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醫美玻尿酸三龍頭誰更「美」/分析2021年鋼鐵及上下遊趨勢|...

2021-01-09 財新

  本文內容精選自財新高端訂閱產品「財新數據通」。內容涉及的金融資料庫和專享財經資訊完整版本,可通過文內和文末連結訂閱「財新數據通」後暢享。

  【特別推薦】

  國產醫美市場現狀分析與龍頭企業前景展望

  毛利率接近90%的醫美玻尿酸被投資者們稱為「醫美中的茅臺」,但野蠻生長過後賽道已經十分擁擠,這個市場雖仍由國外品牌主導,但國產替代化也有不小成長空間。三龍頭企業華熙生物(699363.SH)、愛美客(300896.SZ)和昊海生科(688366.SH)誰能「美」更久?

  閱讀我們對國產醫美玻尿酸三龍頭的詳細剖析

  2021年鋼鐵還能再漲嗎?

  12月以來,黑色系商品猛漲,帶動鋼鐵板塊投資。而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駱鐵軍指出,2020年的鋼鐵消費強度是「非常態」的。高增長的經濟預期為2021年描繪了很好的市場前景,但成本端的鐵礦石、焦煤焦炭、廢鋼價格存在明顯炒作,市場人士對鐵礦石未來價格走勢的判斷也差異較大……

  點擊查看詳細分析

  【大市熱點】

  熱點企業:監管聯合約談螞蟻集團

  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國家外匯局等金融管理部門聯合約談了螞蟻集團,對螞蟻提出設立金控公司、確保資本充足,依法持牌個人徵信業務、回歸支付本源等要求。中國地利公告稱,與京東集團籤訂股份認購協議,京東集團將已7.98億港元認購其4.78億股股份。中國地利將與京東共同打造生鮮供應鏈體系......

  當天實時更新,關注每日市場熱點企業

  小米又又又入股一家晶片公司

  泰凌微電子發生工商變更,新增小米長江產業基金等多名股東。財新數據顯示,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對外投資45家公司,其中29家為晶片企業

  看小米旗下這家產業基金都投資了哪些公司

  【更多薦讀】

  2020年美股即將收官

  本周又是交易時間較短的一周,2021年1月1日美股休市,但2020年12月31日交易時間照常。前瞻熱點:在經歷了創新高的假日購物季之後,美國網購也將迎來退貨熱潮;周二(2020年12月29日)波音737Max將復飛……

  點擊查看一周美股前瞻

  11月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15.5%

  供需兩端穩步向好、企業生產經營狀況不斷改善,帶動11月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5.5%,但由於低基數效應減弱,這一增速較10月明顯回落。進入財新宏觀資料庫——中國(大陸地區)數據——經濟和企業調查,即可查看更多數據

  點擊進入宏觀資料庫

  小商品城申請免稅牌照

  義烏市商務局稱,小商品城(600415.SH)「免稅品經營資質」申請已由省政府上報到國務院。消息一出,公司股票瞬間漲停封板。自6月王府井(600859.SH)入局免稅業務,打破中免公司「壟斷」以來,多家上市公司公告稱已遞交免稅牌照申請,但大都未見進展。 

  現有免稅牌照在誰手中

  查看精華內容的完整版,解鎖海量金融數據、財經資訊和更多數據資訊服務,請訂閱財新數據通。(移動端用戶點這裡,PC端用戶點這裡)

