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昆明6月5日電 (虎遵會)6月5日上午,雲南省消除瘧疾終審評估反饋會召開,國家消除瘧疾終審評估組宣布,雲南省已達到國家消除瘧疾計劃目標各項要求,順利通過省級消除瘧疾終審評估,雲南正式成為消除瘧疾省份。近70年來,雲南衛生防疫部門幾代人不懈努力,2016年5月以來,已無本地感染瘧疾病例報告,已連續4年無本地感染瘧疾病例。
瘧疾是由瘧原蟲寄生於人體引起的一種傳染病,主要有間日瘧、惡性瘧、三日瘧和卵形瘧四種。受特殊的地理、氣候因素影響,雲南省歷史上長期被稱為「瘴疫之區」,特別適宜傳瘧媒介的生長繁衍和瘧疾的流行。
解放前,瘧疾在雲南廣泛分布,流行程度重,持續時間長,曾是嚴重危害雲南人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影響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蚊媒傳染病。全省129個縣均為瘧疾流行區,其中高度和超高度瘧區45個縣,中度瘧區18個縣。雲南被國內外一致公認為瘧疾流行因素最複雜、流行程度最嚴重、防控和消除瘧疾最困難的地區。
解放後,雲南省先後實施了第一輪、第五輪、第六輪全球基金項目,全面執行「中國消除瘧疾行動計劃(2010-2020年)」,全省建立健全了監測網絡,創立區域瘧疾聯防聯控工作機制,不斷完善防治策略和措施,加強瘧疾防治隊伍建設,全省防治工作步入了規範化、制度化、精細化的軌道,防控能力不斷提升。
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陸林表示,雲南省實現消除瘧疾的重要目標,這是雲南省疾病控制的重大突破,是雲南公共衛生事業發展史上的重要裡程碑,標誌著曾經嚴重威脅和危害雲南邊疆地區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取得了重要標誌性成效。
加強領導,部門協作
陸林介紹,多年來,雲南省人民政府建立由分管副省長作為召集人的「防治重大疾病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對瘧疾、結核等影響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防控工作進行專題研究,分管省領導對消除瘧疾工作多次作出批示,安排部署瘧疾防控工作。
雲南省級成立了由雲南省發展改革委、省衛生健康委(原省衛生廳)等13個部門組成的消除瘧疾工作協調組,負責消除瘧疾協調工作及相關政策制定,各州市、縣市區也由衛生行政部門牽頭相繼成立了消除瘧疾領導小組並下設辦公室及專家組,強化部門間協調配合,建立協調工作機制,將消除瘧疾工作列入政府工作目標,每年組織消除瘧疾督導考核。
陸林介紹,在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領導下,雲南及時制定印發了《雲南省消除瘧疾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10-2020年)》,由省衛生健康委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等13個部門通力合作,由專業防治、醫療衛生機構、基層衛生組織等共同組織實施消除瘧疾行動。多年來,各部門齊抓共管,合力加強瘧疾防控。
省衛生健康委持續加大輸入性傳染病防控督查力度,每年派出省級技術指導組,對重點地區長期駐點指導,多次調研、督促指導重點州市瘧疾防控措施落實情況,安排部署防控工作;發改部門將瘧疾等寄生蟲病防治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工信部門全力協調、保障抗疫物資生產、儲備和供應。財政部門加強經費投入,2010至2019年,中央和省級財政累計投入瘧疾防控經費1.8億元,平均每年投入近1800萬元。海關、邊檢、公安部門加強對入境發熱病人的篩查,配合做好入境人員瘧疾病例追蹤,及時提供瘧疾病例信息。
外事、商務部門緊密結合對外工作重點,支持對外民生改善援助項目,促進衛生領域對外合作,協助衛生健康部門開展對外醫療衛生技術培訓。
科技部門大力支持瘧疾防治工作科技立項,近10年來中標26項瘧疾研究課題,系統開展了瘧疾流行病學、病原學、傳播媒介、易感人群、防治策略與技術措施和瘧疾防控試點研究。
