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迎面而來的風」,詩人楊牧病逝

2020-12-14 藝綻

根據臺灣媒體報導,3月13日,詩人楊牧病逝,終年80歲。

楊牧1940年出生於中國臺灣花蓮,本名王靖獻,最早筆名其實不叫「楊牧」,而是「葉珊」,1966年赴美國伯克利攻讀博士學位,見證了1960年代的美國平權運動,並將筆名改為楊牧,嘗試以詩介入社會。其代表作包括《楊牧詩集》《山風海雨》等,其詩集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包括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捷克文等。多年來,他一直被認為是諾貝爾文學獎的有力競爭者。

楊牧還是散文家、評論家、翻譯家、學者。他曾任麻薩諸塞州大學助理教授、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教授,1995年從華盛頓大學退休後,結束了長達30年的海外任教生活,返回臺灣後任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講座教授,2013年回到出生地花蓮,擔任臺灣東華大學榮譽教授。

在現代詩壇中,楊牧普遍被認為開闢了一條婉約的路子,1964年赴美後詩風漸趨雄健渾厚,長於敘事詩寫作,文辭典贍雅麗。「我不想重複自己,現在正努力追求詩的新境界,但那是什麼?商業機密。」向來給人嚴肅印象的楊牧,在2018年11月30日臺灣東華大學「楊牧文學研究中心」揭牌時,曾幽默地說。

楊牧近年來身體欠佳,幾日前身體惡化住進加護病房。

截至3月13日晚8時,#詩人楊牧去世#成為微博熱搜,已有超過1000萬的閱讀量。微博中,很多讀者都以他的詩句來紀念他。「在年輕的飛奔裡,你是迎面而來的風……我是多麼熱愛他的詩句。」 「因為好喜歡,曾經一遍一遍謄抄他的《蘆葦地帶》」

日暖

隨我來,薔薇笑靨的愛

雲彩雕在幻中,幻是皇皇的火

照你的長髮,照你榴花的雙眸

薔薇在愛中開放,愛是溫暖的衣

依舊,依舊是輕輕的雷鳴,宣示著

一則山中的傳奇,水湄的神話

日暖時,隨我來,讓我們去坐船

小小的江面罩著煙霧

短牆上湧動著一片等待的春意

林中有條小路,一段綠陰的獨木橋

日暖時,讓我們去,

帶著石蘭和薜荔

走入霧中,走入雲中

在軟軟的陽光下,隨我來

讓我們低聲叩問

偉大的翠綠,偉大的神秘

偉大的翠綠,偉大的神秘

風如何吹來?

為何風吹你紅緞輕系的

長發,以神話的姿態

掀撩你繡花的裙角?

隨我來,日暖時,

水湄是林,林外是山

山中無端橫著待過的獨木橋

雪止

雪止

四處一片寒涼

我自樹林中回來

不忍踏過院子裡的

神話與詩 兀自猶豫

在沉默的橋頭站立

屋裡有燈 彷佛也有

飄零的歌在緩緩遊走

一盆臘梅低頭凝視

凝視自己的疏影

我聽見像臘梅的香氣的聲音

我聽見翻書的聲音

你的夢讓我來解析

我自異鄉回來

為你印證 晨昏氣溫的差距

若是 你還覺得冷 你不如把我

放進壁爐 為今年

水之湄

我已在這兒坐了四個下午了

沒有人打這兒走過——

別談足音了

(寂寞裡——)

