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思平治」周力:金磚國家都主張在互利合作的基礎上構建人類命運...

2020-12-24 澎湃新聞

周力:金磚國家都主張在互利合作的基礎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學思平治

★★★★★

當前,國際社會比較一致的看法是,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經濟發展和全球治理體系形成了強大衝擊,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及相應的霸凌行徑對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構成了嚴重威脅,全球面臨的傳統與非傳統安全挑戰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複雜。經濟全球化向前推進遇到前所未有的阻礙。公平與效率、增長和分配、技術和就業的矛盾變得更加突出,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人們普遍感到焦慮、不安和無助。這些都說明,世界的發展又到了一個新的十字路口。

西方從事國際關係研究的許多人都在對近幾十年來由新自由主義主導的資本主義進行反思,認為以市場原教旨主義為導向的新自由主義已經失靈,必須打造「後疫情時代的資本主義」。有兩個人的觀點特別值得注意。一是羅馬教皇方濟各。二是世界經濟論壇的創始人克勞斯?施瓦布。兩個人都是直接在資本主義制度下成長、工作和生活的人。但就在兩個月前,教皇又一次大聲批判了現行資本主義制度。他說,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證明,市場資本主義的「魔法理論」已經失敗。資本主義「這種體系一直讓窮人在邊緣上掙扎,並使少數人越來越富裕。世界需要一種促進對話和團結、不惜一切代價拒絕戰爭的新型政治」。全世界的媒體都對教皇這番話作了報導和評論。

克勞斯·施瓦布在今年10月的一篇文章中也指出,疫情在促使世界重新審視資本主義。他說,二戰以來任何事件產生的全球性影響,都遠不及新冠肺炎疫情。對這場危機,我們能做的就是對經濟、政治和社會進行一番「大重置」。我們必須重新考慮我們對「資本主義」所作的集體承諾,需要以開放的心態重新評估我們全球經濟體系中過時的東西,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新自由主義的意識形態。因此,必須對深受幾十年新自由主義影響的貿易、稅收和競爭規則作出修改。

教皇方濟各和克勞斯?施瓦布的基本觀點,都是要對現行的資本主義制度作出改變。不過他們只是說了什麼行不通,而沒有說出什麼行得通。

馬克思主義認為,「歷史過程中的決定性因素,歸根到底是現實生活中的生產和再生產」。資本主義主導的經濟全球化,以及它今天遇到的社會、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各個領域的矛盾和衝突,不過是人類社會歷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和反映。而人類社會的發展,從根本上說,就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反作用於生產力這樣一個兩者相互影響又相互作用的社會歷史進程。

我們現在都看到的現實情況是,一方面,生產的全球化大大加速了商品、資金、信息和勞動力在世界範圍內的流動,加快了知識、技術、文化傳播與擴散的速度。產業鏈、供應鏈和資金周轉鏈的形成與運轉,生產、銷售和消費的快捷性與便利性,密切了各民族國家間的相互聯繫和相互依賴,提高了人類所需的各種物質資源在全球配置使用的效率,也更多地滿足了人們對生活的需求。另一方面,主權國家針對生產的社會化和資源配置的全球化過程,以及因此而引發的生產和資本的跨國化、國際化,又強烈地要求在世界範圍內建立起與之相適應的生產關係架構,加強對全球經濟的治理,以解決世界經濟秩序的運行機制問題,以儘可能推動實現不斷被扭曲、被破壞的公平與公正這一人類最初始的願望和要求,儘可能減少經濟剝削和政治壓迫。

應該說,國際社會這些年來一直廣泛關注和討論的問題,比如,是堅持多邊主義,還是唯我獨尊;是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還是退群毀約;是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為基石的多邊貿易體制,還是另起一套;等等,其實質都在於如何解決和消除新自由主義主導的資本主義給世界帶來的各種矛盾和弊端,即如何在全球範圍內調整和把握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相互關係。

金磚國家歷史文化不同,基本國情不同,社會制度不同,但我們都清楚資本主義在新自由主義的帶動下,對二戰以後形成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對人類社會的發展造成了多麼大的破壞;如果不加遏制任其發展,後果又將如何不堪。也正因為如此,金磚國家的立場和態度十分鮮明,都主張堅持根據正義和國際法原則和平解決國際爭端,都主張發揮聯合國在處理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的權威作用,都主張按照通行的國際規則開展自由貿易,都主張維護戰略穩定機制和軍控體系,都主張提升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決策中的實質性參與度,都主張在互利合作的基礎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管理各自國家的制度體系和管理社會的各個方面,我們也有許多共同點和相似點。比如加強國家立法、提高政府各層級工作效率,比如反對腐敗、反對官僚主義,比如應對重大突發事件、應對各種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威脅、防治傳染病等。總之,我們都在致力於改變當前全球治理體系的變革滯後於經濟全球化發展的態勢,致力於將生產關係儘可能調整到適應生產力發展的狀況上來。