教育部門積極開展學生健康教育,通過「小手牽大手」的方式帶動家庭、社會提升對相關疾病的認識和防病意識。宣傳、廣電部門多途徑強化疾病宣傳,科普防控知識。
文化旅遊部門組織對赴南亞、東南亞、非洲等瘧疾流行地區的旅行團隊開展瘧疾防治知識培訓,配發保健藥盒。軍隊、武警部隊配合地方開展軍隊抗疫工作。
通過全省各地、各部門的緊密協作、共同努力,為消除瘧疾提供了組織保障,確保消除瘧疾各項工作的順利實施。
因地制宜,分類指導
按照《雲南省消除瘧疾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10-2020年)》和《消除瘧疾技術方案》,將雲南129個縣市區劃分為一、二、三類瘧疾流行區,明確提出2010至2020年分年度工作目標和任務指標。
根據瘧疾疫情動態,一類縣、二類縣以發熱病人血檢、病人治療、3日個案調查和疫點處置為重點,三類縣以鏡檢技能培訓、發熱病人瘧原蟲血檢、病例報告、核實情況和健康教育宣傳為重點,切實落實各項措施。
此外,省級印發《消除瘧疾考核評估方案》《消除瘧疾考核評估實施細則》,進一步細化工作要求,組建了雲南省消除瘧疾考核認證評估專家庫,為消除瘧疾工作提供了技術保障。
聯防聯控,築牢防線
陸林介紹,邊境地區瘧疾防控面臨外防輸入和內防傳播的雙重任務,與全國同步實現消除瘧疾的目標任務十分艱巨。為有效控制邊境地區輸入病例引起再傳播風險,雲南出臺了《雲南省邊境地區消除瘧疾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15-2020年)》等措施,進一步加強雙邊區域衛生合作,設置「3+1防線」全力防控和應對境外瘧疾輸入威脅。
第一道防線是強化口岸監測,及時發現瘧疾輸入病例,按「1-3-7」工作規範處置。
第二道防線是依託邊境一線疾控機構和醫療機構,開展瘧疾監測及時發現輸入病例,及時隔離控制,將輸入病例控制在邊境一線最小範圍,做好病例救治,防止發生二代病例和疫情擴散。
第三道防線是在非邊境鄉鎮建立以醫療機構監測、以病例為中心的應急響應和處置機制。「+1」指在雙邊和多邊國際合作框架下,協助周邊國家提高瘧疾防控能力,培訓專業人員,減少病例輸入。
雲南自2005年起實施「中緬邊境地區瘧疾聯防聯控合作項目」,率先在德宏州盈江縣開展項目試點,建立雙邊防控信息交流機制和跨境傳播屏障,定期開展疫情信息交流和聯合行動。
目前,雲南在中緬邊境的18個縣沿邊境設置68個瘧疾諮詢服務站,協助緬方設立80個診治站;在中老緬越柬泰孟邊境地區共建立了21個瘧疾監測哨點、19個聯合工作站、5個國家級聯絡辦公室,初步形成了瀾滄江—湄公河區域部分邊境地區瘧疾聯防聯控合作框架,將防控一線向外拓展了20至30公裡。
加強保障,提升能力
陸林介紹,2003至2013年,雲南省共獲得5輪次全球基金瘧疾防控項目近3.2億元人民幣的經費和物資支持,其中70%用於本省、30%用於周邊國家邊境地區開展跨境聯防聯控。2010至2019年,中央和省級財政共投入瘧疾防控經費18034.21萬元。
今年,雲南採取超常規措施,籌資65.16億元加快推進重大傳染病救治能力和疾控機構核心能力「雙提升」工程,重點加強邊境地區國門醫院、國門疾控中心傳染病救治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建設,隨著該工程的落地,雲南瘧疾防控能力也將得到進一步提升,防控成果將得到進一步鞏固。
同時,圍繞瘧疾防治技術方案,雲南採取分級培訓,對州、縣、鄉三級瘧疾防治技術人員進行培訓。2010年以來,省級培訓防治人員2.26萬人次,臨床醫生、檢驗人員3.37萬人次,進一步提升基層醫療機構對瘧疾病例的診斷、鏡檢和治療水平。每年派出省級技術指導組,對重點地區長期駐點指導,開展清點拔源。
2015年至今,雲南省已派出5個批次駐點工作組共110餘人次對德宏州重點縣市開展技術幫扶。2013年起,雲南逐級開展州市對縣、省對州市的消除瘧疾評估,至2019年8月,全省16個州市全部通過了省級消除瘧疾評估。
陸林表示,下一步,雲南將繼續鞏固消除瘧疾成果,嚴格落實國家相關部署要求,做到各級消除瘧疾機構不散、經費不減、隊伍不撤,全力做好維持消除瘧疾狀態的各項工作。
(責編:木勝玉、楊良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