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向海圖強的高質量發展新路——琿春市大力發展海洋經濟記事

2020-12-24 吉林省人民政府

  從空中俯瞰琿春防川,最耀眼的莫過於15公裡外那一抹碧藍的海岸線。琿春,是我國唯一中、俄、朝三國接壤的邊境窗口城市。作為吉林省對外開放的橋頭堡,奔流千裡的圖們江帶著吉林人的出海夢奔向日本海,這片開放的熱土因此如江一樣活力四射,像海一般激情澎湃。

  近海,是琿春區位優勢的點睛之筆。琿春歷史上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城市和國際商埠。近年來,琿春立足助力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搶抓「一帶一路」建設、琿春國際合作示範區建設等開放戰略新機遇,打破內陸城市發展模式,依託面向東北亞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包括海產品加工、陸海聯運、國際物流等轉型產業在內的海洋經濟,探索向海圖強的高質量發展新路。

  做強做活「海產經濟」

  琿春,雖然近海不靠海,但毗鄰的俄、朝兩國海產品資源豐富,其中主要進口區——俄羅斯遠東捕魚區位於太平洋北部海域,是世界性漁業高產區,佔俄羅斯海產品總量的80%以上,年捕撈量約280萬噸。

  得益於成熟的跨境通道和便利的口岸通關,國外取材、國內加工、主銷國外,「兩頭在外」是琿春海產品與眾不同的營銷模式,「區位+資源+政策+園區+品牌」是琿春做活海產經濟的「法寶」。隨著不斷引進和發展冷鏈運輸、倉儲、深加工等上下遊配套企業,琿春水產品加工產業鏈條業已形成。

  在琿春市委、市政府的努力下,琿春口岸、圈河口岸於2016年正式被批准為進口冰鮮海產品、食用水生動物指定口岸,為原料進口和跨境合作打開了有利通道。為了讓產業的根扎得更加深厚堅實,琿春市政府主導建立了琿春國際合作示範區水產工業園區,吸引了來自山東、浙江、遼寧等沿海地區的100多家加工型、貿易型企業和400多家個體商戶「扎堆」發展。

  2018年,琿春出口加工區升級為綜合保稅區後,實行「境內關外」的海關監管模式,享有國家賦予的進出口免稅、入區退稅、進料保稅、免徵增值稅、免臺帳保證金等優惠政策。當年,琿春海產品進出口貿易總額約22億元,海產品加工業實現產值超90億元。2019年,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103.18億元,同比增長10%。

  立足打造百億級產業,琿春市建立了市級領導包保重點項目責任制,對水產等項目審批開闢「綠色通道」。目前,魷魚圈、鱈魚片等印有「琿春」標籤的海產品,不僅暢銷美國、西班牙、義大利、阿聯等國家和地區,帝王蟹、板蟹等鮮活海產品還實現了當日發貨,當日就能登上華東和華南地區百姓餐桌。

  「借港出海」連線世界

  琿春地理位置優越,連三國通五國,擁有4個國家級公路和鐵路口岸,周邊200公裡範圍內分布著俄羅斯等鄰國10餘個優良港口,目前已開通經俄港口到達韓國、日本及我國東南沿海城市的多條航線。隨著邊境經濟合作區、中俄互市貿易區、國際合作示範區、綜合保稅區等開放平臺相繼設立,以及長琿高速公路、長琿高鐵先後開通,琿春儼然成為吉林省實施「借港出海」戰略最為關鍵的一顆棋子。

  東方風來,琿春對外開放的巨輪正駛向大海深處。今年4月,琿春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獲批,琿春市委、市政府積極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支持琿春開展海洋經濟合作發展示範的意見》,整合成立市委改革和財經委員會,在全市抽調30餘名精幹力量,專班保障海洋經濟發展各項任務順利推進。

  開放發展,通道先行。琿春市深入推進「借港出海」戰略,5月,首次開通經俄羅斯扎魯比諾港至青島航線,形成了與寧波「內貿外運」航線雙線並行的新格局,琿春乃至吉林實現與長三角、環渤海經濟圈「一線相連」。對俄陸路口岸實施無假日通關,琿春口岸出口解放牌貨車車頭6批次25臺,海洋班列進口冷凍水產品7批次3758噸。今年上半年,中俄琿馬鐵路過貨量達146萬噸,同比增長46.9%。