鳳尾草從我褲下長到肩頭了

不為什麼地掩住我

說淙淙的水聲是一項難遣的記憶

我只能讓它寫在駐足的雲朵上了

南去二十公尺,

一棵愛笑的蒲公英

風媒把花粉飄到我的鬥笠上

我的鬥笠能給你什麼啊

我的臥姿之影能給你什麼啊

四個下午的水聲比做四個下午的足音吧

倘若它們都是些急躁的少女

無止的爭執著

——那麼,

誰也不能來,我只要個午寐

哪,誰也不能來

風起的時候

風起的時候

廊下鈴鐺響著

小黃鸝鳥低飛簾起

你依著欄杆

不再看花,不再看橋

看那西天薄暮的雲彩

風起的時候,我將記起

風起的時候,

我凝視你草帽下美麗的驚懼

你肩上停著夕照

風沙咬齧我南方人的雙唇

你在我波浪的胸懷

我們並立,看暮色自

彼此的肩膀輕輕地落下

輕輕地落下

-End-

相關焦點

  • 臺灣著名詩人詩人楊牧去世 他的代表作會歷久彌香值得細細品味
    臺灣 詩人詩人楊牧去世 他的代表作會歷久彌香值得細細品味時間:2020-03-14 14:47   來源:澎湃新聞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臺灣 詩人詩人楊牧去世 他的代表作會歷久彌香值得細細品味 根據臺灣媒體報導,3月13日,詩人楊牧病逝,終年80歲。
  • 臺灣詩人楊牧去世,享年80歲
    據楊牧大陸出版方理想國確認,臺灣詩人楊牧於3月13日午後於臺北國泰醫院病逝。楊牧本名王靖獻,在1950年代的臺灣,15歲的他以葉珊為筆名,寫下了第一首詩,從此以後,他就成為了各報紙副刊和詩刊的作者。《在花蓮聽楊牧講詩》一文作者郭玉潔看到,那時候,國民黨宣導」反共文學」,文壇肅殺,詩歌最早出現新氣象。紀弦發起」現代詩」運動,主張學習西方;余光中則提出」新古典主義」,幾大流派論戰迭起,創作旺盛,成為臺灣現代詩的高峰。楊牧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成為一位少年詩人,並且同瘂弦等詩人結識。
  • 懷念詩人、散文家楊牧,風中的等待已是風中最後的等待
    去年三月,詩人、散文家楊牧去世,享年80歲。楊牧初與文學結緣時,曾在詩作《逝水》中寫道:「春天走過,春天悄悄地把我帶走。」這某一瞬間由心而生的想像,無意中預料了生命的句點。我們懷念楊牧,朗誦他的詩作,以及那些像詩一樣的散文。
  • 詩人楊牧去世,詩選曾被漢學家馬悅然譯成瑞典文
    3月13日晚,臺灣詩人楊牧的社交媒體主頁「楊牧書房」發出一張黑白照片,上書「再見,楊牧 1940-2020」,宣告了他去世的消息。據臺灣多家媒體報導,楊牧3月13日病逝於臺北國泰醫院。近年來,他身體狀況欠佳,幾日前病情惡化,被送進了加護病房。
  • 臺灣詩人楊牧的詩歌《雪止》《黑衣人》《水之湄》賞析
    粗覽其作品,覺得楊牧深受中國古典詩歌影響,講究詩歌意境美,其語言溫柔優美輕緩,情感含蓄細膩深沉。>楊牧《雪止》描述的梅花讓人不由自主地想起林逋《山園小梅》「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兩句,詩意流淌,一下將讀者帶入優美的意境之中。
  • 逝者|詩人楊牧:星子在西天輝煌地合唱
    據楊牧作品出品方「理想國」消息,臺灣詩人楊牧於3月13日下午在臺北市國泰醫院去世,享年80歲。正如詩歌《星問》中所寫,在這個春天,他隨著星光、雨水,沉沒塵土,悄然離開人世。對不少大陸讀者來說,楊牧這名字,可能比較陌生。
  • 諾貝爾文學獎的有力競爭者,中國臺灣文學泰鬥著名詩人李牧病逝
    據媒體報導,2020年3月13日臺灣著名詩人,學者,散文學家楊牧在臺北國泰醫院病逝,終年80歲。他的代表作包括《隱喻與實現》《失去的樂土》《葉慈詩選》《英詩漢譯集》等。除了是一名詩人外,還是散文家、評論家。曾出過一系列關心現實和批判現實問題的作品,獲得過2007年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2013年美國紐曼華語文學獎等。
  • 臺灣詩人楊牧去世!曾告訴北大陳平原:院長要代表教授對付校長
    3月13日,臺灣詩人楊牧去世,享年80歲。楊牧自少年就活躍詩壇,還創辦了洪範書店,在文學翻譯上也有建樹。漢學家馬悅然曾評價楊牧為「有中文血液的詩人中寫得最好的。」老師每堂課要花15分鐘講典故,就能幫學生找到方向楊牧還強調,胡適提出的「不要忘說典故」令他印象非常深刻,老師每堂課只要花15分鐘講典故,就可以幫助學生找到創作方向。「我現在覺得典故還是可以用的,作詩不能必典故,但典故是有力的,可以使你在兩三行間傳達出三五首詩的不同意義。」『歸去來兮,胡不歸?』胡不歸是什麼?
  • 雨水飄打過我的墓志銘/春天悄悄地逝去 臺灣詩人楊牧去世
    我沉沒塵土,簪花的大地一出無謂的悲劇就此完成了完成了,星子在西天輝煌地合唱雨水飄打過我的墓志銘春天悄悄地逝去——楊牧《星問》今日有消息稱,中國臺灣地區著名詩人楊牧於3月13日下午在臺北市國泰醫院去世,享年80歲。
