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蘭新片TENET中文片名《信條》譯得太爛?

2020-12-14 趣課多英語

#電影信條#

前幾天,影迷期待已久的諾蘭的新片《信條》(tenet)終於上映了,作為電影迷的我也是第一時間去看了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是通過《盜夢空間》、《星際穿越》認識並喜歡上這位鬼才導演的。

《盜夢空間》四層夢境的設置依然為人津津樂道,《星際穿越》裡黑洞以及五維空間的展示,讓人們腦洞大開。

這一次的《信條》(Tenet)依然很燒腦,講述的是時間的正敘和逆轉,看完後有一種智商被碾壓的感覺,還好看之前做了些功課,不至於被碾壓得太慘。

我不做任何劇透,單純給大家講講電影片名,就一個單詞tenet

01定義及拓展

one of the principles or beliefs that a theory or larger set of beliefs is based on(一套理論或信仰的思想基礎),簡單而言就是「信條」或「原則」

可見,tenet 的同義詞是 principle 或者 belief,那麼 tenet 這個名字妙在哪裡呢?

仔細觀察,tenet 是一個「正過來、倒過去」都一樣的單詞。正序、逆序皆為其本身,特別神奇。

語言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為「回文」,不是「回族文字」的意思哦,而是語言學上的一個術語。

「回文」的英文是palindrome,這個詞其實來自於拉丁語 palin dromo,即「running back again」

除了tenet,英文中還有別的,比如:

eye(眼睛)eve(前夜)level(水平)radar(雷達)rotator(旋轉體)

回文現象不僅出現於單詞,還有出現於句子,比如最著名的一句就是拿破崙被流放到厄爾巴島(Elba)時,相傳他說了這麼一句話:

Able was I ere I saw Elba.

這句話正讀反讀都能讀通, 裡面的 able 表示「有能力的」,ere 是介詞,相當於 before,Elba 就是「厄爾巴島」

所以句子的字面意思是「我看見厄爾巴島之前是有能力的」,但這樣去翻完全破壞了回文體的特色,我最服的翻譯就是:落敗孤島孤敗落

真正做到了「信、達、雅、形」的完美翻譯,佩服!據說譯者是翻譯家馬紅軍老師。

無論是英文中的「tenet」,還是「Able was I ere I saw Elba」,還是「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都蘊含了一個哲理:周而復始。

回文從頭開始念,念到結尾,突然發現又回到了開頭,這又讓我想到了物理學上的「莫比烏斯環」(Mobius band)。

一張紙條,如果扭轉一頭和另一頭相連,就形成了「莫比烏斯環」

試想,你把一隻螞蟻放上去,這隻螞蟻從正面爬著爬著就爬到了反面。正和反在莫比烏斯環上完全沒有了邊界,正即是反,反即是正,周而復始。

電影《信條》或許講了一個莫比烏斯環的故事,正敘倒敘,同時進行,最後兩個方向匯合達到閉環,頗有佛教中因果輪迴的意味

大陸版譯名《信條》

可以說,「tenet」作為片名太贊了,但大陸版翻譯《信條》只是做了直譯,並沒有翻出精髓,我一開始還以為《刺客信條》又翻拍了...

02單詞用法角度

tenet[tent],有原則;信條;教義的意思

1. 作原則的意思時

Its basictenetis that Russia's destiny is to be a great power, a greatness that must be fostered in the face of Western attempts to undermine it.

其基本原則是俄羅斯與生俱來就應該成為強國,縱然面對西方幹擾與阻礙的企圖,這種偉大的強國之夢也必須得到實現。

2. 作信條的意思時

My creed is love and you are its onlytenet—you have ravished me away by a power I cannot resist.

我的信仰是愛,而你就是它唯一的信條——你用一種我無法抗拒的力量把我奪去了。

3. 作教義的意思時

This is one of the one of the basictenetsof Christianity.

這是基督教的基本教義之一

大家學廢了嘛,如果學會了,請轉發評論支持下小編哦~

不是我吹牛皮,這才是最雞湯的結局

on the ball可不是在球上,不要連誇獎都聽不懂哦!

