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流浪他鄉26年找到家,天水甘谷民警幫助六旬老人和親人團聚

2021-01-09 騰訊網

我真不知道怎樣才能表達我的感激之情,沒有你們派出所民警的幫助,流落他鄉的我有生之年可能再也無法回到家鄉了……」

9月27日,天水甘谷縣新興鎮謝家莊村60多歲的老人包培倫和親人一起來到甘谷縣公安局姚莊派出所,眼泛淚花地握著民警的手連連致謝,並送上一面錦旗,感謝民警幫他實現了時隔26年的團圓夢。

外出打拼

多年難回家

1994年的一天,山東省菏澤市曹縣古營集鎮申樓村34歲的包培倫抱著外出打拼的念頭,一路來到我市甘谷縣務工,背井離鄉的他出門在外,語言不通,又不識字,與親屬、故鄉一別就是26年。

今年7月20日上午11時,甘谷縣公安局姚莊派出所社區民警王愛強、張阿姣兩人到新興鎮謝家莊村開展「一標三實」門牌上牆工作信息走訪核實工作。途經謝家村碾子巷15號一處破舊房屋時,民警張阿嬌發現平時緊鎖的大門今天卻沒有上鎖,就在兩人討論此房子是否為閒置房屋時,院子裡傳來喃喃自語的聲音,王愛強、張阿嬌於是敲門進院,發現院子裡有一位衣衫破爛的瘦弱老者正在收拾撿來的垃圾。

兩位民警隨後詢問老人的基本信息、是否為房主等情況,對方操著一口外地口音,雖然講了很多,但很多情況無法核實,只能判斷老人堅持自己就是房主。

「我當時聯繫謝家莊村村支書,經村支書證實,老人姓包,系山東籍人,房院是他自己花錢買的。」民警王愛強告訴記者,溝通中老人情緒一直比較激動,似乎有很多的辛酸,時不時就會紅了眼眶哭出聲音。

最後,在村書記的轉述下,民警得知老人全名叫包培倫,26年前務工來到甘谷,因不慎丟失了身份證,無法買車票回家。

當時包培倫也向村委反映了情況,但由於不識字,不會說普通話,加之當時通訊條件有限,陰差陽錯,蹉跎近三十年之久,至今仍孑然一身,再也未能見到家人,也未能回到故鄉。

幾番波折

終於找到家

看著包培倫老人傷心的眼淚,民警們決定一定要盡力幫老人找到家人,一家人團聚。

回到所裡後,兩人將包培倫老人的情況立即做了匯報,姚莊派出所緊急召開了一次為包培倫老人尋親的會議,要求舉全所之力、集全所之智幫助老人回家。

7月21日,民警們再次來到包培倫家中進一步了解情況,老人從家中一木箱內拿出了一堆找人代筆寄給家裡的信件,看著因地址錯誤被一封一封退回的信件,再看看包培倫老人滄桑的面容,民警心裡異常沉重。但老人除了提供的被退回的信件,再無任何線索。

在走訪謝家莊村支書和周圍鄰居後,民警得知包培倫老人至今單身,多年前從村民手中買房寄身,平時以拾荒為生,由於語言不通幾乎和村裡人沒有任何交流。隨後,姚莊派出所安排戶籍民警對老人進行人像對比,但由於老人當時申領的身份證是第一代身份證,系統無法辨別。

當天,派出所民警又從老人殘缺的信件地址著手,一字一句反覆和老人對口音口型,並從網際網路上查詢所有山東的市、縣名稱進行核對,經過3個多小時的核對,初步確定了其家庭地址為山東省曹縣古營集鎮申樓行政村。

在無法取得其家人的聯繫方式後,民警撥通山東省菏澤市曹縣公安局110接警中心電話,與曹縣公安局進行了溝通,最終與菏澤市申樓村村支書取得聯繫,村支書說本村沒有聽說走失人員的情況。

