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部很火的科幻恐怖片《隱形人》被搬上了大屏幕。本片是環球影業原定的「黑暗宇宙」中的一員,翻拍自1933年的同名經典之作,而原作則改編自英國作家赫伯特·喬治·威爾斯所著的長篇小說。還記得環球影業當年信誓旦旦要開一個暗黑宇宙嗎?2013年,環球羨慕別家電影廠牌的各種宇宙開發,所以自己也把自家的物料拿出來拼了個盤,原先叫環球怪物宇宙,但後來普遍叫環球暗黑宇宙。暗黑宇宙主打恐怖,冒險和動作風格,在這個宇宙裡,有環球曾經的招牌木乃伊,範海辛,科學怪人,還有他的新娘,吸血鬼,半魚人,狼人,隱形人等等。這一部《隱形人》作為一部成本不算高的製作,卻在商業表現上異常亮眼,同時在專業媒體口碑上也能頂住壓力。
本片的導演是雷·沃納爾,喜歡恐怖片的影迷應該都對他不會感到陌生。作為恐怖片大神溫子仁的資深編劇好友,兩人此前已有過多次合作,包括《電鋸驚魂》《潛伏》等經典名作。而他本人也曾執導過《潛伏3》和《升級》兩部長片。很多人說《隱形人》這部電影之所以能大獲成功,顯然與同時身兼導演與編劇的雷·沃納爾所採取的創作思路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在雷·沃納爾看來,縱觀當下社會發展的眾多思潮,女性主義無疑是相當重要的一環,正好順應世界的「Metoo」運動以及對於性別平權的迫切需求。於是,新版《隱形人》便以一個全新的姿態悄然誕生。
這是一個以愛為名的驚悚電影:愛到極致的控制欲,因為愛而生出的恐懼,利用愛進行的反殺,最後,故事結束。影片在作為核心元素的高概念上,與《隱形人》的原作一脈相承,都始於科學家的一次高科技實驗。男主無疑是這部電影裡出鏡次數少但存在感最高的人,每一個節點的起承轉合都由這個名叫阿德裡安的男人牢牢掌控,一次又一次的反轉讓人驚嘆高智商的人玩起PUA將是一件多麼恐怖的事情。《隱形人》把看不見的恐懼,拍出了一種絲絲入扣涼颼颼的冷感。女主角伊莉莎白·莫斯的表演,在很多實際都是獨角戲的場景,她面部的恐慌、不安都讓人意識到那「看不見的恐怖」如何摧毀了人的安全領域。
我們在生活中的恐怖來源有很大一部分來源於對視野盲區的恐懼,比如在一間漆黑的屋子內總是有個看不清角落、或是身處一個房間總是對隔壁無人房間的揣測。獨裁統治一個國家是獨裁者,而佔有一個人呢,同樣的殺人誅心,所以都是心理變態,而有些好人總是過於迂腐,直到被打個半死,法律慢慢無法壓制邪惡,正義是可以以暴制暴的,對於電影而言,以上的一切都必須證明科學家亞德裡安是一個心機頗深的變態。
無所不在的控制欲,身體與精神的雙重暴力,才是「隱形人」的最大寓意…大量空鏡頭,更好地渲染出恐怖壓抑緊張的氣氛。本片的大量鏡頭就是將視角放在角色所在場景之外,也就是角色的視野盲區,有時是當已知角色都在明亮的客廳玩耍時,鏡頭用第三方「偷窺」的角度在暗處觀察,有時是鏡頭先從演員面前慢慢平推至背後無人的角度,然後演員再進入畫面。隱形人的恐怖之處,不在於他能夠對你造成多少物理傷害,而在於他可以悄無聲息地入侵你的生活,窺探你的隱私,分裂你與他人的關係,你看不到他,摸不到他,跟別人說起時別人寧可相信你是個精神病也不會相信他的存在。他不需要通過折磨你的肉體給你帶來痛苦,他只需要讓你感受到被誤解、被孤立的絕望。
影片的主題是電影作品中的靈魂和精華,也是我們為之迷戀的「精神家園」。電影作品中的內容與主題,滲透和體現創作者的世界觀,價值觀,體現著創作者對生活的認識和情感。 電影的主題往往是多元化的、多側面的、多切入點的。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電影的主題是電影的動作和人物的內涵,是電影的情節和事件的外延。以科幻的外衣,揭露家暴的社會現實。一個無處不在,令人不適的對象,他操控著你的一切,甚至通過各種方式讓你孤立無援。這不就是最近日益猖獗的PUA的常見套路嗎?這部電影的恐怖之處也不僅僅是那看不見摸不著又隨時存在的威脅,更在於當受害者向外界求救時,卻始終無人相信。從這個角度看,每個人其實都有可能是家暴的變相幫兇。
就如同人們總會對未知與不了解的事物感到害怕,《隱形人》作為一部讓人「看不見」的恐怖驚悚電影,導演也不忘在故事中加入些許懸疑成分來加深觀眾對角色內心的懷疑與對後續劇情走向的好奇。電影片頭不斷拍打著巖岸的海浪、建造在陡峭懸崖邊的豪宅,就好像暗示西西里亞就算離開也無法逃離掌控的處境。
女主與無形的力量爭鬥,但緊張感絲毫不被削弱。因為你不知道,下一秒隱形人又會從哪個空擋冒出來。可能是你的身下,也可能是你的頭頂。男權社會下,女性失語,被壓制,抹殺自我。這個不會輕易屈服苟且偷生的勇敢女孩,她果斷反擊。他以愛的名義,幾乎奪走了她的一切,包括她的尊嚴。但他拿不走她內心的堅定。這種「高級恐怖」,註定了它在無數主打血腥的影片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