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如果變心了,若是普通的人,也就是給別人帶來痛苦而已,但如果變心的是歷史上的英國皇室,那可能就不是傷人心而是要人命的問題,十五世紀,英國有一位臭名昭著的君主叫做亨利八世,他對第一任妻子變心後瘋狂的愛上了美麗的宮廷女官安妮·博林。當時的基督教是宣揚一夫一妻制,縱使是皇室也不例外,然而就是為了能娶到這位美人兒,亨利八世硬是大刀闊斧地剔除了基督教的教條,這場意外的出軌引起了轟轟烈烈的巨響。
在歐洲,他就是現代版的羅志祥
亨利八世國王一輩子結過六次婚,每一次結婚都會殺掉前任的妻子,無論是用陰謀詭計也好,無一例外。這是在整個歐洲的宮廷裡都是絕無僅有的,那個時期宗教的教條在人民的心中根深蒂固,國王也沒特權可以一夫多妻制,雖然束縛了王室男性統治者的明目張胆的欲望之火,但是私底下的魚水之歡不能禁止,更有甚者因為潛在的名分之爭而導致了當時皇室婚姻的災難。在亨利八世的時候更加明目張胆,一共處死過六位自己的前任妻子。
但是亨利八世的妻子們中最傳奇的一位就是宮廷女官安妮·博林,她是英國著名的戲劇源泉之一,有著各種各樣的話劇、電影、電視劇等。
雖說亨利八世是歐洲歷史上最風流的國王,而安妮·博林是那個時代極少數可以從一個普通家庭上升到英國王后位置的人,當然,還有她生的兩個女兒享受到了此等殊榮,並且還把一個普通的英國走向強盛的王國,也就是日後的伊莉莎白一世。
安妮·博林的出身,姑且不說門當戶對,她是連伯爵鞋子都不配提的低等人民。基本上是那種普通家庭的孩子。但是她的家族充滿了那種向上的渴望,她的爸爸因為這個目標從來沒有停止過奮鬥,因此攀上了一個貴族,成了一個外交家。她的爸爸深深知道人脈的重要性,在爸爸的艱苦奮鬥之下,終於等到了機會把安妮·博林送進了宮廷。有機會接近亨利八世。
安妮·博林跟其他女孩不一樣,她的堅強意志和不屈精神吸引到了國王,堅決的不同意甘當地下情人,由於亨利八世的猶豫,安妮·博林悄悄地離開了宮廷。於是亨利八世就更瘋狂地寫信追求她,她就一直不予回應,一直吊著國王的胃口,直到這亨利八世徹底地為她迷失,最後徹底答應了她所有的要求,以及女王的地位。
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如果他們能夠地老天荒,那也是前任妻子的在天之靈的釋然。但是在娶了安妮沒多久生下了伊莉莎白一世之後,亨利八世又愛上新人,又要換皇后!!這回清除婚姻障礙的方式簡單粗暴,編了理由直接把安妮扔進了監獄,安排法官辦成了鐵案,直接處死。
安妮·博林被關起來以後,據說亨利八世給她一封信,要求她籤署離婚,她是死也不籤,因為離了婚,她的女兒伊莉莎白就再也沒機會了,就變成了私生女,從此脫離王室。
但是安妮痛苦地回應道「如果陛下認為我未曾辱沒這種榮譽,那就請陛下不要因為一時好惡,聽信仇家的讒言,斷絕對妻子的恩寵,不要讓對陛下不忠的汙名玷汙陛下恪守婦道的妻子和襁褓中的孩子。仁慈的陛下請讓我收到合法的審判,不要讓不共戴天的仇人高踞在控訴人和法官的位子上,因為誹謗最怕真相。或者將恩寵賜予你早已愛上的另一個女人。」
但是最終安妮·博林還是被殺了,安妮當時被判決死刑的時候,據說是大快人心。當時的主要罪名是她跟她的哥哥私通,因為說是亨利八世那方面不行,生不了孩子了,所以她為了要有個孩子,就不惜和他的哥哥私通。
這可以說是改變歷史的一場愛情,沒有這場愛情,對整個世界歷史上的宗教版圖、政治版圖、殖民版圖都很可能大不一樣。因為亨利八世把之前原配妻子西班牙公主(凱薩琳)處死而改變了西班牙的政治基礎。
亨利八世愛情背後的真相
這就是一個很有名的英國歷史,亨利八世當時原配妻子是凱薩琳,西班牙的公主。但是凱薩琳原本是嫁給他的哥哥,結婚時還沒有圓房,亨利八世哥哥就死了。但是這樁婚姻有巨大的經濟互惠、地緣政治的利益。可是嫁到半路新郎死了,理應退還嫁妝,選擇退還婚約把新娘歸還。但是亨利八世覺得這嫁妝都已經送到了,怎麼能退回去呢?然後迫不得已自己就做了新郎,多麼的荒唐。
還有一個原因,除了金錢婚姻以外,那時期的英國要跟西班牙(原名神聖的羅馬帝國)結盟。英國的死對頭是法國還有蘇格蘭所以要從政治角度結盟,凱薩琳雖然活了很多年,還給亨利八世生一個兒子,但是由於未明原因兒子意外夭折了。這是一個硬的理由,凱薩琳沒有給他生兒子,就沒能繼承王位。畢竟亨利八世也只是代行哥哥的義務就娶了嫂子,這是一件罪惡的事,所以亨利八世要結束這個罪惡,實質背景就是他已經不喜歡她了!這是英國文明史上意義最重大的一樁離婚案。
安妮·博林間接扭轉宗教勢力,改變了英國
這麼說一點也不誇張!亨利八世為了離這個婚,就跟羅馬教廷開始對立,因此就宣布英國國王是英國宗教最高的統治,亨利八世對外宣布「你不判我離婚,我就跟你政治決裂」。結果因為這個離婚問題,英國從一個基督教教徒國家英國皇室統治的君主國家,如果英國還是天主教的話,就不一定會出現歷史上光榮革命、大憲章等事件的出現。
其實世界歷史是什麼樣子的,我們都很難想像。19世紀時期,全世界英國和西班牙這兩個帝國到處在競爭,而那個時候世界的先進文化最繁華的都在西班牙,西班牙那時候佔最大的優勢。
現在回頭來看,英國的優勢就在於新教,就在於新教倫理---馬克思·韋伯。天主開拓打天下可以但是治理不了天下,教會會佔領很多土地,對賺錢是沒有興趣的,沒辦法發展資本主義,就是因為和安妮·博林的離婚案,蝴蝶效應影響了英國國體。
偶因一招錯,便為人上人。正常邏輯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但是有一些好的結果往往是因為一個錯誤,這個錯誤就是這場離婚案。因為亨利八世離婚把這個凱薩琳拋棄,所以別人說他遲早會得到報應,他也得到了報應,但是引發了一系列變化,一個是整個的世界宗教版圖和後來的世界版圖;其中還有一個安妮·博林生的女兒伊莉莎白扮演了英國史上最重要的角色而今叫做處女女王,一生沒有結婚,開啟了英國的強盛時期,打敗西班牙。大英帝國的崛起是從她開始。
一個平民女孩的傳奇,安妮·博林利用皇帝亨利八世的愛意從而改變國教,整個國內的政治版圖發生變化,同時把教會的力量都削弱了,所以英國後來能夠有權地運動,有了整個工業化有了後來強大的「日不落」的大英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