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屬玩具博物院開館 3000件鐵皮寶貝帶你找童年

2021-01-11 東方網

滬上第一家金屬玩具博物館日前正式開館(網絡配圖)

  東方網8月3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很多市民對鐵皮玩具可謂印象深刻,只要擰緊發條,小玩具就會動起來,這些都是童年時最為奢侈的玩伴。如今,這些美好的記憶將再次重現,滬上第一家金屬玩具博物館日前正式開館,3000多件來自不同年代的鐵皮玩具一一陳現。

  擰緊發條,鐵皮青蛙就在地板上撲騰起來,憨態可掬、引人發笑,這樣的童年記憶對於20世紀70年代之後誕生的孩子們是那麼熟悉。作為我國現代玩具工業發源地,上海早在1922年誕生了全國首家玩具企業,康元玩具廠(最初稱康元制罐廠)首開玩具工業先河,在鞏固印刷制罐業的同時,把注意力轉向了金屬玩具,在當時獲得一舉成功,受到了市民廣泛歡迎,鐵皮玩具也成為一個時代的烙印。在上海金屬玩具博物館裡,就陳列了20世紀60至80年代生產的鐵皮玩具。「鐵皮青蛙」、「母雞下蛋」、「小雞吃米」等銷聲匿跡多年的兒時寶貝,在這裡都能尋覓到蹤影。

  博物館門口的小熊拍照是上海金屬玩具博物館的形象代表,它是按照金屬發條玩具「小熊拍照」等比例放大的木質雕塑,也是當時最受兒童歡迎的玩具。

  主題展區由一排火車外形的展櫃構成,展櫃內,各類做工精美、保存完好的鐵皮玩具按照金屬電動、金屬慣性、金屬靜止、金屬發條分類陳設,他們大多來自20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在數字玻璃板上,遊客可以在上面查找一些精品玩具的背景故事和製作原理,對於孩子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

  館內還有一個超大影視屏幕,屏幕上會不間斷播放國內外熱門的卡通動畫,給人特殊的視覺和聽覺享受;此外,體感互動遊戲機也是一個很好的體驗,依靠視頻捕捉技術,人的動作能及時反映到遊戲系統,達到交互式體驗的樂趣。

  值得注意的是,館內還放置著一個軌道內燃機火車模型,火車是1∶87的北京百萬城內燃機火車模型系列,全手工製造,工作人員會不定期啟動火車給觀眾展示運動中金屬玩具的魅力。

  據了解,博物館裡展出的3000多件玩具都是通過回購方式找回來的,分別來自國外收購、國內收藏家捐贈和當年玩具廠商製造。據介紹,陳列在主題展區的東方紅拖拉機是館內精品,就來自當年廠商製造,很有收藏價值。另外,館內80%的金屬玩具是機械的,只要裝上電池或者擰緊發條就可以動起來。

  在玩具保養方面,講解員告訴記者,館內空調24小時開放,並裝有保溼器以確保展品的恆溫恆溼。此外,館內人員還會不定期為玩具塗抹特殊的油來保持展品的外觀,以達到最好的展出效果。

