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專注水下攝影,中國小夥拍下神秘海底生物,99%的人都沒見過

2020-12-17 樂優美生活

如果不是他拍攝,

這些生物,

我們或許一輩子都不會看見。

海底兩萬裡

見過皮皮蝦和龍蝦的童年照片嗎?

很多人不知道,

我們碗中的美食,

小時候極其夢幻美麗。

這是皮皮蝦的童年證件照,幾乎全身透明,像個晶瑩剔透的工藝品。

龍蝦寶寶十分迷你,只有1cm大,卻十分活潑好動,喜歡騎著水母四處流浪,比較富有的小龍蝦可能會同時坐擁好幾隻水母,小表情可愛極了。

船蛸(某種遠洋章魚,雌性有薄殼)非常有趣,它們喜歡攀附在漂流物上旅行,這些漂流物可能是水母、海草、塑料糖紙、拖鞋,甚至是一根小木棍。

這個呆萌的船蛸非常執著地拖著小木棍在海中漂流,還帶了一隻小黃鸝做跟班領航魚。

小黃鸝長大後類似這隻,看起來平平無奇,實則能有成年人半身那麼長,是性格兇猛的魚界大佬。。。

其實很多幼年的海洋生物都是如此,它們會以弱小可憐又無助的姿態在海中浮遊一段時間,四處尋找靠山跟隨,直至成年才會回到珊瑚礁或深海。

每當夜幕降臨,海底就會上演一場華麗的垂直遷徙,海底仿佛連接了星空,場面極其夢幻,這就是黑水攝影。

上面這些內容都是真實拍攝的,

它們來自同一位攝影師,

10年來專注於拍攝水下生物。

他的名字,叫張帆。

張帆出生於1985年,從小在海南長大,對海洋的熱愛可以說是刻在骨子裡的。

「我5歲半時畫過一張畫,名字叫《海闊天空》。一個少年乘坐著一艘小潛艇,探尋神秘的海底世界,畫上描繪了至少30多個不同的物種,而其中打五角星的則是我特別希望能夠遇見的種類,這幅畫代表了我對廣闊外洋生命的期許和展望。

近30年過去了,兒時的夢想成為了現實,畫中描繪的物種大部分我都幸運地收集到了。如今畫筆換成了鏡頭,雖然表現形式變得不一樣了,但同樣是為了表現我所愛的一切。」

談起第一次水下拍攝的經歷,張帆還是興奮得像個孩子。

「那時我剛畢業,還不會潛水,但是需要拍一個海南的貝類圖鑑,所以我嘗試在夜間浮潛拍攝,我從小就很喜歡貝殼,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它們活生生的樣子。

