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們受教育程度的不斷提高和發展,很多時候我們對一些過去的知識會慢慢變得有牴觸和不認同。在這些諺語中,最能體現出有關農村的一些諺語內容。
鄉村諺語,往往經過千百年勞動人民不斷地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總結而成,編成適合於任何人學習的俗語,是很好理解的,其中,關於面面俱到的氣象諺語,在農民的世界裡是很重要的。但即使在這一背景下,也有許多人認為這種說法並不準確,在他們看來,現代監控水平更優秀、更可靠。但常常是他們心中的期望難以實現。此時,其實不妨多看幾眼老農民的一些格言,會讓你了解很多。這三條有關天氣的諺語,都是可以真正預測天氣的,不信看一看,就知道準不準。
一:月照泥濘,晴不到雞啼。
意思是說,當你所在的地方經歷了一段長時間的雨天之後,晚上你就能從天空中看到月亮的身影了,這樣的時候,並不意味著馬上就要有晴天了,相反,這樣的情況說明以後肯定還會有雨天的,中間無雨的天氣是非常短暫的,即使是晴天不到第二天公雞鳴叫的時候,這樣的時候,出門就一定要有防雨服了。與此同時,也有一部分農民需要提前做好一些排水管道,以防止莊稼中的積水。
2月至月初冬至,大寒年夜。
這個俗語的意思很簡單,意思是說,如果冬至正好是農曆月初,那麼大年三十的晚上就是最冷的時候了,往年的人們往往根據這種現象,來判斷過年時是否要走親戚,不知現在走親戚準不準?
冬至月中,既無雪又無霜。
這個諺語的意思也很簡單,它意味著如果在農曆月份中,正逢冬至,那麼這一年的氣候將會更暖和一些,下雨或下雪這種天氣基本上很少,但這並不是好消息,因為在瑞雪兆豐年,如果莊稼地沒有被大雪覆蓋,那麼莊稼地裡的蟲子將不能被殺死。
第四句:八月十五雲遮月,一月十五雪打燈。
這是一個與天氣相對應的現象,在這對應的是八月十五和正月十五。假如今年正月十月的這一天晚上是陰雲遮月的情況,根本看不見月亮,那也說明到了來年的這一天,到了正月十五的這一天,說明天氣很不好,常常不下雪就下雨。反之,如果八月十五中秋節的晚上天氣很好,那麼明年元宵節的晚上天氣也一定很好。這個說法雖然沒有什麼科學根據,但經過古人不斷的積累和實踐下得出的結論,還是非常準確的,有些懷疑的話,不妨看看今年的正月十五這個時候會是什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