剛剛結束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二次會晤以及通過的會晤宣言,再一次向全世界全面系統地闡明了我們作為新興經濟體對當前國際和地區總體形勢的基本看法,提出了加強全球治理體系改革的基本思路,強調要繼續團結協作並爭取更多國家支持,全力克服各種風險挑戰。為了落實好這些共識,我們要進一步加強治國理政,並在以下幾個方面展開協調行動。

第一,加強國際抗疫合作,支持世界衛生組織發揮關鍵領導作用。目前疫情整體形勢依然複雜,感染人數還在上升,不少國家出現反覆。中國在疫情應對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我們可以運用大數據、智能化開展防控疫情的交流,探索傳統醫藥在新冠肺炎防治方面的作用,加強國際聯防聯控,加強疫苗研發、試驗、建廠、標準互認等方面的合作。要防止新冠疫苗之爭演變為新一輪的地緣政治對抗。

第二,推動快速實現後疫情時代的經濟發展和增長。要一手抓疫情,一手穩經濟,在疫情常態化條件下實現社會經濟活動有序開展。要加強宏觀經濟政策的協調,推動落實「人員與貨物跨境流動便利化倡議」,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暢通。要利用好疫情催生的新業態新模式,加強科技創新合作,營造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營商環境。

第三,要推動國際社會將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置於國際發展合作的核心位置,將消除貧困作為首要目標,讓資源更多地向減貧、教育、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傾斜。要支持聯合國發揮統籌協調作用,推動構建更加平等均衡的全球發展夥伴關係,讓發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廣大發展中國家。

第四,要捍衛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維護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維護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的多邊主義,堅持尊重彼此根據自身國情選擇的社會制度、經濟模式和發展道路。反對幹涉內政,反對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推動國際關係民主化。

(周力:長安街讀書會主講人、中央對外聯絡部原副部長)

