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社群裡一個朋友找我聊天,說他想積累賺錢能力,問我該做啥?我讓他去練習寫作。他說好,也確實在練習。
昨天他找到我說,明白,我覺得寫作對我肯定有幫助,但現在的問題是,我發現寫作和賺錢離的比較遠。我看到別人做一些賺錢的事情,心裡總痒痒的,覺得自己總在學習、寫作,但沒有賺到錢,會比較著急。當然,我也知道別人做的那些賺錢事情,我去做也做不好,因為我能力不夠。但我心裡總是有一個東西卡著,我覺得寫作看起來很遙遠,我不知道它對我賺錢是否真的有幫助。我想了很久,還是在自己以前的思考圈裡打轉。也就是,我的認知不足以讓我想清楚這個問題,你幫我理一下思緒吧。
我說,好。
今天就來分享一下,寫作和賺錢之間的關係。
這篇文章,你不會看到我鼓吹「寫作能賺錢」,我會從長期視角,從個人成長角度出發,用邏輯梳理一下 ——
以寫作為起點,
以賺錢為終點。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獲得哪些能力?
這些能力對賺錢有哪些幫助?
如何更有效的刻意練習?
練習寫作和做賺錢的事情,是否衝突?
希望這篇文章,能帶給你一些思考,讓你對寫作重視起來。
1.寫作能帶給你 4 個賺錢能力
文章開頭那個朋友說,他知道別人做的賺錢事情,他去做也做不好,因為能力不夠。
他說的「能力不夠」,是指什麼能力?
其實做不同的賺錢事情,需要的能力不一樣。
比如,
做淘寶客,需要會引流、會溝通、能研究清楚平臺規則等。
做新媒體,需要會寫作、會運營、懂產品等。
做知乎好物,需要會寫作,會選品,會數據分析等。
這些能力,都屬於細分能力,也就是做不同事情,就需要去根據業務來變通。
在這些能力之下,還有一些更基礎的能力。
基礎能力優秀的人,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能快速拓展出細分能力,做好這些事情。這類人就像一個變形金剛,無論是陸地、天空、海洋、沼澤、沙漠,它都可以進化出不同的形態,來很好的應對。
而基礎能力不行的人,他是無法拓展出細分能力的。這時候,無論讓他做什麼事情,他都做不好。
比如,我有一個朋友,他寫文章能力不錯,但他做知乎好物就沒成功,他說是因為自己不會選品,或者對平臺不熟悉。
其實是他基礎能力不行,所以他無法根據場景來變通出細分能力。
那哪些能力是基礎能力?具體有 4 種——
1 學習能力2 思考能力3 用戶視角4 傳遞感知
當你有了這 4 種能力,隨便一個事情,你都能挖掘出需求,做出解決方案,賺到錢。
真正做到萬物皆有需求,萬物皆可賺錢。
而寫作,就是一個能同時鍛鍊這 4 種能力的事情。就目前而言,我沒有發現其他一個事情,能同時達到這 4 個目的。或者說,對普通人而言,寫作是積累這 4 種能力成本最低、最方便、最高效的手段。
昨天的文章《讀書最大的 1 個好處:幫你偷時間!》說,讀書是在成長過程中,向時間套利。
而寫作,就是在積累賺錢能力的過程中,向時間套利。
換句話說,我們練習這 4 種能力,如果用其他方案,可能需要做 4 件事情,就需要花 4 倍的時間。
但我們練習寫作,只用花 1 次時間,就能同時鍛鍊出 4 種能力。更何況,那些表達技巧、複製時間、影響力之類的好處,都還沒算在內呢,這簡直是佔大便宜啊。
下面就具體分析一下,為什麼這 4 種能力對賺錢很重要,以及該如何通過寫作練習這些能力。
2.學習能力
什麼是學習能力?
