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瀟湘客
《西遊記》中的太上老君從來不以法力著稱,這和《封神演義》中作為整個神仙裡天花板的聖人級別不同,三清在《西遊記》中的設定,從來都只是道行高深而非法力廣大的大神。
在《西遊記》裡,三清中的太上老君對比元始天尊和靈寶道君有著較多筆墨的刻畫,他以煉器煉丹而聞名,老君的八卦爐是個寶貝,出了很多有名的法寶和兵器,比如齊天大聖孫悟空的如意金箍棒、豬八戒的九齒釘耙、青牛怪的金剛琢、金毛犼的紫金鈴等等,皆出於此。
《西遊記》很像是一個拼法寶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有了頂級的法寶似乎就可以無所不能,可以打敗比自己更為強大的對手,比如青牛怪有了金剛琢,能把在武藝和法力上勝過自己的孫悟空擊敗,黃眉老祖憑藉人種袋和金鐃,將包括孫悟空在內的一幹天神打的沒有脾氣,由此可見,法寶對一個人的實力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那麼在這裡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惑著大家,為何在大鬧天宮時,擁有這麼多法寶的太上老君不出手呢?他的一個小小坐騎用金剛琢就能打敗孫悟空,為何大鬧天宮時他不肯拿出這些寶貝收掉孫猴子呢?
有人猜測,太上老君是故意放水,說是佛道相爭,老君在籌劃一局大棋云云,其實這些全都是憑空猜測,與原著的情節內容全不相符,而真實的情況是就算老君用了這些法寶也很難收拾掉孫悟空,這點他心裡再清楚不過。
就拿他的五件寶貝紫金葫蘆、玉淨瓶、七星劍、芭蕉扇和幌金繩來說,紫金葫蘆和玉淨瓶雖然能把孫悟空裝進去,但對他造成不了傷害,因為猴哥曾在八卦爐中鍛造過身體,這兩個能把普通人化成血水的法寶對猴哥沒什麼用;七星劍曾被金角大王拿來砍猴子的腦袋,造成的傷害是猴的頭皮都不帶紅的;芭蕉扇的火也就是八卦爐內的餘火,孫悟空連真正的六丁神火都不怕,又怎麼會怕芭蕉扇的火?至於幌金繩,在金銀二角一難中,曾被猴子輕鬆用利器割開,根本無法降服孫悟空。
除了這五件法寶之外,我們再說說一直爭議很大的金剛琢,金剛琢能套走孫悟空的金箍棒,所以不少讀者朋友認為老君只需要把猴子手中的金箍棒套走,這樣一來猴子就很容易被擒獲了,因為金箍棒是孫悟空的戰力關鍵,這在取經路上面對青牛怪時就能體現出來,沒了金箍棒的孫悟空只能逃跑。
但在這裡要注意的是,大鬧天宮和取經路上的孫悟空真的是同一個孫悟空嗎?換個說法,他們的真正實力相同嗎?
如果大家仔細對比兩個環境下的孫悟空會發現很有意思,大鬧天宮的孫悟空七十二般變化、筋鬥雲、定身術、隱身術、身外化身等法術跟吃豆子一樣,一通亂使,沒有限制,而到了取經路上,仿佛這些技能如同遊戲一樣被加了藍條,只在某個特定的場合下才能使用,法力似乎完全被鎖住了,和妖怪對戰,多是拼武藝,而不是拼法力,這樣一來在大家眼中金箍棒成了孫悟空戰力的關鍵,似乎沒了金箍棒的猴子武藝就變得稀鬆平常,本事就變得很低了。
但大家都忽略了一點,法力和神通才是孫悟空足以傲視三界,大鬧天宮的資本,之所以在取經路上很少使用法力對戰也是作者為了小說的趣味性刻意削減了,而在大鬧天宮時的孫悟空才是顯露出真本領的孫悟空,一個身外化身大法擊敗了五大天王和哪吒太子,三頭六臂在王靈官和三十六雷將中耀武揚威等,因此就算老君能把金箍棒套走,對於大鬧天宮時法力通天的猴哥來說也絲毫沒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