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和朋友喝酒,問候一旁的侍妾,對方的回答,被他寫成一首詞

2020-12-09 時間一葉秋

昨日看了一部電影,其中大概意思是描寫一對戀人的相愛相識,主體元素是讓人欣喜的,因為它迎合著觀眾內心的美好嚮往,但將這種虛擬影像的主體,搬到現實中來,未免有些理想主義了。

在現實中,人們的愛情總是受到各方面外界因素的影響;家境、財富、仕途種種的一切,愛情或在這裡,或是消失,或是佳話。

提起女子對待愛情的態度,是值得說幾句的,因為大多女子本身就主導著一段感情的走向,其中最讓人稱頌的便是忠貞

蘇軾友人的侍妾就是如此女子,她感動了蘇軾,而且因為當時茶餘飯後的一句感嘆!更是讓蘇軾愧疚的心靈引起一絲慰藉。

蘇軾一生,幾次起落,其中影響最深,便是眾所周知的「烏臺詩案」,這是一場殺身之禍。

好友王鞏也為此被貶賓州,柔奴毅然隨王鞏,來到嶺南,這「柔奴」便是王鞏的侍妾。「眉目娟麗,善應對,家世住京師。」

蘇軾這樣提到。元豐六年,王鞏歸來,出柔奴為其勸酒,蘇軾問道:「嶺南的生活如何?背井離鄉,在那等苦寒之地受苦。」

柔奴答道:「此心安處是吾鄉。」內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家鄉!此一句貞潔不渝,打動了蘇軾,為其所作《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

酒席宴前,看著好友和其知己,心中豪放之情油然,又時常羨慕這天地間俊朗的男子,像是用玉雕刻出來似的。

連上天都為之愛惜,為他搭配一個聰慧貌美的伴侶。這女子的歌聲美妙,讓人沉醉,一顰一笑皆帶著柔美的氣息。

微風吹過,傳出的歌聲像雪花兒一樣,掠過這裡,酷暑也變得清涼。「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花炎海變清涼。」

觥籌交錯之季,讚嘆好友與柔奴的郎才女貌,兩人便是上天安排,天造地設的一對兒。知己好友,對酒吟詩,袒露對其深厚的情意!點出了柔奴的外表美麗,使人對這一對玉人有了一份質感的印象。

一別過往,從遠方歸來,看起來更加年輕了,笑容仍是那樣自然,笑起來就好像把嶺南梅花的香氣也帶了回來。

「萬裡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寒暄過後,問問你,在嶺南的生活是不是不太好,你卻說,讓我心安的地方就是我的家。

「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這句話從柔奴口中說出,讓人心暖。短短幾句,從柔奴的北歸中,描寫了她的內外美,本身不好的境遇。

常理不該這樣,生活苦悶,怎會笑容滿懷,哪有如沐春風。但是結尾的一句,完美詮釋了這笑、這歌、這愈發年輕的面龐。

給人一個信息,這位女子很豁達,也很有力量,只因為王鞏一人。而這笑容,也正包含著從苦難歸來,度過艱難歲月的自豪。

自古患難見真情,女子本就惹人憐愛,更何況如此,就連蘇軾也不免為之所動,想罷好友王鞏能有如此紅顏,為之慶幸。

蘇軾其實對王鞏是有愧疚之心的,連累好朋友被貶,從京城落到嶺南。因為這份愧疚之心,所以正當柔奴如此回答,自己才有了一絲慰藉。

這首詞不僅刻畫了柔奴外在與內心,同時更讓蘇軾敬佩、讚揚的是她的那份高傑的情操與人品。整首詞的風格也如這一女子一般,柔弱透露著剛強。

這本《蘇軾詞傳》中收錄了蘇軾的詩詞,還用唯美深情的方式將蘇軾的一生娓娓道來,了解他的一生,懂他的豁達。

不僅如此,這套詞傳還包括《納蘭容若詞傳》、《李煜詞傳》、《倉央嘉措詩傳》、《辛棄疾詞傳》、《李清照詞傳》,也為你展現幾位詞人真實而又充滿詩意的人生。

這套詞傳原價238元,現在活動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購買。品讀宋詞,和詞人「靈魂交流」。

