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塞塔石碑的意義:古埃及文字的起源,聖書體文字是如何被破解的

2021-01-09 C叔聊歷史

這是C叔聊歷史的第 31 篇文章

古埃及象形文字

今天來聊聊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羅塞塔石碑。這也是C叔英國遊的第一篇文章

這塊石碑其實就是一塊殘缺的花崗巖,因為是在一個叫羅塞塔的地方被發現,所以就叫羅塞塔石碑。它位於大英博物館的1樓4號展廳,一般情況下石碑周圍總是擠滿了人,別說和石碑拍個合影,哪怕就拍個石碑正面,都要等不少時間。

▲ C叔攝於大英博物館,擠不進去只能拍個側面

為什麼一塊破石頭會受到如此追捧?主要原因就是羅塞塔石碑上的文字。

1

羅塞塔石碑是怎麼被發現的?

故事要從古埃及聖書體文字開始講起。

在古埃及的壁畫裡,經常會看到類似這樣奇怪的文字。

當然,與其說是文字,不如說是圖畫,而這些蛇啊、鳥啊、人啊等圖畫,就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也叫聖書體。

如果能夠破譯這些圖畫的意思,就能知道3000多年前的古埃及到底發生了什麼。

自從發現這些聖書體以後,就不斷有人嘗試破譯,不過當時的破譯純靠想像,所以始終沒什麼進展,轉折就發生在18世紀末。

當時拿破崙想要通過遠徵埃及進而控制印度,讓印度成為法國的殖民地。而拿破崙意識到要想統治一個不同文明的古國,就需要了解和掌握當地的文化和資源。於是拿破崙派出了167人的龐大科學藝術考察團,考察團在埃及發現了許多古蹟。

在拿破崙遠徵埃及後,也帶回了許多埃及珍貴文物,這讓歐洲一下子掀起了埃及熱,都跑去埃及淘寶。1799年8月,法國在尼羅河支流入海口修築防禦工事,一個工程部隊發現了一塊刻有奇怪文字的石碑,當時法國兵對挖出文物都習以為常,可他們的長官布夏爾看到後吃了一驚。

因為布夏爾懂點古希臘語,他看到石碑上刻有3種文字,2種看不懂,還有1種就是古希臘語,布夏爾猜測這塊石碑非比尋常,於是報告了上級長官。

後來這個發現連拿破崙都驚動了,他下令把石碑運到開羅,製作了複製品,將拓片送給一些歐洲知名歷史學者研究。通過解讀古希臘語,學者們很快知道了石碑的內容,大意是紀念年幼的託勒密五世登基成為法老一周年,祭祀歌功頌德一番。

這些內容沒什麼可說的,重要的是最後一句,為了曉諭天下,祭祀決定用聖書體、世俗體和古希臘文字刻寫。也就是說,碑文內容上的3種語言,寫的內容是一樣,而當時學者對古希臘語是很熟悉的,這也意味著,這塊羅塞塔石碑將成為破譯古埃及文字秘密的「鑰匙」。

儘管有了鑰匙,在聖書體是表意還是表音問題上,出現了分歧,破譯工作陷入了僵局。

2

古埃及聖書體是如何被破解的?

說到這裡要介紹一個重要人物,法國人,讓·富朗索瓦·商博良。

商博良出生在一個法國書商的家庭,哥哥雅克是從事古代史研究的,而且熱衷於躋身上流階級。商博良對社交沒什麼興趣,但在哥哥影響下,從小對古代史和人類起源問題非常感興趣。

於是哥哥資助他上了法國當時最貴的狄賽爾教會學校,為了研究古代人類,商博良很快掌握了拉丁語和希臘語,由於成績出色,學校允許他學習阿拉伯語、敘利亞語和迦勒底語 3 種閃族文字。

而一次重要會面改變了商博良的一生。

前文講了有拿破崙組織了167人的考察隊去埃及,而傅立葉就是其中之一,沒錯,就是那個著名的數學家傅立葉。

傅立葉回到法國後,負責編寫《埃及記敘》,同時也成為了伊澤爾省省長。他有一次聽說當地一個學生對埃及非常痴迷,就邀請他到自己家參觀古埃及文物收藏。這個學生就是商博良。

