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薛其坤、姚明等文化綜藝首秀,《朗讀者》第二季,你看了嗎?

2021-01-20 廣電鶴壁


       去年,《朗讀者》用一場美好的「遇見」,開啟了和廣大觀眾的相識與相知。時隔一年之後,全新升級的《朗讀者》第二季於5月5日晚在CCTV-1迎來首播。第一期以「初心」為主題詞,節目製作人、總導演、主持人董卿攜「文學奇才」賈平凹、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中國籃球協會主席姚明、著名企業家宗慶後、90後「守鶴人」徐卓溫暖回歸,光榮綻放。


       給歲月以情感,講述溫暖故事,呈現寬廣人生。「初心」二字,在某種程度上也映照著《朗讀者》這檔央視現象級文化綜藝的成長心路,就像董卿在節目開場所言:「初心在最開始的時候往往簡單樸素,但是它會慢慢長大,就像一顆種子能夠長成參天大樹,又仿佛站在零的起點,慢慢綿延成很長很長的道路。」


節目製作人、總導演、主持人董卿


     《朗讀者》的初心非常樸素,它希望用最真摯的情感和最美好的文字去撫慰人心。這一次的回歸,董卿與她的《朗讀者》帶來的是一份對「樸實、深厚、誠懇」立意的秉承貫徹,一份對文化節目的高品質與大格局的堅守,更是一份對朗讀和朗讀者本身的真摯情感,和一份對一直以來喜愛和支持節目的觀眾的回饋。


       除了節目核心元素的全面升級,觀眾也會明顯發現,本季氣質也發生了些許改變。除了一如既往像暖流般流淌入心,節目用更加開闊的視野和深入的感知,加入了理性的自省與思辨。它觀照個人的願望、誓言與夢想,也共話國家的期許、民族的希望和社會的溫度。

 

嘉賓和讀本的開合度加大

力邀多元領域的代表人士和文學擦出曼妙的火花


       「我希望理性的東西更多一些,而不簡單地屈從於流淚的意願。除了溫情的那部分還在延續以外,是不是增加一些思辨的東西?」《朗讀者》第二季開播之前,董卿在談及這一次的突破時,由衷希望通過本季《朗讀者》遇到更多志同道合的群體,大家心生共鳴,共同體悟文字當中蘊含的博大情感和深厚內涵,找到和這個世界更好相處的力量。


       全新亮相的《朗讀者》第一期五位嘉賓賈平凹、薛其坤、姚明、宗慶後、徐卓,此前幾乎沒有在任何一檔電視文藝節目當中出現過。這些來自文學界、科學界、體育界、企業界的權威符號人物,以及堅守野生動物保護的「守鶴人」,共同展示出本季節目在嘉賓選取上的豐富性、稀缺性和代表性。各具人格魅力和人文情懷的五位嘉賓,為觀眾朗讀的文章節選,也高度暗合了他們的人生心路和情感世界。


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


       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先生借《禮記·大學》節選,致敬清華物理奠基人葉企孫先生。他在節目中回憶自己艱苦求學從醜小鴨變成「小天鵝」的經歷,不斷將童年朦朧的科學夢想一點一滴接近、實現,享受科學研究的美妙,更希望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忠於祖國,忠於人民。立鴻鵠志,做奮鬥者。求真學問,做實幹家」。


       姑姑和爸爸先後倒在了沼澤地,身為「徐家第三代守鶴人」,意志堅定的徐卓決心回到扎龍溼地保護區,沿著家人的足跡繼續前行。她用張抗抗《白色大鳥的故鄉》表達自己的熱愛和信念,超越生死,去與自然和生命對話。


中國籃球協會主席姚明


       他是中國體育精神的代表人物,也是無數年輕一代的偶像,姚明帶來海明威《真實的高貴》,「優於別人並不高貴,真正的高貴是優於過去的自己。」他說,「不要以自己為中心,而要以社會為中心,以生活為中心,社會和生活在不停往前走,你要跟上它。」


        73歲的哇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是生活樸素的「布鞋老總」,也是全公司來得最早、走得最晚的那一個。他把季羨林的《八十抒懷》獻給正在奮鬥的年輕人:「未來的路也不會比過去的更筆直、更平坦,但是我並不恐懼,我眼前還閃動著野百合和野薔薇的影子。」


