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發燒是常事,但對於父母來說,總有一個問題。應該給寶寶打退燒針嗎?下面我們來看看朵拉和大家分享的關於寶寶發燒和打針退熱的知識。孩子發燒是很常見的。然而,每當孩子在生活中發燒時,許多人會爭先恐後地帶他們去打退燒藥,以免他們的大腦被燒壞。這樣做對嗎?
一、發燒是一種正常的免疫反應
其實人體體溫的升高,往往是動員自身防禦系統對抗疾病,調度免疫系統應對病毒的過程。我們體溫的調節主要靠大腦的下丘腦。如果病菌發作,身體會利用白細胞、淋巴細胞等防禦機制,發熱是動員的信號。孩子的大腦還在發育,接到命令後往往會過度活動,所以比成年人更容易發高燒。
二、退燒針不能貿然打
其實很多醫生都認同中度發熱。從某種角度來說,孩子發燒是好的。如果不同意,可以用退燒針強行退燒,這樣實際上是阻止了有害物質和病毒在體內的排出。如果貿然使用退燒針,寶寶的抵抗力會變差,不利於身體健康。
三、特殊情況會燒壞大腦
一般來說,如果病毒感冒或者感染了病毒,孩子的體溫會下降很快,即使發燒到38.5℃,也不是什麼大問題。但如果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腦膜炎、腦炎等疾病,會導致兒童腦熱出現一些實質性變化,可能會造成後遺症,即燒壞大腦。
四、根據BB實際情況綜合判斷處理
但有些能對小兒腦熱造成永久性損害的疾病,往往並不伴有高熱。有些腦膜炎患兒,尤其是嬰兒,即使患有化膿性腦膜炎,也可能沒有發熱症狀,或者發熱不明顯。所以看到孩子發燒不要擔心燒腦,要根據寶寶的實際年齡和發燒時的身心狀態綜合判斷。通常如果孩子體溫≤38.5℃,精神還可以,咳嗽、腹瀉、氣短等。不出現,食慾基本正常,所以不需要特殊治療。
五、嬰兒發熱的科學應對方法;
合理用藥不僅是醫院和醫生的責任,我們也應該重視。請記住,孩子生病要注意治療原則:會吃藥就不吃藥;如果他們能吃藥,他們就不會打針;如果他們可以接受注射,他們將不會接受液體。母親不應該害怕孩子發燒。拿到退燒針不是「法寶」,不要急著照顧孩子,要根據實際情況妥善處理。
1.如果病情輕微,寶寶精神狀態良好,食慾正常,可以採用物理降溫的方法,比如用溫水擦拭,使用退燒貼等。不建議給寶寶使用冰敷或酒精擦拭,以免對孩子產生過度刺激。
2.當然,必要的時候也不要排斥。可以按照醫生的說明選擇對乙醯氨基酚或布洛芬滴劑。一定要遵醫囑,千萬不要自己吃藥:給寶寶吃含阿司匹林的退燒藥或加大劑量,混合幾種藥物等。
3.提醒大家,如果孩子長期發燒,或者有其他一些問題,比如抽筋、抽搐、精神不佳、腹瀉、脫水等。,他必須及時就醫。
4.同時要做好寶寶的護理工作,讓他多喝水,多休息,注意室內通風。另外,不要把孩子裹得太緊。如果孩子四肢、手腳溫熱出汗,最好散熱,少穿衣服;但如果孩子四肢冰涼,防寒,說明需要保暖,衣物可以適當增加。
這是一個許多父母為是否應該給嬰兒注射退燒藥而爭論的問題。根據以上分享,媽媽們要注意,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判斷是否給寶寶打退熱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