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殺一隻"越冬蚊"等於消除千個"蚊二代" 疾控部門已加強監測

2021-01-09 廈門網

  越冬蚊餓了一整個冬天,復甦後吸血特別兇猛。

  中華按蚊

  淡色庫蚊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記者蘇奇通訊員陳贇 圖/陳立新) 天氣轉暖,人們在享受春光的時候,突然發現蚊子也悄然出動了。市民劉先生向本報市民熱線5589999反映,從前些天開始,家裡突然發現有蚊子活動了。對此,他很疑惑:「這是咋回事?難道今年的蚊子出現得比往年早?」

  市疾控部門說,在溫暖的廈門,蚊子一年四季都有,冬天沒見它們活動,是因為它們蟄伏起來了,「避避寒冷的風頭」,一旦天氣轉暖便會捲土重來。因此,與蚊蟲的鬥爭應長期堅持。

  【現象】

  突然感覺奇癢難忍,原來是被蚊蟲咬了

  蚊蟲的危害近期已經顯現出來了。中山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姜曉勇說,最近一段時間,他們每天都有接診蟲咬皮炎患者。主要表現為長紅色丘疹甚至水皰,以四肢為主,嚴重者泛發全身,感覺奇癢難忍,部分患者因瘙癢而搔抓,結果導致繼發性感染。

  姜曉勇說,引起蟲咬皮炎的主要原因是,被蚊子、螞蟻、蟑螂、臭蟲和一些不知名的小蟲叮咬,有些蟲子小到連肉眼都很難發現。主要以抗過敏治療為主,預防再發則比較困難,關鍵是殺滅蚊蟲。

  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員介紹,蚊子的活動是受其本身的生物特性所決定的,也跟環境特別是地理環境、氣候條件等因素密切相關。從廈門所處的地理位置來看,這裡的氣候條件非常適宜蚊蟲孳生,蚊蟲的活動期也相對較長。最近這段時間,天氣轉暖,雨水較多,給蚊蟲的孳生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從目前對成蚊的監測情況看,蚊密度與往年同期相比並沒有明顯升高。不過,疾控部門正準備採取更多的方法和技術對蚊蟲進行監測,以獲得更準確的數據。

  工作人員提醒,如果不加以控制,蚊蟲的隊伍便會發展壯大起來。最近,疾控部門加強了對蚊蟲的監測,引導市民一起動手清除孳生地。

  【動向】

  目前現身的是兩種蚊子,「蚊中惡棍」伊蚊還未長成

  專業人士介紹,廈門常見的蚊子有庫蚊、伊蚊和按蚊。其中庫蚊最多,包括淡色庫蚊、三帶喙庫蚊。伊蚊名聲最壞,可引發登革熱等疾病,被稱為「蚊中惡棍」。

  越冬是蚊蟲對季節性變化而產生的一種生理適應現象。冬季廈門較少遭受蚊蟲的滋擾,是因為蚊蟲暫時冬眠了,其實它們並沒有被消滅。不同的蚊子會以不同的狀態越冬:庫蚊、按蚊多以成蚊越冬,伊蚊主要以卵越冬(其卵殼較厚,抗幹抗寒能力強,即使冰凍或乾燥時間長達5個月,如遇適當條件,仍可成功孵化)。近期在廈門出現的蚊子主要是庫蚊和按蚊。

  專業人士說,越冬蚊通常藏在室內、地下室、花房、土洞、地下防空洞等隱蔽溫暖的場所,靠自身入冬前蓄積的能量過冬。一旦氣溫上升或其他條件適宜,它們立即恢復生長繁殖。越冬蚊餓了一整個冬天,復甦後吸血特別兇猛,第一件事就是要找吃的補充能量,然後繁殖產卵。因此,隨著春季的到來,現階段是消滅越冬蚊的一個關鍵時期。

  【防範】

  市疾控中心提醒,現在是滅蚊的最佳時期

  業內人士介紹,有一種說法,殺滅一隻「越冬蚊」,等於消滅1000多個「蚊二代」。越冬蚊數量的多少會直接影響夏季蚊蟲密度的高低。越冬蚊活動能力弱、抵禦能力差、聚集範圍集中,是較易被殺滅的最佳時期,殺滅越冬蚊對於夏季滅蚊具有重要的意義。疾控部門工作人員呼籲,滅蚊不是等幼蟲成蚊了才來進行,而是要長期開展,時時注意不要給蚊蟲提供孳生的環境。