當時商博良只有11歲,對於省長大人的接見非常緊張拘束,而只有當參觀埃及文物時,才放鬆下來。就是在參觀過程中,他發現還沒人能弄懂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於是,他立下宏願,總有一天要弄明白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於是他開始了東方語言和古代史的學習,希伯來文、巴比倫文、波斯文、梵文、阿拉伯文、科普特文。

在商博良學習的同時,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破譯也在進行中,其中有一個實質性的發現來自於託馬斯·楊,沒錯,就是那個物理課本裡著名的雙縫幹涉實驗的託馬斯·楊,當時這些科學家似乎都是全才。

楊通過研究羅塞塔石碑,有兩個重大發現:

一是破解了古埃及的數字系統,比如什麼圖畫代表1,什麼代表10,什麼代表100。

二是發現了,古埃及君王的名字外面都會被畫一個圈。

楊推測古埃及文字是表音文字,也就是每個符號都是一種讀法,進一步他還發現,不同符號也可能讀音一樣,就是同音字。但仍然有許多符號不知道該怎麼讀,託馬斯·楊也無法更進一步。

終於輪到商博良登場,相比其他人,他會多種語言的優勢體現了出來,在研究羅塞塔石碑後,他第一個提出,古埃及象形文字,既不是純字母系統、也不是表音文字,而是既表音又表意。

根據自己的研究,他把這些符號分門別類,編成了一張對照表。但這只是他的一家之言,而且樣本也不夠。

在1821年,他在一份《卡薩帝草紙》上,發現了世俗體的克裡奧帕特拉(埃及豔后)的名字,根據自己的對照表,他將世俗體翻譯成象形文字,但還無法驗證。同年,他在埃及亞斯文的菲萊神廟裡發現了一份方尖碑拓片,這份拓片上有古希臘文和象形文字對照。

在上面,商博良不僅發現了託勒密,還發現了克裡奧帕特拉的象形文字,和他翻譯的完全符合。順著這條線索,又翻譯出,亞歷山大、柏林尼斯、提比略、多密善、圖拉真、拉美西斯等君王的名字。

終於,在1822年9月29日,商博良在巴黎科學院召開的重要會議上,宣布古埃及象形文字釋讀成功。這一天,也是一門新興學科 - 埃及學的誕生日。

此時,距離商博良立下誓言的那天,已經過去了整整20年。而距離這門語言最後被使用,已經過去了1432年。

而這一切都源於這塊破損的羅塞塔石碑。

3

羅塞塔石碑又是怎麼到英國的?

不論是發現,還是破譯都是法國人的事情,可羅塞塔石碑為什麼會在英國呢?

這還得從拿破崙說起,拿破崙本來想的很好,歐洲大陸已經沒什麼對手,只有英國孤懸海外,海軍沒他厲害過不去。如何打敗英國?那就要從英國的海外殖民地開始,遠徵埃及,進而控制印度,切斷物資補給。而且,這也是當年亞歷山大大帝的軌跡。

計劃是很好,結果法軍是到了埃及,但就在尼羅河阿布基爾灣海戰中,法國海軍被英國海軍全殲,史稱尼羅河河口海戰。結果反而是法軍無法從本土得到補給,沒物資這下部隊抓瞎了。

不過還好,前文不是說法軍還帶了167個專家過去嘛,靠著這些專家,法軍在埃及設立了兵工廠,啤酒廠,儀器設備廠,醫院等設施,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他們發現了羅塞塔石碑。

但抵抗了2年,埃及還是被攻破了,1801年9月英軍和法軍籤訂了《亞歷山大條約》,這條約內容法國人一看也壓力山大,條約規定,法軍要交出在埃及發現的所有文物和研究資料。

