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天戰爭投入150萬大軍,耗費上千億,受益的卻是千裡外的中國?

2020-12-14 天下將令

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美國在世界上可謂是一家獨大,儘管二戰幾乎與美國本土沒有什麼關係,但美國的軍備物資卻是源源不斷的在往二戰戰場上輸送,理所當然的各取所需唄。戰爭到了中期,日本深陷中國戰場不能自拔,德國也在莫斯科遭到當頭一棒,整個局勢已經逐漸明朗的時候,美國橫插一腳進入戰場,簡直就是一往無前,啃下了二戰這塊餅最大的一坨。

正因為二戰讓美國賺的盆滿缽滿,之後的美國就開始在全世界亂咬了,為了讓自己霸主的地位達到更好的宣傳。即使中間都被打痛了好幾次,美國仍始終堅信他們的發展只能是通過戰爭,當今美國大兵駐紮在世界各地,這也是它軍事實力最好的彰顯。

本應是和平年代,但美國引發了無數戰爭,其中海灣戰爭是最具備影響力的。那會的伊拉克連年徵戰,欠下了一屁股的債,導致國家經濟都要崩塌了,那怎麼辦?找相鄰的土豪國家科威特借了一筆巨款。完事花了這錢想賴帳於是對科威特動手動腳,最後一鼓作氣直接就把科威特給吞併了。這場戰爭伊拉克師出無名,遭受到了來自國際上的一致抨擊,美國自告奮勇的帶兵挺進伊拉克,著名的海灣戰爭打響了。

整場戰爭也就40天,但規模可不小,雙方先後在戰場上共投入了150萬的作戰兵力,而且是強強碰撞的現代化武器交鋒,成為了一場真正燒錢的戰爭,粗略計算都消耗了上千億美元。不過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千裡之外的中國卻成為了海灣戰爭中最大的受益國。

為了抵抗美國帶頭的聯軍,伊拉克早早的就把超過80萬的兵力集中到一起,意圖在地面上和美軍進行決戰,反觀美國帶頭這邊,滿打滿算也就才60來萬人,這樣一比較相形見絀,就作戰雙方兵力而言,聯軍完全沒得比,不過令人意外的是,伊拉克並沒有壓著美國帶頭的聯軍打,反而從戰鬥一開始就是一邊倒的被碾壓,當時美軍這邊配備的全部都是現代化高科技武器,擁有成熟的信息化作戰體系,通過飛彈、隱身戰機等進行非接觸作戰,摧毀了伊拉克軍方的指揮和防空系統,加上打得又準,直接措不及防的就把伊拉克打得灰頭土臉。其中美軍強大的情報能力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中國通過海灣戰爭發現,我們應該改變一下自己軍隊的發展方向了,現有的作戰理論和體系已經完全落後了。由於科技的飛速發展,相比於傳統的作戰模式,當代更應該注重的是對軍隊信息化水平,只有這樣做才能在面對現代化戰爭中佔有一席之地。隨後咱們就加大了自己現代化高科技武器的研究,而且是海陸空三軍聯合發展,如今的中國不僅擁有自己的兩艘航母,還有類似殲20這樣領先世界技術的武器陸陸續續的被咱們的科研團隊建造出來。