結語:如果說王鞏因蘇軾,生命中的才有這樣的大落,那麼面對困境不離不棄的柔奴便是他的大起。回首往昔,縱使富可敵國,也不比一人常伴左右。

人生有三然,「來是偶然,盡其當然,去是必然。」不必參禪悟道,只需透徹人性根本便可。

蘇軾這首詞,更是將這種感情躍然紙上,留給後世人參讀。誰說豁達心胸只有大丈夫才有,小女子依舊可以有這份灑脫與豪邁。

相關焦點

  • 蘇軾思念逝去的侍妾,寫了一首悼念詞,深情不輸《江城子》
    似乎在他的愛情上,我們只記得這首驚豔世人的《江城子》,記得他與愛妻王弗之間的愛戀。但卻忘了,在他的一生當中,還有另外的一位女子,蘇軾同樣為她寫了一首詞作。之後,他遇到了人生之中的另外一人,也就是侍妾朝雲。而在他們相伴數年之後,朝雲也離蘇軾而去。人生之中先後的兩個伴侶都不能夠陪伴蘇軾一起走到生命盡頭,這也是一種人世的痛苦。而在60歲的時候,蘇軾又提起筆,寫下了對侍妾的真情真意。
  • 蘇軾見到友人的侍妾,寫下一首詞,安慰了世人900年
    作為文學家,蘇軾一生留下了2700多首詩作,362首詞作,其中包含許多名句,有些名句我們耳熟能詳,在時間的釀造下,更是流傳千古。其中「此心安處是吾鄉」是小編非常喜歡的一句詞,一直以來,這句詞以其豁達、淡然的心態,撫慰著許多人心靈。「此心安處是吾鄉」出自蘇軾的詞作《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這首詞是蘇軾寫給友人王定國侍妾寓娘的一首詞。
  • 蘇軾問友人侍妾尷尬問題,她只答了8個字,蘇軾感動寫下千古名篇
    餘秋雨的《蘇東坡突圍》中也說過:蘇東坡是他最喜歡的文學家,尤其蘇東坡被貶到黃州所寫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和《赤壁賦》。蘇東坡是不僅僅是一位偉大的詞人,還是一位偉大的「心理學家」,他自己豁達的人生觀,對待艱難險阻淡然的態度治癒了後世每一個孤單的靈魂。
  • 40歲蘇軾酒後寫下一首詩,把12歲歌姬納小妾,尾句成為經典名句
    40歲蘇軾酒後寫下一首詩,把12歲歌姬納小妾,尾句成為經典名句蘇軾是一個重情義的人,對自己三位妻子都用情至深,他的原配夫人王弗,15歲時便嫁給了蘇軾,夫妻兩人非常恩愛,時常如影相隨。蘇軾結婚當天,他寫了個洞房詩,他曾借鑑前人的詩句,將妻子誇得天上有地下無。
  • 蘇軾難度最大的一首詞,正讀讓人欣喜萬分,倒讀卻又讓人悲痛不已
    而被稱為宋代第一大文豪,作為老師的蘇軾,自然也不會放過這一展現高超技藝的機會,其中有那麼一首悼亡詩,不僅難度極高,正讀讓人欣喜萬分,倒讀卻又讓人悲痛不已蘇軾有一位十分喜愛的侍妾,名叫王朝雲。她本是西湖的名伎,能歌善舞,12歲時被蘇軾收為了侍女,18歲被納為侍妾,陪伴了蘇軾大半生,不僅是蘇軾的侍妾,更是他的紅顏知己。
  • 蘇軾攜妓拜訪高僧,高僧大怒,急中生智寫下一首詞,對方啞口無言
    除了仕途略微坎坷,蘇軾其他方面都比較如意,朋友遍布五湖四海,不僅包括文學界的同行,還有道士、和尚、歌姬等,偶爾發一個朋友圈,都會引來上百人點讚,堪稱宋朝文壇上的大V。坦率真誠是蘇軾的標籤,坦坦蕩蕩作為,明明白白做事,非常討厭虛偽之人,關於他的趣事有很多。
  • 友人小妾給蘇軾敬酒,蘇軾故意刁難問個問題,寫下一首詞流傳至今