法國人很生氣,殺人誅心啊,大不了魚死網破,於是法國人威脅要把研究資料一把火燒了。最終協商下來,文物留下,研究資料法國人帶走。

結果法國人還想留一手,偷偷把羅塞塔石碑當資料運走,最後也不知道誰走漏消息,被英國人查到,最終,羅塞塔石碑還是到了大英博物館。

但是羅塞塔石碑的秘密還是被法國人商博良給破解的,埃及政府後來為了感謝商博良,特別把拉美西斯二世法老的方尖碑送給了法國,這個方尖碑高23米,重230噸,法國人用了2年才把東西運回法國,方尖碑現在就佇立在協和廣場上。

這就是羅塞塔石碑的故事,出於好奇,我嘗試了一下用聖書體來寫我的名字:

ChrisQu,感覺還挺帥的。

相關焦點

  • 在羅塞塔石碑出土紀念日 谷歌推出首款基於機器學習的古埃及象形...
    今天是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的出土紀念日,羅塞塔石碑的發現首次解開了古埃及象形文字之謎。4000多年前,古埃及人使用這套書寫系統來記錄他們的故事,但只有一小部分人知道如何閱讀和書寫這些文字。
  • 羅塞塔石碑與古埃及的故事
    而且,儘管後來中國人發明了更進一步的造紙技術,可是直到今天,許多國家的文字裡,紙這個字還都是從紙草演變而來的。最早的埃及人,把紙草的一頭剝開,用尖端站著葉汁和煙渣調和的墨水,在紙草紙上寫字。由他們寫的字看來,你是不是覺得這樣的文字,和蘇美爾人、也和我們中國人古老的象形文字有幾分相似呢?
  • 商博良不是簡單人物,他破解《羅塞塔石碑》,發現埃及古文的秘密
    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埃及文明的一切都是那麼的吸引人,在幾百年的時間裡,對古埃及文字的研究一直在進行。一開始,大多數人都會將其評定為象形字,但一個法國的語言學家,只用了兩年的時間,居然破解了古埃及文字真正的含義,證明了它是像英語一樣的表音字,他是怎麼做到的呢?
  • 埃及發現的神秘石碑,研究多年無果,卻被他順利破解
    古埃及文明的輝煌無不令人感嘆,它距今雖然已經有7400多年,但是古埃及文明對後世的影響意義深遠,其中就不得不提到一塊石碑,這塊石碑是研究古埃及歷史的重要裡程碑。
  • 觀古埃及文明展,發現我們都錯了,象形文字其實是拼音文字
    牆上的第一塊石板上顯示了地標羅塞塔石碑,5000多年前,象形文字出現在古埃及,直到公元391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頒布法令,關閉所有非基督教聖地,從那時起,埃及就再也沒有建造帶有埃及象形文字的紀念碑或神龕,最後的埃及象形文字是在391年後不久在埃及南部的一座寺廟裡發現的,從那時起,古埃及就沒有象形文字了。
  • 谷歌推出AI羅塞塔石碑:首款古埃及象形文字翻譯工具,快來跟法老玩...
    新智元報導 來源:Google 編輯:雅新 【新智元導讀】為了紀念羅塞塔石碑 你是否曾想解密古埃及象形文字傳達了什麼信息?那麼現在終於可以實現了。 經過三年的研發,谷歌藝術與文化推出了全球首個基於機器學習的埃及象形文字的數字翻譯工具Fabricius。 這個工具的發布是為了紀念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出土221周年。
  • 埃及神秘碑文,困擾歷史學家多年,法國一小夥用「漢語」輕鬆破解
    石碑秘密無人破解 拿破崙得知後,看了一眼這個石碑,很快意識到這個石碑不簡單,背後一定是古埃及的歷史,於是他又下令將這塊石碑運回了開羅,之後
  • 麥考瑞大學x谷歌推出古埃及象形文字翻譯工具!
    一堆奇怪的形狀,仿佛一串可以勾起人破解欲望的密碼,裡面暗藏的是祝福?是預言?還是人生哲理?抑或是記錄天外來客......古埃及象形文字-神的話語古埃及人把象形文字稱為「神的話語」,意思是說,它不僅是神的賜物,也是記錄「神的語言」的工具。
