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擔任澳大利亞迪肯大學副校長以來,我負責和經手了許多與國外國內大學的合作項目。偶然的一天,我正向往常一樣在辦公室處理工作郵件,一封來著上海開放大學的來信出現在我眼前,我的思緒一下被拉回到了20多年前。說起上海開放大學,作為上海人的我和她之間,還有著一段奇妙的緣分。
【年少時最初印象:很特殊的大學,神秘的存在】
小時候,我的家就住在上海開放大學旁邊,當年的我上學和放學回家的路上都要橫穿開大的校園,一個小孩子在每天的必經之路上看到學校裡青春洋溢的哥哥姐姐們抱著書本穿梭在各個教學樓之間,課餘時間活力四射地在校園內鍛鍊身體——這就是我對「大學」最初的印象。年少時,上海開放大學(當時的上海電視大學)對於我來說是很特殊的大學,神秘的存在。
時隔多年以後,我們的緣分終於在墨爾本重新開啟——2018年11月,上海開放大學副校長張瑾帶團來訪迪肯大學,我很榮幸接待了我的老鄰居開大代表團,在此次訪問中我們互相了解了這些年彼此的發展。與開大的交流讓我們意識到兩校在教育資源上的優勢互補,我們分析並熱烈地討論了中澳兩國以及我們兩校在線教育的發展歷程和發展方向。去年,我有幸出訪上海開放大學,美好印象永銘內衷。從此,迪肯大學與上海開大也正式開始了深入的交流合作。
2019年11月8日,迪肯大學與上海開放大學在澳大利亞駐華大使館聯合舉辦了中澳在線教育交流會,上海開放大學信息辦主任肖君老師為與會的中澳兩國在線教育領域專家研究學者們介紹了上海學習網、上海教育資源中心以及上海開放大學在此教育網絡中所作出的傑出貢獻和重要作用。
上海是中國最重要的學習型城市之一,上海開放大學致力於終身學習和開放學習系統的建設;同樣,墨爾本也是澳大利亞數位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位於墨爾本的迪肯大學在線教育排名穩居澳大利亞第一,世界第八。
上海開放大學與我所在的迪肯大學在線教學模式亦十分相似,迪肯大學也十分注重遠程教育。迪肯大學成立於1970年代,是遠程教育的先驅,我們引以為傲的在線教育致力於為學生提供最高質量的雲端教學。我很榮幸這些年能與上海開大一起成長,一路從鄰居走到合作夥伴,終於從曾經的懵懂少年到如今可以與上海開大比肩前行。
【全上海每8個大學生中就有一個來自電大】
如今疫情蔓延,全球的大學和教育機構基本上通過網絡平臺來開展教育工作。殊不知,早在1960年代,上海人就已經開始上「網課」了!1960年4月6日,一所名叫「上海電視大學」成立,由復旦大學、華東師大、華東化工學院(今華東理工)等聯合創建。創辦初期,開設數學、物理、化學等本科專業,首批新生17940名均由各單位保送,都是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在職職工、幹部、教師和郊縣農民。
在很短的時間,上海電視大學就在全市各區縣和幾個大學、企業單位建立了28個教學輔導站,576個電視教學節目收看點,形成了遍布全市的教學網絡。1977年9月,上海電視大學開始籌備復校。根據社會需求,醫學為復校後開設的第一個專業,由上海第一醫學院、第二醫學院、中醫學院、第二軍醫大學共同承擔教學計劃制定、電視授課任務,電視播出則由上海電視臺負責。
1978年4月24日,上海電大在上海電視臺舉行開學典禮。復校初期的上海電大與上海電視臺合署辦公。後一度又與陝西北路的上海市業餘工大合併,第一個演播室就是用普通教室改造的,劇本編寫、拍攝製作等等也都是邊學邊幹,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提高。1983年上海電大獨立建制,遷至楊浦區控江路1130號。
由於校址附近有電臺幹擾系統,影響電大電視信號傳播,經楊浦區政府協調,後又與楊浦業餘大學對換校址,遷至阜新路23號,自此終於有了穩定的辦公地點。1987年,是上海電大發展歷程中的重要年頭,上海市政府決定在上海電視臺開闢26頻道,作為電視教學的專用頻道,此亦是上海教育電視臺的前身。整個1980年代,乃至1990年代初,在當時普通高校招生規模有限的情況下,上海電大為滬上眾多有志青年提供了另一條自我深造的道路。
在中國教育部積極倡導下,國家開始了大規模的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與應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以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為代表的,信息技術與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為高等教育的變革帶來了機會和挑戰。如今的上海開放大學,依然是中國遠程教育領域內的執牛耳者。
同樣的,大量高校之間,辦學能力、層次差異很大,如何緩解教育資源不平衡的問題,提高辦學水平,提高教育質量,是中澳兩國共同面臨的重大課題。相信迪肯與上海開放大學在中澳兩國在線教育領域中的合作大有可為。
六十年時光,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短暫的一瞬,但是,六十年的時間,可以歷練一所學校,桃李芬芳滿天下。令我感到驚訝的是,早在2014年,就有數據表明,全上海每8個大學生中就有一個來自電大。這意味著,上海開放大學提供了一個雙向的平臺,一為渴望進步的人開一扇上進的門,二為蓬勃發展的社會輸出人才的道路。上海這座日新月異的城市,充滿機會和挑戰,上海開放大學的學生就業情況一如既往地保持穩定,不得不說過硬的教學質量支撐起六十年來的口碑!
知識是石,敲出生命之火;知識是火,點燃命運之燈;知識是燈,照亮前進之路;知識是路,引我們走向燦爛明天。
(本文作者系澳大利亞迪肯大學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