  琿春市深化與浙江寧波的東西部對口合作,以開放發展為支撐,高質量培育區域發展增長極。依託寧波港口優勢和產業優勢,推進寧波舟山港集團與琿春市合作建設琿春國際港,開通「中國琿春-俄羅斯扎魯比諾-中國寧波」的「內貿外運」航線,打造東北亞國際物流集散中心,促進琿春海洋經濟發展;發揮寧波「北鬥+網際網路+漁業」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優勢,與琿春市實施智慧漁業協作,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助力琿春市按下開放發展「快進鍵」,也為寧波贏得開拓東北亞市場新機遇。

  絲路揚帆,通達四海,吉林省「通海夢」在現實中日益生動。為支持對外通道建設,琿春海關採取壓縮通關時間、減稅降費、綠色通道、加班驗放、無節假日通關等系列措施,推動開闢「琿春-扎魯比諾-青島」新航線、對俄果蔬出口重啟、「中俄海洋班列」等項目快速發展,讓琿春對外通道進一步暢通。今年前三季度,進口通關時間壓縮五分之一,出口貨物通關時間壓縮三分之一,「兩線(內貿外運、海洋班列)」進出口貨物種類呈多樣化,由煤炭、板材擴展到奶油粉、玉米、小麥細粉、冷凍水產品等多種類型,內貿跨境運輸貨物1.6萬噸,同比增長97%。

  「智慧引擎」優化活力

  發展海洋經濟,創新是第一動力。依託沿邊近海、口岸通達的區位優勢和琿春綜合保稅區的平臺優勢,琿春市全力打造「智慧引擎」,加速優化海洋經濟「巨輪」驅動向高質量發展。

  發展海洋經濟,培育新動能,開啟新引擎至關重要。今年以來,琿春市相繼獲批跨境電商綜試區、零售商品進口和互貿進口商品落地加工試點城市,入選全國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名單、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名單,開通跨境電商「1210」保稅進口業務,跨境電商貿易額達3.1億元,是去年同期的10倍。琿春跨境電商起步雖晚,但發展迅猛。

  為促進跨境電商發展,琿春海關開闢「綠色通道」,通過實施預約通關等方式大幅提升跨境電商通關效率。琿春跨境電商監管中心投入運營後,實現了一個平臺推送數據、一個倉儲查驗比對、一個卡口通關過貨的「三個一」模式,創造了良好的通關環境。

  海路、陸路物流暢達,讓琿春綜保區插上騰飛之翼。該區充分發揮保稅政策作用,不斷提升通關服務效能,吸納更多優質企業入區發展。目前,暢達、菜鳥、速賣通、環球易購等國內外電商和物流企業紛紛進駐琿春。借勢登高,琿春市將依託綜合保稅區不斷培育跨境電商全產業鏈和生態圈,通過建立跨境電商產業園、孵化產業園等項目,加快向「買全球」「賣全球」邁進。

  隨著琿春市與寧波市奉化區東西部對口協作和海洋經濟領域合作進程不斷深入,琿春水產企業融資難、銷售渠道窄等問題成為了亟待解決的頭等大事。2019年2月,奉化區創新實施「智慧漁業」協作項目,選取了寧波海上鮮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作為試點幫扶協作企業。他們利用國內領先的基於「北鬥+網際網路+漁業」的一站式漁業綜合服務平臺——「海上鮮」,建設總投資1.5億元的智能化全球海產品交易平臺項目。全力拓展琿春從俄羅斯進口海產品在國內市場銷售,推動企業擴大產品加工規模、延伸產業鏈發展、打造海產品品牌、提高企業知名度。同時,「海上鮮」作為跨境電商平臺,利用琿春水產品的成本優勢,將業務領域向俄羅斯、東協等拓展,進一步擴展琿春海產品的銷售範圍。

  截至目前,「海上鮮」已為琿春市10多家企業提供金融授信服務6000多萬元,填補了扶貧協作金融扶貧「空白」;與30多家水產企業建立了電商平臺合作關係,推動了琿春「網際網路+海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寧波海上鮮「智慧漁業」協作項目成功入選全國「攜手奔小康」典型案例,系全國唯一入選的海洋類案例。

  潮頭踏浪,其時已至,其勢已成。琿春市將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堅持以海為源、與洋互動、對外開放、向內輻射,著力開拓向海發展空間,以琿春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為契機,奮力打造新時代面向東北亞開放合作橋頭堡,為吉林振興發展繪就令人矚目的藍色畫卷。

