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之子》日本炙手可熱的動畫電影卻是新海誠最具爭議的作品

2020-11-30 伊說說

伊說說,女性成長聚集地,願你不用身披盔甲,也能抵擋萬千生活不易,歡迎關注。

01

《天氣之子》日本最炙手可熱的動畫電影導演新海誠最具爭議的一部作品。電影票房大獲成功,而口碑卻遭遇滑鐵盧。摘下當年年度日本電影票房冠軍,但豆瓣評分僅有7.1分,是新海誠近10部已發表作品中的最低分。

電影上映前期待得分高達9.3分

因為它的表達很不新海誠,雖然還是少年愛情的主題,但《天氣之子》的可貴之處卻是愛情之外對現實的反思。這也是新海誠第一次在作品中明確地表露出激進前衛的價值取向,如同叛逆的少年逃離管束失敗後,選擇捅破成人世界的謊言和陰謀。

《天氣之子》的故事背景奇特且詭異,東京的天氣失控,進入了反常的連續降雨期。主人公帆高離家出走獨自來到東京,遇到了具有超能力但同樣生活困頓的少女陽菜。陽菜的超能力恰好是通過禱告召喚陽光,驅散陰雨,也就是傳說中的「晴女」。

對於深受陰雨天氣困擾的東京人來說,陽光簡直是最稀缺的資源。很快,兩人抓住商機,利用陽菜的超能力賺到了足夠的生活費。與此同時,陽菜發現她的超能力可以為他人帶來幸福,也為自己的價值深感滿足。

陽菜祈禱能在小範圍短時間內改變天氣

但是隨著祈禱次數增加,陽菜的身體也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她的身體正在一點一點變透明。陽菜意識到這是晴女使用超能力的代價,她同時得知活祭自己能夠徹底中止東京的陰雨天氣,讓城市回歸正常。而活祭的代價是,陽菜將永遠消失。

這是經典的英雄電影選擇,救一個人還是救一船人。放棄陽菜,東京的天氣將回歸正常,人們又可以沐浴在陽光下。放棄東京,讓東京的天氣繼續失控下去,放任大雨把城市顛倒,但陽菜能夠獲救。二者只能取其一。

02

和我們習慣的電影結局不同,男主人公帆高選擇了後者。他衝破警察的重重阻撓,勇敢地救回陽菜,「這個世界怎麼樣我不關心,我要陽菜活著」。帆高選擇了忠於內心,《天氣之子》選擇了背棄主流。

如何給帆高的選擇和電影的價值取向進行合理化的解釋?

畢竟選擇最終導致的結果十分殘酷,東京進入連續數年的陰雨天氣,低洼的城市區域被水淹沒。沒有合理化的解釋,電影的核心價值將被受到嚴重的質疑。 首先是帆高在成年後的自我懷疑,他不敢面對因為自己的選擇而遭受陰雨困擾的城市和居民。

電影通過兩個角色來回應帆高的自我懷疑。一位曾經委託晴女祈禱晴天的老人,因為故居被淹沒而只能搬家。帆高無意識的致歉卻逗笑了老人,老人說東京原本就是一片海,現在只是恢復原貌了。帆高兼職的雜誌社老闆須賀也告訴他,別太在意,這個世界早就失控了。

但這些都不夠,無法解開帆高的心結。直到他再次看到活生生的陽菜出現在自己面前,他才肯定自己的選擇沒有錯。對於帆高而言,陽菜就是他的世界。他選擇了陽菜也選擇了世界。

電影肯定了帆高的選擇,也傳達出創作者的立場,拒絕道德綁架、遵循內心的選擇,不用對任何人道歉。帆高的自我質疑得到了解決,但電影反傳統的價值導向還需要更多的合理化因素來說服觀眾。

03

剝開愛情故事的外殼,《天氣之子》傳達了創作者對於社會與個體關係的哲學思辨,頗具批判精神地提出,如果世界真的需要犧牲無辜個體才能恢復正常,那麼這個所謂的「正常」成立嗎? 這一前衛又叛逆的表達,創作者在電影裡有兩層呈現。

第一層叛逆是少年對成人世界的反抗。男主人公帆高是個16歲的高中生,離家出走獨自來到東京,遇到了和弟弟相依為命的未成年少女陽菜。帆高逃避的是古板家庭的管教束縛,陽菜逃避的是社會福利系統對她和弟弟的強制安排。

