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戰「疫」三千年 哪些絕活可借鑑?

2020-12-22 廣州日報

東漢張仲景所著《傷寒論》

張仲景雕像

明代吳又可所著《溫疫論》

電影《大明劫》中的吳又可(馮遠徵飾)

近三千年來,較大規模的瘟疫在中國就發生了數百次。聰明勇敢的中國人從未停止過同瘟疫的鬥爭,並積極探索瘟疫的發生規律和特點,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當今及未來防治瘟疫提供了寶貴的借鑑。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鍾葵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鍾葵 翻拍

「瘟」在古代多作「溫」

指溫熱病性質的傳染病

自古以來,人類便一直受到瘟疫的威脅,每次疫情暴發,都令人類損失慘重。我國當然也不會例外,據統計,自春秋戰國至20世紀初,較大規模的瘟疫在我國就發生了數百次。如東漢末年不到50年的時間裡,就發生了5次大瘟疫,至少造成一千多萬的人口損失。

當時連「醫聖」張仲景的宗族也未能倖免,他在《傷寒雜病論》序言中說:「餘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

曹植的《說疫氣》則記載了發生在公元217年那次疫情的慘狀:「建安二十二年,癘氣流行,家家有殭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

不過,儘管瘟疫神秘莫測,來勢兇猛,聰明勇敢的中國人卻毫不畏懼,從未停止過同瘟疫的鬥爭,並在無數實證治療的基礎上,積極探索瘟疫的發生規律和特點,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當今及未來防治瘟疫提供了寶貴的借鑑。

何為瘟疫?

對瘟疫的理解,東西方醫學有所不同。西醫認為瘟疫是由一些強烈致病性物質,如細菌、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中醫則無細菌、病毒之說,稱瘟疫為「疫」「傷寒」「疫氣」「天行時疫」「疫病」等。

「瘟」在古代多寫作「溫」,《溫疫論·正名》云:「《傷寒論》曰: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後人省『氵』加『疒』為瘟,即溫也。」可見「瘟」字意為人因「溫氣」外侵而患病,且有發熱體徵。故「瘟疫」原指具有溫熱病性質的外感急性傳染病,後來在中醫學中成為因感受外邪而發生的多種流行性急性傳染病的總稱。

明代吳又可的猜想

接近現代西醫病源學

瘟疫從何而來?為什麼會發生?

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人們普遍認為,瘟疫多為鬼魅所致,感染瘟疫的原因可能是善惡報應。此後,民間將致瘟鬼魅稱為「瘟神」,在每年歲終前,舉行名為「大儺」的祭祀儀式,以祈驅鬼除疫,俗稱「送瘟神」。

到了西周和春秋戰國時期,隨著中醫理論的逐步完善,人們對瘟疫的認識有了質的提升。當時的主流觀點是:瘟疫的發生,是天、地、人相互作用的結果。異常天氣、奇怪物候、特殊地理環境、大災之後及兵革之餘,均有可能發生瘟疫。

《黃帝內經》說:「歲火太過,炎暑流行,金肺受邪,民病瘧,少氣咳喘。」又說:「冬傷於寒,春必病溫。」認為天氣太熱或太冷,均有可能導致瘟疫發生。《易說》云:「白露當降不降,民多溼瘧。」認為物候異常是瘟疫發生的原因。《左傳》說:「水潦方降,瘧疾方起。」稱水災之後,瘧疾開始暴發。《呂氏春秋》說:「(季春)行夏令,則民多疾疫。」亦言令氣候異常會導致瘟疫發生。

但明代的吳又可大膽推翻了瘟疫的病因是「非其時而有其氣」的結論,他在《溫疫論》中說:「夫溫疫之為病,非風、非寒、非暑、非溼,乃天地間別有一種異氣所感。」他把這種「異氣」稱為「戾氣」,認為它「無形可求,無象可見,況無聲無嗅,何能得睹得聞」,但它是客觀存在的。吳又可的這一大膽猜想,已非常接近現代西醫的傳染病病源學說,且在西方細菌學出現之前就已提出。其腦洞之大,令人驚嘆。