  近段時間,預防、殺滅蚊子,尤其要注意室內、貯藏間、地下室、花房、廢棄物堆放地等越冬蚊易藏匿的位置,家裡的一些衛生死角,注意清除乾淨,防止越冬蚊甦醒。此外,隨著雨季到來,大家要密切注意自己工作、生活場所,查看房前屋後有沒有能夠形成積水的容器或者是場所。

  市疾控部門提醒,防蚊滅蚊最重要的是清除孳生地,任何能形成積水的環境都是蚊蟲的孳生地。蚊子是生活在兩個不同棲息地的昆蟲,幼期水生,成蚊則在陸地生活。所有蚊子離開了水都不能生存,因此,防蚊滅蚊就要清除蚊蟲孳生地,廣大市民都要養成這種生活習慣。

  【支招】

  蚊蟲孳生地

  應這樣清除

  清除各種廢舊雜物,將房前屋後所有可能積水的瓶子、水桶、水盆等容器進行徹底清理,將空容器倒置存放,防止蚊蟲孳生;

  盆景、噴水池、養魚池等各種社區室外景觀水體要全面清理垃圾漂浮物,並經常換水;

  定期疏通社區內的溝渠、沙井,排水溝保持不積水,水井要密封,下水井蓋可使用防蚊貼,定期檢查地下室,及時排除積水,防止蚊蟲孳生;