著名企業家宗慶後


       作為中國當代最傑出的作家之一,賈平凹用四十多年的筆墨書寫秦嶺這座他心中最崇高的山,但他「總覺得寫得還不滿意,總想著下一部」。《朗讀者》重溫他的經典文學片段,所要傳達的態度一如董卿所言,「文學創作只是一部分人,閱讀可能也只是一部分人,但是初心卻和我們每個人都有關,它關乎我們快不快樂,安不安詳,從哪裡來,最後走向哪裡。」


       從首期可以看出,《朗讀者》希望和大家分享的不只是耳熟能詳和淺顯易懂的文章,它更在力圖邀請更多對整個社會有榜樣力量、推動意義、啟示效應的人士,納入更多在整個文學史上具有不可撼動地位的經典文本,哪怕稍微陌生一些、深奧一點,仍極力希望帶領觀眾一併領略,多元感悟,看到大千世界更加絢爛多彩的火花。

 

更為豐富立體的朗讀體驗

不拘泥於條件和心境,它可以變成無時、無刻、無形的存在


       心中暗藏千言萬語,不如放聲四海。上一季,從《朗讀者》延展到線下的大眾互動載體「朗讀亭」在全國多個城市掀起一股朗讀熱,很多人形容它是「城市中的一盞明燈」,即便24小時開放,亭外也常是大排長龍。雖然只有2.5平方米和一段3分鐘的朗讀,卻講述了太多動人的故事,彰顯著平凡人生的情感濃度。


       闊別的這一年,《朗讀者》一直在思考如何為大眾創造更加豐富立體的朗讀體驗,本季宣傳片用「無聲的文字」傳遞製作團隊「有聲的態度」——朗讀究竟需要什麼?需要陽光明媚的好天氣、安靜的閱讀環境、一本經典的名著、豐富的人生閱歷,抑或是觀眾的掌聲、溫暖的陪伴以及一束柔和明澈的光?


董卿與「文學奇才」賈平凹


       其實,朗讀可以無懼惡劣的天氣與吵鬧的環境,不限於年齡與載體。它可以是個體的心靈私享,也可以是一群人的思想碰撞……


       沿著這一重思考,本季《朗讀者》在朗讀形式的創新和拓展上,作出了進一步的升級:


       首先,和第一季中規中矩的朗讀不同,本季打破定式,以單人閱讀為主,增加了雙人、多人乃至跨時空閱讀的形態。


       首期節目中,薛其坤先生在舞臺朗讀《禮記·大學》的同時,出現在畫面裡的還有93歲的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張禮先生,中國科學院院士、凝聚態物理學家向濤先生,中國科學院院士、凝聚態物理學家朱邦芬先生,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2017年獲十三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的周樹雲女士……他們在清華校園和薛其坤先生跨越時空同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致敬「物理大師」葉企孫先生,傳遞歷久彌新的格物致知精神。


       賈平凹先生的朗讀環節,變成了和他的朋友及讀者們的朗讀會。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閻晶明、中國出版集團公司副總裁潘凱雄、西北大學畢業生王小亭還有董卿都加入其中,重溫《秦腔》《浮躁》《月跡》《山本》《西大三年》……當他們讀起這些片段,也仿佛在讀賈平凹的人生,渾厚、立體,碰撞出無限的詩意和思考。


       第二,節目賦予朗讀以神聖莊嚴和美學韻味,同時延續「高而不冷」的製作理念,讓朗讀變成一種愉悅身心的人生體驗,令人心生嚮往。


       賈平凹在節目中透露,他寫書會在豪華筆記本上寫初稿,因為「寫作是一件神聖莊嚴的事情」。《朗讀者》也有意賦予朗讀一種類似的儀式感。


       和上一季一樣,節目讓文學和情感伴著音樂的旋律流淌,第一期邀請到青年鋼琴家吳牧野。同時,「民謠大師」胡德夫先生為第二季創作主題曲《一幅畫》,他說:「《朗讀者》是一個文學性的節目,我本身寫詩、寫歌,也彈奏、演唱,我的音樂是希望描繪當時的心情,這是一種絕妙的體驗,這檔節目裡也會發生很多這樣的瞬間。」


90後「守鶴人」徐卓


      「高而不冷」是《朗讀者》一直以來的訴求。細節之處不難看出節目親近大眾的良苦用心。例如在嘉賓朗讀《禮記·大學》《真實的高貴》之前,節目特別邀請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副院長徐建委先生、北京大學世界傳記研究中心主任趙白生先生出鏡,向大眾簡明扼要科普這些作品的意義和價值,以及和中國讀者的貼近性何在。