原標題:《「學思平治」周力:金磚國家都主張在互利合作的基礎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學思平治」胡仕浩:堅持司法為民公正司法
    「學思平治」胡仕浩:堅持司法為民公正司法 2020-12-16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學思平治」顧海良: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特徵和思想境界
    「學思平治」顧海良: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特徵和思想境界 2020-05-05 18: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學思平治」王帆:探索中西方觀念差異形成的原因,有助於我們從...
    王帆:探索中西方觀念差異形成的原因,有助於我們從文明的高度解決好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的重要課題學思平治一些差異是由於歷史發展階段不同造成的,更多的則是因主觀臆斷、國家社會心理和輿論所促成。這種觀念差異不僅給中西方的深度合作帶來了阻礙,還限制了對彼此認同、歸屬和文明多元化的交流,從根本上影響著人類社會的穩定。然而,差異是始終存在的,我們應當學會在當下這個充滿差異的社會中和睦共處並進行有效合作,中國一向強調觀念差異的包容互鑑、價值兼容、交融共享,在外交上也希望實現由求同存異、求同化異到求同合異的遞進。
  •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路徑
    一、外交路徑論這一觀點認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一個外交議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主要依靠外交途徑進行。因此,持這一觀點的學者普遍關注中國參與全球氣候和經濟治理、國際發展援助和「一帶一路」倡議等外交實踐,例如中國創建金磚國家開發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等。
  • 上海合作組織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力量
    宣言中特別強調,「上海五國」進程中形成的以「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為基本內容的「上海精神」,是本地區國家幾年來合作中積累的寶貴財富,應繼續發揚光大,使之成為新世紀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之間相互關係的準則。上海合作組織作為歐亞大陸一個嶄新的區域性多邊合作組織,它的誕生,是人類社會進入新世紀的一個重大事件,引發全世界廣泛而持續的關注。
  • 2020金磚國家治國理政研討會暨人文交流論壇
    也正因為如此,金磚國家的態度和立場十分鮮明,一直主張根據正義和國際法原則和平解決國際爭端,主張發揮聯合國在處理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的權威作用,主張按照通行的國際規則開展國際貿易,主張維護戰略穩定機制和軍控體系,主張提升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決策中的實質性參與度,主張在互利合作的基礎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學思平治」張維為:接軌與不接軌
    張維為:接軌與不接軌學思平治★★★★★「與國際接軌」這個提法是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前後逐漸在國內流行開來的。從一個更廣的範圍看,我認為中國通過加入世貿組織,執行了一種我稱為「嵌入式合作共贏的發展模式」,使中國成為世界經濟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並與世界上主要國家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格局。因此,我們在這次所謂「中美貿易戰」的第一時間就說,沒什麼好害怕的,儘管中美雙方都會有損失,美方損失將更大。
  • 「地評線」潮評|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不斷開創人類美好未來
    從2014年到2020年,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已走過7個年頭,始終緊緊圍繞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推進全球網際網路治理體系變革的「四項原則」,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五點主張」,秉持開放、平等、互信、共贏理念,與世界各國一道互利共贏,搭建了中國與世界互聯互通的國際平臺和國際網際網路共享共治的中國平臺,為推動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全球網際網路發展治理貢獻了中國力量、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 習近平: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冷戰結束後,各方最殷切的訴求,就是擴大合作、共同發展。這100多年全人類的共同願望,就是和平與發展。然而,這項任務至今遠遠沒有完成。我們要順應人民呼聲,接過歷史接力棒,繼續在和平與發展的馬拉松跑道上奮勇向前。2017年1月1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瑞士日內瓦萬國宮出席「共商共築人類命運共同體」高級別會議,並發表題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
  • 「學思平治」秦宣:文化自信實質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信
    文化自信實質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信學思平治★★★★★文化是社會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深刻影響和作用於政治和經濟。只有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整體性上把握「四個自信」,我們才能理解更深刻、把握更準確、自信更堅定。同時,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傳承基礎上,其本質就是文化自信。
  • 日本前首相: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國際論壇)鳩山由紀夫當前,世界多國出現新冠肺炎病例,日本也有不少人感染新冠肺炎。前段時間,從日本運送到中國的援助物資上寫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這句話的意思是,就算生活在不同的地方,大家也命運與共。我想把這句話送給武漢、湖北乃至全中國正在同病毒頑強抗爭的朋友們,我們是命運共同體,希望所有人都能渡過難關。作為友邦,我們將共同面對,並肩作戰。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日中友好的根基在民間,日中關係前途掌握在兩國人民手裡。
  • 習近平談「命運共同體」
    2020年11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二次會晤上指出,我們要為人民福祉著想,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及「命運共同體」,這一超越民族國家和意識形態的「全球觀」,表達了中國追求和平發展的願望,體現了中國與各國合作共贏的理念。警苑心語整理了習近平關於「命運共同體」的部分重要論述,一起來學習。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大國領袖的深邃思考
    人類命運共同體,顧名思義,就是世界上每個民族、每個國家的前途命運都緊緊聯繫在一起,應該風雨同舟,榮辱與共,努力把我們生於斯、長於斯的這個星球建成一個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變成現實。
  • 王毅:總結中美互利合作經驗,重建兩國關係健康穩定發展框架
    同時,國際格局的演進正在提速換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人類社會對健康安全、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命運與共的認知更加深刻。世界回不到過去,人們在求索未來。各國都要做出團結還是分裂、開放還是封閉、合作還是對抗的重要抉擇。2020年是國家發展進程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
  • 「老外有話說」黑山經濟學家:金磚國家峰會釋放積極信號 提升合作...
    「其中科技創新和人文合作,以及金磚國家將增加海外直接投資這幾點讓我最為關注」,卡蒂奇表示,「金磚國家將繼續擴大其全球影響力,這一趨勢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會發生太大改變。我相信黑山等發展中國家將成為金磚國家的投資方向之一。迄今為止,無論在吸引金磚國家直接投資方面,抑或在提升科創人文合作水平方面,黑山並沒有取得太多令人側目的成就。
  • 「學思平治」顧海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徵的升華
    顧海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徵的升華學思平治★★★★★摘 要: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對於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徵,恩格斯首先作出科學性和革命性的概括;列寧對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理論特徵的新的闡釋,對20世紀初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傳播
  • 匯聚金磚合力 共創美好世界(和音)
    在這樣一個重要時刻,金磚國家共商抗疫合作大計,共繪金磚發展藍圖,具有特殊重要意義。國際社會認為,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講話立足當下、前瞻未來,為疫情影響下的世界注入了強大信心和動力。無論是放在世界發展和國際格局演變的歷史進程中來看,還是放在五國各自和共同發展的歷史進程中來看,金磚合作都彰顯成色十足的鮮明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