  定期疏通居民樓天台等處排水孔及管道,雨後應及時清疏,避免積水。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現在打死一隻蚊子 相當於「消滅」上千隻
    昨天,記者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市區多個監測點都已經監測到了蚊子活動的情況。  現在活動的是「越冬蚊」  3月份的時候,已經有網友在微博上報料:稱自己被蚊子叮了。3月3日,一位來紹興旅遊的網友「盧小小屹」在微博上說:「紹興的蚊子出道早啊~咬了好幾個大包了。」隨著最近氣溫的回升,被蚊子叮咬的人也多了不少。
  • 南京加強監測全市飲用水水質 疾控專家:汛期不要用井水
    ,南京市疾控中心加強了對生活飲用水的監測。  7月20日上午,記者跟隨南京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員,來到了棲霞區龍潭街道附近的一家自來水廠,對這裡的水源水、出廠水和管網末梢水分別採樣、檢測。為保障生活飲用水安全,及時發現汙染隱患,南京市疾控及各區疾控,都加大了對各水廠豐水期的水質監測力度。   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衛科副主任葛明介紹,針對出廠水,要對它的106項指標做水質全分析,主要有毒理指標、化學指標、微生物指標等,確保要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 疾控部門:警惕其捲土重來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河南,黑熱病曾嚴重危害我省群眾健康,經過採取包括普查普治病人、撲殺病犬、消滅白蛉、環境整治等在內的群防群控措施,1958年就基本消滅了黑熱病,特別是自1984年以來的三十多年裡,僅有個別輸入和復發病例,但2016年以來,河南省已累計報告新發本地感染黑熱病病例二十餘例,疫點區(以縣區為單位)也從最初的一個擴大到數個,防控形勢不容樂觀!
  • 瘧疾已被消除!貴州省疾控中心:防止輸入再傳播
    4月26日,是我國的第13個「全國瘧疾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消除瘧疾控新冠,同防輸入再傳播」,貴州省疾控中心傳出喜訊:在全省幾輩瘧防人員的艱苦奮鬥下,我省2019年順利實現消除瘧疾目標。省疾控中心提醒,公眾前往非洲和東南亞等瘧疾高度流行區,應注意做好個人防護。
  • 河北省疾控中心提醒:廣大農村居民要始終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
    1月12日,河北省疾控中心發出通知指出,近期發生在河北省的新冠疫情主要分布在農村地區,以農民為主。隨著2021年農曆新年即將到來,目前又將面臨學生放假、農民工返鄉等問題,當前河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而複雜。在此,河北省疾控中心提醒廣大農村居民,千萬不能放鬆警惕,要始終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
  • 疾控部門提醒:東南亞等地瘧疾流行,謹防境外輸入
    4月26日是第13個「全國瘧疾日」。2020年是我國實現消除瘧疾目標年,及時發現、報告、診斷和治療輸入性瘧疾病例,防止瘧疾輸入再傳播,是實現消除瘧疾的關鍵。為此,自治區疾控部門近日作出了相關提醒。自治區疾控部門介紹,瘧疾是一種急性發熱疾病,由瘧原蟲引起。主要通過蚊蟲叮咬傳播,按蚊(蚊子的一種)叮吸瘧疾患者或帶蟲者的血而攜帶瘧原蟲,攜帶瘧原蟲的按蚊再叮吸正常人時將瘧原蟲傳給正常人而造成傳播。另外,瘧疾還可以由輸血(輸入帶有瘧原蟲的血液)或母嬰傳播。
  • 東營市疾控中心舉辦全市傷害監測啟動會議暨慢病監測培訓班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呂增霞為建立全市傷害監測體系,摸清傷害現狀,同時提高慢病監測質量,近日,東營全市傷害監測啟動會議暨慢病監測培訓班在藍海大飯店成功舉辦。在開班儀式上,市衛健委疾控科科長王豔玲出席會議並講話,她對近年來東營市慢病監測工作取得的成績給予肯定,也闡述了開展傷害監測工作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並對這項工作做出了如下要求:一是加強各級醫療機構領導對傷害監測工作的重視,務必將監測任務安排至具體科室,按期開展這項工作;二是通過全院培訓和重點科室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做好人員培訓工作,保質保量完成監測任務;三是加快推進信息化建設
  • 湖南省疾控中心慢病專家下基層指導死因監測和基本公衛服務項目工作
    紅網時刻懷化8月11日訊(記者 梁馨雨 通訊員 謝文 劉利平)湖南省疾控中心慢病專家劉慧琳、劉源近日對懷化市的兩個國家級死因監測項目監測點麻陽縣、洪江市進行督查指導,同時對懷化市公衛3.0版系統基層實操運行進行調研。
  • 湖州疾控部門進行專業指導
    除了下發工作指引,市區縣疾控部門還多次赴待覆工單位,針對返崗復工前衛生防疫、健康監測、清潔消毒及重點崗位人員等內容進行現場培訓指導。2月9日,安吉縣疾控中心對復工在即的浙江潔美科技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相關人員及當地衛生院人員共60人開展防控工作培訓,主要針對復工企業的相關防控方案、企業內消殺、返工人員隔離區的安排及返工人員的健康教育工作進行講解。吳興區疾控中心對針對復工企業轉運疑似病例的專車司機進行轉運預防消毒、終末消毒及自身防護進行指導。
  • 市疾控中心組織開展全市慢病監測工作技術指導