我們無論做任何事情,都會遇到未知、或者不懂的東西,這時候就需要自己從 0 到 1 學會、搞懂它,這樣才能繼續下一步。
而且,即便是我們在熟悉的領域中做事,也難免會碰到一些奇怪的問題、障礙,這時候也需要自己去學習、搜索、研究,解決掉問題,才能繼續下一步。
更常見的,我們按照別人教程、方法,也一定會碰到問題。因為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不同人的知識積累不同, 性格不同,能力不同, 環境不同, 見識不同,……
同樣一個知識,不同人可能會有不同的理解;
同樣一個步驟,不同人做可能會有不同的結果;
同樣一個點子,不同人可能會想到不同的方向。
這就導致,同樣一個方法,不同人會遇到不同的問題。
因為這個世界上,任何一個教程都不會和自己的實際操作完全一致。
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通過學習、研究、摸索,解決掉,才能把這個方法變成現實。
如果學習能力不夠,任何方法、技巧,對我們來說都只是知道,無法做到。
比如我那個朋友,他會寫文章,但他做不了知乎好物,他說是因為自己不會選品,或者對平臺不熟悉。
其實是他學習能力不足,他沒法根據現有的信息,學會一些未知的東西。
學習能力不夠,在賺錢路上就寸步難行。
所以,我們要想做賺錢的事情,先要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
而寫作,就是提升學習能力最有效的手段。
為什麼?
來看一個圖片——
這是一個學習金字塔,也是大家常聽到的費曼學習法。
從圖片裡能看出,我們平時最常用的聽課、讀書的學習效果是最差的,而教授給他人的學習效果是最好的。
大家可能也聽過這句話:教是最好的學。
也就是,我們如果想更快學會一個知識,最好的方式,是把它教給別人,如果別人聽懂了,那說明你真的理解、吸收了這個知識。
而寫作,就是這樣一個過程。
你要寫一篇文章,分享一個知識、觀點、產品,那就要自己先搞明白。於是,你就需要讀書、查資料,或者請教別人,用盡各種方法,搞懂這個知識,這樣才能寫明白、講清楚。
在寫的過程中,你可能還會發現一些未知、或者模糊的地方,於是,你要去查漏補缺。
而且,這種方式是有反饋的。用戶會通過評論、留言,或者其他方式告訴你,他們是否真的聽懂。如果聽懂,就表明你確實學會了。如果沒聽懂,那就說明自己沒真的學會。於是我們就能針對性的改進。這和自己一個人學習,但不知道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你每寫一篇文章,就是「教別人」一次。長期鍛鍊,你自己的學習能力會不斷提升。
寫一篇文章,我們需要不斷學習,給讀者講明白。
做一件賺錢的事情,我們需要不斷學習,解決掉遇到的問題。
這 2 個過程中的思路是相同的。
所以,我們通過寫作提升學習能力,學習能力變強後,再去做一些賺錢的事情,就會更容易,因為你能更容易解決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這其實就是在提升賺錢能力。
3.思考能力
思考能力,也叫做邏輯能力。
就是面對一個問題,能從表面深入到原理,從不同角度、不同條件分析,根據不同情況提出假設、驗證,最終得出結論。
比如,我們學到一個知識,就需要思考——
它為什么正確?怎麼推導出來的?影響因素有哪些?適用於什麼場景?還有哪些事情也能用這個解釋?我的那些行為,能用這個改進?
或者,我們看到別人說寫作能賺錢。就需要思考——
寫作真的能賺錢嗎?他為什麼這麼說?他說的賺錢需要哪些條件?還有哪些人靠寫作賺到錢?他們是怎麼做到的?需要哪些條件?我如果要靠寫作賺錢,能滿足這些條件嗎?需要提高哪些能力?
這幾個問題思考清楚,這件事情才算想清楚。
人的一切行為,都是思考的表現。
我們的思考能力,決定了我們對一件事情,能否做出更準確的分析、判斷。
比如 ——
同樣一個問題,別人當做抱怨,你能看出用戶需求,這是思考的優勢。
同樣一個問題,大家都能看出用戶需求,你能知道如何把需求開發成產品,滿足這個需求,這是思考的優勢。
同樣一個產品,大家都做出來了,你能知道如何更好的吸引用戶,這是思考的優勢。
同樣一個產品,大家都能吸引到用戶,你能知道如果更好的打動用戶付費,這是思考的優勢。
同樣一個產品,大家都能賣出去,你能賣的更多更貴,這是思考的優勢。
你能思考的更深入,更全面,你就能做出更好的決定。
而寫作,就能有效提升思考能力。
比如,你要寫一篇文章,分享一個知識、觀點、產品,你就要思考 ——
我要說的是什麼概念?這個概念為什麼重要?這個概念普遍被如何誤解?這個概念實際上是怎麼回事兒?正解這個概念有什麼意義?如何正確使用這個概念?錯誤使用這個概念有什麼可怕之處?這個概念與什麼其他重要的概念有重要的聯繫?……
上面這 8 個問題,來自李笑來老師。把「概念」換成自己的主題,比如知識、觀點、產品、案例等,就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一篇好的文章,既要思考豐富、還要思考深入,更要思考全面。
做一件賺錢的事情也一樣,既要思考深入,也要思考全面。
寫一篇文章的思考過程,和做一件賺錢事情的思考過程,思路是相同的。
而且,做一件賺錢的事情,思考清楚是做成事情的前提。
思考不清楚,那做的過程中,一定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讓人手忙腳亂,也大概率會失敗。
所以,通過寫作提升思考能力,其實就是在提升賺錢能力。
4.用戶視角
什麼是用戶視角?