相關焦點

  • 英語|單詞「TENET」冷知識,它可不僅僅只是「信條」
    ——《信條》官網的電影概要9月4日,國內上映了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的《信條》,英文名:TENET。Tenet,原則、信念的意思,特別是指某個宗教或者哲學流派主要原則。用中文的「信條」來翻譯,倒是比較貼切。
  • 諾蘭新片要來了,2020年唯一一部必看電影,你準備好了嗎?
    這個評論人數以及評分不需要我在多說什麼了吧,要知道諾蘭所有電影全部上榜豆瓣250榜單,所以也有人說諾蘭如果有時間,可以把豆瓣250變成諾蘭250,當然這只是一句玩笑之話,不過諾蘭新片真的要來了。2、新的電影叫什麼,主演都有誰?
  • 為了拍攝信條,他炸了一架波音747!諾蘭新片《Tenet》觀後感
    諾蘭還是那個諾蘭,不願意重複自我,依舊願意挑戰規則,且永遠尊重觀眾。2、如果說有個諾蘭三部曲,那麼《信條》更像是上盡重樓後的返璞歸真。熱力學第二定律(熵定律)是初中物理知識,祖父悖論、莫比烏斯環更是各個科幻up主的老生常談,都沒什麼難理解的。若說時間線複雜,它還沒有《暗黑》複雜,即便與諾蘭自己的《記憶碎片》相比,也好理解多了。
  • 諾蘭新片《信條》評分:目前可以確定信條稱得上經典了
    #諾蘭是燒腦電影的殿堂級人物,《盜夢空間》、《記憶碎片》、《致命魔術》等等都是燒腦鬧電影中的經典代表作,近日諾蘭的新片《信條》正在熱映,作為一部集科幻、動作、驚悚、喜劇為一體的電影,《信條》註定也是一部讓人腦袋要快速轉動才能看得懂的電影,對於燒腦鬧電影,雖然有時評分很高,但是很多人卻覺得看得雲裡霧裡,有的人則壓根表示完全看不懂,暫且不說能不能看懂吧,就說這次諾蘭新片《信條》的評分如何把
  • 諾蘭新片《信條》炸了真飛機
    《信條》預告片1905電影網訊 日前,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新片《信條》曝光了一支長達《信條》預告片此外,有媒體猜測,《信條》中的另一個爆炸場景也很有可能是真實拍攝的,畢竟諾蘭在電影製作上從不「偷工減料」。
  • 《信條》——2020年諾蘭燒腦大作預告解讀
    因為全球疫情的緣故,諾蘭2020年燒腦大片《信條》(tenet)再度推遲到8月15日上映。就目前所公開的海報以及預告片段來看,劇情很可能和時空相關,燒腦程度不亞於前作《盜夢空間》。在末世裡面,愛德華為了完成某個任務,學到了tenet這個技能,並開始使用這個技能去回溯一些時間去尋找「真相」。其實劇情感覺並不是太精彩,還是好萊塢商業片的老套路(英雄救世界)但諾蘭的電影最有趣的地方,是燒腦的世界觀和細節。
  • 月光光心慌慌新片來襲 諾蘭《信條》建了個神秘官網
    05《月光光心慌慌》系列新片《萬聖節殺戮》發布先導預告該片宣布改檔,從10月16日推遲至明年10月15日上映。殺人狂魔邁爾斯和傑米·李·柯蒂斯飾演的Laurie Strode將繼續糾纏,大衛·戈登·格林繼續執導。
  • 「雙語彙」Tenet/信條
    「Tenet」(信條)算不上一個出鏡率很高的英文單詞,直到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編劇和執導的同名電影《信條》近期上映。正是因為這部電影,很多人不僅知道了「tenet」一詞,或許還知道了它曾是一個拉丁詞語,出現在義大利龐貝古城廢墟(ruins of Pompeii)的薩託方陣(Sator Square)上。但即使沒有這部電影,很多人也會發現「tenet」的神奇之處:無論從左往右,還是從右往左,它的字母順序都是相同的。
  • 諾蘭新片《信條》發布國際版海報 帥氣主角逆轉時空
    據外媒報導,華納兄弟公司(WarnerBros.)發布了克里斯多福·諾蘭的新片《信條》兩張國際版海報,目前電影最新定檔時間為:北美8月12日上映,兩張都是演員約翰·大衛·華盛頓飾演的劇中角色。
  • 《TENET信條》:最「諾蘭」的影片 ▏時空穿越版的「詹姆斯邦德」
    因此,我們只需如劇中角色所說:「不要試著理解它,而是試著感受它」,以其作為觀賞《TENET信條》之前最適當的警語,亦是觀賞《TENET信條》之後感到一頭霧水時最好的藉口。「大膽?有些人會稱之為瘋狂!」,這句片中臺詞,恰巧足以描述克裡斯多夫諾蘭導演燒腦神作——《TENET信條》。
  • 《信條》什麼時候上映 諾蘭拒絕華納延後上映新片
