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視力障礙夫妻謝晶、邱昱誦讀《恐龍故事》。 鍾旖 攝
中新網重慶12月22日電 (記者 鍾旖)「當我以一個中國人的脈搏感受你的心跳,我就會情不自禁地呼喊,我愛你中國!」22日,63歲的視力一級殘疾人於福軍與雙胞胎女兒站在舞臺上,深情朗誦詩歌《美麗中國》。儘管雙眼看不見,但聽到現場的熱烈掌聲,於福軍笑了起來。
圖為決賽現場,殘疾人誦讀自己的生活故事。 鍾旖 攝
當天,「書香有愛·閱讀無礙」2020年重慶市殘健融合閱讀活動決賽舉行。這場自今年10月啟動的誦讀活動,共收到100餘份殘疾人音頻誦讀作品。經層層選拔,最終15組選手脫穎而出晉級決賽。他們當中,有盲人、聾人、肢殘人、精神殘疾人和智力殘疾人,有的參賽選手甚至屬於多重殘疾。他們的共同點是:熱愛閱讀,堅持誦讀,用心發聲,享受閱讀帶來的快樂。
於福軍自幼失明,朗誦是其業餘生活愛好。多年來他一直堅持通過收聽電臺的方式,學習、模仿主播發音。此次是於福軍與雙胞胎女兒第一次同臺,他感慨:「兩個女兒小時候都是我教她們朗誦,現在變成她們指導我。說心裡話,我非常高興。」
來自重慶江北區的謝晶、邱昱是一對有著視力障礙的夫妻,都是聲樂相關的愛好者。現場,他們用靈動的聲音講述了繪本《恐龍故事》,活靈活現地呈現了霸王龍的兇猛、柔軟與善良。他們說,想通過誦讀兒童繪本的方式,向眾人傳遞心中向善的生活理念。
「我們在得知進入決賽的第二天就開始排練了。」來自重慶榮昌特殊教育學校的師生共同朗誦了作品《我的祖國》,其中一名朗讀者是一名多重殘疾的孩子。參與的老師告訴記者,為了讓學生能夠記住朗誦稿,他們每天放學後都會留校和學生一起排練。儘管詩歌中每句話的停頓處大家都很熟悉了,但為了幫助學生能夠形成固定記憶,眾人仍每天堅持反覆練習數十遍,直到決賽。
此次決賽將評選出「金牌閱讀者」「銀牌閱讀者」「銅牌閱讀者」「最佳人氣獎」等獎項。主辦方相關負責人說,希望廣大選手們通過參賽,將閱讀培養成自己的生活習慣及生活方式,讓書香陪伴漫漫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