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興文創建天府旅遊名縣,興文石海、僰王山、洞鄉大酒店、苗寨風情酒店、興文美食、興文苗族特色商品一條街、苗族花山節、大壩高裝...
助力興文創建天府旅遊名縣
興文鄉鎮文旅資源推薦
「大比武」活動來啦!
今日美景
三泉疊瀑
僰王山景區的「翠脊長廊」景點兩側皆為峽谷,中藏三泉,泉水穿過石叢,淌過陡灘,直奔峭巖。
形成連串高低不等的瀑布。高的二三十丈,低的幾米,甚是好看。
在急灘與瀑布之間,清流以堅忍不拔的氣勢,衝激著河床,在河底的石淮上留下一些橢圓形的石坑,小的如面盆,大的如浴盆,最大的可供二人洗澡。
據考證這些橢圓形石坑是冰川遺址,而其中有兩個並排的橢圓石坑恰如兩個精緻的浴盆,盛滿清水,名為「鴛鴦盆」。
今日故事
何 肇 勳
字紹放,號魯林,清鹹豐十年(1860年)生於興文縣讓畔鄉第一甲千坵塝(今僰王山鎮千秋村),歿於宣統元年(1909年),享年49歲。何紹放為清代同時也是歷史上興文縣僅有的三名進士之一。
何紹放道德與文章並著,著有《涘園詩文集》傳世,曾以清代《皇朝文獻通考》為底本輯撰《九通輯要》(光緒二十八壬寅由夢孔山房石印,共26卷,今雲南昆明湯克文存有一套。
何紹放學識淵博,於光緒十九年癸巳(1893年)考中舉人。中舉後繼續勤奮苦讀,於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歲考中二甲第64名進士,選授翰林院庶吉士。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授編修,續任刑部、工部主事和水部右侍郎,誥封朝議大夫,欽加三品銜。
後其父病故,遵制返鄉守孝。在此期間,他創辦「興文凌霄書院」,自任書院山長,兼授經史,為國育才,為興文人才培養奠定基礎。
何紹放守孝期滿,以京官放貴州思州府(思州1914年改縣,1984年改為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任知府。恰巧雲貴總督李經羲(李鴻章之子)是何紹放的好朋友,這為他在思州實現抱負提供了有利條件。
此時已是光緒二十二年丙午年(1906年),以思州為起點發生了貴州東部少數民族起義,清廷下令普剿。何紹放不忍生靈塗炭,奏請朝廷改用剿撫兼施,使起義者得以免於兵火。
何紹放遂以仁政迅速平息了「貴東之亂」,使一方得到穩定。何紹放深知國家要安定,就要注重教育,關心庶民疾苦,實施知禮、知法而治的方略,因此在思州創辦學校,自任該校監察。又積極為國家積累儲蓄,整頓稅收,救濟貧民。故其在任期間,思州百姓樂業,社會穩定,實現了他的政論觀。
何紹放主張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指南的輔政思想,會試時他在策論開篇寫道:「為公天下者能治天下。」深受朝廷重臣徐取等人讚賞,徐取批語:「思清筆健,經策淵深。」由於何紹放在思州政績顯著,被朝廷擢升為廣西巡撫。
但此時他已因為國分憂,為朝廷效力,為民辦實事而積勞成疾,未及到廣西赴任,即於宣統元年(1909年)歿於思州知府任上,郡民哀惋。
今日美食
開門紅
#秀美苗鄉興文有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