    《信條》什麼時候上映 諾蘭拒絕華納延後上映新片  克里斯多福·諾蘭新片《信條》近日宣布北美檔期由7月17日推遲至7月31日,據《紐約時報》最新報導,華納原本計劃將《信條》的上映時間再往後推遲幾個月,但諾蘭堅持要留在暑期檔,甚至想提早上映,最後雙方妥協影片檔期推遲兩個禮拜。
  • 諾蘭新片炸了真飛機 電影《信條》炸掉一架波音747
    諾蘭新片炸了真飛機 電影《信條》炸掉一架波音747  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新片《信條》新預告結尾出現了一段「炸個飛機」的對話。近日諾蘭和演員羅伯特·帕丁森告訴《完全電影》:那場戲確實消耗了真的波音747 X1。
  • 諾蘭新片《信條》讓觀眾「看傻」 這電影到底講了什麼?
    近日,諾蘭導演的新片《信條》在國內上映,劇情環環相扣卻讓不少的觀眾沒能看懂,時空逆轉的劇情也是十分的吸睛,諾蘭新片《信條》評分如何,口碑兩極化被稱燒腦大片信條電影解析。我們一起來看看劇情吧。我們都知道諾蘭導演的作品有很多,比如《記憶碎片》、《星際穿越》、《盜夢空間》等作品,每一部作品都非常的好看,觀眾們也對《信條》十分的期待,而越是期待就越是失望,在看完電影《信條》之後,不少網友紛紛吐槽劇情燒腦,沒看懂;甚至有網友表示看傻了,不得不說是在挑戰網友們的智商了。
  • 「人間IMDB」諾蘭攜《信條》歸來!
    「人間IMDB」諾蘭攜《信條》歸來 最強時空逆轉 燒腦升級 疫情期間,英國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為影院復工注入了一劑超強強心針——他堅持讓自己的新片《信條》在7.17上映且不改檔(之後有些微調整),哪怕這樣會犧牲掉影片的票房。
  • 諾蘭新片《信條》製作成本2.05億美元
    時光網訊 日前,據Variety報導,克里斯多福·諾蘭的新片《信條》製作成本高達2.05億美元。在諾蘭的導演生涯中,這樣高的預算已經可以排到第二名,最貴的當屬《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成本2.5億美元。
  • 諾蘭新片《信條》過審 以「時間逆轉」為引很燒腦
    【諾蘭新片信條過審】7月29日,華納宣布諾蘭新片《信條》官宣已在內地過審,同時該片也曝光簡體中字海報,顯示「爭分奪秒,影院來襲」,看來該片國內定檔的日子不遠了,不少網友表示期待。 受疫情影響,《信條》經歷了多次改檔、撤檔,最新宣布啟用反常規的發行策略:目前華納的最新策略是放棄全球同步發行,在部分疫情不嚴重的地區率先上映,即8月26日至8月底,在英日韓德法意澳加俄等70國和地區率先公映,北美於9月3日在部分城市公映。 8月27日,在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地區也將上映該片,但大陸的具體上映計劃還未確定。
  • 諾蘭新片《信條》到底說的什麼?情節劇透來了!
    對於《信條》這部片子,很多諾蘭影迷已經期待很久了。經歷3次改檔,1個多月的等待,諾蘭最新力作《信條》終於官宣中國內地檔期,將於9月4日上映。在嘗試了太空、戰爭、超級英雄等多種題材後,這一次,諾蘭將挑戰間諜片的極限,顛覆人們對傳統間諜片的認知。從目前的劇情簡介來看,《信條》被描繪成一部講述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的特工懸疑片,融合了科幻動作與政治驚悚,交戰雙方在爭奪一種叫「天能」的東西。
  • 諾蘭新片《信條》超燒腦 演員們也經常搞不懂劇情
    諾蘭新片《信條》在上周公布了新預告, 近日主演約翰·大衛·華盛頓接受採訪時透露,和看完預告的粉絲們一樣,他與其他演員也經常對電影劇情感到困惑。
  • 諾蘭又一部燒腦神作《信條》,看特工如何「時間逆轉」拯救世界
    《TENET》是諾蘭今年的新片,譯為「天神」、「信條」,tenet含義很多,宗旨、信條、原則,屬於來回文正反順序的單詞都一樣,這也暗示了影片中會有時間的正反序錯亂,使得特工利用時間逆轉回到之前進行一些事件的轉變從而改變由此引發的結果。
  • 諾蘭新片《信條》獲豆瓣8.4分 許多觀眾:看傻了!
    諾蘭新片《信條》今天已經正式在國內上映,豆瓣評分為8.4分,分別有四成的觀眾為本片打出了5星和4星。一成五的觀眾給出3星,以及極少部分的2星和1星。那麼你會為它打出幾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