3個少年在大雨瓢潑的街頭四處逃竄,偌大的東京裡他們甚至找不到可以避雨的屋簷。可即便在最艱難的時刻,他們也沒有向成人世界乞求幫助,而成人世界也的確並未施以援手。對成人世界的失望和不信任,讓少年們更加堅定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

和少年們最親近的成年人——帆高兼職雜誌社的老闆須賀,這個時候選擇明哲保身,因為他正在申請女兒的監護權,不能留下不良記錄。而代表社會秩序的警察,則充當著獵手的角色,只是一味地抓捕漏網的少年,從不在意他們到底想做什麼、為什麼要做。甚至對於陽菜的自我犧牲,成人世界也同樣充耳不聞。

第一層叛逆構成了電影直接的戲劇衝突,解決的方式是對抗。16歲的帆高從警察局潛逃,最終在廢棄樓房裡持槍與警察對峙。在這一層的劇情裡,電影主要人物都成為警察的對立面,無論是之前明哲保身的雜誌社老闆須賀還是求職屢屢受挫的待業青年夏美,甚至包括陽菜的弟弟、小學生阿凪。在眾人的合力下,帆高逃出了警察的勢力範圍。

電影的第二層叛逆是對現有社會規則和秩序的反抗。在面對救陽菜還是救東京的選擇時,帆高放棄了大多數而選了陽菜,這個選擇本身就是對主流的挑戰。即便是在崇拜英雄主義的美國大片裡,也會讓主人公找到折中的辦法,最終救下大多數也救下關鍵個體。而這部電影則完全拒絕了中間道路,讓主人公選擇了道德壓力最大的選項。

少年的叛逆讓人頭疼,但如何讓叛逆不至淪為胡鬧?電影給叛逆找到了成立的原因,它將矛頭指向了看似正常卻違背人性的社會現實。通常集體利益高於個體是我們認可的社會運行規則,而《天氣之子》則野心十足地告訴我們,我們認為的正常才是反常。

在電影中,東京的天氣只有犧牲和陽菜一樣一代又一代晴女的無辜生命才能維持正常,這一設定把社會和集體對個人的無理盤剝赤裸地呈現出來。讓人們看到一個依靠反人性的方式才能恢復正常的秩序,才是病態的、反常的。

第二層叛逆的演繹裡創作者的價值取向表露無遺,社會與個體之間的關係從雙向的成就變成了單向的盤剝。面對龐然大物的社會體系,帆高無力改變,但決心拒絕被盤剝。他反抗的方式是退場,他選擇帶著陽菜一起逃離,正如他內心吶喊的「我們不需要被贈予什麼,所以也不要再從我們身上拿走什麼」。