更令人欽佩的是,吳又可認為感染「戾氣」的方式「有天受,有傳染,所感雖殊,其病則一」,傳染渠道是「從口鼻而入」。而人體感受「戾氣」之後,是否致病決定於「戾氣」的量、毒力與人體的抵抗力。他指出:「本氣充滿,邪不易入,本氣適逢虧欠,呼吸之間,外邪因而乘之。」這些創見,即使到現在也是正確無誤。

可惜的是,三百多年前吳又可深入抗疫一線得出的「科研」成果,並未引起後人足夠的重視。上世紀初,我國東北地區發生三次大鼠疫,當時伍連德任總醫官,防疫隊共2943人,戰「疫」結束後,297人殉職。而醫生被感染的主要原因,是因觸摸患者皮膚,或不戴口罩,不穿隔離衣。

中醫防疫

首倡「治未病」

中醫如何防治瘟疫?《黃帝內經》認為,首先要「治未病」。《黃帝內經》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幹。」「正氣」有兩個內涵,一方面指人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這方面能力的提高有賴於順其自然的生活作息及良好的飲食習慣,而通過吸納、導引等方法也可提升人體的「正氣」。

另一方面的內涵是指人的心理和精神。《黃帝內經》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又說「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因此保持平和的心態,也是提升「正氣」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何治療瘟疫?儘管古代中醫並不明了引起各種傳染病的病原體,儘管中醫治療瘟疫分傷寒、溫病兩大類,但其指導思想都是辨證施治,因時、因地、因人用藥。對抗瘟疫,中醫原則是驅邪與扶正並舉,使邪氣有出路,正氣得復。

此次防治新冠肺炎,中醫之所以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正是繼承了傳統中醫的治療理念,採用「一地一策,一人一症,一症一方,分期用藥」的治療方案,精準用藥。如廣州的「肺炎一號方」(後改名「透解祛瘟顆粒」),是主要針對風熱進行治療;湖北的「肺炎1號」,該藥方治法為「和解少陽,化溼解毒」;山西的「除溼清肺顆粒」「解毒護肺顆粒」「補肺健脾顆粒」等,是患者在觀察期、初期、中期、重症期、恢復期的治療用藥。這些治療方案,都充分體現了辨證施治的合理性,可謂功莫大焉!