雙節前夕

親人終相聚

在反覆與曹縣公安局和村支書的溝通中,包培倫老人一直默默垂淚。突然,在思索許久後,老人說出自己侄子的名字可能叫包愛軍。申樓村村支書經過查詢後表示,他們村確實有包愛軍這個人,不過包愛軍已經去世,他有個兒子叫包春來。民警了解後,立即與包春來取得了聯繫,並最終核實確定了包春來就是包培倫的侄孫子。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15天的多方奔走和溝通聯繫,離家26年的包培倫終於找到了自己的老家。在短暫的溝通後,電話兩端的親人哭成了淚人。

9月26日下午,老人的侄孫子包春來和其妹夫包大海兩人專程從山東乘車來到甘谷,在甘谷縣公安局姚莊派出所民警的引領下,到新興鎮謝家莊村與失散26年之久的包培倫老人團聚。親人抱在一起痛哭流涕,在場的村民和民警都紅了眼眶。第二天,包培倫老人領著包春來、包大海將一面錦旗送到姚莊派出所表示感謝。

點擊播放 GIF 0.0M

幾經輾轉,在甘谷縣公安民警的幫助下,這位花甲老人終於如願找到了親人,圓了期盼多年的團圓夢。

相關焦點

  • 九旬老人在外流浪26年,終於成功回家,背後的故事簡直太暖了!
    近日,在愛心人員的幫助下,已經93歲的張大爺終於找到了家人,並且在親人的陪同下回到家鄉生活,在比之前他已經在外流浪26年,對家長的一切都已經感到陌生。 新塘鎮"讓愛回家"服務隊的徐隊長,在了解到老人的情況以後,考慮到老人的年紀比較大了,多次地向老人提出請求,希望幫助他找到家人,但每次都被老人給回絕了。
  • 陸婷婷:細心工作 幫助離家26年流浪漢找到家人
    3月6日,在陸婷婷的幫助下,自1995年便離家的流浪人員徐某榮二十多年來首次與家人撥通視頻通話,電話兩端,雙方不禁襟然淚下……工作發現「可疑」男子在撥通20多個電話後,終於有一名男子激動地告訴陸婷婷,自己叫徐某民,有一個哥哥叫徐某榮,於26年前走失,至今杳無音信。得知這一信息後,陸婷婷添加了徐某民微信,並將徐某榮接到崗亭內,撥通了徐某民的視頻通話。確認民警找到的正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哥哥,視頻那頭的徐某民和家人們已然激動得泣不成聲,久久不能緩過來。原來,徐某榮在1995年離家外出打工後,從此二十多年音訊全無。
  • 人在他鄉盼團員 民警幫他找到失聯40餘年的親人
    劉承相又是有遺憾的,若再與叔叔相見,只能在叔叔的墳頭……3月11日一大早,劉承相侄子的戰友劉美江拿著一面寫有「魯渝兄弟千裡尋,新橋民警一線牽」的錦旗來到了重慶市公安局沙坪垻區分局新橋派出所,感謝這裡的民警幫助他們找到失聯40餘年的親人。如果時間能夠重來,劉承相認為,自己絕對不會再把什麼都憋在心頭。
  • 甘肅「寶貝回家」志願者幫助尋親老人找到了在武親人
    「熱烈歡迎失散多年的龔秀英回家與家人團聚。」涼州區西營鎮宏寺村村道上橫幅高掛,看著車窗外的鄉親們和家鄉的景色,74歲的龔秀英老人淚流不止。  村道上站滿了街坊鄉親,老人的兒女將龔秀英接下車,親人相聚,深情相擁。
  • 「暖心」走失一年多,長順救助站幫助精神病患者找到了家
    12月 1日,在長順縣康寧精神病院,60歲的貴定縣昌明鎮谷凌村攔蛇關組的羅來芬被子女接走,離家一年多後終於和家人團聚,母子相見的那一刻,女兒緊緊摟著她,兒子坐在一旁,親戚圍繞四周,一家人喜極而泣,辦理手續時,她的兒子一直難掩淚痕。