在海底世界看到的生命,其華麗程度遠遠高於我們在沙灘上看到的屍骸,這令我很激動,當時我就覺得水下攝影是一件非常吸引我的事情,想把它當成我一輩子的事業去做。

蜘蛛螺的魔性眼神

暗中觀察的橙袖鳳凰螺

張帆確實拍到了很多有趣的圖片,貝殼也會暗中觀察,人們絕對想像不到。

上面這些都是貝類哦,不過它們都是貝殼寶寶,只有2mm大。

貝殼幼年時期也是浮遊在水層中的,輕薄如紗散開的部分是它們的肉體,像小降落傘一樣。

除了貝類,頭足類也是令張帆十分著迷的一種生物,第一次拍到毯子章魚的情景他至今仍然印象深刻。

「那是在阿尼洛的一次很普通的夜潛,我已經潛了八十多分鐘,快要結束的時候,潛水導遊突然指給我一個非常夢幻的物種。

我原來只在紀錄片裡看到過,而且是潛艇在上千米深度拍到的,一隻毯子章魚緩緩舒展著自己的毯子,當時我覺得可能一輩子都無法遇到這樣一個深海的生物。」

「這次我居然在僅僅5米的深度見到了它,我特別激動,就一直追著它,恨不得能多看兩眼,直到我的剩餘氣體不足,它還是沒有離開。

我在船上目送著它慢慢遠去,這次經歷讓我很難忘。」

「很多人誤以為黑水攝影是在純黑背景下拍攝的,其實不是這樣。我們懸浮在水中,腳下可能是上千米的深不見底的深淵。

我們通過燈誘的方式,把深水區的一些生物吸引到淺層水域,大概二三十米的深度,這樣我們就能拍攝到一些普通人一輩子都沒機會遇到的生物。

頭足類在幼年時期大多十分夢幻,比如菱鰭烏賊,英文名直譯為鑽石魷魚,通體流光溢彩,閃耀著鑽石的光芒,仿佛一件水晶藝術品。

PS:不要被鏡頭騙了,它們只有1~5cm。

這是擬態章魚的幼體,周身透明螢光閃閃,十分華麗,令人過目不忘。

成年擬態章魚似乎無意於外表。。完全奔著路人臉發展,巴不得把自己埋進土裡,深藏功與名。

斑馬章魚幼體

和擬態章魚類似的還有斑馬章魚,幼年如此美貌卻長歪了,實在令人痛心疾首。

水母和頭足類構造有點像,也是眾所周知的夢幻生物。

但人們不知道的是,水母是個頗有悲劇色彩的海底「萬人迷」,它們是很多海洋生物心儀的坐騎和捕獵工具,有時還會充當玩具和儲備糧的角色。。。

這隻海洋環節動物就一直盤著一小顆水母,仿佛海龍戲珠。實際上它們是一對共生生物,總共只有3mm大。

水母的傘蓋是非常完美的庇護所,就像一座座移動的城堡,流浪的小魚經常會綁架水母作為旅伴,硬扯著對方陪自己旅行。

當小魚餓了,水母還要承擔儲備糧的角色,堪稱居家旅行必備良品,沒有比它更優秀的坐騎了。

水母被旅伴吃掉了......

張帆是個很浪漫真誠的大男孩,拍攝時極為專注,甚至會不知不覺潛水一整晚。

「當時是第一次嘗試拍攝黑水,深度只有5米,所以可以潛很久。海洋生物太令人著迷了,本來周圍一片漆黑,直到水面一點點泛起紅光,太陽出來了,這種感覺非常神奇。」

這個如煙花般豔麗的小傢伙也是水母哦,整體大小只有1cm不到,中文名叫半口壯麗水母。

幼年絲鰺特別飄逸,一派仙風道骨的樣子,背後拖著長長的鰭條,悠然遊動的畫面仿佛落入凡塵的仙子。

如果說幼年絲鰺是清淡的茉莉,那麼幼年雪振袖魚絕對擔得起海底富貴花的名號,如同一簇鮮亮的焰火,極其燦爛奪目。

雖然很像寬粉,但這是柳葉鰻,想歪的請自覺面壁。

以及,它大概率會長成這樣。。。是當之無愧的海底霸主,基本沒有天敵。

對張帆來說,在海裡待著是一種更自由舒適的狀態,他把大海當成了家。

「有一次水下跨年,大家都在慶祝,我一個人悄悄去做了一次夜潛。12點左右,我遊了出去,仰面朝天躺在水上,眼前是天空中絢爛的焰火,身下是我熱愛的大海,我放空了浮力背心裏面的氣體,緩緩地沉入水中。

夜間的漆黑的大洋對我而言就像是另一個世界,當你全身心浸入其中時,無暇顧及一切雜念,懸浮的狀態令人感到自由,這是一件很有儀式感的事情。

接下來進入醜萌專場,第一個呆萌選手登場了,你們絕對想不到,這是鮟鱇魚小時候。

成年鮟鱇的圖我就不放了,醜得人神共憤,隔壁小孩都嚇哭了。

這是瞻星魚幼體,看起來不太聰明的亞子,而且有點醜醜的,沒想到長大了更難看。「瞻星」如此浪漫的名字,居然給了這麼一個從小丑到大的傢伙。。。

瞻星魚是個極其猥瑣的「伏地魔」。

它會刨坑把自己埋了,只留下一張看起來被拖鞋抽過一樣的扁臉和一雙暗中觀察的小眼睛,在目標路過的時候突然襲擊,暴風吸入。

幼年魨魨就可愛多了,不僅花紋豐富,體態也很多樣,居然還有方形的。

比如中間那隻小刺魨,它只有3mm大,像個炸毛的小病毒,超級萌。

魨魨長大後氣質依舊很獨特,眼神似乎賤賤的,有著一絲絲邪惡的感覺。

我用到的很多比喻都來自張帆的微博,他非常有才華,閱讀張帆的文字和照片是一種享受,作為一個中央美術學院畢業的藝術生,他很擅長去表達他眼中美的東西。

在他的描述中,這些暗夜中的精靈就像忙碌穿梭在星辰間的流星,非常靈動。

「關於黑水攝影,我是肯定會做成一本書的,希望可以兼顧科學性和藝術性,用我的眼光還原它們在我眼裡最美的樣子。把我看到這些物種時的感受分享給大家,包括它們特別的地方,講述給普通大眾。

也許人們一輩子都無法來體驗這樣的生活,那麼我鏡頭下的畫面就能告訴他們,這些海洋生物活生生的樣子。」

蟹類幼體長相呆萌十分討喜,頭上頂著的是寄生在其背上的藤壺,而這隻小傢伙顯然家境殷實,配戴著超級豪華版的王冠!