相關焦點

  • 河南日報:千裡躍進大別山:解放戰爭的戰略大轉折
    大兵團千裡躍進的大致經過  1947年6月30日晚上,劉鄧大軍主力一舉突破黃河天險,揭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接著在定陶、曹縣、巨野、金鄉一帶發動了魯西南戰役,殲敵5.6萬餘人,掃清了通向大別山道路上的又一障礙。8月7日夜,劉鄧大軍12萬餘人突然甩開敵人,以排山倒海之勢向南躍進。
  • 全球紡織事(11.12):中國上千億隻口罩已發往世界各地;巴基斯坦尋求...
    全球紡織事(11.12):中國上千億隻口罩已發往世界各地;巴基斯坦尋求中國合作以改善其棉花生產 2020-11-12 10:02:03 來源:全球紡織網
  • 山西傳來重大發現:40萬大軍全滅於此,累累白骨終於重見天日!
    據央視網新聞7月15日消息,近日在山西省高平市,當地農民在茂密的玉米地中,發現了1處帶狀屍骨層,經當地文物部門和學者的勘查,一個驚天發現浮出了水面:這可能就是2200年前的戰國時代,秦國和趙國共計百萬大軍主力決戰激烈廝殺,最終伏屍數十萬人的長平大血戰屍骨埋葬地之一!
  • 舌尖上的戰爭,遠徵數千裡的遊牧民族,後勤補給秘密是不起眼的羊
    今天我們在史書上看到的數十萬大軍的徵戰都發生在高人口密度的農業區域, 而且這些數字中也包含不小的水分。冷兵器時代將大軍投放到遠方最大的困難就是如何供養自己的軍隊。古代社會沒有鐵路,運輸大宗物資主要依靠水運,因此中國近代以前的大城市和商業中心全部依水而建, 水運繁榮的城市也為軍隊徵伐帶來了方便。如果沒有水運的便利條件,數十萬大軍就要依靠廣泛搜集區域內的各種物資來供養自己。
  • 抗美援朝,中國投入240萬志願軍,五次戰役分別投入多少?
    1949年9月中國解放戰爭順利落下帷幕,10月新中國成立,本以為戰爭伴隨著新中國的成立而消失,但是美蘇冷戰進入白熱化,第二年韓戰爆發,中國為了保家衛國進行抗美援朝,中國此次投入240萬志願軍,其中五次戰役分別投入多少,你知道嗎?
  • 1991年海灣戰爭:百萬大軍成活靶子,陸軍100小時結束戰爭
    二戰結束後,世界大部分地區迎來和平,但中東世界成為地球火藥桶,共爆發了5次中東戰爭,加上後來的兩伊戰爭以及海灣戰爭,中東地區幾乎每五到十年就要發生一次全面大戰,動輒都是百萬大軍的較量。中東地區的亂局一直無解,因為這裡的三大勢力互相不對付,阿拉伯國家、以色列、以及伊朗代表的什葉派彼此都有血海深仇。
  • 廣東博羅價值150萬元黑頸龜被盜搶 警方千裡追逃
    廣東博羅價值150萬元黑頸龜被盜搶 警方千裡追逃 2015-08-19 17:41:2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中國最難打的一座城:日本40萬大軍打了3年,只留下11萬日軍遺骸
    為了趁亂分一杯羹,日本急欲結束對中國的戰爭。於是,在南昌會戰結束不到半年,日本再次發動了一次大規模攻勢,其攻擊的目標直指長沙。原因之一:長沙乃兩廣的咽喉、四川的門戶,可從側背威脅中國之陪都重慶;原因之二:長沙乃中國第九戰區的指揮中心,中國最能打的精銳部隊多數都集中在那裡。要是摧毀這些中國軍隊,重慶政府還拿什麼抗戰,這場戰爭不就可以早早結束了麼?
  • 古代戰爭有多可怕?為何戰後十室九空,甚至千裡無人煙?
    在大多數人看來,現代戰爭應該是比古代戰爭更為可怕的,現代戰爭不僅有槍、炮、坦克、飛機、炸彈,還有飛彈、原子彈,尤其軍事強國,可以在千裡之外實行無人機蜂群戰術或定點打擊。而古代除了少量的火炮,基本上都是刀槍劍戟,幾乎全是冷兵器,敵人得一個一個殺,而炮彈,一炮可是一大片,肯定是現代戰爭更為可怕。
  • 富可敵國的軍火商,戰爭不停止就不會倒閉,每年利潤高達上千億
    導語:富可敵國的軍火商,戰爭不停止就不會倒閉,每年利潤高達上千億眾所周知,人是生物中最複雜的,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江湖,看似現在屬於和平年代,實際上暗流湧動,各國為獲取利益用盡手段,在殘酷的博弈中,犧牲也非常大。
  • 長平之戰後,趙國為何還能殲滅秦國30萬大軍全殲匈奴10萬騎兵?
    幾乎所有的古代史籍,在講到爆發於公元前260年的秦趙長平之戰時,都說趙軍大敗虧輸,其40萬降卒都被秦武安君白起給全部坑殺(活埋)了。實際這個數字有誇張之嫌,不能全信,大約是白起等人虛報戰功所為,證據如下:(1)、以秦國、趙國可能擁有的最大兵力及長平之戰雙方所能動員的參戰兵力作宏觀分析:活埋40萬趙卒之說無法成立。
  • 漢末三國時期,真正意義上十萬大軍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
