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上海大學老校長,當年物理5分入清華,最後卻成為了物理大師

2020-12-22 影視看生活

現在大學普遍都使用學分制來進行教學,但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這個學分制是怎麼來的,甚至有人可能認為是從西方學來的。學分制其實是我們國家創造的,和西方無關,1992年,擔任暨南大學名譽校長的錢偉長率先使用了學分制,然後其它大學紛紛效仿,隨即風靡全國。

學分制只是錢偉長眾多改革中的其中一項,除此之外,錢偉長還有很多改變了中國教育的舉措,對中國教育事業、科研事業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可是誰都不會想到,這位改變中國教育的大師,在剛入清華的時候,物理只有5分,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他最後還成為了物理大師。

物理5分進入清華,一周後專修物理

錢偉長教授的家世很不一般,他的叔叔是國學大師錢穆,他是錢穆哥哥錢摯的兒子,雖然不是錢穆的兒子,但也算書香門第。或許是受到了叔叔的影響,錢偉長對文史特別喜歡,高中時期就在文史方面有了很深的造詣,而數理化卻只能用一塌糊塗來形容。

1931年錢偉長參加高考,物理考了5分,數學化學加起來考了20分,也就是說他的數理化總分只有25分,而他的文史則考了滿分一百分。這樣的成績放到現代,肯定是要學文的,數理化完全就是一竅不通。可是同年發生的一件事改變了錢偉長的想法,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給中國又蒙上了一層陰影,在九一八事變發生後,錢偉長就棄文學理,立志為國家研製出先進的武器,而這時,錢偉長剛進入清華一周時間。

放棄自己的優勢,去學習自己的劣勢,錢偉長沒有退縮,最終成功完成了在清華的學業。畢業之後,錢偉長一邊參加愛國運動,一邊繼續學習,並在1940年考取了公費留學生,進入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學習,開啟了自己留學生涯。錢偉長考取了多倫多大學的博士學位之後,又進入美國學習,這一學習就是四年之久。

借探親回國,任職清華大學

1946年,國際形勢緊張,錢偉長借著探親的由頭才回到了祖國。回國之後,錢偉長來到了清華,正是出走時還是學子,再回來卻已經是師長。錢偉長在清華負責工學院的力學課,未曾想,以前物理以5分進入清華的學子,現在已經成為了物理學大師。在錢偉長的教導下,清華大學走出了很多人才,其中比較著名的有爆炸力學奠基人鄭哲敏,以及創辦蘭州大學力學系的葉開沅等等,錢偉長的回歸,短時間內就開啟了中國物理的新時代。

新中國成立之後,錢偉長繼續在清華從事教學工作,從副教務長做到了副校長,為清華的成長做出了巨大貢獻,也為祖國建設培養了無數人才。不久之後,他還和錢學森一起共事,組成了科學規劃委員會,改變了中國科學發展的大環境,對中國科學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上海大學永遠的老校長

2011年,上海大學宣布建立錢偉長學院,在錢偉長99年誕辰之際,用以紀念這位老校長。錢偉長在1982年擔任上海工業大學校長,就和上海大學結下了不解之緣,也是從這一刻起,他開始了自己教書育人的後半生。

到上海工業大學之後,錢偉長就開始著手了解上海工業大學的發展情況,以便進行後續的改革。不同於其它的教育家,錢偉長具有非同一般的改革精神,他根據上海發展現狀,在上海工業大學增加了很多新學科,讓學校科系更加完善。隨後他在1991年成為了暨南大學名譽校長,並在1992年首次使用了學分制。到1994年,上海工業大學、上海科學技術大學、原上海大學、上海科技高等專科技術學院進行了合併,成為了上海大學,錢偉長繼續擔任上海大學的校長,這一次,他一任職就是16年,蒼蒼白髮卻依舊不改初衷,讓上海大學成為了國內強校,2007年全國30多所高校評優,上海大學位列第一。