    >begin--> 為進一步規範和加強全市慢病監測工作,11月4日-18日,市疾控中心組織專業人員對市中心醫院、張店區人民醫院、臨淄區人民醫院等7家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的死因監測、腫瘤及心腦血管疾病監測工作進行技術指導。
  • 萬盛區疾控中心開展 「防病•監測」知識競賽
    為進一步激發疾控中心全體幹部職工的學習熱情,增強團隊協作,提高專業素質。9月16日,區疾控中心開展了 「防病·監測」為主題的知識競賽活動。此次競賽共有美沙酮門診、行政後勤、疾控科、檢驗科、監測科五支代表隊參賽。比賽題型分單選、多選兩種。比賽方式由必答、搶答、實事求是、風險四個部分組成。
  • 湘潭疾控發布特別提醒
    三、加強通風消毒室內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交通運輸場站和交通工具節日期間要增加通風、消毒等措施頻次。入境人員嚴格落實「14+7+7」政策,對已實施14天第一入境點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再返鄉的人員,繼續做好7天居家隔離+7天社區監測+三項採樣檢測(採集鼻咽拭子、糞便標本進行核酸檢測,採集血液進行IgG、IgM抗體檢測),確保不發生境外輸入性疫情。居家隔離人員應配合社區嚴格落實管控措施。
  • 廣東人間鼠疫已靜息66年,省疾控:鼠疫可防可治,無需恐慌……
    廣東省66餘年無鼠疫疫情 省疾控介紹,鼠疫是我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甲類傳染病之一,目前鼠疫在我國已非常少見,但並沒有絕跡,甘肅、新疆、西藏、內蒙古等地時有鼠疫病例報告。
  • 雲南瘧疾防治70年:達到國家終審消除目標
    人民網昆明6月5日電 (虎遵會)6月5日上午,雲南省消除瘧疾終審評估反饋會召開,國家消除瘧疾終審評估組宣布,雲南省已達到國家消除瘧疾計劃目標各項要求,順利通過省級消除瘧疾終審評估,雲南正式成為消除瘧疾省份。近70年來,雲南衛生防疫部門幾代人不懈努力,2016年5月以來,已無本地感染瘧疾病例報告,已連續4年無本地感染瘧疾病例。
  • 雲南省疾控中心派員參加2021年全國食源性疾病監測工作手冊研討會
    為進一步加強食源性疾病監測工作質量和水平,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於2020年12月2-4日在北京召開了2021年全國食源性疾病監測工作手冊研討會。會議期間,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李寧副主任、風險監測二部郭雲昌主任等領導出席開幕式。來自全國23個省(區、市)疾控中心食品安全科(所)長以及專家等30多位同志參加了會議。雲南省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衛生所劉志濤所長、檢驗中心楊祖順副主任參加本次會議。
  • 一場暴雨一場蚊,滅蚊先得滅孑孓,北京有人專門幹這個
    監測數據顯示,今年「健康北京滅蚊行動」六月份的第一階段公益滅蚊活動過後,全市成蚊密度下降率達53.5%。而伴隨入伏,蚊子的密度也將達到一年內的高峰,此類滅蚊工作更顯得尤為必要。辨品種:花蚊子「兇猛」,灰蚊子「居家」一大早,北京愛潔衛奧有害生物防製藥械銷售中心的經理徐海洋,就來到和平裡街道的交通社區居委會。
  • 廣西林業部門對野生動物加強監測,未經檢疫合格的一律嚴禁進入市場
    1月26日上午,自治區林業局黨組緊急召開會議,研究部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對竹鼠、獾等可能攜帶新型冠狀病毒的野生動物進行封控隔離,對其他未經檢疫合格的野生動物,一律嚴禁進入市場。竹鼠。會議要求全區各級林業部門紮實做好全區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嚴格執行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網絡直報制度,充分用好護林員隊伍,嚴密關注、及時報告和妥善處置野生動物非正常死亡和疫病發生情況。
  • 急群眾所急 想群眾所想 市衛生健康局在中心醫院附近上演「人蚊...
    對此,市衛生健康部門高度重視,迅速召集相關單位和人員展開處理工作。於12月10日下午,對醫院內外及周邊下水道和綠化帶進行了拉網式消殺,共出動河南岸、龍豐、橋西和市消殺隊員20餘名,煙霧機8臺,大型滯溜噴霧器5臺,消殺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據市疾控專家介紹,搖蚊為非病媒生物,群眾無需過度恐慌。
  • 盤點5個已出現的第九魂技,千尋疾滅殺一切,唐昊恍若鬼神降臨!
    盤點5個已出現的第九魂技,千尋疾滅殺一切,唐昊恍若鬼神降臨! 喜歡鬥羅大陸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好!在鬥羅大陸中,魂技是魂師提升魂力,獲取魂環之後,獲得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力量。一般來說,獲得的魂環年限越高,那麼獲得的魂技也就越強。
  • 雲南已連續4年無本地感染瘧疾病例
    多年來,雲南在全省建立健全了監測網絡,創立區域瘧疾聯防聯控工作機制,不斷完善防治策略和措施,加強瘧疾防治隊伍建設,全省防治工作步入了規範化、制度化、精細化的軌道,防控能力不斷提升,實現了從1953年全省約有41萬人發病、發病率高達248.28/10萬,到2016年5月以來已無本地感染瘧疾病例報告。至2020年5月,已連續4年無本地感染瘧疾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