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燒柴火的歷史,已形成千百年了,因為農村的土炕,還有土鍋灶,他是適合燒柴火的,再有農村主要種莊稼,還有各種果樹林等,這些莊稼種完以後有秸稈的發生,所以這些秸稈是燒火燒炕的最好原料,也是農村必備的取暖原料,使用這些柴火燒火做飯,又能取暖又能省錢,農民是不願意放棄的。
有些「專家"提出禁止農民使用柴火燒灶,他們說柴火燒灶引起冒煙,會汙染環境,使空氣的純潔度,達不到標準,但是農村它的取暖設備過於落後,他們住的都是火炕,只能用柴火燒炕才能取暖的。農村比不了城市,城市它是人員聚集的地方,成片成片的樓房,城市的取暖設施都是由電廠,統一冬天供應暖氣,使用煤氣灶或者電做飯,城市的生活習慣就是這樣的。
現在農村改變了一下,燒柴火的爐灶設計,我想它會減少煙氣汙染,燒柴火的爐灶,最好把爐灶的煙道拔高一點,不用太多拔出一米高,這樣使燒火的煙會往天空擴散,也能減少大氣層的汙染,農村是人煙稀少的地方,就是每天早晚做兩頓飯,也不會有什麼煙氣汙染,這樣會給農村人省去很多錢財的浪費。
雖然說現在都講究汙染,但是禁止農民使用柴火燒炕,我想這樣會有點不現實,雖然現在有煤氣公司,把管路接入農村住戶,農民做飯使用煤氣,到冬天的時候,取暖使用什麼呢?我想還是柴火,柴火燒灶是避免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