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冬蚊餓了一整個冬天,復甦後吸血特別兇猛。
中華按蚊
淡色庫蚊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記者蘇奇通訊員陳贇 圖/陳立新) 天氣轉暖,人們在享受春光的時候,突然發現蚊子也悄然出動了。市民劉先生向本報市民熱線5589999反映,從前些天開始,家裡突然發現有蚊子活動了。對此,他很疑惑:「這是咋回事?難道今年的蚊子出現得比往年早?」
市疾控部門說,在溫暖的廈門,蚊子一年四季都有,冬天沒見它們活動,是因為它們蟄伏起來了,「避避寒冷的風頭」,一旦天氣轉暖便會捲土重來。因此,與蚊蟲的鬥爭應長期堅持。
【現象】
突然感覺奇癢難忍,原來是被蚊蟲咬了
蚊蟲的危害近期已經顯現出來了。中山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姜曉勇說,最近一段時間,他們每天都有接診蟲咬皮炎患者。主要表現為長紅色丘疹甚至水皰,以四肢為主,嚴重者泛發全身,感覺奇癢難忍,部分患者因瘙癢而搔抓,結果導致繼發性感染。
姜曉勇說,引起蟲咬皮炎的主要原因是,被蚊子、螞蟻、蟑螂、臭蟲和一些不知名的小蟲叮咬,有些蟲子小到連肉眼都很難發現。主要以抗過敏治療為主,預防再發則比較困難,關鍵是殺滅蚊蟲。
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員介紹,蚊子的活動是受其本身的生物特性所決定的,也跟環境特別是地理環境、氣候條件等因素密切相關。從廈門所處的地理位置來看,這裡的氣候條件非常適宜蚊蟲孳生,蚊蟲的活動期也相對較長。最近這段時間,天氣轉暖,雨水較多,給蚊蟲的孳生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從目前對成蚊的監測情況看,蚊密度與往年同期相比並沒有明顯升高。不過,疾控部門正準備採取更多的方法和技術對蚊蟲進行監測,以獲得更準確的數據。
工作人員提醒,如果不加以控制,蚊蟲的隊伍便會發展壯大起來。最近,疾控部門加強了對蚊蟲的監測,引導市民一起動手清除孳生地。
【動向】
目前現身的是兩種蚊子,「蚊中惡棍」伊蚊還未長成
專業人士介紹,廈門常見的蚊子有庫蚊、伊蚊和按蚊。其中庫蚊最多,包括淡色庫蚊、三帶喙庫蚊。伊蚊名聲最壞,可引發登革熱等疾病,被稱為「蚊中惡棍」。
越冬是蚊蟲對季節性變化而產生的一種生理適應現象。冬季廈門較少遭受蚊蟲的滋擾,是因為蚊蟲暫時冬眠了,其實它們並沒有被消滅。不同的蚊子會以不同的狀態越冬:庫蚊、按蚊多以成蚊越冬,伊蚊主要以卵越冬(其卵殼較厚,抗幹抗寒能力強,即使冰凍或乾燥時間長達5個月,如遇適當條件,仍可成功孵化)。近期在廈門出現的蚊子主要是庫蚊和按蚊。
專業人士說,越冬蚊通常藏在室內、地下室、花房、土洞、地下防空洞等隱蔽溫暖的場所,靠自身入冬前蓄積的能量過冬。一旦氣溫上升或其他條件適宜,它們立即恢復生長繁殖。越冬蚊餓了一整個冬天,復甦後吸血特別兇猛,第一件事就是要找吃的補充能量,然後繁殖產卵。因此,隨著春季的到來,現階段是消滅越冬蚊的一個關鍵時期。
【防範】
市疾控中心提醒,現在是滅蚊的最佳時期
業內人士介紹,有一種說法,殺滅一隻「越冬蚊」,等於消滅1000多個「蚊二代」。越冬蚊數量的多少會直接影響夏季蚊蟲密度的高低。越冬蚊活動能力弱、抵禦能力差、聚集範圍集中,是較易被殺滅的最佳時期,殺滅越冬蚊對於夏季滅蚊具有重要的意義。疾控部門工作人員呼籲,滅蚊不是等幼蟲成蚊了才來進行,而是要長期開展,時時注意不要給蚊蟲提供孳生的環境。
近段時間,預防、殺滅蚊子,尤其要注意室內、貯藏間、地下室、花房、廢棄物堆放地等越冬蚊易藏匿的位置,家裡的一些衛生死角,注意清除乾淨,防止越冬蚊甦醒。此外,隨著雨季到來,大家要密切注意自己工作、生活場所,查看房前屋後有沒有能夠形成積水的容器或者是場所。
市疾控部門提醒,防蚊滅蚊最重要的是清除孳生地,任何能形成積水的環境都是蚊蟲的孳生地。蚊子是生活在兩個不同棲息地的昆蟲,幼期水生,成蚊則在陸地生活。所有蚊子離開了水都不能生存,因此,防蚊滅蚊就要清除蚊蟲孳生地,廣大市民都要養成這種生活習慣。
【支招】
蚊蟲孳生地
應這樣清除
清除各種廢舊雜物,將房前屋後所有可能積水的瓶子、水桶、水盆等容器進行徹底清理,將空容器倒置存放,防止蚊蟲孳生;
盆景、噴水池、養魚池等各種社區室外景觀水體要全面清理垃圾漂浮物,並經常換水;
定期疏通社區內的溝渠、沙井,排水溝保持不積水,水井要密封,下水井蓋可使用防蚊貼,定期檢查地下室,及時排除積水,防止蚊蟲孳生;
定期疏通居民樓天台等處排水孔及管道,雨後應及時清疏,避免積水。
展開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