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5 14: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引
言
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做出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建設的工作部署,這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重要舉措。「一站式多元解紛」不是把案件推出法院、擋在門外,而是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通過人民法院的一站式建設,匯聚人民調解、行業調解、行政調解等解紛力量,為糾紛雙方提供更加個性化、更加優質、更加低成本的糾紛解決方案,努力實現在家門口為民解憂,讓糾紛解決更加方便,讓企業營商環境更加優化,讓實現公平正義更加高效。
威海高區法院訴訟服務中心
典型案例
2020年8月17日。威海高區物業糾紛調解委員會在「人民法院調解平臺」上接收到威海高區法院在線推送過來的一起物業服務合同糾紛。通過線上審閱訴狀、物業服務合同等,調解委員會的調解員對糾紛有了基本了解,隨後調解員通過電話聯繫到與物業公司發生糾紛的業主唐女士。唐女士向調解員反映,她之所以拒交物業費,是因為她居住的頂樓存在樓頂漏水的情況,因為這棟樓沒有維修基金,物業公司遲遲不能解決,而且,小區存在消防通道堵塞等問題。針對唐女士的反映,調解員當即和物業公司經理取得聯繫,約定次日上午到該小區實地走訪查看。
2020年8月18日上午。調委會四名調解員來到小區,在查看現場的同時也詳細向物業公司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提出解決方案。針對樓頂漏水但物業公司沒有維修基金修繕的問題,調解員指導物業公司協調全樓業主共同籌資用於維修;針對消防通道堵塞的問題,調解員認為問題確實存在,並且有嚴重的安全隱患,在指導物業公司嚴格管理的同時,調解員專門到小區所在的社區居委會反映問題,並且留下居委會主任的電話溝通後續工作。
2020年8月18日下午。調解員致電唐女士說明了上午實地走訪的情況,唐女士對調解員提出的解決方案表示接受。
2020年8月23日。調解員致電回訪物業公司和唐女士,物業公司表示已經將籌措的維修資金交予唐女士用於屋頂修繕,唐女士已繳清拖欠的物業費。
至此,歷時6天的調解工作取得了紮實的成效。整個解紛過程,不需要物業服務企業支付一分錢的訴訟費、沒有讓當事人跑一次冤枉腿,不僅讓物業公司收回了物業費,也讓業主擺脫了屋頂長期漏水的困擾,更加提升了物業公司糾紛自治能力和物業管理水平。
普法小貼士
《民法典》第二百八十三條
【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費用分攤和收益分配確定規則】
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費用分攤、收益分配等事項,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業主專有部分面積所佔比例確定。
思路梳理
一站式多元解紛工作開展以來,威海高區法院深刻領會制度建設的意義,堅持高起點站位,著眼服務地方黨委政府工作大局、服務人民群眾、服務審判執行、服務社會治理,從以下三方面著手,紮實做好一站式多元解紛平臺的建設和實質化運行。
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上線
「人民法院調解平臺」
一是多元參與。緊緊依靠黨的組織優勢,聚焦多元力量參與,構建起集聚各類解紛資源的人民法院一站式糾紛解決平臺,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的解紛需求。今年5月,威海高區工委政法委成立區級矛盾調處中心,威海高區法院抓住機遇,積極推動綜治中心下的4個行業調解組織——物業糾紛調解委員、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委員、勞動爭議糾紛調解委員、智慧財產權糾紛調解委員會上線「人民法院調解平臺」。目前高區法院已經與威海市仲裁委、高區綜治中心、交警二大隊和四大隊等多家單位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搭建起訴調對接平臺,聚焦物業合同糾紛、商事合同糾紛、勞動爭議、道路交通事故糾紛等6大民生領域,開展實質性的訴前調解、司法確認等工作。
威海高區法院特邀調解組織名冊
二是在線融合。在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建設中,注重智慧化法院建設成果的運用,通過2018年2月上線網際網路的「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將人民法院內網上的「分調裁平臺」與「調解組織管理平臺」、特邀人民調解員匯聚起來,以此實現各解紛單位的在線融合。對群眾帶到法院的糾紛,法院工作人員區分糾紛性質、難易程度,在徵得同意後,將案件信息通過「人民法院調解平臺」推送至適合的調解組織、特邀人民調解員,調解成功後調解組織可以在「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在線「一鍵生成」《調解協議》結案,當事人也可根據需要向法院申請司法確認,調解不成的還可申請立案進入訴訟程序;對已經在人民法院內網「分調裁平臺」上錄入的案件,在徵得當事人同意後,也可將案件信息推送至調解組織,調解成功的通過系統結案,調解不成的退回「分調裁平臺」後按期立案。今年5月底威海高區法院與威海高區綜治中心通過「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對接,到8月31日共向物業糾紛調解委員會推送物業合同糾紛64件,調解成功28件;期間人民法院受理的物業服務合同案件僅27件,較2019年同期減少77%。此外,還向威海市仲裁委訴裁對接中心推送案件12件,調解成功4件。
人民法院調解平臺支持
在線一鍵生成《調解協議書》
三是暢通渠道。堅持「引進來、走出去」的雙向思維,在將人民調解員、行業調解組織引入「人民法院調解平臺」的同時,讓人民法院的司法資源下沉,在糾紛多發領域設立工作站點,通過與相關單位的協調聯動,就地參與糾紛化解,同時將人民法院的訴訟服務工作前置。目前,威海高區法院已經與威海交警二大隊、四大隊開展合作,為道路交通事故糾紛的調解提供業務指導,同時在交警大隊道交事故調處中心網際網路電腦上收藏「山東法院電子訴訟服務平臺」連結,張貼《網上立案明白紙》,提供網上立案的指導和便利。對經交警調解達成協議但不能即時清結的案件,引導當事人通過該平臺司法確認,司法確認不收訴訟費,司法確認後一方不履行的可不經訴訟直接法院強制執行;對不能達成調解協議法院處理的案件,引導當事人通過該平臺網上繳費立案。
原標題:《【「訴源治理」特輯第二期】集成解紛、在線融合、暢通渠道,威海高區法院夯實一站式多元解紛》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