未定種的「網紅蝦」

蝦未定種

水母未定種

海洋無脊椎動物的變態過程千變萬化,因而有很多物種都是未知的。

「目光匯聚在搜索燈的光柱盡頭,在塵埃中反覆探尋,就像小時候在海邊的沙礫中翻找微小的貝殼一樣,這樣的狀態可以讓我獲得一種寧靜。」

張帆對於這種未知的探索總是充滿了期待,每張照片都像是他的孩子,每個物種都是特別的。

鱷魚魚(跟鱷魚不是一個東西)睫毛狀的瞳孔

夕陽下的「水中大熊貓」,長江江豚

抹香鯨戰隊

兇猛的盾吻古鱷

詩巴丹的龜冢警示牌

微型地球加拉帕戈斯,這裡是無數潛水員心中的天堂,二十多度的氣溫居然能看到企鵝。

「鯨落」的真面目

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爾地夫、馬來西亞、加拉帕戈斯,以及故鄉海南,十年來,張帆多次踏足這些熱帶海域,在水中留下了自己的氣泡,就像寫日記一樣,站在他的角度,主觀地去記錄當下的感受。

「不管好的壞的,都值得記錄下來,並通過鏡頭傳達給大家,呼喚人們善待海洋。」

對於有強直性脊柱炎的張帆來說,水下攝影並不是個合適的職業,常年在溼冷的地方勞作,有很大可能會加劇病情,只能靠消炎藥和止痛藥緩解。

對此他並不在意:「目前我覺得還在我的身體負荷範圍內,我也不想因此放棄水下攝影。

只要我身體還允許,我就會儘可能的去做。哪怕是坐著輪椅也仍然可以潛水,很自由,這在我看來不是什麼問題。而且,其實有一點緊迫感,反而可以督促我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

捉到一隻蝦,正在進食的水母

10年的水下攝影生涯,張帆積累了10多塊5T磁碟,從微小的糠蝦到巨大的鯨鯊,幾十萬張照片匯聚成了一個真實的、極具多樣性的海洋生物世界,與每種生物的相遇都讓張帆激動不已,浮遊生物尤甚。