上海大學的發展離不開錢偉長,始於清華,終老上海大學,從物理5分的偏科生變成物理大師,最後又成為教育家,這就是錢偉長的一生。

相關焦點

  • 他高考物理5分、英語0分考入清華,最後卻成為一代物理大師
    在清華大學的歷史上有這樣一位「偏科生」,他當年考入清華大學的成績是:中文和歷史得滿分,可是數理成績一塌糊塗,理化英三門加起來只考了25分,物理只考了5分。但是令很多人沒有想到的是,就是這樣一位偏科生,他後來選擇棄文從理,昔日偏科嚴重的他,最後竟然成為了著名的物理學家。
  • 物理考5分上清華,棄文從理終成大師,他說國家需要就是我的專業
    他與錢學森、錢三強並稱「三錢」;他是中國力學之父,創辦中國第一個力學專業和力學研究所;他是著名教育家、曾擔任過清華大學副校長,讓清華大學成為「工程師的搖籃」;他語文和歷史都是滿分,物理只考了5分,被清華破格錄取,第二天就換了專業。
  • 紀念|物理大師吳大猷
    他去河南四姑媽家借了3500元,四姑媽又送了他500元。他帶著這4000元,與阮冠世於1931年9月啟程。抵達芝加哥時,才知道國內發生了「九一八事變」,心靈蒙上了一層陰影。選校時,他對各個學校的物理研究方向及其特長都一無所知,最後選了密西根大學,只因為它收費最低。同去的阮冠世則進入紐約州的一所女子學院,因她獲得了該校的獎學金。
  • 血液中流淌著藝術的物理大師
    引子說起磁性半導體研究先驅,業內人士可能會想到日本東北大學現任校長 Hideo Ohno 教授。殊不知,Stephan von Molnár 教授是他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在美國 IBM 公司進行磁性半導體研究的引路人。
  • 喜報:清華附中王程同學勇奪第37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決賽金牌!
    清華附中王程同學(右)和教練員俞鵬老師(左)在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決賽頒獎典禮上合影王程同學對物理有著極其濃厚的興趣,他科學高效,兼顧課內學習與物理競賽準備。通過課堂學習與閱讀書籍,他的物理學知識得到充分擴充與融匯,所學知識幾乎達到國內大學物理系本科生兩到三年的專業課內容。持之以恆地努力,不僅滿足了王程同學對物理知識的渴求,也讓他在各級各類物理競賽中屢獲佳績。
  • 中國核物理的鼻祖中國物理學大師們共同的老師趙忠堯院士
    父親在清末接受過新思想的影響,很想為國家出點力做點事情,改變當時國家積貧積弱的局面,又因自己文化水平有限,力不從心,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子女身上,要求子女好好讀書,成為對社會有用之人。趙忠堯牢牢記住自己父親的教誨,此後,在他人生每個關口,他作出的每個決定,都將國家放在首位。9歲時,趙忠堯考入南京高師(後改名東南大學,即現在的南京大學),用三年半時間,修完全部學分。
  • 從乞丐到清華校長的座上賓:這個抱著鹹菜罐的乞丐,真實身份是誰
    最終他們守住了自己,守住了為國家奉獻的精神,成為了一代巨人。其中一位就是為中國物理界做出突出貢獻,但是不為人知的科學家趙忠堯。他才是真正的無冕諾貝爾獎得主。1930年,趙忠堯獲得了博士學位,並且在德國哈羅大學物理研究所工作,同年9月份,趙忠堯發現了與「異常吸收」同時存在的還有「額外散輻射」,還寫了相關的論文,發表在了美國的《物理評論》雜誌上面。
  • 趙忠堯捧著50g鐳抵達清華,險些被門衛趕走,校長也幾乎認不出他
    隨著「噠噠」的木棍敲地聲,這乞丐向著清華大學門口走來。門口是有保安的,尤其這段時間街上各色人等混雜,時有搶劫偷竊的事情發生,保安更是提高了幾分警惕,用眼瞧著這個乞丐。保安一個攔阻不及,乞丐已經衝到這人面前,緊接著就是一聲激動沙啞的叫喊:「梅校長!」來人正是時任清華大學校長的梅頤琦。梅頤琦被這架勢先嚇了一跳,等到他看清這個乞丐,不禁雙眼流下淚來,緊緊地抓著乞丐的手,喊道:「趙教授,是你嗎?你怎麼找到這來了?」說著就拉著人往門裡走。這個形容枯槁的乞丐不是別人,正是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博士、時任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的趙忠堯。
  • 慢讀丨這位海南人是中國現代試驗物理的奠基人之一
    他出人意料地放棄了北京大學物理系主任的職位,和物理學家丁佐成(又名佐臣)共同創辦了中國第一個現代科學儀器工廠———上海大華科學儀器公司。從此,中國有了自己生產的物理儀器、儀表。北大物理系和其他大學,使用的科學儀器都來自上海大華,顏任光和他那一代人以不懈的努力和永不停歇的探索精神,「對發展我國的儀器儀表作出了重大貢獻」(《辭海》)。
  • 魯先聖文化隨筆:清華大學終身校長梅貽琦和四大國學導師
    清華大學終身校長梅貽琦和四大國學導師魯先聖清華「四大國學導師」梁啓超、王國維、陳寅恪和趙元任,都是我國近代最傑出的學者,清華大學老校長梅貽琦曾說:「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當年,清華國學研究院正是由於擁有他們,其聲望就超過了早於它創立的同類學校,並且,清華國學院由此開始,建立了中國學術獨立的傳統。