經濟學裡說,需求決定價值。
只有找到真正的用戶需求,做出解決方案,用戶才可能願意付費,我們才能賺到錢。否則就會白費力氣。
我們無論是寫文章、還是做課程、服務、產品,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到用戶需求。
那什麼是用戶需求?就是用戶會遇到哪些真實問題?
如何知道用戶會遇到哪些問題?
這就需要我們有用戶視角,能站在用戶的角度思考問題。
這不是簡單說一句「我要站在用戶角度思考問題」,就能做到、做好的。
「用戶視角」不是方法、不是技巧、不是技能,而是經驗、是了解、是長期和真實用戶的交流、是「有意識」觀察的積累。
比如,我的爬蟲課做了 3 期,從第 1 期開始,我就在群裡和用戶聊天,給用戶答疑。所以,我在這方面積累了大量經驗。
於是,在新版課程的群裡,我就能做到不用花太多時間。因為用戶會遇到的問題,我都知道。於是,我在課程裡就把解決方案都寫好了。甚至是,用戶在群裡提了一個問題,他只說了一個開頭,我就知道他要問什麼,然後告訴他如何解決,幾乎每次都能命中。
有人會說,你在爬蟲課積累的用戶視角,是不是只能用在爬蟲課上,到其他地方就無效了?
不是。
因為用戶視角也可以「觸類旁通」:在一個領域有了用戶視角,就能根據經驗分析出原理,拓展到其他領域。
比如,我通過課程答疑,觀察、了解爬蟲課的用戶,知道了他們的一些想法、問題、心理。慢慢的,我再去觀察、了解其他的用戶群體。如果某些想法、問題、心理相同,說明這是用戶的共同屬性,而不是某個細分群體。
這樣刻意練習時間越多,觀察的用戶群體就更廣泛,我的這種用戶視角就更強。
於是,我再做一些其他事情,比如寫文章、寫作課、訓練營,我就很容易知道:用戶的真實需求是什麼?真實問題是什麼?也就能幫用戶更好的解決問題。價值足夠,自然就能獲得不錯的收益。
所以,無論我們是寫文章、還是做課程、服務、產品,用戶視角都是一個需要長期鍛鍊的能力。
而寫作,就能有效提升用戶視角。
我們寫一篇文章,需要知道——
我寫的東西,讀者願意看嗎?哪些信息,是他已經知道的?哪些信息,是他不知道的?他關心什麼?擔心什麼?他以前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他看完後,會有哪些疑問?我如何表達,能讓他更好的理解?……
每篇文章,我們都需要花大量時間來琢磨讀者,才能寫出真正有價值的文章。
然後,讀者的留言、點讚、轉發、讚賞,都是給我們的反饋。
我們根據反饋,來進一步了解讀者,讓自己的用戶視角加強。
然後,繼續寫文章,繼續接受反饋,繼續加強用戶視角……
寫一篇文章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從用戶視角思考問題,
做一件賺錢事情的過程中,我們也需要從用戶視角思考問題。
這 2 個過程的思路是相同的。
所以,我們通過寫作提升用戶視角,用戶視角變強後,再去做一些賺錢的事情,就會更容易,因為你能更容易知道用戶的真實需求,這其實就是在提升賺錢能力。
5.傳遞感知
什麼是傳遞感知?