       此外,《禮記·大學》朗讀時的字幕部分,出現的是原著的白話文版,讓觀眾一看就懂,簡潔明了。


       第三,超級網紅「朗讀亭」溫暖繼續,並極力衍生更多互動產品,讓更多人與對朗讀觸手可及,加入這場「全民行動」。


        新一季節目開播前夕,朗讀亭已經正式啟用,並陸續去往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重慶、西安、南京、成都、銀川、青島、大連這十二座城市。


       首播時值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朗讀者》開頭又見朗讀亭的火熱場景。諸多面孔不分地區和年齡,聲情並茂朗讀著馬克思的經典著作,關於理想、關於愛情、關於選擇。90歲高齡的原中央編譯局局長,中國譯協創始人之一宋書聲先生特別朗讀了馬克思著作《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寄語更多青年思考生命的價值和青春的意義。


       除了線下朗讀亭,新一季《朗讀者》還上線了堪稱「線上朗讀亭」的朗讀者App,同時聯合微博電視發起邊看邊聊邊朗讀互動活動,號召更多人與董卿一起發現朗讀的魅力,在這個火熱的夏天傳遞朗讀的力量。


       方寸間顯精神,咫尺間見乾坤。再次回歸,《朗讀者》猶如「遇見」時的模樣。向善、向美、向真,向著溫暖的情感和偉大的力量,朗讀依舊,初心不改。

來源:廣電獨家  廣電鶴壁

編輯:蟈蟈

合作熱線:3328482    18503923095

你看了嗎?

轉發給更多的朋友吧!