  • 中國「物理專業」最頂尖的5所大學,天才學生非常多,只招學霸!
    很多大學的物理學一般會在物理學院或者物理與機電學院等開設。院校的物理學等專業培養的人才主要是能可持續發展的高素質人才,並且在很多領域能為國家做出一定的貢獻,尤其是國防科技、天文、大氣以及材料等領域,不僅能從事相關的科研、教學,還能給予一定的技術研究和管理等。
  • 起底「大師」馬保國:從大學物理悟出武學訣竅 自詡神行太保戴宗
    在被50歲的拳擊教練王慶民KO半年後,自稱「渾元形意太極拳掌門人」的馬保國又火了:他在11月15日發布「馬老已回歸平靜生活,遠離武林是非圈子」的聲明,讓自己再次成為熱點。就連圍棋世界冠軍柯潔也在當天發布模仿視頻,來了一段惡搞。「馬老師已經被你們玩壞了!」有網友說。
  • 李登輝:校長的校長!他當校長23年,26位弟子成為各大學校長
    但是中國的歷史上還有一位李登輝,卻是一位知名的教育學家,他的學生遍布海內外,毫不誇張地說是桃李滿天下,他的學生有很多是各條戰線的精英,學生中擔任大學校長的就有26人。李登輝是復旦大學早期的校長,復旦大學是出大師、出人才的地方。
  • 歷史回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歷任校長,你知道哪些呢?
    1927年,他完成了《在電場作用下石英的變形及其光學性質變化實驗研究》的論文,獲法國國家科學博士學位。1927年8月,他旋即回國,同時受聘擔任上海大同大學、中國公學、暨南大學和南京第四中山大學的數學、物理學教授,併兼任中央研究院理論實業研究所籌備委員。嚴濟慈是我國現代物理學研究的開創人之一,是我國光學儀器工業奠基者之一。他是我國研究水晶壓電效應第一人。
  • 物理大師升級「大師一百」,移動學習的新可能!
    自物理大師上線以來,受到了廣大學生用戶群體以及家長朋友們的認可和支持,作為一款推崇興趣教育學習的視頻課程,物理大師生動的授課畫面以及風趣的講課方式,逐漸讓更多的人了解到原來學習還可以這麼有趣,也正是因為物理大師的出發點是源自於學生,所以物理大師在為學生提供精講課程時,也不斷地進行研究
  • 復旦師生原創老校長大師劇《陳望道》在相輝堂上演
    通訊員鍾晨洲鄭紫嫣攝  復旦師生原創老校長大師劇《陳望道》日前在相輝堂上演。《陳望道》大師劇由「共產黨宣言」「愛在三十年」「復旦之名」等七幕展開,以藝術表演的形式展現宏偉的歷史畫卷和大師的時代剪影,以生動可視的方式詮釋真理與初心,帶領觀者走進復旦老校長的精神世界。  陳望道是中國傑出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傳播者,語言學專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
  • 復旦大學八大知名校長
    1952年院系調整後,學校成為以文理基礎教學和研究為主的綜合性大學。上海醫科大學前身是1927年創辦的國立第四中山大學醫學院,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國立高等醫科院校。2000年,復旦大學與上海醫科大學合併,組建新的復旦大學。今天我們來歷數下復旦大學最具代表性的八大校長,他們為北大都作出不容忽視的貢獻,你知道其中的哪幾位?
  • 富家千金嫁給清華校長,落魄到靠擺地攤為生,最終活了100多歲
    但半年後,嚴氏學堂的男塾要遷往南開區,二人也就分開了,韓詠華13歲時,在嚴修先生的建議下上了嚴氏幼稚師範,畢業後,聽從父親的安排繼續到了嚴氏幼稚園工作,成為了嚴氏幼稚園最年輕的教師。而梅貽琦獲得了公費留學的機會,成為了首批赴美留學47人中的一名,入美國伍斯特工學院學習電機工程。1915年春,梅貽琦學成歸國,擔任清華學堂物理教師兼教務長,暫代校務,而緣分又將韓詠華和梅貽琦牽到了一起。
  • 原清華副校長任南科大校長:考研三次,讀博七年,想做科研人偶像
    從放牛娃到清華副校長再到南方科技大學校長,他是考研三次,讀博七年,想做科研人偶像的薛其坤。當薛其坤遇上南科大,他會帶領這所十歲的高校創造新的輝煌嗎?考研三次,讀博七年從放牛娃到校長,他厚積薄發!連續兩次落榜,對他的心理打擊非常大,周圍人也勸他別固執,可他還是鼓起勇氣考了第三次,終於考入中科院物理所。1990年7月,薛其坤碩士畢業,獲得理學碩士學位。9月進入中國科學院大學物理研究所,攻讀凝聚態物理專業博士學位。人家讀博士,5年,他卻花了整整7年。
  • 清華校長金玉良言:孩子不想讀書時,就帶他去這三個地方看看
    清華教授曾說過:個人的天賦有所差異,但是通向成功的特質卻有共同點,父母在孩子的幼年時期,幫助孩子塑造正確的三觀,以及培養成功必備的能力,才能讓孩子走得更遠,也更有出息。清華校長金玉良言:孩子不想讀書時,就帶他去這三個地方看看孩子出生的時候,就好像是一張白紙,慢慢的白紙開始變得色彩斑斕。而在上面畫上第一筆的就是孩子的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孩子小時候,他們所有的學習都是源自模仿,模仿家長的行為,父母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