相關焦點

  • 中華醫藥 抗擊疫情丨「肺炎1號方」療效顯著 中醫戰「疫」因時因地...
    時隔17年,中醫藥再次走上廣東抗擊疫情的"主戰場",為救治患者發揮重要作用。"肺炎1號方"就是最好的證明。疫情防控初期,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在臨床使用中率先推出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肺炎1號方",中醫科主任譚行華介紹:截止到2月26日8時,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共收治新冠肺炎確診病人是297例。其中,中醫科收治了63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人,並用"肺炎1號方"進行治療。
  • 看孝感中醫戰疫記!
    服用它們的,有醫務人員、執勤幹警、抗疫一線工作人員、志願者等等。 醫院原有的8臺煎藥機已超負荷運轉了5日,「七味湯」訂單像雪花一樣飛來,藥劑科主任餘亮卻是心急如焚:儘管年前貯存了大量中藥材,但疫情忽至,加之物流不通,熬製「七味湯」的藥材用光了!尋遍了孝感市所有大型醫藥集團,所需藥材均不齊全。
  • 穿越三千年,中醫藥的戰「疫」智慧
    其實,中醫藥與重大傳染病疫情「角力」一直持續,三千年來,僅有文獻記載的就有700餘次,在護佑中華民族繁衍昌盛的歷史上,中醫藥可謂屢經考驗,貢獻卓著。而我們今天所提倡推廣的「治未病」「代茶飲」「三伏貼」「煲湯滋補」,也都蘊含著中醫以「預防」為要義的養生觀點,不可謂不精妙。
  • 閃電新聞中醫答題小程序上線 中醫大數據成戰「疫」利劍
    「疫」答題小程序。活動日期為2020年2月15日18:00——3月1日18:00。活動期間競賽成績前1萬名,都能得到好禮贈送。贈送的禮品包括燻灸儀、防疫醫用口罩、養生書籍等。「大家一看就知道哪些是不正確的。諱疾忌醫,不願意和醫生去交流自己的病情,這肯定不對。那大家就有了這麼個意識,不能這麼做。」王勇說,答題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疫情當前,通過這個程序,讓基礎的戰疫知識普及起來。「怎麼通過中醫去戰疫?題目中涉及到了不少的知識點,大家答完題就能了解到不少了。」如果想要學習中醫知識,又該從何處開始了解呢?王勇的出題設計別出心裁。
  • 2200年來中國瘟疫災害時空變化:有880個「疫災之年」
    華中師範大學龔勝生教授及其團隊對中國歷史疫災資料進行了系統集成,於2019年底完成了《中國三千年疫災史料彙編》系列叢書的編纂工作,該書收錄疫災史料34056條,建立了長達2720年(770BC-1949AD)的世界上最長的疫災序列(圖1)。
  • 中醫戰「疫」人物專訪|葉倩:我最驕傲的樣子,是俯首為他們檢查的...
    2014年由正安縣考入遵義市中醫院,2015年和2016年分別被醫院評為年度「先進個人」,2016年在年度考核中評為「優秀」等次,2018年分別獲得醫院三甲創建工作「優秀個人」和「優秀病歷」三等獎、獲得首屆中國醫師節「患者最喜愛的醫師」,在2020年的抗「疫」工作中獲得「黨員之星」。
  • 傳承中醫戰病魔 共譜希小健康歌
    傳承中醫戰病魔 共譜希小健康歌我國中醫藥文化歷史悠久,獨具特色,一直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神秘的醫學之一。博大精深的中醫藥文化,歷經漫漫五千餘載,凝聚了無數先輩深邃的智慧。新中國成立以來,中醫藥在抗擊乙腦、鼠疫、非典、甲流等傳染性疾病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 絕活對絕活!文森特用德萊文戰UZI的VN:雙方不相伯仲
    在英雄聯盟召喚師峽谷中一直有「絕活哥」的存在,之所以被稱為「絕活哥」,是因為他們有一些非常擅長的英雄,並且以此出了名,比如說文森特的德萊文就是最好的例子。
  • 揭秘絕活哥chogod首秀:學會三個細節,你就是下一個絕活哥
    峽谷之巔絕活哥-chogod隨著S10世界賽參賽選手在峽谷之巔Rank,近日有關峽谷之巔絕活哥的話題熱度極高。原因在於峽谷之巔絕活哥實力極強,讓諸多職業選手刮目相看。比如接下來要說到的絕活哥chogod。
  • 海賊王949集:路飛感染疫災病毒,徵服了囚犯,獲得三千小弟
