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橋段,幾乎成為了整部西遊的經典。拎著一根金箍棒,橫掃漫天神佛,打的玉帝不敢言語,氣的老君幹吼「潑猴」,最終還是如來佛祖出面,以賭約的形式,將他給鎮壓在了五指山下。雖說事後孫悟空也感覺自己有被如來算計成分,但憑藉先前的那些壯舉,足夠他下界吹噓了。至少換成他那幾個結拜兄弟,肯定是萬萬不敢捅這麼大的簍子。
奈何在五指山下壓了500年後,待得孫悟空蹦出來,護送唐僧取經的途中,卻發現自己喊口號不好使了。在念叨「500年前大鬧天宮的孫悟空」時,非但對方小妖不怕,甚至還拿鬧天宮這件事嘲笑他,直呼「弼馬溫」,害的孫悟空多次惱羞成怒,揭人不揭短,難道那些道行淺顯的妖怪,真不害怕孫猴子手上的定海神針嗎?
不是不怕,而是壓根就不知道這號人物有多厲害。舉個例子,看過《上海灘》的觀眾,都知道杜月笙很厲害,手眼通天。可真要是讓現代人敬畏,那就是另外一碼事了,畢竟誰都沒與杜月笙接觸過。孫悟空面臨的就是這樣的窘境,五百年足以發生很多事情,滄海桑田般的變化。
「齊天大聖」四個字早已成為傳說,即便從說書的哪裡聽過,也大多不會放在心上,看到孫悟空拿個金箍棒站那吆喝,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大聖模仿秀」。縱觀整部西遊史,唯有天上的妖怪下凡,才深知孫猴子不好惹。
再者,孫悟空畢竟屬於失敗的一方,自從讓如來鎮壓後,花果山那些猴子猴孫少不了被天庭剿滅。幫著孫悟空吹噓,打造人設的團隊都讓天庭幹翻了,自然所有話語權都落到了玉皇大帝手上。
那麼問題來了,玉皇大帝好不容易出了口惡氣,他難道會繼續漲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嗎?不管花邊小報上將孫悟空打造的多麼神勇,最終只能是天庭更厲害,更威武,踩著孫悟空的名氣,奠定天庭的威嚴。
當然,這一切都要在孫悟空不知情的時候,低調完成。玉帝也知曉不可能鎮壓他一輩子,好歹人家後面也有靠山。小懲戒,菩提老祖睜隻眼閉隻眼,真要是鬧到不死不休,玉帝和如來根本就承受不住菩提的怒火。以孫悟空小心眼的秉性,出來後得悉天庭過分的消遣他,那還不回頭再來一次——鬧天宮。
所以說,五百年的時間裡發生了很多事,待得孫悟空重新站在陽光下的時候,凡間的妖怪們已經不怕他了,甚至還會拿「弼馬溫」三個字開玩笑。反觀孫悟空生氣嗎?從一系列的行為就能瞧出,他還是小心眼了。
因為一路上,但凡遇到稍微費力氣的妖怪,他從來不親力親為,能找人幫忙,絕對不嫌筋鬥雲「費油」,取經路上八十一難,光觀音菩薩就幫了他多少回?
孫悟空是真打不過那些妖怪嗎?能跟二郎神鬥個不相上下的,放眼整個天庭貌似也沒幾個,妥妥的小心眼,實際上唐僧取經這件事,除了唐三藏之外,都心知肚明。
接下來再說說「弼馬溫」這個官職。顧名思義,弼馬溫聽起來就是個養馬的小官,而實際上他根本就不管養馬,而是負責分配馬匹,比如哪位神仙來了騎什麼馬,都由孫悟空說了算。
要不然,他能趁著閒暇時間結交各路神仙?交朋友都是看身份的,能尿到一個壺裡的,基本身份都差不多,因此「弼馬溫」絕對是個肥差,吃閒飯的那種。
所以說,妖怪們笑話孫悟空,並不是他能力不行,而是玉帝故意給他營造了一個「衰哥」人設,凡間小妖懂啥,有幾個真見過世面?就像網絡上的鍵盤俠似的,大多數都人云亦云,有幾個是深扒真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