「夜間的海底連接著星空,浮遊生物就像一片一片的星雲,我願意用一輩子去探索。」

像一片星雲的海參幼體

水下攝影對張帆來說,

既是工作也是生活,

因為海裡有他熱愛的一切。

「把我心中的海底世界與大家分享,

這是對我而言最開心的事情。

人的一生就這麼短暫,

如果不曾完整地感受過這個世界,

也許連悲哀或幸福的理由

都無法完整地體會。

相關焦點

  • 如何拍荒野裡的精靈?聽野生生物攝影年賽冠軍怎麼說
    在廣袤的草原和沙漠中,人們無需為保持社交距離而緊張,眼前的美景也能讓人忘掉煩憂。野生動物在山野活躍的樣子更令人興奮,不少攝影愛好者都帶上裝備,試圖捕捉它們迷人身影。不過由於它們的行動倏忽難測,拍攝者不僅得充分了解動物的習性,還要有無比的耐心,野生動物攝影也成為了頗有難度的專業門類。
  • 比海綿寶寶更可愛的海底生物找到了!
    對於迷戀水下世界的人來說,世界上有兩種人,見過水下世界的人和沒有見過的。 今天就帶你走近攝影師亞歷山大·塞梅諾夫(Alexander Semenov),一位水下世界神秘莫測的浮遊生物「痴迷者」的世界。
  • 海π達人帶著鯨魚、黑水生物來了!90位「海底幸運星」有你嗎?
    想知道海底世界有多美?特好奇黑水生物咋樣拍?廢棄人字拖變鯨鯊工藝品你見過海玻璃做成的水母項鍊嗎?廢棄人字拖也能變成「鯨鯊工藝品」?>作為遊蕩在深藍秘境的記錄者水下攝影師張帆拍攝了很多迷人的「黑水」生物你能認出幾種?
  • 2020年度水下攝影大賽獲獎作品,水下的生物奇幻又迷人
    2020年度水下攝影大賽(UPY)剛剛揭曉了獲獎者。來自世界各地的500多名參賽者提交了超過5500張圖片,評委們很難選出最好的。「我知道攝影師們在挑選參賽作品時付出了多少努力,」紐約大學評委會主席亞歷山大·馬斯塔德博士(Dr. Alexander Mustard MBE)在一份聲明中說。
  • 湖南女孩叫板BBC,冒死拍出中國的水下世界,震撼程度爆表
    每一集是一個主題:水下洞穴、古城、沉船、珊瑚、海底生態、漁業……每個主題都代表了中國水下一種罕見的自然景觀。導演周芳說:「我們並非是以物見物,而是以物見人,以物見中國。」即便科學團隊給予技術支持,也只是提高了成功率,沒人能保證下水之後會拍攝到什麼。花費大量的時間和資金,也很可能什麼都沒有拍到,所以大部分人還未開始就已經放棄了。
  • 海底10000米處會有什麼生物?科學家:連專業潛水者都害怕
    大自然的奇妙是你所無法想像的,人們一直都在不斷地探索自然的奧秘,海洋是地球上面積最大的,但也是最神秘的。在人類生活的地球上,海洋卻佔了整個地球70%的面積。人們對於海洋一直都有著一種神秘的嚮往,海底一萬米有多恐怖是你所無法想像的,海底一萬米有什麼也一直讓人們十分好奇,一直以來人們都十分想要去探索海水中的秘密,尤其是深海當中。
  • 一萬米的海底生物,和普通魚類有什麼區別?
    人類下潛深入可達到1萬米,海底有什麼奇妙事物?海洋有多深?在地球上有很多神秘的地方存在,很多人想親眼看一眼,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人開始了海上之旅,但是沒有一個人知道海底到底有多深,人類很難進入深海之中,目前只能了解到淺水區。
  • 百慕達三角的水下金字塔裡面居然居住著海底人?
    西方有些學者認為,這座水下金字塔可能原本建造在陸地上,後來發生強烈的地震隨著陸地沉入海底,這樣就使「金字塔」落在海底了。有些學者猜測,這座水下金字塔可能長期生活在海底的亞特蘭蒂斯人建造的。發現了大量人形石雕美國探險家拍攝到一張滿是旋渦狀白光影像的照片,有些人懷疑水下金字塔可能是亞特蘭蒂斯人專門保護具有:「宇宙能」奇特性質和力量的能量場,它能夠吸引和聚集宇宙射線、磁性振蕩或其他未知的能量波,其內部結構可能是一個微波諧振腔體
  • 中國導演挑戰BBC,冒死拍攝的水下城市,令人震驚!
    由於當年獅城離大壩很遠,居民沒想到水電站的水那麼快到,很多東西都沒來得及搬。只是人撤出來了。因此塵封水底的獅城還是很完整的。賀城卻沒有這麼幸運,損毀的地方較多。這一點也在周芳的鏡頭裡得到證實。2005年,淳安旅遊部門發現,除了這兩座千年古城。水下還有坪、港口、茶園3個大型古集鎮,儼然一個完整的古建築群。這個消息很快被附近的人知道。大家都很想看看這些塵封千年的文化。
  • 那人潛入海底,突然看見「人群」在水下聚集,他很快就上岸了
    介紹在中國文人的認知中,一切都是可以吟誦的,尤其是面對崇高的雄山和壯麗的海洋時,雄心壯志會被點燃。「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即使是像蘇東坡那樣的自然奔放,面對江海時也很難克制自己,用一首歌《臨江仙》來表達你的心意。