  • 六旬老人夢到過世的母親第二天進山失聯 民警在樹上找到了他
    12月15日23時許,重慶市雲陽縣清水鄉土家族鄉一深山中,六旬老人張貞田被困16小時後,被派出所民警成功搜救。老人說出迷路原因,卻讓在場人員動容。當日20時許,雲陽縣公安局清水派出所接到張貞田女兒報警,自己父親獨自上山後失聯,請民警幫忙尋找。
  • 3年開了25萬公裡,幫400餘人找到家……即墨大哥的流浪人員救助路
    半島全媒體記者 華敬方在即墨,偶爾會有這樣的人——他們流浪街頭,風餐露宿,甚至不知自己家在何處,也不記得自己的親人是誰。他們因為種種原因,只能在外流浪。據統計,即墨區每年會出現約60名流浪人員,這是一個較為特殊的群體,怎麼才能幫助他們找到家?
  • 八旬老人從江西離家出走來到上海 鐵路民警暖心守候助其回到親人身邊
    新民晚報訊 (通訊員 黃楹博 記者 江躍中)近日,一名八旬老人因子女疏於照顧,竟獨自一人離家出走,從江西上饒來到上海南站。經過好心旅客、車站民警和工作人員的細心照顧和幫助,順利為老太太聯繫上家人,幫助其回到親人身邊。
  • 網紅主播助離家22年流浪老人落葉歸根
    「終於回到家了!」4月6日,當在外流浪長達22年的老人在陌陌主播馬大叔的幫助下回到自己安徽蚌埠的老家,見到了久違的親人,老淚縱橫的發出這樣的感慨。22年渺無音訊的大爺被親人以為已經不在人世,戶口已註銷。22年的失聯的親人突然從天而降,大爺和親人相擁大哭。
  • 因情受挫流浪街頭40多年,六旬老人與弟弟視頻一眼認出彼此
    2021年1月13日晚上,63歲的流浪人員曲常順(化名)在上海救助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的陪同下,終於返回了位於河南洛陽的老家,與母親、弟弟團聚。自上世紀70年代末因感情受挫離家出走後,他已在外流浪40多年,未曾與親人聯繫。
  • 離家20年,流浪寧夏的閆青娃回到內蒙古親人身邊
    北方人講究冬至家人團聚吃餃子,75歲閆青娃流浪近20年,終於在這一天回到居住在內蒙古烏海市的女兒女婿身邊,入住養老機構開始安享晚年。 近期,寧夏永寧縣民政局在對流浪乞討人員進行拉網式排查時,在望遠鎮紅旗村附近發現一名長期拾荒年過七旬的老人,他居住在一座隨時都可能倒塌的危房中。經與老人溝通,他說自己年老失憶,且身份證丟失,長期靠撿破爛為生,之前在興慶區大新鎮塔橋村10隊居住,後因居住的房屋拆遷,他就住進紅旗村9隊一處廢棄的大棚看護房內。
  • 奔襲3000公裡 陌陌主播馬大叔助力流浪22年老人回蚌埠老家
    「終於回到家了!」4月6日,當在外流浪長達22年的老人在陌陌主播馬大叔的幫助下回到自己安徽蚌埠的老家,見到了久違的親人,老淚縱橫的發出這樣的感慨。22年渺無音訊的大爺被親人以為已經不在人世,戶口已註銷。22年的失聯的親人突然從天而降,大爺和親人相擁大哭。
  • 男子流浪他鄉四年 長武救助管理站幫其找到回家路
    母親離世、感情受挫,男子不堪重負心理和精神患病,離家出走,流浪他鄉四年。近日,鹹陽市長武縣救助管理站救助一名流浪人員,不光送其就醫,還輾轉一千多公裡護送其與家人團聚。今年4月9日,長武縣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在例行巡查中發現一名衣衫襤褸、滿身汙垢、手提垃圾袋、臉部被曬傷的流浪人員。
