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史一狼。今天為大家帶來《聊齋》之《伏狐(二則)》~()由於本篇尺度稍大,溫馨提示:18歲以下讀者請在家長陪同下觀看~
(『』中為《聊齋》原文):
『太史某,為狐所魅,病瘠。符禳既窮,乃乞假歸,冀可逃避。太史行,而狐從之。大懼,無所為謀』:有位太史大人不小心被成精的狐狸纏身,因此日漸消瘦一病不起。請了許多能人異士捉妖,畫符念咒、祭祀燒香、求神拜佛都不見效。於是,這位太史向朝廷請了病假想回歸鄉裡,希望藉由路途遙遠、旅途勞累而擺脫狐狸精。但是想不到,不論太史走到哪裡狐狸精都緊緊跟隨未曾放棄。太史非常害怕,但又無計可施。
『一日,止於涿門外,有鈴醫,自言能伏狐。太史延之入。投以藥,則房中術也』:有一天,太史住宿涿州城郊區,遇見一位行腳郎中,而且這郎中竟然自稱慣會捉妖伏狐。太史走途無路之際只能「死馬當做活馬醫」,抱著試一試的態度請郎中為自己治病。郎中「望聞問切」之後給這位太史開了藥,殊不知卻是「古代偉哥」。
『(醫)促令服訖,入與狐交,銳不可當。狐闢易,哀而求罷;不聽,進益勇。狐展轉營脫,苦不得去。移時無聲,視之,現狐形而斃矣』:開完藥,郎中催促太史服下藥丸之後趕緊進房中與狐狸精「開車」( . )~沒想到鈴醫的「古代偉哥」藥效十分強勁,這位太史趁著藥勁帶著狐狸精「一路狂奔」勢不可擋,時速超過一千二百邁。雖然狐狸必定已修煉了許多年才能「成精魅人」,道行想必非常了得。可是太守有了「鈴醫」的「無敵BUFF」加持,飆起車來勇猛癲狂,直到狐狸精「斃命現形」之後才慢慢「熄火停車」~
『昔餘鄉某生者,素有嫪毒之目,自言生平未得一快意』:第二則故事,男主角是蒲松齡老先生的同鄉,自稱車技能比肩嫪毐(戰國末期人,因「車技不凡」而被呂不韋引薦給秦國太后),說自己生平「開車」從未盡興。
『夜宿孤館,四無鄰。忽有奔女,扉未啟而已入;心知其狐,亦欣然樂就狎之』:該男子有一次夜宿狐館,四下裡連鄰居都沒有。忽然有一位美女跑過來,門沒有開就已闖進男豬腳的房內。雖然男豬腳心知肚明這來歷不明的女子是狐狸精幻化成形,但還是本著「來者不拒」的態度,高高興興地與此狐狸精「開起車來」(ò ó)~
『衿襦甫解,貫革直入。狐驚痛,啼聲吱然,如鷹脫鞴,穿窗而出』:由於男豬腳「操之過急」,而且沒做好準備工作就直接加油提速,導致狐狸精難以適應痛苦難當而「跳車(窗)逃跑」(ω) ~
『某猶望窗外作狎暱聲,哀喚之,冀其復回,而已寂然矣』:而我們的男豬腳卻意猶未盡,在懊惱沮喪之餘仍然對著窗外聲聲呼喚。「呦呦鹿鳴,求其友聲」,雖然我們的男豬腳痴心無比,但是終因「鋼鐵直男」的本性暴露無遺,嚇得狐狸精一去不返()……
正所謂「人妖殊途」、「道不同不相為謀」。妖畢竟是妖,一旦與人過於親近,終究會因妖氣對普通人的身體造成不可逆的傷害,這在歷代志怪小說和現代網絡小說中都已成為共識。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蒲松齡老先生本著「秋名山車神」的態度,寫下的這兩則《伏狐》故事,讀來並不使人感覺恐怖,反因為情節婉轉故事新奇使人忍俊不禁。尤其兩位男豬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對「怪力亂神」克服恐懼,正如蒲老先生所說:『此真討狐之猛將也!宜榜門驅狐,可以為業。』
今天的故事就到這裡,下一期:《聊齋》之《三朝元老》再見~
最後,溫馨提醒:「開車」雖好,可不要貪杯哦(-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