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十四屆九次全會審議通過的《關於制定象山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要緊扣「聚力一二五、奮力上臺階」目標要求,全面實施「海洋強縣、美麗富民」戰略。這基於對象山未來一個時期的全局性研判和根本性謀劃,是全縣上下搶抓機遇快追趕、時不我待攀新高的關鍵抓手和主攻方向。
「堅持陸海統籌,加快建設海洋強國」,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象山海洋資源優越,擁有925公裡長的海岸線、6618平方公裡的海域面積、600多個島礁,坐擁象山港和三門灣兩大港灣。如何將海洋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必答題,是大力實施「海洋強縣」戰略的根本考量。
實施海洋強縣戰略,打造海洋之城。我們要堅持海洋經濟在象山發展全局中的首要地位,發揮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國字號」平臺牽引作用,推動海洋優勢創造性轉化,吹響深耕海洋、向海圖強的「衝鋒號」。加快建設海洋產業高能級平臺,推動海洋產業綠色發展、海洋科技創新、海洋資源市場化改革取得突破,初步構建「四港」聯動的大開放格局,大力發展「123」百億級產業集群,努力成為寧波爭創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重要功能區。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環境優美、生活甜美、社會和美,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象山具有良好的生態基底和自然稟賦,半島濃翠和海灣蔚藍構成了象山經濟社會發展的「背景色」、令人引以為豪的「標誌色」。象山之美,既美在海岸島礁、沃野平疇,又美在人文薈萃、社會和諧。建設花園半島、發展美麗經濟,是我們每一個人共同參與、共同享有、共同受益的永久事業。
實施美麗富民戰略,打造美麗之城。我們要以統籌海陸環境治理為重點,以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為著力點,高標準建設濱海大花園,高質量發展全域旅遊,高水平推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精彩轉化。大力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打響北緯30度最美海岸線品牌,爭創全國鄉村振興示範縣,全面建設美麗縣城、美麗城鎮、美麗鄉村和美麗港灣,贏得永續發展的美好未來。
總之,海洋經濟、美麗經濟是我縣最大的優勢和潛力所在。「強縣」與「富民」同頻共振,必定迎來縣域高質量發展「花開兩朵」的絢麗前景。縣委提出實施「海洋強縣、美麗富民」兩大戰略,既體現了目標導向和發展舉措的統一,又體現了戰略的整體繼承性和延續性,契合象山實際、順應群眾期盼,是未來象山發展的最準確定位、最關鍵抓手和最清晰藍圖。
來源:象山縣傳媒中心
作者:《今日象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