    淝水之戰,苻堅動員計劃動員112萬軍隊,結果前秦從開始動員,到兵敗淝水,才不到110天。 最搞笑的是很多壯丁尚未抵達,而已經集結的軍隊在項城穎水,就引起水路堵塞,苻堅聽到前線大捷,乾脆「留大軍於項城,引輕騎八千,兼道就融於壽陽」,把軍隊留在項城,直接帶著8000輕騎兵去前線,所以估計前秦在淝水前線的軍隊,也就10多萬人。 大內義興:淝水之戰前秦真的有百萬軍隊麼?
  • 佔地超5000平方公裡的軍火庫,庫存百萬大軍打一年都打不完
    導語:佔地超5000平方公裡的軍火庫,庫存百萬大軍打一年都打不完相信了解過二戰的朋友應該都懂得,武器裝備儲存的重要性,前線打得越兇那麼消耗也就越大,那麼自然而然後方負責打造武器的工廠壓力也會增加,一旦達到供不應求的程度
  • 我國國寶級科學家:90歲高齡身價上千億!讓國產航母提前三十年
    在進入新世紀之後,中國成為了世界上航母力量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目前中國已經擁有了兩艘航母,第三艘航母也即將建造完成。而中國能夠在航母的發展上取得這麼大的成就,與一位國寶級科學家的貢獻分不開,他90歲高齡身價上千億!讓國產航母提前三十年服役。這位科學家就是潘際鑾院士,潘際鑾院士是中國的焊接工程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印度130萬大軍重新部署:三大主力機動作戰,打贏「兩線戰爭」
    在國家之間發生衝突的過程中,絕大多是不會選擇兩線作戰的,但印度在軍事部署的過程中,一直是希望將兩線作戰,作為自己的打贏戰爭的戰略部署。由於面臨很大的壓力,根據相關媒體報導,印度軍力部署正在改變,其重點就是想打贏東西兩線的戰爭,之前的軍力大多都集中在印度的西北方面,北部地區也有軍力部署,但總體力量看來北部偏重,但是印度的軍方考慮到這樣的防務力量部署不能很好的應對東西兩方的衝突。 本來在西北方面和北部邊界地區共有4個打擊軍,現在印軍希望能打破這種模式,更好投入兩線作戰。
  • 爭議千年至今的戰爭:犧牲一個縣,獲得200萬土地,至今屬於中國
    不為戰爭和毀滅效勞,而為和平與諒解服務。——海塞 漢王朝在中國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秦始皇一統天下,可他死後秦王朝立刻就分崩離析。秦末大亂之後,劉邦一統天下,建立漢朝,開始修身養息。
  • 細數美國二戰後發動的戰爭 是強盜還是救世主?
    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正式參戰,在仁川大舉登入,朝鮮半島局面逆轉,美國打過三八線並不斷騷擾中國東北部,隨後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參戰,隨後幾年展開了多場戰鬥。1953年7月23日雙方在板門店籤署停戰協議,朝鮮和韓國的分裂狀態也保持至今。
  • 1969年蘇聯集結110萬大軍上萬輛坦克,為什麼還是不敢南下中國?
    上個世界大戰之後,許多國家因為戰爭導致國力大減,但是美國和蘇聯卻利用戰爭的勝利果實成為了世界上的兩個超級大國。在戰後美蘇兩國為了爭奪世界霸權將世界拖入了兩極格局之中,在兩國的摩擦之中戰爭仿佛一觸即發。新中國成立的時候冷戰剛爆發不久,身為社會主義國家的中國為了能夠獲得發展計劃,於是選擇了一邊倒的外交方針加入了蘇聯陣營。後來蘇聯老大哥也的確幫我我們很多,甚至幫我們完成了國家工業化。中蘇之間的良好關係並沒有保持多久,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中蘇關係破裂,到了1969年的時候蘇聯在中蘇邊境集中了110萬大軍、上萬輛坦克,但為啥最終他們還是沒敢南下攻打中國呢?
  • 美軍3小時集結20萬大軍,俄羅斯24小時,那中國需要多久?
    現代化裝備無疑對戰爭有著巨大的影響,許多戰爭模式都有了改變。軍隊作為國家的防衛力量,軍隊的數量無疑彰顯著國家實力,而想要掌控大量軍隊,就必須用歐強大的集結能力。當今世界,美國、俄羅斯和中國是軍事實力最強的三個國家。在這三個國家中,美國無疑是最強的,它們在軍事上投入了大量資金,甚至超過了中俄兩國的總和。美國也靠著它的軍事實力在全球建立了軍事霸權。
  • 為了打贏「兩線戰爭」,印度重新部署130萬大軍,純屬浪費資源
    眾所周知,中巴之間的特殊友誼由來已久,為何印度現在才開始具體實踐其2017年提出來的"2.5線戰爭"的理論,認真應對中巴可能的"雙面列印"和針對印度的"鉗形攻勢"?這主要是因為,就在最近一段時間,中巴兩國之間的軍事合作"升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