相關焦點

  • 董卿攜《朗讀者II》現身濟南
    朗讀城市,以濟南為起點  用文字講述故事、用朗讀傳遞情感,作為經典文化類綜藝,《朗讀者》在全國掀起閱讀、朗讀熱潮。  2019年1月15日,「朗讀依舊,初心不改——《朗讀者II》特別專場暨新書發布會」在北京舉行,《朗讀者》第二季圖書正式與讀者見面。與第一季圖書相比,第二季圖書新增「走進朗讀亭」和「導演手記」板塊,收入了許多普通人的真情朗讀,也展現了更多的幕後故事,為讀者更深入地了解《朗讀者》提供了閱讀補充。
  • 明星讀信、詩詞打擂捲土重來 原創文化綜藝二代怎麼玩?
    揚子晚報記者 張楠   螢屏掃描   剛需: 「語文課」變成綜藝   你會寫未雨綢繆嗎?打鉤還是打勾?訂書機還是釘書機?以「聽寫漢字」比拼為節目樣式的《漢字聽寫大會》、《成語大會》,在這個夏天出了「新品」《漢字風雲會》,讓小學生在70分鐘內聽寫50個漢語詞彙。
  • 《一平方米》12月開播,脫胎於《朗讀者》第三季72小時慢直播
    在和觀眾暌違了800多天之後,《朗讀者》第三季在2020年10月16日—18日,以一場別開生面的72小時慢直播拉開了序幕,這場持續三天的慢直播不僅吸引了近1573.6萬人次走進直播間觀看,更憑藉「國家隊」班底的強大製作能力,一入局就將不少人眼中快餐式消費的「直播」做成了一檔文化精品,據了解,以這場72小時慢直播為素材的《一平方米》即將於12
  • 總臺首檔現象級文化綜藝率先新媒體化,新一季將帶來怎樣的期待?
    「不論時光流轉,回頭再看《朗讀者》,依然讓我們熱淚盈眶」「今年是特殊且不平凡的一年,朗讀亭一定會記錄很多溫暖人心的故事吧」「讓我們向著光,追趕光,成為光!期待《朗讀者》第三季」「現場連線太酷了叭!!!朗讀亭微信指數從這些數據上可以直接看出,《朗讀者》這個國內文化綜藝市場領跑者的回歸,在觀眾中產生了強烈的期待。那麼,作為一檔已經播出兩季,收穫高口碑且名聲在外的文化類綜藝,第三季又會用什麼手段來給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又為觀眾準備了一些怎樣的新驚喜?
  • 《朗讀者》第三季升級歸來,一平方米內讀「天地人心」
    時隔兩年,業已播出兩季、收穫了高口碑與高收視的文化類綜藝《朗讀者》升級歸來。作為《朗讀者》第三季的開端活動,直播朗讀節目《一平方米》於16日6點27分在北京、武漢、廈門開啟,朗讀者們迎著三地晨曦進入一平方米的朗讀亭中朗讀直播,不到半小時已吸引上萬人收看。
  • 《快樂大本營》中肖戰綜藝首秀好評不斷,要大火的節奏
    而且今年還搭檔李沁合作《狼殿下》,一張精緻的臉蛋,在劇中的好感程度遠超男一谷嘉誠,而近日這位小哥哥也迎來了綜藝首秀,粉絲們激動不已。前不久作為快本一姐的謝娜終於眾望所歸了,該節目也回歸了以往的味道,因此也引起了收視率暴漲,而在上周播出的《快樂大本營》中,肖戰也迎來了自己的綜藝首秀。
  • 首批朗讀者名單公布
    》第三季「一平方米」朗讀亭直播活動做前採調研說起這檔節目相信大家並不陌生《朗讀者》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重點打造的大型文化類綜藝節目,它與廈門的不解之緣,因城市書香而起,因城市精神同行。與《朗讀者》的再續前緣,將進一步點燃廈門推廣全民閱讀的激情,挖掘城市書香,保護城市文脈,傳播廈門的文化魅力。朗讀亭是什麼?
  • 《朗讀者》來了!廈門再續前緣!下周將舉行這個活動……
    《朗讀者》與廈門再續前緣。10月6日至8日,《朗讀者》節目製作人、總導演兼主持人董卿來到廈門,為《朗讀者》第三季「一平方米」朗讀亭直播活動做前採調研。《朗讀者》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重點打造的大型文化類綜藝節目,它與廈門的不解之緣,因城市書香而起,因城市精神同行。
  • 董卿攜《朗讀者》回歸央視!
    美女主持董卿,大眾女神!《朗讀者》不同於許多節目,《朗讀者》把觀眾當作用戶,讓用戶參與其中,感受朗讀的樂趣。 《朗讀者》自2017年與觀眾見面,即帶動全民朗讀熱情,成為觀眾心中的能量補給站,真正實現破圈傳播,收穫海內外深遠影響力,向世界展示了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2020年,歷經兩年的蘊藉沉澱,《朗讀者第三季》回歸。
  • 《朗讀者》第三季12月11日晚開播 見證總導演董卿的風採
    封面新聞記者 杜恩湖「漫漫人生路,不知道會遇到多少坎坷,讀一本好書,就好比擦亮一根火柴,它會在你困頓疲憊的時候,照亮你腳下的路。」著名主持人董卿擔任的《朗讀者》第三季節目,將於今晚(12月11日)在央視三套面向全國播出。
  • 《朗讀者》完成全媒體新物種的「生長裂變」
    筆者之所以想到《一粒種子》,源於董卿曾將《朗讀者》的製作過程比作農夫勞作,她一直記著作家畢飛宇對她說過的話:「你只管播種,收穫的事情交給土地。」器識為先,文藝其從。立德立言,無問西東。12月11日起,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和央視創造聯合打造的《朗讀者》第三季「一平方米」特別節目,將在央視綜藝頻道20:30檔播出。同時,央視綜合頻道將於12月20日22:30檔播出精華版。