和以退場來代替對抗的帆高一樣,日本社會裡低欲望、低消費的年輕人們也做了同樣地選擇。他們不願像父輩終其一生在職場上鞠躬盡瘁,最終成為社會機器的一個零件,而選擇退守一隅,對社會沒有索取的欲望,亦不願承擔共建的責任。然而當主流話語體系斷定是這些年輕人「病」了,《天氣之子》卻認為也許需要治療的是社會。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天氣之子》日本炙手可熱的動畫電影卻是新海誠最具爭議的作品
    《天氣之子》日本最炙手可熱的動畫電影導演新海誠最具爭議的一部作品電影票房大獲成功,而口碑卻遭遇滑鐵盧。摘下當年年度日本電影票房冠軍,但豆瓣評分僅有7.1分,是新海誠近10部已發表作品中的最低分。電影上映前期待得分高達9.3分因為它的表達很不新海誠,雖然還是少年愛情的主題,但《天氣之子
  • 新海誠《天氣之子》成遺憾,日本動畫電影在國內票房空間有限
    《天氣之子》,以及新海誠的強烈風格對票房有著很強衝擊力,一度讓其被視為宮崎駿之後,日本動畫電影的重振者——如今這個被各種劇場版佔領的日漫電影市場裡,已經很少能有人像宮崎駿那樣全面收割票房,翻開日本動畫電影排行榜,能發現百億日元以上的日本動畫電影導演除了滿屏的宮崎駿外,就只有一個新海誠的名字夾在其中了。
  • 在國內充滿爭議的天氣之子,北美上映後,老外力挺新海誠
    新海誠在2019年的動畫電影新作《天氣之子》,在日本正式上映之後,成為了日本電影市場年度票房冠軍,不過當這部動畫電影來到國內院線之後,國內有相當一部分的動畫觀眾是不買帳的,雖然背景美術和後期攝影特效依然十分精緻,但男主角的設定和劇情的發展引發了爭議。
  • 《天氣之子》電影小說齊受歡迎,但新海誠最期待的是《哪吒》
    為影片創作主題曲的日本搖滾樂隊RADWIMPS也首次跟隨電影來華,並為內地觀眾帶來獨家福利——連唱《天氣之子》主題曲《愛能做到的還有什麼》和《你的名字》插曲《火花》,將現場氣氛推至頂點,連新海誠都激動感嘆「來得太值了」。電影《天氣之子》將於11月1日同步登陸全國普通及IMAX院線,成為國內首部IMAX日本動畫電影,預售現已開啟。
  • 新海誠《天氣之子》獲日本電影動畫本年度首次DVD&BD同時第一!
    新海誠導演的最新動畫電影《天氣之子》在5月27日發售的DVD盤天氣之子DVD標準版和BD盤天氣之子藍光標準版首周銷量DVD3.9萬張,BD5.9萬張,創下了驚人記錄!在6月4日發表的最新oricon周DVD排行榜、oricon周藍光光碟排行榜中均獲得首位,是繼去年6月17日的《龍珠超:布羅利》之後的第一次日本電影動畫作品的DVD、BD同時第一名。作為新海誠導演的作品,2017年8月7日版《你的名字。》的DVD、BD作品記錄以來,總計第2作。
  • 這也許是目前新海誠作品中,爭議最大的一部電影《天氣之子》
    2019年,新海誠《天氣之子》上映。人們以前很期待這部電影,但觀看後的評論卻參差不齊。有人說電影的三種觀點是不正確的,對未成年人的影響很大。也有很多粉絲說「天氣之子」並不比「你的名字」更糟。很久以前,新海誠提到「天氣之子」故事的背景將與氣候變化有關:「現在各種自然災害和人為災害仍在繼續
  • 這也許是目前新海誠作品中,爭議最大的一部電影《天氣之子》
    2019年,新海誠《天氣之子》上映。 人們以前很期待這部電影,但觀看後的評論卻參差不齊。有人說電影的三種觀點是不正確的,對未成年人的影響很大。也有很多粉絲說「天氣之子」並不比「你的名字」更糟。
  • 新海誠的《天氣之子》和天氣的故事,這部動畫的主題是羈絆
    導讀:《天氣之子》用天氣的變化襯託了人物的心境,這是新海誠一貫的場景應用。這一期就讓我們一起來聊聊《天氣之子》和天氣的故事。《你的名字》的成功,讓這部電影曾經成為了國內引進日本電影最好的成績。新海誠的名字也終於不再局限於「文藝青年」的範疇,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新海誠」成為了一類動畫風格。這種「新海誠」畫風唯美又寫實,細節到位,讓人沉浸在各種大場景中。新海誠電影裡的場景,無論是浪漫的櫻花樹下,深邃而遙遠的星空,滿目綠色的庭院,亦或是光影陸離的新宿夜景,都有著很多的情緒在裡面。
  • 新海誠動畫電影《天氣之子》發布主題曲MV
    電影《天氣之子》主題曲MV封面2019年度日本票房冠軍(暫列)、國內首部IMAX日本動畫電影《天氣之子》發布主題曲全新MV,並重磅宣布電影預售開啟。歌曲由RADWIMPS創作並演唱,在日銷量力登日本公信榜第一,其所在影片專輯也力奪榜單當周冠軍,被稱為「聽前奏就流淚的『神作』」。