  記者 王法權 張琰

相關焦點

  • 市海洋發展局:向海圖強 謀海為民 全力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市海洋發展局堅持與改革同頻、與發展共振,加壓苦幹,奮力攻堅,實現了海洋發展走在前列、海洋資源不斷優化、漁業管理持續規範的良好局面。一、錨定航向,全心辦好惠企利民實事。牢記「謀海為民」,零距離傾聽群眾「好聲音」,最大限度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 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背景下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路徑思考
    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撐,海洋經濟是對外開放的重要載體,是國家經濟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未來發展的戰略空間。海洋經濟作為高度外向型的經濟類型,受國內國際形勢影響大,「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提出對下一步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 發展海洋經濟 建設海洋強國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陸海統籌,發展海洋經濟,建設海洋強國。要求我們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全局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那麼,如何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從海洋大國邁向海洋強國?新時代,海洋經濟將迎來什麼樣的發展新機遇?一場以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大會,11月29日在山東煙臺舉行。
  • 岔尖漁港突破傳統建港模式 助推濱州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為了能給漁船一個安全的「新家」,一座現代化的漁港經濟區正在濱州北海經濟開發區海洋漁業生態產業園內崛起,形成了北海向海發展的一個新支點。9月5日,「強四力 走基層」2019·濱州網媒海疆行活動採訪團來到濱州北海岔尖漁港,探尋北海海洋漁業經濟的發展之路。
  • 深度融入「一帶一路」 大力發展海洋經濟 加快實現全面振興
    近年來,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有力領導下,吉林振興發展優勢日益突出,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已經成為創新創業的熱土。民革中央一直關注吉林發展,高度重視琿春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推動東北亞經濟合作發展、打造「一帶一路」北向新通道等工作。
  • 文化交融促團結,琿春市大力推動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繁榮發展
    琿春市高度重視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著力發揮民族文化在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中凝聚人心、彰顯活力、提升形象、積蓄後勁的重要作用。在琿春,民族文化的瑰寶始終被精心呵護。記者來到密江鄉洞簫演出廣場,簫聲悠揚,裙裾蹁躚,村民們身著豔麗的朝鮮族傳統服裝,載歌載舞,氣氛熱烈。
  • 慶祝中國海洋大學建校95周年:向海圖強育棟梁!
    「新時代賦予了當代青年大學生新的責任和使命,希望同學們立足自身實際,進一步增強愛國之情、報國之志,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自覺培養勇於擔當的品格,練就過硬本領……為國家建設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 10月10日,一堂別開生面的思想政治課在中國海洋大學的「樹下空間」生動開講,圍繞「青春·海大·祖國」這一主題,校長於志剛與在場學生深入暢談交流。
  • 大力發展藍色經濟,做好經略海洋這篇大文章丨閃電評論
    海洋經濟發展前途無量,而建設海洋強國,則必須進一步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加快海洋經濟科技創新步伐。提高政治站位,強化建設海洋強省的使命擔當。經過科學謀劃,精心準備,2018年5月10日,山東省委、省政府在青島召開山東海洋強省建設工作會議,出臺了《山東海洋強省建設行動方案》,提出了實施海洋強省建設「十大行動」,出臺一批含金量高的「硬核」措施,標誌著山東海洋發展從戰略規劃階段正式轉入全面實施階段。狠抓落實,雷厲風行。創新驅動,為大力發展藍色經濟儲能蓄力保駕護航。
  • 開發區澎湃起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聯盟力量」
    澎湃起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聯盟力量」。作為全市經濟的龍頭,自貿區煙臺片區的承載地,開發區必須勇立潮頭,當好高質量經略海洋的「排頭兵」。開發區範圍現有1000餘家涉海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和社會組織等。要想實現高質量發展,就必須要有高質量的戰略引領、產業統籌、資源整合——而這一切,都必須源於黨的領導,通過高質量的黨建引領,實現高質量經略海洋——全國首個經略海洋黨建聯盟應運而生。
  • 煙臺牟平發揮資源優勢、調整區域布局、發展海洋經濟 傳統海洋產業...
    近年來,牟平區著力推動海洋漁業經濟向規模化、生態化、現代化發展,充分發揮區位、資源、產業優勢,推進漁業產業結構和區域布局調整,向「海洋漁業﹢」轉型,使得傳統海洋產業鏈走上了升級之路。  海洋牧場開啟牟平「海上糧倉」  向海而生的牟平,因漁而興。
  • 山東舉行「十三五」時期海洋經濟(海洋產業)發展成就新聞發布會