相關焦點

  • 上海金屬玩具博物館開館 3000件鐵皮玩具匯聚一堂
    生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孩子們記憶裡都有一隻鐵皮青蛙,只要擰緊發條,鐵皮青蛙就可以在地板上撲騰一陣子,憨態可掬。鐵皮玩具成了一個時代的烙印。日前,坐落在涼城路1315園區內的上海金屬玩具博物館正式開館,3000件產自不同年代的鐵皮玩具集中亮相,為市民找回童年記憶,開啟「時光之旅」。
  • 3000件鐵皮玩具齊聚上海金屬玩具博物館
    鐵皮玩具成了一個時代的烙印。日前,坐落在涼城路1315園區內的上海金屬玩具博物館正式開館,3000件產自不同年代的鐵皮玩具集中亮相,為市民找回童年記憶,開啟「時光之旅」。 玩具珍品齊聚 上海金屬玩具博物館1000平方米的展廳,分為主題展、玩具互動和金屬玩具大家族三大區域。
  • 3000件鐵皮玩具開啟「時光之旅」
    新民晚報通訊員 楊建正 攝   【新民晚報·新民網】生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孩子們記憶裡都有一隻鐵皮青蛙,只要擰緊發條,鐵皮青蛙就可以在地板上撲騰一陣子,憨態可掬。鐵皮玩具成了一個時代的烙印。日前,坐落在涼城路1315園區內的上海金屬玩具博物館正式開館,3000件產自不同年代的鐵皮玩具集中亮相,為市民開啟「時光之旅」。
  • 上海金屬玩具博物館:機動龍和機動鱷魚 世上僅存兩件
    點擊進入圖集      東方網實習記者李小燕7月14日報導:無論是上世紀90年代的木製陀螺、鬥雞、彈弓、插卡遊戲機,還是上世紀80年代的滾鐵環、跳房子,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玩具承載著不同的童年夢想。近日,上海虹口金屬玩具博物館正式開館,這是上海首個金屬玩具博物館。  博物館門口,一隻憨厚的小熊舉著相機,仿佛為每一位前來參觀的遊客拍照。小熊是按照上世紀70年代,深受兒童歡迎的金屬玩具——「小熊拍照」等比例放大的木製雕塑。它也是上海金屬玩具博物館的形象代表。  博物館佔地面積約700平方米。
  • 老工廠故事:上海康元玩具廠的鐵皮玩具,是幾代人的童年記憶
    當時康元從鐵皮玩具較為發達的德國引進一系列鐵皮玩具,進行借鑑、改進,以日本玩具產品為競爭對象,爭創自己的民族品牌。康元制罐廠的商標是一付碗筷,意為保住飯碗不要被外國人掠奪,引申含義為要打造民族品牌對抗國外產品的競爭。康元制罐廠最早生產的品種是「小雞吃米」,上足發條後,小雞跳躍,做出啄米的動作。1934年,康元制罐廠利用發條原理製作金屬玩具「三跳」(跳雞、跳鴨和跳蛙)曾風行一時。
  • 上海康元玩具廠的鐵皮玩具,是幾代人的童年記憶
    這隻小小的綠色鐵皮青蛙,身披紅黃花紋,只要擰緊發條,就會憨態可掬地撲騰好一陣子。在那個鐵皮玩具盛行的年代,這隻玩具可能是不少小朋友們所擁有的第一隻玩具。 曾在工作前,在一個江南古鎮的雜貨店裡看到這隻發條青蛙,令小編當時欣喜若狂,毫不猶豫就買了2只。卻不曾想到,在我們金山國資,有一家公司,居然與這些鐵皮玩具有著莫大的關係!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國產鐵皮玩具:久違了童年的鐵哥們
    原標題:國產鐵皮玩具:久違了童年的鐵哥們   鐵皮玩具是幾代人共同的兒時記憶,它們大多工藝上乘,而且耐玩經摔,所以直至今日,這些陪伴童年的「鐵哥們」仍然被許多人念念不忘。近年來,一度消失的鐵皮玩具又開始出現在舊貨市場上,一些藏友聞訊而至,不惜高價將其收入囊中,並奉為「傳世之寶」。
  • 《夢想秀》歡樂憶童年 鐵皮玩具收藏家訴說童年
    追夢人追尋著永恆的愛情、時代的記憶與夢想的延續,周一至周四每晚21:30播出的節目,則充滿了童年的味道。追夢人張洋帶著承載了「80後」童年記憶的鐵皮玩具來到《夢想秀》,講述他別樣的「鐵皮」生活;另一組來自少林寺山腳下的功夫少年則上演了一出葫蘆娃智鬥綠巨人的戲碼,精彩的表演令全場忍俊不禁。一切精彩,盡在周日至周四晚21:30浙江衛視《中國夢想秀》。
  • 北京懷舊小店之鐵皮猴子:80後記憶中的鐵皮玩具這裡找
    無論是大牡丹花的老式暖水瓶,輕輕一拍就「呱嗒、呱嗒」向前蹦的鐵皮青蛙,還是泛黃卷邊的小人書,精美耐用的老補花布……這些並不久遠的記憶碎片正變得越來越珍貴。看完本期跟我Go你就會發現,那些被你遺忘在角落的老物件,原來大有用武之地呢。
  • 鐵皮玩具收藏夢正式收藏鐵皮玩具已有25個年頭