    蘇軾是宋朝著名的詞人,他也是豪放派的典型人物,蘇軾的詩詞跟他的為人一樣,處處透露著豁達的人生態度。儘管蘇軾的一生被貶無數次,但是他卻沒有對生活失去過信心,依然能夠用微笑的態度面對生活,縱使生活虐他千百遍,他對生活依然充滿了希望。
  • 40歲蘇軾為博取12歲小妾的歡心,寫了一首詩,後成男追女經典名句
    蘇軾是有名的情種,一生娶兩妻,納妾無數。蘇軾的原配夫人叫王弗,15歲時便嫁給了蘇軾,夫妻兩人非常恩愛,時常如影相隨。蘇軾結婚當天,他寫了個洞房詩,他曾借鑑前人的詩句,將妻子誇得天上有地下無。蘇軾為博取12歲小妾的歡心,寫了一首詩,後成男追女經典名句!除了娶了兩個正妻,蘇軾還納了很多的妾,其中他最心愛的侍妾是王朝雲。蘇軾被貶黃州,在那裡住了五年。還朝臨行之際,黃州的官員士紳和平時與蘇軾要好的歌姬都去為蘇軾擺宴踐行。
  • 蘇軾寫一首詞送給朋友小妾,現在成了流行語,殊不知原句更高級
    而這首詩也有出處,就是蘇軾《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這首詩是蘇軾寫給朋友小妾的一首詩蘇軾當年因"烏臺詩案"被貶,蘇軾好友王鞏也因此案受到牽連,被貶到嶺南。王鞏被貶時,小妾歌妓寓娘堅持隨王鞏一同前往。
  • 蘇軾在寺院寫下一首詞,他因何而作,詞的上片營造了怎樣的氛圍
    」《滿庭芳》的小序寫明了蘇軾離開黃州的具體時間,根據蘇軾達到黃州和離開黃州的時間推算,他在黃州任上待了四年之久。蘇軾曾在元豐五年(1082年)十二月寫下過一首《卜算子》的詞作,是他在寓居黃州定惠院時寫下的。這首詞中也有一條小序「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 蘇軾攜歌妓拜訪高僧,眾僧大怒,他淡定寫一首詞,令對方啞口無言
    蘇軾一看這情景,竟不以為然,於是很淡定地寫下一首詞作,然後交給隨同而來的歌妓吟唱,頓時禪院裡飄起了悠揚的墨香。這首詞作就是《南歌子》:師唱誰家曲,宗風嗣阿誰。借君拍板與門槌。我也逢場作戲、莫相疑。溪女方偷眼,山僧莫眨眉。
  • 蘇軾調侃友人「一夜風流」寫下一首詞,不料一個玩笑成就一段佳話
    一提到蘇軾,我們就不得不提到《江城子》,這首他寫給自己亡妻的悼詞,僅一句「十年生死兩茫茫」就讓無數人淚目,讓我們無不感嘆蘇軾的深情跟痴情。但是蘇軾生活的現代不比我們現代,他沒有辦法為了亡妻終生不娶,所以蘇軾的身邊還是擁有無數個女人,蘇軾更是流連於酒宴上的歌舞吟唱,他的很多詩詞靈感都來源於此。
  • 李清照罵蘇軾「不通音律」,寫首詞與他較勁,一哥蘇軾輸在哪兒?
    李清照還曾暗懟過蘇軾。蘇軾的一首詞,詞名叫《菩薩蠻·溼雲不動溪橋冷》,那時候的他是位心上人寫的,在詞中東坡寫道:「人憐花似舊。花比人應瘦。莫憑小欄幹。夜深花正寒。」意思是說佳人因惜春憐花,而花比人瘦。這首詞也是引得了一眾名家叫好,至今為止都是被人們引用。
  • 和朋友喝酒被友妻棒打,蘇軾氣不過寫詩喊冤,「河東獅吼」出自該詩
    從古至今,酒和文人墨客的關係就密不可分。前有李白鬥酒詩百篇,作為李白的頭號粉絲,杜甫自然不甘落後。和朋友喝酒被友妻棒打,蘇軾氣不過寫詩喊冤,網友:活該!打輕了而北宋大詞人蘇軾和酒的關係就更不淺了。畢竟他自己也說過:「使我有名的全是酒,從他作病且忘憂。」