  • 臺灣詩人楊牧去世:他是在古典與現代之間出入自如的「詩騎士」
    據多家臺媒報導,臺灣著名詩人楊牧3月13日於臺北國泰醫院辭世,享年80歲。 臺灣「中央社」稱,楊牧近年身體不佳,呼吸系統與心臟皆有狀況,前幾天身體惡化住進加護病房。臺灣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特聘教授須文蔚表示,楊牧上禮拜送進加護病房就昏迷,沒有清醒過來,過世時十分安詳。
  • 臺灣東華大學悼念詩人楊牧:東華因有大師而成為大學
    據島內媒體報導,臺灣詩人楊牧3月13日逝世,享年80歲。3月14日,與楊牧淵源深厚、校內設有「楊牧書房」、「楊牧文學研究中心」的臺灣東華大學發文悼念稱:大師讓東華成為大學。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東華大學校長趙涵說,楊牧是該校人文社會科學院首任院長,他曾在東華留下深刻印記,使得東華因有大師而成為大學,這些印記永存在東華師生的校園記憶中不滅。趙涵感嘆,楊牧教授是臺灣文學巨擘,他的過世象徵著臺灣文學天空彗星殞落,這不只是東華師生的一大損失,相信生活在臺灣的每一個人心中無不深感悲痛。
  • 臺灣著名詩人楊牧去世,曾一度被認為是諾貝爾文學獎有力競爭者
    楊牧,本名為「王靖獻」,1940年9月6日出生於中國臺灣省花蓮市。此時臺灣還處於日本帝國主義的控制之下,幼年時代的楊牧就展示了語言天賦,很小就認識臺語、日語和部分阿美語。1946年秋,6歲的楊牧考入了花蓮市國民明義學校,正式學習國語,接觸到了《血滴子》等漢語作品。高中時以後以「葉珊」為筆名,向詩歌雜誌投稿。1972年,將筆名從「葉珊」改為「楊牧」。後來他的詩集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包括英、法、德、日、捷克文等。
  • 楊焄|詩人已逝,詩人不朽!
    楊牧詩人楊牧一個月前在臺北悄然病逝,相關報導大多聚焦於他在新詩創作方面所取得的卓著成就,甚至稱許為諾貝爾文學獎的有力爭奪者,卻很少提及他同時還是一位傑出的古典文學和比較文學專家。楊牧曾嘲諷過「我們有許多看不懂艾略特原文又拼命崇拜艾略特的批評家」(《紀念朱橋》,收入《楊牧自選集》),他本人對這位二十世紀英語世界裡最重要的詩人和批評家當然不會陌生,早年還曾嘗試「寫了一首近兩百行的『輓歌』,大量使用李義山詩謎的技巧,拿來和艾略特等現代西方詩人的意象互相交織」(《
  • 詩壇又一閃亮之星駕鶴西去,臺灣詩人楊牧告別人間,享年80載
    《專欄A:每日熱點》·觀點犀利有態度,有理有據有深度〡男人幫:沐涵 撰寫〡男人幫: 拜仁陳巖石 大緊愛活塞 編審楊牧,1940年9月6日出生於臺灣花蓮市,其本名叫王靖獻在最早的時候,「楊牧」還不是王靖獻的筆名,以前他的筆名叫「葉珊「。他出生時臺灣還處於日本的管控之下。小時候的楊牧就認識臺語、日語和一些阿美語。在1966年遠赴美國攻讀博士學位,見證了60年代的美國平權運動,也將筆名改名楊牧。楊牧這個筆名改了之後,他嘗試以詩並立於社會。
  • 10月,心若不動,風又奈何,3星座邊走邊忘,才能讓幸福迎面而來
    無論什麼事,都是先為喜歡的人著想,考慮你的感受。10月,心若不動,風又奈何,3星座邊走邊忘,才能讓幸福迎面而來。 10月,心若不動,風又奈何,獅子座邊走邊忘,才能讓幸福迎面而來。
  • 自由詩人許巍,嚮往自由就去聽許巍的歌,曾經的你像風一樣自由
    《故鄉》「你在我心裡永遠是故鄉」歌詞簡單而不矯情,是很多人眼中最動聽的情歌之一這首歌從頭到尾都是那麼抓耳動聽這首歌講述了一位浪子視他心愛的女子為故鄉,盼望著能夠回到故鄉與他心愛之人見面的思念整首歌沒有豪言壯語,曲調也沒有跌宕起伏的地方,卻擁有著濃厚的禪學的味道,震撼人心這首歌相信也是大家最為熟悉許巍的一首歌之一對於許巍,粉絲是這樣評論的「有位自由詩人,他叫許巍,有位孤獨詩人,他叫樸樹,有位理想詩人,他叫李健,有位搖滾詩人,他叫鄭鈞」
  • 唐代詩人李嶠的《風》,句式組合巧妙,在詩中描寫風但無一風字
    古代很多詩人都喜歡寫詠物詩,把自己要表達的思想和情感,放在物上,託物言志。唐代詩人李嶠在文學造詣上很深,《風》就是他其中的一首詩。我們都知道風是無形的,要想把無形物描寫好,是很難的,那李嶠是怎樣做到除題外,詩中不出現一個風字,還把風的力量、性格描寫的很到位。
  • 詩人筆下的風是什麼樣子的?風又如何影響我國的氣候
    上一篇文章跟大家分享了一些寫春的詩詞,有春自然也少不了風。今天我們來看一看詩人筆下的風,都是什麼樣子的。除了吹面不寒、綠岸送暖的春風,還有夏日的「捲地風來忽吹散」、秋天的「八月秋高風怒號」以及「北風捲地白草折」。那麼,什麼是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