    落實總書記指示要求,大力發展海洋產業,加快發展海洋經濟,是山東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政治任務,也是推進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的必由之路。  「十三五」以來,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全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山東要更加注重經略海洋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陸海統籌,科學推進海洋資源開發,加快構建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海洋經濟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 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
    「新發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新認識,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理論指引和實踐指南。」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結束後,連日來,我省廣大幹部群眾對新發展理念展開熱議。新發展理念指引下,「十三五」以來,我省經濟總量超過4.6萬億,位居全國第六。從速度效益看,2016年至2019年,我省人均GDP超過5.5萬元,年均增長7.2%,增速較全國高出1個百分點。
  • 【評論】奏響「海洋強縣」「美麗富民」同頻共振最強音
    縣委十四屆九次全會審議通過的《關於制定象山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要緊扣「聚力一二五、奮力上臺階」目標要求,全面實施「海洋強縣、美麗富民」戰略。這基於對象山未來一個時期的全局性研判和根本性謀劃,是全縣上下搶抓機遇快追趕、時不我待攀新高的關鍵抓手和主攻方向。
  • 安陽市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湯陰實踐
    河南安井食品有限公司2018年10月落戶湯陰,秉承高質量發展經營理念,項目總投資12億元,全部投產後年產量可達10萬噸,將成為華北地區規模最大的火鍋速凍食品生產線;同時也將與湯陰縣園區肉製品加工企業形成上下遊配套聯動,進一步豐富和延伸湯陰健康食品產業鏈條,推動縣域經濟蓬勃發展。  秣馬厲兵,砥礪前行。
  • 學術交流 | 海洋測繪產業發展透析及其思考
    在國際經貿環境更趨複雜的嚴峻形勢及國內經濟結構加快調整的大背景下,構建基於「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是黨中央在國內外環境發生顯著變化大背景下,推動我國開放型經濟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海洋經濟發展總體保持穩定,海洋經濟波動逐步趨緩,促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了人們的共識。當前總體而言,海洋測繪產業呈多元化發展的勢態,除了港口工程建設外,海洋經濟建設、海洋資源開發與保護利用在向深度與廣度發展,海洋經濟發展對於產品的新技術應用需求加大,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就來梳理一下,供大家參考。
  • 鳳觀齊魯2020|港城融合加速跑 日照繪就向海圖強新藍圖
    為拼搏鼓勁,向奮鬥致敬,鳳凰網山東推出大型年度策劃——「考驗如火 淬鍊真金 鳳觀齊魯2020」,關注這一年不同群體在疫情面前艱苦卓絕的努力,聚焦山東不同層面在高質量發展大潮中的矚目成績,展現16地市和主流企業在全國新一輪發展大潮中的勇於趕超。黃海灘頭千年睡,日照東岸巨港出。日照的起點,源於港口的誕生。日照的發展,根植於港。
  • 山東費縣:用新理念引領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山東省政府公布的「2019年度縣域經濟高質量差異化評價結果」中,費縣獲「雙招雙引」專項評價先進縣。  「近年來,我們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聚焦高質量發展主線,突出抓好『動能轉換、全面小康、鄉村振興、區域協調、深化改革、守住底線』六大攻堅任務,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 武漢理工大學信思金:以高質量科技供給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以高質量科技供給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大力推進科技創新,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強化創新文化建設,強化創新型教師隊伍建設,強化創新平臺建設,激發人才創新活力,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持。
  • 做大做強海洋經濟(新知新覺)
    合理開發資源 保護生態環境做大做強海洋經濟(新知新覺)  季永寶  海洋對人類生存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海洋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進一步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推動我國海洋強國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提升海洋科研能力、做大做強海洋經濟,是推動建設海洋強國的一個重要方面。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煙臺片區(以下簡稱煙臺片區)自掛牌運營以來,堅持解放思想、勇於突破,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努力做好經略海洋這篇大文章,為海洋強國建設作出貢獻。
  • 「三新經濟」成江蘇高質量發展的「未來經濟」
    傳統產業領域在被改造,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興起,「三新經濟」成為江蘇高質量發展的「未來經濟」,為「強富美高」新江蘇再出發注入新動能。嫁接「三新」,傳統產業「老樹發新枝」在構建自主可控現代產業體系過程中,通過「研磨」技術、「嫁接」智能、補鏈強鏈,「三新經濟」正在推動傳統產業「老樹發新枝」。「我們深耕的智慧零售正是『三新』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