  • 新海誠全新作品《天氣之子》劇場版動畫電影明年上映!
    說到新海誠,資深動漫迷們對其的印象絕對頗為深刻,有些網友也喜愛將之與宮崎駿做比較,因為他們兩位所做的動畫作品都充滿了一些極為相似的特質——優秀精緻、視角獨特、夢幻童真、浪漫溫馨且充滿了想像力,他們確實都是當代最成功的動畫大師之一。
  • 郭帆力挺《天氣之子》導演新海誠
    電影《天氣之子》導演新海誠金句電影《天氣之子》導演新海誠金句電影《天氣之子》導演新海誠金句電影《天氣之子》導演新海誠金句電影《天氣之子》導演新海誠金句電影《天氣之子》導演新海誠金句電影《天氣之子》導演新海誠金句
  • 深度解析:《天氣之子》,你是一部非常「新海誠」的動畫
    《天氣之子》是新海誠正式走入全世界觀眾眼中的第二部作品,講述的是離家出走至東京的高中生森島帆高,與擁有能局部操縱天氣能力的「100%的晴天少女」天野陽菜,在持續異常降雨的東京街頭展開的Boy Meet Girl的故事。
  • 《天氣之子》日本開畫超《你的名字》,新海誠再造宮崎駿神話?
    三年前,《你的名字》憑藉超強的後勁,最終以250.3億日元的成績躋身日本影史票房第四名。《天氣之子》在口碑遭遇巨大爭議的情況下開局大熱,毫無疑問是吃到導演前作巨大成功帶來的紅利,業界普遍認為最終票房破百億日元毫無問題,但能否衝擊年度冠軍還有懸念。
  • 《天氣之子》是一部極具爭議的電影,爭議的關鍵也在於它的結尾
    去年11月1號新上映的《天氣之子》是新海誠最新的動漫電影,票房高達1.7億,但是口碑褒貶不一,爭議頗大,相較2016年12月上映的《你的名字》,電影畫面依舊保持高水準,每一幀畫面都美到極致,但在劇情上的安排較前作有一定的差距。
  • 新海誠《天氣之子》再現「神仙作畫」
    1905電影網訊 日本2019年度票房總冠軍《天氣之子》官方於今日(10月18日)發布IMAX海報,成為國內首部IMAX日本動畫電影!屆時,觀眾將首度有機會在超大銀幕親臨新海誠筆下的奇幻唯美世界,身臨其境開啟一場唯美又驚心動魄的愛情之旅。
  • 《天氣之子》首映 新海誠和中國動畫導演交流
    10月27日,日本2019年度票房冠軍(暫列)《天氣之子》舉辦中國發布會及首映禮。「百億導演」新海誠再度攜新作來到中國,RADWIMPS樂隊作為「日本流行音樂風向標」也初次攜電影來華,與其他主創首度合體亮相。
  • 《天氣之子》曝「神仙現場」 郭帆力挺新海誠破次元壁
    電影《天氣之子》導演新海誠金句將於11月1日本周五全國上映的2019日本票房冠軍(暫列)、中國首部IMAX日本動畫電影《天氣之子》曝光發布會RADWIMPS七分鐘完整版現場演唱視頻!電影《天氣之子》原聲樂隊RADWIMPS金句新海誠:我的成績離不開RADWIMPS 洋次郎寄語年輕觀眾:勇敢向前此次現場演唱的歌曲分別是《天氣之子》主題曲《愛能做到還有什麼
  • 新海誠預言《天氣之子》或爭議,小慄旬參與配音
    近日新海誠、RADWIMPS及一眾聲優出席製作報告會,會上被問及對《天氣之子》的感想,RADWIMPS的野田洋次郎就指它很有新海誠的風格之餘,亦有令人意外的地方,並認為作品可能會評價兩極。至於新海誠則表示《天氣之子》是娛樂片大作,絕對會很有趣,不過就可能會讓觀眾看完後出現意見分歧和爭議,因為本作與王道故事有所不同,是會讓觀眾思考「自己的話會怎樣做呢」的故事。
  • 新海誠《天氣之子》7.19日本上映 《天氣之子》會在中國上映嗎
    日本動畫導演新海誠的最新動畫電影《天氣之子》即將在日本上映,本作也是頗受期待。今天(7月8日),新海誠在推特上發布消息稱《天氣之子》動畫終於全部完成,接下來就是等待7月19日的上映了。《天氣之子》有望在今年內引進國內,真是讓人期待。  從之前公布各種預告片中,可以看到非常精美的畫面和充滿奇幻的故事。
  • 新海誠力作天氣之子,絕美劇照公開!
    說到2019年的日本霸權級動畫電影,從目前已經公開的消息來看,那這個霸權級的稱號肯定是要給日本著名動畫導演新海誠在2019年夏天,具體就是在7月19日於日本正式上映的新作劇場版動畫《天氣之子》。《天氣之子》是新海誠以及動畫製作公司CoMix Wave Films繼超人氣動畫電影《你的名字。》之後,時隔3年的又一驚豔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