  • Google推Fabricius,可將英文翻譯成古埃及文字!
    近日,Google推出了全球首個透過機器學習的埃及象形文字的數字翻譯工具(Fabricius)。無論是學者或是普通人都能透過這個工具體驗埃及象形文字。Fabricius採用Google Cloud的AutoML Vision技術創建的一個機器學習模型,學習解碼埃及象形文字,盼能藉此推動古代語言研究領域的發展。
  • 谷歌推出首款基於機器學習的古埃及象形文字翻譯工具Fabricius
    來源:TechWeb.com.cn【TechWeb】7月15日消息,今天,谷歌藝術與文化今天推出了全球首個基於機器學習的埃及象形文字的數字翻譯工具Fabricius。不管是普通人還是學者都能利用這個工具體驗象形文字,或者助力學術 研究。
  • 古埃及的故事之:文字遠勝於其它、十字架與生命的詮釋,很獨特!
    因此,古埃及人對對手的名字那樣恐懼,非全部塗掉而後快。也就是為了消滅寓於其名字中的力量。這並非問題的關鍵。古埃及人之所以對文字誠惶誠恐並奉若神明,是因為文字在古埃及社會中舉足輕重。可以說,古埃及統治者統治埃及用的不是槍,而是文字。為摸清尼羅河漲落的規律。王室每年都要派出官員,去測定和記錄水位情況。然後「忠實地記錄在巴勒莫刻石上」。
  • 世界上下五千年,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埃及人可真聰明!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大約形成於公元前3100年左右,它們是描摹物體形象的符號,所以被稱為象形文字。古埃及人認為象形文字是月亮神的發明。象形文字通常被刻在神廟的牆上,主要是神廟中的僧侶(祭司)使用,所以古希臘人稱它為「聖書」。 古埃及中王國時期開始以用細小的蘆葦製成「筆」,在紙草 上寫字,由此象形文字出現了一種簡化的僧侶體。
  • 解讀古埃及文字有多難?有人需要30年,但有個人只要2年
    古埃及王朝,是全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位於今天的中東地區。古埃及大約誕生於7400多年之前,最終於公元前3150年,古埃及正式成為一統政權。古埃及對於人類的起源,還有文化,宗教信仰誕生有著很重要推進。可古埃及象形文字,被譽為是世界上,破解難度最大的古老文字。
  • 他是位法國學者,將一生獻給了古埃及,成功地破解象形文字的秘密
    1808~1809年,商博良著手研究拉希德石碑。他首先試圖從銘文的象形文字部分找出託勒密的名字。早在1814~1818年,揚就已證實,拉希德石碑上的象形文字銘文中,有些符號刻在橢圓形框裡,並多次出現,實際是國王的象形文字名字。商博良對照希臘文,在象形文字部分毫不費力地找出了託勒密的名字。
  • 想讓你跟古埃及法老都無障礙溝通,Google 上線了這款工具
    7 月 15 日,恰逢 Rosetta Stone(羅塞塔石碑)出土紀念日,GAC 上線了名為 Fabricius的機器學習工具。羅塞塔石碑刻有古埃及國王託勒密五世登基的詔書,以古埃及象形文、埃及草書、古希臘文三種語言版本來呈現。三種語言的對照成為破譯象形文字的關鍵,後來有學者發現,一直被認為是用形表義的象形文字也具有表音作用。
  • 神秘的古埃及為什麼沒有像中國一樣傳承至今?
    古埃及人們靠著尼羅河這片水吃喝住行:▲電影《星際穿越》抵達水星球第一眼就驚呼水是生命之源尼羅河泛濫的洪水,帶來了肥沃的土壤,為古埃及人種植作物提供了便利,古埃及在自己文字中稱自己的國家為「凱美特」,意思就是「黑土之國」,他們將河水泛濫帶來的肥沃土壤稱為「黑土地」,而之外荒蕪的沙漠地區則稱他們為「紅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