比如,你做了一個產品,現在要賣出去賺錢。
或者,你要分銷別人的產品賺錢。
這裡的關鍵,不在於產品有多好,價值有多大。而要看 2 點——
1 產品是否滿足用戶需求(上面第 3 點)2 你是否能讓用戶感知到產品價值
注意:「產品有價值」和「用戶能感知到產品價值」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
舉個例子,我的爬蟲課,能幫用戶從公開信息中,找到賺錢思路。
我認為,我的課程有價值,這個價值是「幫用戶找到賺錢思路」。而我又認為:「每個人都想找到賺錢思路」。
所以,我覺得:我的課程對每個人都有價值。於是,我的預期中:所有人都會來買我的課。
那實際情況呢?只有一部分用戶會買這個課程。
為什麼?因為這部分用戶「感知到了產品價值」。
他們通過課程詳情頁,課程大綱,文章介紹等等,感知到了課程價值。其他沒買課程的用戶,可能就是沒感知到課程價值。
因為我們是產品的作者,所以我們往往主觀的認為,我們的產品有價值,用戶就能感受到產品的價值。
但這不對,產品價值,需要我們自己通過一些「信息」,向用戶傳達。
這是一種能力,一種需要長期培養的能力。
而寫作,就能有效提升這種傳遞感知的能力。
我們寫一篇文章,其實就是在賣一個產品。
賣什麼?
賣文章裡寫的知識、觀點、產品、案例等。
讀者看完文章,數據反饋好,說明我們成功讓讀者感知到了文章價值。
讀者看完文章,數據反饋差,說明我們沒有讓讀者感知到了文章價值。
這需要大量練習。
比如——
你寫了一段介紹,發現沒人反饋,你就知道,自己沒寫明白。
你改進了一下,發現用戶的關注點和你寫的不一樣,你就知道,自己寫偏了。
你又改進了一下,發現用戶總是問另一個問題,你就知道,用戶關注的是另一個點。
你不斷寫,不斷根據反饋改進,這樣不斷練習過程中,你對產品,對用戶的了解,傳遞感知的能力就會比別人高一大截。
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觀點,都不能清楚的傳達給別人,那怎麼可能把一個需要對方掏錢的事情做成呢?後者的難度,比前者要大很多倍。
寫一篇文章的過程中,我們需要讓讀者感知到文章價值。
做一件賺錢事情的過程中,我們也需要讓用戶感知到產品價值。
這 2 個過程的思路是相同的。
所以,我們通過寫作提升傳遞感知的能力,這種能力變強後,再去做一些賺錢的事情,就會更容易,因為你能更容易讓用戶感知到產品價值,這其實就是在提升賺錢能力。
6.寫作和賺錢的關係
我們在做一件賺錢的事情前,其實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賺錢方向。
事實上,當我們堅持寫作一段時間,學習能力、思考能力慢慢提高後,慢慢就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賺錢方向。
為什麼?
因為找到適合自己的賺錢方向這件事,本身就需要學習能力、思考能力。
如果學習能力、思考能力不提高,就算看 100 篇文章、案例,也沒法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
即便這 100 個案例裡,有適合我們的方向,但學習能力、思考能力不夠,自己也辨別不出來。
退一步講,就算憑藉模糊的認知,找到一個事情,但也會因為學習能力、思考能力不夠,沒法持續解決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一定會遇到各種各樣問題的,這是一定的),也大概率會半途而廢。
所以,如果你不知道做什麼,很迷茫,很無助,或者試了很多事情都失敗了。那說明是自己的這 4 個賺錢基礎能力不夠。可以從寫作開始,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思考能力、用戶視角、傳遞感知的能力。
慢慢的,自己成長了,就自然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也能把事情做好。
這 4 個基礎能力提升後,我們以後做任何事情,都會更輕鬆。
而且,大家認為寫作能帶來的流量、影響力、廣告變現,其實都是學習能力、思考能力、用戶視角、傳遞感知能力足夠後,自然而然的結果。切勿本末倒置。
那該如何寫?很簡單,看這篇文章《普通人如何練習寫作,寫出 10w+?看這一篇就夠了》
當然,也可以去聽一些寫作課,比如粥左羅老師、李笑來老師、L 先生,或者我的寫作課(開發中)。
但要注意的是:自己多寫、多練習,才是關鍵。方法固然重要,但和自己多寫相比,方法的效用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最後的話
曹大前段時間發了一個帖子——
我理解曹大說的「輸出」,就是指寫作,這也能說明寫作的重要性。
有人會說,這是他的主觀判斷,不一定對。
什麼是主觀?主觀就是當事人憑藉自己的認知、經驗做出的判斷。
這個人的認知越高、經驗越豐富,那他的主觀可靠性就越大。
曹大人稱「網際網路百曉生」,從這個名字就能看到,他的認知、經驗是很厲害的。
而且,他推薦的一些牛人,比如亦仁、粥左羅、stormzhang、顧小北、半佛仙人……都是寫作高手。
事實上,我認識的絕大部分賺錢高手,都是經常寫作的。
所以,我也想推薦你,開始寫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