相關焦點

  • A股集齊兩位「玻尿酸女王」,藥企入局,「醫美茅臺」還能火多久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李慧敏|北京報導顏值時代,醫美、化妝品產業都不可或缺的玻尿酸生意火了。「每一針都飄著茅臺的味道」,網友的段子更道出玻尿酸生意的驚人高利潤。國內「玻尿酸三巨頭」愛美客(300896)、華熙生物(688363)、昊海生科(688366)目前已齊聚A股,且都已是股價過百的高價股。
  • 「醫美之王」上市:女老闆靠玻尿酸賺得200億身家
    又一家國產玻尿酸巨頭成功上市。9月28日,號稱「醫美之王」的愛美客在深交所上市。其發行價為118.27元,上市首日上漲187.56%。截至2020年9月30日,愛美客最新市值為396.9億元。至此,國內玻尿酸行業「三大巨頭」全部登陸資本市場。成立於2004年,愛美客主要從事玻尿酸的生產、研發和銷售。其主要向整形醫院和醫美機構出售產品,其中2019年實現營收5.58億元。透過愛美客的招股書,外界赫然發現玻尿酸的暴利生意:一款成本價32元的產品,出廠價高達2500元,而到了美容醫院竟然賣到了10800元,堪稱天價。
  • 更美APP:疫情過後醫美行業迎來復甦!行業消費暴漲
    針劑脂肪雙眼皮銷售俏,玻尿酸訂單漲350%據更美APP相關負責人介紹,四月的整體醫美交易有兩個明顯特點:一是針劑類、脂肪類、雙眼皮等項目銷售表現良好;二是脂肪類項目中疫情期間,由於戴口罩導致的皮膚乾燥、屏障受損問題較為顯著,求美者會選擇玻尿酸進行補水,玻尿酸已成為微整項目中的銷量最佳的項目,瘦臉針緊隨其後;脂肪類項目中,吸脂、脂肪填充銷售較好,夏天即將來臨,消費者想甩掉疫情期間積攢的肉肉,同時部分用戶還購買了脂肪填充項目,變瘦的同時也希望該飽滿的地方也能飽滿,從而更年輕和有活力。
  • 「醫美龍頭」愛美客登陸創業板 「破冰者」再度引領國潮
    至此,被稱作「玻尿酸三巨頭」的愛美客與華熙生物、昊海生科齊聚資本市場,這標誌著中國醫美上遊市場迎來一個全新的階段。從一片空白到產銷量佔世界市場的半壁江山,中國千億級的醫美市場正在吸引著越來越多玩家入局,愛美客等國產品牌是如何殺出重圍,醫美行業的下半場又將發生怎樣的變化?
  • 「醫美之王」愛美客,能否超越600億華熙生物?
    同樣是挖掘玻尿酸產品的潛力,愛美客的爆款「嗨體」尤為令人矚目,爆款帶來的增長更是拔得醫美賽道頭籌。憑藉多款玻尿酸產品接連上市,愛美客的業績飛快增長。2017年-2019年,愛美客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22億元、3.21億元及5.58億元,年複合增速為58.54%,2018 年和 2019年分別較上年增長 44.28%和 73.74%。
  • 萬億醫美風口誰是補漲首選?
    那麼,誰能成為朗姿之後的下一個連板妖股呢?我們將持續關注,也請您持續關注我們。【事件爆發點】「需求側改革」下醫美成風口朗姿股份六板成妖醫美這波行情來的突然,有說法認為是受到近期國家提出的「需求側改革」的思想有關。
  • 醫美行業逆襲:熱門項目需排隊半個月
    龐大的微整需求「談起美容整形,以前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隆鼻、隆胸等需要『大刀闊斧』的手術類項目,但現在變成了打玻尿酸、肉毒素或者做熱瑪吉這些非手術類微整項目了。下班後打上一針玻尿酸現在並不少見。」邵西介紹。Frost&Sullivan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非手術類項目療程量佔據醫美市場比例為72.1%。
  • 醫美APP的「美麗陷阱」
    肉毒素瘦臉注射幾次可以穩定、玻尿酸哪個品牌好、怎樣進行面部脂肪移植……在一家醫美APP上,這類專業醫美知識的介紹是平臺的一大板塊。記者看到,這些內容的提供者標註的大多是一些醫院或醫美機構的醫生。比如在一款醫美APP上,記者看到滄州一家醫美機構提供的注射玻尿酸項目,線下實體店報價2000多元,線上的促銷價格只需580元,已有近400人進行了預約。
  • 醫美注射,下遊競爭
    醫美注射行業產業鏈共三個板塊,上遊藥械製造商,主要從事玻尿酸、肉毒素等 藥品器械 以及射頻雷射等 器械設備 的研發、生產;中遊服務機構,主要包括 公立機構 如二甲以上醫院的整形美容科室、醫療美容專科醫院;民營機構 如醫療美容醫院、門診和診所等;下遊為獲客平臺,主要包括 線下和線上的廣告 如戶外、交通工具、電梯以及網頁、社交媒體等, 線上搜索類平臺以及線上垂直類醫美
  • 愛美客:「輕醫美」熱潮上遊的爆款捕手
    Frost& Sullivan同樣看好這個市場,他們預計2021年我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醫美服務市場,2023年我國醫美行業規模有望達到3601億元。而對標日本、巴西、美國、韓國平均52.85次/千人的診療次數,以及美國2018年12224元/次的消費水平,我國醫美行業市場空間預計將超過9000億元。