  • 《朗讀者》「一平方米」第二期即將開播平凡的人們給我們最多感動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和央視創造聯合打造的《朗讀者》第三季「一平方米」特別節目,將於12月18日20:30檔在央視綜藝頻道播出第二期。節目繼續為大家帶來10月16日-18日北京、武漢、廈門同步開啟的72小時慢直播活動的精華內容。
  • 《朗讀者》第三季走進武漢 一平方米承載千萬人心底的聲音
    16日,央視著名文化情感節目《朗讀者》第三季走進武漢,作為節目回歸啟動的前奏,「一平方米」朗讀亭直播活動在武漢、北京、廈門同步開展。16日至18日,200多名預約走進朗讀亭的武漢朗讀者,將他們的聲音和故事通過這場連續72小時的慢直播,在央視頻、央視新聞、嗶哩嗶哩等平臺呈現。
  • 王一博加盟《這就是街舞》第三季 迎街舞類綜藝首秀
    王一博加盟這就是街舞第三季由優酷、燦星出品,勇闖天涯SuperX冠名的街舞選拔類綜藝《這就是街舞》第三季即將燃炸開啟!今日,王一博正式官宣加盟,成為本季新任隊長。作為新晉魔術愛好者,王一博也用「J」和「5」兩張撲克牌拼成街舞的諧音「J5」,酷酷玩梗的模樣惹粉絲大呼:不愧是你!
  • 首秀即終章:寧靜宣布「姐團」現場解散,第二季怎麼辦?
    去年,好吧,我承認已經是去年了,最火的一款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經過無數pk的洗禮,最終推出的「姐團」,卻迎來了一場意外的結局。還記得2020年9月4日「成團夜」的盛況嗎?這是女團成立以來,第一場真正意義的大秀!無價之姐的這場演出非常地神圓氣滿,我當時非常看好,我認為她們這樣一場演出,給整個2021年的女團之路打了良好的基礎,未來會更加光明!但隊長寧靜臺下接受採訪時的一番話,等同於從頭到腳把我澆了盆冷水!寧靜的聲明非常簡單直接:散團,我不想再跟大家唱唱跳跳了。
  • 綜藝是形文化是魂,品牌營銷如何讓物盡其美?
    究其根源,雖然成立時間不長,但其團隊核心成員都曾是一線影視項目的主要操盤手,「掌舵」過的項目包括《朗讀者》《開學第一課》《謝謝了,我的家》《上新了·故宮》《我在頤和園等你》《非凡匠心》《2019北京衛視跨年晚會》等電視節目,以及《記憶大師》《綁架者》等電影作品。途江山文化一路走來,如果說有什麼是始終不變的話,那就只有「變化」本身。
  • 【朗讀者第二季】第1期初心·董卿對話姚明精華:優於別人非高貴
    董卿: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真正從籃球中獲得快樂的?姚明:我忘了是什麼時候了。那年夏天在訓練,我突然感覺那種聲音很美妙,是什麼聲音呢?當你的神經高度集中、全力以赴的時候,實際上心裡是非常安靜的,只有在這樣的時候,你才能聽到那種聲音。董卿:它激發了你內心的一種愛嗎?姚明:對。董卿:在退役之後,毫無疑問,你打開了生活的新大門。
  • 用1平方米和960萬平方公裡共振 《朗讀者》完成了一場全媒體新物種...
    筆者之所以想到《一粒種子》,源於董卿曾將《朗讀者》的製作過程比作農夫勞作,她一直記著作家畢飛宇對她說過的話:「你只管播種,收穫的事情交給土地。」  器識為先,文藝其從。立德立言,無問西東。  在小小的一平方米裡,來自五湖四海的朗讀者們飽蘸深情,用滾燙的文字讀出各自的人生。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和故事,讓大家仿佛看到一道道微光,就在我們頭頂的天空和腳踩的大地之間,攢聚成高擎的火炬,溫暖並鼓舞著每一個奮戰在2020年裡的人。  12月11日起,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和央視創造聯合打造的《朗讀者》第三季「一平方米」特別節目,將在央視綜藝頻道20:30檔播出。
  • 普約爾牽手《女神歐洲杯》上演中國綜藝首秀
    普約爾牽手《女神歐洲杯》上演中國綜藝首秀2016年05月26日 12:10:58來源:新華娛樂    普約爾中國綜藝首秀 球技碾壓孔連順    繼巴拉克後,孔連順劉語熙再一次滿足球星見面夙願,普約爾是前巴塞隆納足球俱樂部球員,是巴薩隊史出場次數第二多的球員,司職後衛,勝任後防線多個位置,並擔任隊內隊長職務,足壇團隊大滿貫得主之一。
  • 《家幽》第二季元旦開播 一場吃素的綜藝盛宴
    "容嬤嬤"夫妻搞笑表演   搜狐娛樂訊 元月2號18點《CCTV家庭幽默大賽》第二季即將在央視綜合頻道再度推出,延續了第一季的風格,除了評委是觀眾熟知的明星外,選手的「素人味」再度得到升級。  綜藝布局:素人回歸螢屏  2015年末,央視綜合頻道推出的一系列綜藝屬性的節目讓全球觀眾眼前一亮。從創造現象級的《挑戰不可能》開始,展現各行各業的職業絕技讓「挑戰」現象深入人心;而《了不起的挑戰》雖然節目主體是明星,但通過各種職業體驗意欲展現的也是素人生活的喜怒哀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