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手機現在已經是人手必備,這個行業也誕生了一些龍頭企業,中國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華為、小米、vivo、oppo等耳熟能詳的品牌。而在這些國產品牌之前,在iphone4剛剛開啟手機新時代的時候,有一家專做「山寨手機」的王牌企業一直活躍在手機江湖裡..
這家曾被稱為中國「山寨之王」的手機製造商便是尼採手機,巔峰時期曾佔據了各大衛視的廣告時間,與當時金立手機、XX名表直銷廣告類似,利用各大衛視的流量對消費者,尤其是中低端市場狂轟濫炸,典型的填鴨式營銷策略。
尼採的首個「山寨」對象便是經典的IPhone4,iPhone4的影響力實在太大,推出來便是大家的模仿教材。
尼採變抓住了這個機會,仿製iPhone4的玻璃、不鏽鋼、玻璃的三文治式設計,產品外觀全面向正品iPhone看齊,手機硬體配置當然是低端從簡為主,售價僅為399,尼採還為它的「山寨旗艦」手機配上了一句很實在的廣告詞:「尼彩手機每部只賺10元錢!」
尼採當時宣稱首創「手機工廠」模式,用「工廠價」的低價優勢衝擊市場。時任CEO的盧洪波曾直白表示,尼採的重點不是創造、製造,而是營銷,用保健品營銷的方式營銷手機,通過巨額的廣告投放和瘋狂開店方式快速賣掉手機。尼採曾在四年時間內瘋狂開店6000家,足見其營銷力度之強。
為了品牌形象,尼採也啟用了明星代言的方式做推廣。2012年尼採I3手機的發布會尼採請來了演員大兵,大兵體驗過I3後稱讚:「我真的不敢相信399元的手機能有這麼多功能,尼採手機絕對是全球手機性價比第一!」後續我們熟悉香港演員張智霖及大陸的王寶強都曾是尼採的代言人。
瘋狂的營銷當然為尼採帶來數量級的銷量,可是其售價決定了手機質量「絕對低端」:解析度極差,系統卡頓,有時甚至連基本的通話功能都無法實現...當你花了399把手機拿到手你會發現,自己買的不是一款智慧型手機,而是一個可以觸屏的功能機!尼採電視廣告上的視頻通話和免費發簡訊功能更是天方夜譚,涉及虛假宣傳,那些所謂的「高功能」其實只是消費誘餌。
隨後的2013年小米手機等國產品牌開始迅速崛起並發起價格戰,而人們發現小米等國產機才是真正的低價智慧型手機,我寧願多花幾百買一個真正的智能機,何必去買個假智能呢?
這時,尼採的噩夢正式開啟,6000家線下店鋪迅速關店,尼採品牌迅速被智慧型手機狂潮淹沒,被人們光速般拋棄在腦後,盧洪波的「10億救市」、「讓百度李彥宏、騰訊馬化騰、阿里巴巴馬雲等網際網路大佬為尼彩打工」等言論早已淪為笑柄,埋沒在時間長河中不復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