    海賊王949集已經更新了,四皇大媽被疫災奎因活捉後,她被押送到鬼島,兔碗監獄成為一座空城,疫災奎因帶走了一部分的精銳部隊。路飛,赤霄九俠等人已經與兔碗監獄的看守人員開戰,兔碗監獄中的通訊被破壞,無法與外界取得聯繫。這是千載難逢的越獄機會,路飛要攻陷兔碗監獄,然後拯救被百獸海賊團壓榨的武士。
  • 一代女皇武則天真的有「面首三千」這麼誇張嗎?
    範冰冰版武則天(圖片借鑑,侵權可刪)在唐太宗病危之際,武則天和太子李治有了接觸,並逐漸萌生了感情。李世民與武則天(圖片借鑑,侵權可刪)公元690年,武則天自立稱帝,自稱「聖神皇帝」,改年號天授,變唐為周並大赦天下,開啟了一代女皇的統治人生。
  • 中醫戰「疫」人物專訪|陳娟:在武漢,我收穫了一位「父親」
    簡介陳娟,六盤水市中醫醫院針灸科主管護師,承擔護理工作10年。2020年2月6日,陳娟支援貴州省職工醫院;2月15日,陳娟出徵武漢,在武昌方艙醫院參與新冠肺炎疫情救治工作。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每個人的心,也激起了陳娟想要支援一線的想法。於是,陳娟寫下了支援一線的請戰書。陳娟婆婆說:「你安心去吧!我會為你照顧好孩子的,在一線要照顧好自己,平安回家。」陳娟愛人說:你是黨員,請戰在先,起到先鋒模範帶頭作用,國家有困難時,能出點力,我們都為你驕傲。」
  • 火影忍者:邁特凱除了八門遁甲,還有對抗寫輪眼幻術的絕活?
    世人只記住了凱皇八門遁甲的那一腳,卻很少有人記得凱皇這個充滿傳奇色彩的角色擁有著其他讓人眼前一亮的絕活。其中就有一招專門用於對抗寫輪眼幻術的絕活,小劍至今都沒能理解他是怎麼做到的。阿斯瑪真是說出了我們心裡想說的話啊。
  • 中醫戰「疫」人物專訪|王志洪:我願做一名逆行者,以自己的信仰守護...
    在2013年、2016年、2018年、2019年先進工作者評選中,被評選為先進工作者。2020年2月10日,前往貴州省將軍山醫院支援新冠肺炎疫情的救治工作。「媽媽,您明天要走了,我想送給您一樣東西,只要你答應我兩件事,我就送給您。」這是支援省將軍山醫院的前一天晚上,女兒哽咽著對王志洪說的話。
  • 福州六旬大爺秀「絕活」
    老林自創的鍛鍊方法老林說,這個絕活講究的是平衡性。當初,他的想法挺簡單,跑步鍛鍊總要帶瓶水,一直用手拿著不方便,頂在頭上能騰出雙手,做更多動作。不過,林金亮在練習絕活時,是循序漸進的,礦泉水瓶上有注水參考線,不同水量需要不同技巧。
  • 絕活哥比專業選手強?Vincent現場自爆:虐了很多著名的ADC
    對LOL網友來說,虎牙主播文森特大家應該很熟悉,作為絕活主播,他的招牌德萊文基本是15分鐘就開始虐泉了,真的強到路人皆知,很多網友都調侃文森特是個絕活主播,以至於很多時候他的招牌德萊文都被對手非ban即選,非常真實。
  • 絕活哥之間的較量,UZI的VN對戰文森特德萊文
    最近,峽谷之巔很多絕活哥一戰成名,很多世界上的職業選手,都在峽谷之巔遭受到了絕活哥的制裁,其中也包括文森特的德萊文,文森特已經在峽谷之巔給了很多職業選手上了一課,讓他們知道峽谷之巔的恐怖。不過沒有想到文森特在最近的一場遊戲中,竟然遭遇到了另一個絕活哥Uzi,其實Uzi作為職業選手不能算是絕活哥,但是那個在世界賽上面拿過五殺的VN確實給大家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所以文森特的文森特對決Uzi的VN,也是一下子讓對決充滿看點。
  • 日本厚生勞動相:期待了解借鑑中方抗疫經驗,願同中方分享應對老齡...
    期待繼續加強日中衛生部門交流,了解借鑑中方抗疫經驗,完善日本防疫政策,及早控制疫情。日方願同中方及地區各國分享應對老齡化經驗,推進養老照護務實合作。
  • 文森特絕活對uzi絕活VN,兩人不相伯仲,賽後文森特表示贏在隊友
    相信英雄聯盟的玩家們應該都知道,在峽谷中一直有「絕活哥」這個稱號,那麼究竟什麼叫做「絕活哥」呢?其實這還是和玩家們使用的英雄有關,在這款遊戲中玩家們都有自己非常擅長的一些英雄,有一部分玩家因為將一個英雄發揮到了極致而被大家所熟知,這種玩家就被玩家們稱為絕活哥,就像虎牙英雄聯盟板塊的知名主播文森特。
  • 《七大罪、戒律的復活》三千年的詛咒何時才能結束!
    但是太多設定借鑑龍珠了,包括戰鬥力檢測器,這玩意兒被多次證明一開始很帥,但是篇幅一長就難以解決前期boss不如後期小兵的尷尬。只有六個人的七大罪,下一季傲慢出場的時候可以盛大一些,十戒的實力似乎並沒有想像中的強大。作為內心住著一個小女生的女漢子,我是非常喜歡班的,班和伊萊恩這一對,這的是讓人感動又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