    童年時代,玩具是他幫助同學考試作弊換回的戰利品,是每次母親吩咐去買叉燒時,一定順路「朝拜」的對象,他至今難忘當年望著玻璃櫃內的玩具出神時,被老闆不耐煩的一句「小毛孩,想買點什麼」打斷的失落。  這個昔日熱愛玩具的小毛孩,成年後在新加坡舉辦了古董玩具展,出版了個人專著《中國玩具》/《小玩意》,還利用自己的私藏開辦了世界第一家老上海玩具博物館,幾年後輾轉來到上海創立了鐵皮玩具品牌ST.John。  「鐵皮玩具是中國玩具發展史裡最重要的一部分。收藏它是夢想,但隨著了解逐漸深入,我更希望在有生之年把它的歷史梳理出來。」
  • 鐵皮玩具被奉為「傳世之寶」 見證幾代人的共同記憶
    鐵皮玩具是幾代人共同的兒時記憶,它們大多工藝上乘,而且耐玩經摔,所以直至今日,這些陪伴童年的「鐵哥們」仍然被許多人念念不忘。近年來,一度消失的鐵皮玩具又開始出現在舊貨市場上,一些藏友聞訊而至,不惜高價將其收入囊中,並奉為「傳世之寶」。
  • 觀瀾開了間 鐵皮玩具館
    深圳特區報訊 (記者 尹春芳)小巧的鐵皮小火車、全身都是機關的機械人、自動畫畫的洋娃娃……各種能勾起你孩童時代美好回憶的鐵皮玩具讓人眼花繚亂。 「鐵皮玩具館」日前在觀瀾湖藝工場開館,打造了一個鐵皮玩具的奇幻空間。 鐵皮玩具館共展出兩百多件極具價值的經典鐵皮玩具,並將定期更換展品。
  • 陳國泰:「玩具大王」愛鐵皮
    陳國泰  玩具收藏愛好者。收藏有清末民初以來的老上海鐵皮玩具上萬件。「面對風箏、陀螺、泥巴這一類的民間玩具,會動的鐵皮玩具更招兒童的喜愛,中國的民俗玩具開始逐漸被鐵皮玩具替代。」陳國泰說,1930年代和1960年代是中國鐵皮玩具發展的兩個黃金時期。1960年代中國的鐵皮玩具有一些創新,加入了一些商業元素,一度出口到香港和新加坡等地區,深受當地的愛國華僑所喜愛。「文革」之後上海的玩具廠依舊在生產,但已經難以回到1960年代的輝煌期。
  • "你去哪裡了"我的童年我的老友,聊聊在上海的一個小型玩具展
    "你去哪裡了"我的童年我的老友,聊聊在上海的一個小型玩具展 2020-07-01 10: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北京懷舊小店之鐵皮猴子:80後記憶中的鐵皮玩具
    無論是大牡丹花的老式暖水瓶,輕輕一拍就「呱嗒、呱嗒」向前蹦的鐵皮青蛙,還是泛黃卷邊的小人書,精美耐用的老補花布……這些並不久遠的記憶碎片正變得越來越珍貴。看完本期跟我Go你就會發現,那些被你遺忘在角落的老物件,原來大有用武之地呢。
  • 你還記得童年的那些「鐵哥們」嗎?
    在中國長大的七零後八零後,集體記憶之一或許是被稱為「鐵哥們」的鐵皮玩具,比如綠色的發條小青蛙,只要擰緊它身體右側的發條,它就可以蹦蹦跳跳。自從1935年從歐洲引入上海後,鐵皮青蛙一步步跳到了全國各地,陪伴了幾代人的童年,幾乎成為了二十世紀中國孩子們的「國民玩具」。運用相同機械原理的還有鐵皮老鼠、「小雞吃米」、「小熊拍照」等。
  • 80後夫妻建鐵皮玩具收藏館 藏品超1500件(圖)
    這件上世紀60年代產的鐵皮玩具在辦公桌裡躺了一個月,才被「小丸子」拿回家。沒想到她那位「50後」的老爸倒真喜歡,把玩了半天,還非要見見這小夥子。一來二去,「小丸子」就跟張洋好上了。後來,「準嶽父」把自己珍藏多年的蘇聯產鐵皮小火車送給張洋做見面禮。當然,張洋也付出了一枚鑽戒的代價。
  • 80、90 復古玩具大盤點,哪些是你的童年?
    >被強行畫上不匹配的等號……「復古玩具」——泥巴、彈珠、皮筋被時代的車輪碾過,遺棄在了林立的城市廢土間,隨之遺棄的也是童年時代一眾好友圍坐在砂石地上那麼,讓我們重新拾起記憶,回到那個記憶殘存的午後,把一件件你所珍藏在腦中的兒時玩具拼湊起來。看它們是否還是你熟悉的樣子,而你是否還是他們陌生的主人。· 發條坦克男生對兵器的狂熱是那一代的共識。
  • 兒時鐵皮玩具大全,瞧瞧你玩過哪幾個?
    這隻小小的綠色鐵皮青蛙,身披紅黃花紋,只要擰緊發條,就會憨態可掬地撲騰好一陣子。在那個鐵皮玩具盛行的年代,這隻玩具可能是不少小朋友們所擁有的第一隻玩具。雖然會暴露年齡,但你不得不承認,這些鐵皮玩具就是一代人童年的經典縮影呀!
  • 跨越80年的童真世界:陳國泰鐵皮玩具珍藏展
    26歲開始辦古董玩具展,32歲出版收藏中國玩具的書,40歲在新加坡成立世界第一間上海玩具博物館,42歲出版著作《小玩意》,43歲在上海投資鐵皮玩具廠發展至今……陳國泰對玩具的痴迷,讓他成為上海首屆市民文化節百位市民收藏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