  • 顏值時代催生的醫美行業
    20 世紀 50 年代起,韓國的醫美產業蓬勃發展,一躍成為國家支柱產業之一,赴韓整容一度成為我們國內的熱點。伴隨90後和00後的崛起,國內顏值經濟時代也開啟了新的篇章,具體表現就是醫美行業的快速發展。《每日財報》注意到,2019年全球醫美市場規模達到1460億美元,國內醫美市場規模達到2560億元人民幣,近五年保持年均25%以上的增長速度。
  • 行業專家共話2021新增長趨勢 醫美行業如何搶佔復甦先機?
    記者 趙雯琪12月19日,在以「蓄勢」為主題的2020第六屆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以下簡稱「新氧盛典」)上,來自醫美產業鏈各關鍵環節的廠商、平臺、機構、醫生等共話醫美未來趨勢,中國醫美行業代表、專家共同回顧2020年的醫美發展,展望2021年的新趨勢方向。
  • 2019年中國輕醫美市場布局、在線平臺競爭格局及標杆案例分析
    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中國醫美醫生規模已超3萬人,輕醫美醫生需求日益增加。輕醫美機構、網際網路醫美平臺紛紛布局輕醫美市場,順應需求推進輕醫美服務線上線下協同供給。
  • 愛美客:「輕醫美」熱潮上遊的爆款捕手
    Frost& Sullivan同樣看好這個市場,他們預計2021年我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醫美服務市場,2023年我國醫美行業規模有望達到3601億元。而對標日本、巴西、美國、韓國平均52.85次/千人的診療次數,以及美國2018年12224元/次的消費水平,我國醫美行業市場空間預計將超過9000億元。
  • 醫美行業最強音!「新氧2020破浪之路 醫美高峰論壇」圓滿結束
    而2021年,新氧則會基於「精耕細作、品類運營」的方式搶抓行業復甦機遇。在12月19日活動現場及12月20日舉行的「新氧2020破浪之路 醫美高峰論壇」上,新氧科技CTO李學健、新氧科技副總裁蔡睿、新氧科技副總裁劉蓉、新氧科技副總裁屈芳、新氧科技副總裁李薇等分享了新氧「積蓄勢能,破浪前行」的秘訣。
  • 解構華熙生物:國產玻尿酸真的可以躺著賺錢嗎?
    早在21世紀初,就有女明星為玻尿酸「瘋狂」,宣稱「如果沒有玻尿酸,一天都活不下去。」近十年以來,玻尿酸逐步從女明星的美顏神器走入大眾生活,成為普通愛美人士的常見醫美消費品。而在這一普及趨勢的背後,是多家國產玻尿酸巨頭的崛起。
  • 「暴利」醫美股:利潤率堪比茅臺 美容像打遊戲一樣上癮
    醫美的「狂熱」在今年的雙十一也可見一斑。根據天貓最新公布的戰報,今年雙十一期間,平臺錄得醫美醫療訂單量環比增長近7倍,成為最受歡迎的生活服務項目,平均客單價達6300元。有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預計達1975億元,到2023年預計將突破3000億元。可是,市場有爭議認為,這些醫美個股的盈利也不過幾個億,市值卻高達幾百億,這樣的估值邏輯能否持續?
  • 暴利的醫美原料三劍客:華熙、昊海、愛美客
    全球醫療美容服務市場總收入增長趨勢根據艾瑞諮詢的預測,2019年中國醫療美容市場規模達到1769億元,增長率放緩至22.2%;2019年中國醫美用戶1367.2萬人,預測2023年醫美用戶達2548.3萬人(19年至23年CAGR為16.8%)。中國在2017年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醫美市場,亦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國家之一。
  • 更美APP為愛美者提供個性變美方案,讓大家美出自我
    更美APP憑藉多年深耕醫美行業的經驗,不僅能為求美者提供更好變美方案,還能為求美者提供專業正規的醫美機構,幫助大家實現變美心願。現在中國的醫美市場規模正在快速向前發展,近幾年來,增長速度一直維持在30%左右的水準。2019年,25歲以下為主的學生群體佔據了總消費群體的51%。2018年-2020年期間,有95%的00後更美用戶使用過更美AI系統。
  • 醫美亂象屢見不鮮,美團醫美是力挽狂瀾還是推波助瀾?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當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於美麗與自信的需求日益凸顯,隨之而來的是國內醫美行業市場的快速發展與醫美平臺的高歌猛進。「雙十一」拆包裹的餘熱尚未過去,蹲直播、屯醫美的「小姐姐」們已經開始緊鑼密鼓地預約醫美服務了。對於醫美行業,今年的「雙十一」被定義為醫美界的「雙十一元年」,在天貓、京東、美團等巨頭平臺,以及新氧、更美等垂直類平臺的共同參與下,陣容格外豪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