  • 蘇軾被好友妻子趕出門,他憤然寫下一首詞,衍生出一成語流傳至今
    蘇軾,北宋著名詞人,這是人們對他最直觀的一個印象,從小我們就熟知蘇軾的詞,例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他的詞多為氣勢恢宏、豪放自如。可有那麼一首詞,令人啼笑皆非,作這首詞的原因竟然是因為拜訪好友時被友妻趕出家門,氣憤之下寫下的一首詞,後來經過漫長的歲月竟然衍生出一成語,流傳至今、火了千年!事情是這樣的,蘇軾有一好友名叫陳慥,字季常,我們就稱呼他為陳季常。
  • 40歲蘇軾喝酒寫下一首詩,把12歲歌姬納小妾,不料尾句成經典情書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中,有無數流芳千古的文人墨客,他們用自己的學識和才情贏得了後人的讚嘆和崇敬。若說在這群星閃耀的歷史長河中,誰能擔得起「千古第一人」,在我心中,唯有蘇軾當之無愧。蘇軾的一生也是大起大落,在經歷人生變幻難測之中,他也對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我們從他的詩詞中就可以感受得到。我們都知道蘇軾是一個大詩人,同時也是一個官員,宋朝當時官場腐敗,請官員喝酒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 蘇軾勸朋友戒色,寫了一首詞,連用三個典故,讀完會心一笑
    蘇軾,就有過這樣的做法。在勸告好友的時候,直接把勸誡詞刻在了石柱上。一點兒面子都不給朋友留下。這似乎跟我們所認識的蘇軾很不一樣。在我們的印象中,蘇軾是豁達樂觀的,正如「一蓑煙雨任平生」。種種的秉性結合起來,都說不上蘇軾是一位愛挑別人毛病,喜歡規勸他人的人。樂觀豁達的蘇軾,在勸誡有人時,也會用風趣幽默的方式。比如這首勸朋友戒色的《臨江仙·贈王友道》,很多朋友讀完會心一笑。
  • 原來盛傳的網紅句,是蘇軾贈友人小妾的一首詞
    這個句子很美,但很多人卻不知道它其實是出自蘇軾的一首詞。蘇軾的原詞中,還有一句也很經典「此心安處是吾鄉」。整首詞和那網紅句比起來更高級。《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
  • 蘇軾很自戀的一首詞:三十年前,我是風流帥
    從題目看,這是一首送別詞,是送別友人潘大臨的。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三月。潘大臨將赴省參試。蘇軾借京都試成出仕文人昔日風流韻事作該詞,激勵潘大臨的心志與大願。別酒勸君君一醉,清潤潘郎,又是何郎婿。
  • 蘇軾和黃庭堅:朋友一生一起走
    12018年四川宜賓的一場洪水,讓蘇軾和黃庭堅的雕像成為了「網紅」。蘇軾和黃庭堅的雕像,本來是放置在江岸上的,可後來因為洪峰來襲,他們倆被淹了。一開始,蘇軾和黃庭堅雕像只是被洪水淹到了腰部。黃庭堅寫這句詩,主要也是抒發他和友人不得重用之情。我估摸著,黃庭堅的詩詞之所以流傳度遠不如蘇軾,主要是因為他的詩化用典故比較多、讀起來相對比較晦澀。比如,黃庭堅寫過一首與酒有關的詞,整首詞裡無一個酒字(序言不算),但幾乎句句在說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