  • 小夥下夾子抓偷雞賊,不料夾到「神秘生物」,專家看後臉色大變
    在網際網路以及手機發明之前,人們不敢相信生活在地球兩端的人居然可以實現實時對話。我們不得不承認,這顆星球存在著許多超乎常人想像的事物,亟待我們發現。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國家之一,中國擁有著悠久的歷史以及廣袤的土地。「地大物博」這四個字用來形容我國再適合不過,上到奇珍異寶,下到花草樹木,從歷史古籍到現代書本,中華民族曾經發現過許多頗具神奇色彩的物件。
  • 專注攝影23年,鉑爵旅拍的「獨角獸」之路
    文/ 李惠琳 編輯/ 江一葦受益於消費升級,具有剛需屬性的婚紗攝影蓬勃發展,細分市場中,注重個性化的婚紗旅拍也日漸興起,成為產業鏈的新風口。鉑爵旅拍作為中國旅拍領軍品牌,專注攝影23年,從婚紗攝影切入,在創新中引領產業發展的新方向。
  • 深入海底,「水下蛟龍」探摸神秘日本沉船阿波丸
    根據國際海洋法規定,阿波丸沉沒在中國領海內,沉船屬中國主權所有,任何國家和個人未經中國政府批准,都不得進入中國領海內打撈,只有中國政府才有權對阿波丸進行打撈。很快,120名潛水員、20名潛水軍醫、10名工程技術人員抵達平潭島作業船隊,準備輪流作業。 1977年5月1日凌晨,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和中國海難救助打撈公司攜帶著深水打撈裝備,駛向福建省平潭牛山海域。
  • 海底3700米下拍到的一張圖,讓人不禁疑惑:這真的還是地球嗎?
    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海底世界是一個很神秘的地方,總感覺底下應該擁有無限可能,也許會有我們從未見過的生物,也許有我們神話小說裡的龍王,也許有各種恐怖的東西,因為我們距離海底太過遙遠,因此我們對這個地方充滿了好奇心,對這個我們可能一生都沒辦法涉足的地方充滿了想像。
  • 普通人一輩子也難有的體驗,80後海底兩萬裡的奇妙歷險記
    浩瀚海洋中每一滴水裡都充滿著微小的生命體。這些奇妙多樣的浮遊生物,是他一直以來最為關注的拍攝題材。這些攝影作品是夜間在深不見底的大洋表層拍攝的,因此又叫黑水攝影。 每天夜幕降臨之後,都有一場不為人知的大遷徙在靜靜發生。黑水攝影可以帶來無數種可能性,這可能是你與一條生活在上千米深海的魚類此生唯一的一次邂逅,也可能會讓你見證一場戰役中捕食者與被捕食者間的纏鬥……這些不起眼的浮遊生物,滋養並締造了龐大的海洋生物王國。 還想看更多嗎?
  • 水下攝影作品賞析——林青老師來點評
    UWPC 2020 賽後評比——林青第八屆UWPC水下攝影挑戰賽結果已於9月1號揭曉。作為比賽的評委之一,在這裡談一談我自己的看法。最終決賽的評委來自多個國家,每個人對圖片也許會有不同的視角和看法。在此聲明,下面的文字僅僅代表本人自己個人的觀點。那麼我們就從「潛水員」組開始。
  • 在神秘的百慕達三角,有一座海底金字塔
    然而,海底不易被人看到的建築物和金字塔近年越來越吸引人們的目光。據報導,在百慕達三角區海底有一座大的金字塔,這是美國一名海軍上校發現的。儘管許多人都不太相信,但它可在聲吶探測儀上清楚地顯示出來——位於海平面以下360米處,塔高為230米,底邊長百米,四周是平坦的海底。一旦證實海底金字塔確實存在,而且是人力所為,百慕達三角區之謎或將被解開。
  • 海底10000米處有什麼?科學家深入馬裡亞納海溝,發現深海生物
    文|科學蟲洞深海對於很多人來說是非常可怕的,在大家眼中,這裡會有很多潛在的危險,比如龐然巨物等等。那麼,海底10000米處有什麼呢?還會有生物存在嗎?馬裡亞納海溝海底10000米是什麼概念?意味著如果將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放在這裡,它都不能露出海面。
  • 中國神秘:海上絲路及水下考古
    中國傳統的大宗出口商品運銷海外,換得域外各國貨物入華,其中最主要的是香料。因此,海上絲綢之路又有陶瓷之路、香藥之路的別稱。元明時期,形勢險要的南沙群島仍是南海航道的要衝。根據明朝鄭和七下西洋的航線示意圖,每次都由南京出發經福建、臺灣海峽、南海至越南南部,南沙群島正是這條主航路的必經之地。在這條海路上,精神文化交流的成果也是燦然奪目的。
  • 趣味水攝大賽作品集錦,一覽海底之美!
    來自全國各地的攝影達人 攜手專業美人魚模特 以全新的視角展現 分界洲島令人震撼的水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