  • 陌陌網友愛心接力3000公裡 送流浪老人回家
    4月6日,當在外流浪長達22年的老人在陌陌主播馬大叔的幫助下回到自己安徽蚌埠的老家,見到了久違的親人,老淚縱橫的發出這樣的感慨。22年渺無音訊的大爺被親人以為已經不在人世,戶口已註銷。22年的失聯的親人突然從天而降,大爺和親人相擁大哭。
  • 七旬老人在外流浪38年,家鄉在哪都忘了,但他...
    近日,張茂凡在湖州長興警方的幫助下,終於找到了闊別38年的故鄉,回到了親人的身邊。走訪發現流浪老人戶籍查詢竟「查無此人」事情要從2019年2月說起。當時湖州長興縣公安局夾浦派出所民警王瑞明來到轄區月明村走訪,排查流動人口情況。當他經過村裡一處廢棄多年的平房時,從稀落的燭光裡看到一個人影。王瑞明走進一看,發現屋子裡住著一名流浪老人,他衣衫襤褸,但身體還算硬朗。
  • 50歲女子流浪15年,寧波警方助力找到親人!
    弟弟妹妹一再道謝,而林芳再次彎下了膝蓋——面對好心人的幫助,這是她唯一能想到的報答方式。△面對「陌生人」,林芳情緒失控,民警和親人趕緊對其進行安撫迷路女子徘徊火車站民警助其尋親12月6日12點多,市公安局火車站地區分局輔警王軍年和姚磊在巡邏至北廣場時,注意到了一名不斷徘徊的女子
  • 隴南老人在寶流浪18年!鳳翔民警寒冬幫他回家了
    因為他們在外流浪多年的父親回到了家中,一家人終於能坐在一起吃一頓團圓飯了。雍紅說:「今天剛剛回到家。天氣寒冷,我們一直擔心父親在外面受凍、受餓,出什麼意外,現在我們一家人終於團圓了,我非常高興,很感謝寶雞的民警。」雍紅想要感謝的寶雞民警是鳳翔縣橫水派出所民警景曉龍和他的同事,正是他們幾天前的一次熱心救助,讓雍紅的父親結束了流浪,和家人實現了團圓。
  • 新名字、新身份,告別無名氏 23名流浪人員找到家
    告別無名氏,23名流浪人員找到家新名字、新身份,成為「朱」家人的他們落戶長沙縣11月25日,長沙縣救助站,戶政大隊民警正為流浪人員一一採集指紋、照片。通訊員 供圖華聲在線11月26日訊 「有名字有身份,也有家了。」今日,長沙縣安沙鎮社會救助站內熱鬧非凡,23名曾四處流浪的「朱」家人正式入住,告別流浪生涯成為長沙縣新居民。「在我們長沙縣安沙鎮,姓朱的最多。為了讓他們更好地融入當地生活,就讓他們都姓朱,男性取名長福、長康、長貴等,女性取名常美、常青、常雅等,寓意好。
  • 2年時間,他幫1750名流浪者找到親人,央視總臺發來感謝信
    且看事情原委▼緣起 | 一次出警,讓他開始幫助流浪人員尋親51歲民警王曙的電腦裡,存放著1750張不同的人像照片,這1750張照片是來自全國各地的1750名流浪人員,有的人已經在外流浪了55年。在王曙的幫助下,這1750名流浪人員最終都回到了親人的懷抱。王曙是長沙縣公安局星沙派出所的教導員,還是一名參與公益尋人的志願者。
  • 六旬老人進深山「找媽媽」迷了路 被找到時人在樹上
    12月15日23點,重慶雲陽縣清水鄉土家族鄉一深山中,六旬老人張貞田被困16小時後,被派出所民警成功搜救。老人迷路的原因,讓在場人員無不動容。當天20時許,雲陽縣公安局清水派出所接到張貞田女兒報警,稱自己的父親獨自上山後失聯,請民警幫忙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