷,意為保住飯碗不要被外國人掠奪,引申含義為要打造民族品牌對抗國外產品的競爭。康元制罐廠最早生產的品種是「小雞吃米」,上足發條後,小雞跳躍,做出啄米的動作。1934年,康元制罐廠利用發條原理製作金屬玩具「三跳」(跳雞、跳鴨和跳蛙)曾風行一時。
  • 陳國泰:「玩具大王」愛鐵皮
    陳國泰  玩具收藏愛好者。收藏有清末民初以來的老上海鐵皮玩具上萬件。「面對風箏、陀螺、泥巴這一類的民間玩具,會動的鐵皮玩具更招兒童的喜愛,中國的民俗玩具開始逐漸被鐵皮玩具替代。」陳國泰說,1930年代和1960年代是中國鐵皮玩具發展的兩個黃金時期。1960年代中國的鐵皮玩具有一些創新,加入了一些商業元素,一度出口到香港和新加坡等地區,深受當地的愛國華僑所喜愛。「文革」之後上海的玩具廠依舊在生產,但已經難以回到1960年代的輝煌期。
  • 鐵皮玩具收藏夢正式收藏鐵皮玩具已有25個年頭
    這個昔日熱愛玩具的小毛孩,成年後在新加坡舉辦了古董玩具展,出版了個人專著《中國玩具》/《小玩意》,還利用自己的私藏開辦了世界第一家老上海玩具博物館,幾年後輾轉來到上海創立了鐵皮玩具品牌ST.John。  「鐵皮玩具是中國玩具發展史裡最重要的一部分。收藏它是夢想,但隨著了解逐漸深入,我更希望在有生之年把它的歷史梳理出來。」
  • 香港首家玩具博物館開幕 鬼才彭順展出逾萬件玩具
    原標題:香港首家玩具博物館開幕 鬼才彭順展出逾萬件玩具 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中新網3月20日電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導,玩具滿載童年歡笑,老舊玩具更勾起絲絲回憶。香港首個玩具博物館開幕,展出鬼才導演彭順20多年來過萬件玩具珍藏,他的第一件藏品是一個日制鐵皮機械人,在一眾玩具中至愛「香港製造」,曾於加拿大玩具鋪狂掃九箱港製玩具,並在美國請人吃包換玩具。曾執導一系列鬼片的導演彭順認為,玩具帶來最簡單的歡笑。
  • 國產鐵皮玩具:久違了童年的鐵哥們
    鐵皮玩具誕生於德國   中國曾大量生產   所謂鐵皮玩具指的就是將鐵皮材料衝壓成型後在表面印刷圖案的玩具。據了解,19世紀中期,鍍錫鐵皮(即馬口鐵)開始作為木質玩具的廉價替代品被用於玩具制 造。最早的鐵皮玩具出現在德國,是手工製作的。
  • 跨越80年的童真世界:陳國泰鐵皮玩具珍藏展
    26歲開始辦古董玩具展,32歲出版收藏中國玩具的書,40歲在新加坡成立世界第一間上海玩具博物館,42歲出版著作《小玩意》,43歲在上海投資鐵皮玩具廠發展至今……陳國泰對玩具的痴迷,讓他成為上海首屆市民文化節百位市民收藏家之一。
  • 盤點:滬上10家好玩又有趣的博物館
    周末抽空去逛逛博物館,是避暑的一個好方法。有好看的展品、好玩的遊戲,也不耗費體力。不論是帶孩子、帶朋友、帶家人還是一個人,都可以從中找到樂趣。上海這些好玩又有趣的博物館,你都去過了嗎?  ★上海金屬玩具博物館
  • 鐵皮玩具被奉為「傳世之寶」 見證幾代人的共同記憶
    鐵皮玩具誕生於德國   中國曾大量生產   所謂鐵皮玩具指的就是將鐵皮材料衝壓成型後在表面印刷圖案的玩具。據了解,19世紀中期,鍍錫鐵皮(即馬口鐵)開始作為木質玩具的廉價替代品被用於玩具制 造。最早的鐵皮玩具出現在德國,是手工製作的。
  • 日本鳥取玩具博物館
    1989年鳥取世界玩具博覽會在鳥取成功地舉辦,在博覽會結束之後,鳥取並沒有像別的城市那樣舉辦完就解散,而是建立的玩具博物館,收藏了來自世界各國13個主題,2000多件玩具,除了我們常見的超合金、搪膠、可動玩具外,還陳列了大量充滿昭和風情的鄉土、鐵皮、機關、益智等懷舊玩具。
  • 香港首家玩具博物館開幕
    中新網3月20日電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導,玩具滿載童年歡笑,老舊玩具更勾起絲絲回憶。香港首個玩具博物館開幕,展出鬼才導演彭順20多年來過萬件玩具珍藏,他的第一件藏品是一個日制鐵皮機械人,在一眾玩具中至愛「香港製造」,曾於加拿大玩具鋪狂掃九箱港製玩具,並在美國請人吃包換玩具。
  • 觀瀾開了間 鐵皮玩具館
    深圳特區報訊 (記者 尹春芳)小巧的鐵皮小火車、全身都是機關的機械人、自動畫畫的洋娃娃……各種能勾起你孩童時代美好回憶的鐵皮玩具讓人眼花繚亂。 「鐵皮玩具館」日前在觀瀾湖藝工場開館,打造了一個鐵皮玩具的奇幻空間。 鐵皮玩具館共展出兩百多件極具價值的經典鐵皮玩具,並將定期更換展品。
  • 北京懷舊小店之鐵皮猴子:80後記憶中的鐵皮玩具
    逃離南鑼鼓巷如織的人流,推門入店,繞過一個展示手辦的小影壁,入眼便是滿貨架的鐵皮玩具。最上兩層是高大威猛的鐵皮機器人和大型號的鐵皮汽車,據店家介紹都是發燒友級的收藏品,每個售價都在千元以上。其中的鐵皮公交車都是上世紀80年代初的復古款,最能調動起70、80後們的兒時情懷。
  • 80後夫妻建鐵皮玩具收藏館 藏品超1500件(圖)
    這件上世紀60年代產的鐵皮玩具在辦公桌裡躺了一個月,才被「小丸子」拿回家。沒想到她那位「50後」的老爸倒真喜歡,把玩了半天,還非要見見這小夥子。一來二去,「小丸子」就跟張洋好上了。後來,「準嶽父」把自己珍藏多年的蘇聯產鐵皮小火車送給張洋做見面禮。當然,張洋也付出了一枚鑽戒的代價。
  • 走進新加坡Mint玩具博物館
    走進玩具博物館  【中外玩具網 · 玩具文化】這次在新加坡有個意外的收穫,在RafflesHotel門口,也就是離著名的逸群雞飯、津津餐室不遠的地方,有一家玩具博物館。這家博物館上下五層展出面積,其實每層面積並不大,坐電梯到頂層從上面開始參觀,可以看到展櫃裡密密麻麻的放滿了玩具。  博物館的名字是Mint玩具博物館,含義是Moment ofImagination and Nostalgia withToys,意思是與玩具在一起的幻想與懷舊時刻。據說博物館的主人是新加坡華人,工程師出身。
  • 波洛克玩具博物館——尋找童年樂趣的好地方
    博物館坐落在託特納姆法院路(Tottenham Court Road)附近,由兩間小屋合併而成,上下兩層,門面很不起眼,裡面卻別有洞天,各種維多利亞時代的玩具以及從世界各地收藏而來的小物件絕對會讓你目不暇接。儘管它又小又破又昏暗,可依然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玩具謎頂禮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