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應該引進的蘇聯轟炸機?比轟6好得多,卻是個大失敗

2020-12-16 逆火行

最近將F14的節目更新完,但是播放量不算好,想必也是審美疲勞。接下來的節目除了強擊機外,也開始介紹那些著名而且極度先進的試驗機型,比如著名的米格1.44和蘇47。之前我們講過一部分美國的轟炸機,這個系列下一章就是B52,再往後就是B1系列和B2。蘇聯那邊轟炸機還沒講,考慮到講圖16的重點是仔細說說我國的轟6,因此得放一放,這個話題相對比較敏感,那就順勢來講蘇俄轟炸機。蘇俄轟炸機第一個要講的是圖95,如果錄音順利的話,可能就在近期做出來,最近已經完成的文案很多,業餘做視頻有些忙不過來。在這之前,我們以文章的形式介紹一下蘇聯的第一種戰略轟炸機,米亞4。如果喜歡本文,請支持一下,順便給我們的作者們攢攢稿費。

蘇聯第一種先進的遠程轟炸機是仿製自B29的圖4,但是二戰結束後,圖4的性能已經不能滿足蘇聯的需求,美國的新轟炸機也越來越多,尤其是50年代初就開始服役的B52轟炸機。蘇聯也開始研製自己的全新戰略轟炸機,其中一條線是發展至今的圖95,另一條就是相對遜色的米亞4。

我國空軍曾裝備過圖4轟炸機

再說米亞4之前先要說米亞西舍夫設計局。弗拉基米爾·米哈伊洛維奇·米亞西舍夫於1951年創辦了米亞西舍夫設計局,比較出名的飛機有米亞4轟炸機和M50飛機。米亞西舍夫設計局是個短命的設計局,在1960年就因很多原因解散,而米亞西舍夫則成為中央空氣流體動力學研究院院長。米亞西舍夫不甘如此,又在1967年再一次成立自己的設計局,主打次軌道太空梭和轟炸機。到了2014年,俄羅斯將米亞設計局米亞西舍夫設計局和伊留申航空集團合併。

和圖波列夫的圖16和圖95比起來,米亞4顯得不夠成熟。米亞4的機身數據不錯,長度47.20米,翼展50.50米,高度14.10米,翼面積326.35平方米,空重79,700公斤,最大起飛重量181,500公斤。發動機是4具米庫林AM-3A型渦輪噴氣發動機,單臺推力85.75千牛。最大速度947公裡/時,最大升限11,000米,最大航程 8,100公裡,翼載荷425公斤/平方米。武器裝備方面,機炮為9門NR-23機炮 或 6門AM-23型23毫米雷達控制機炮(位於機腹側面側,背部側面和機尾)。飛彈武器為各種空對地飛彈,比如Kh-20、Kh-22,Kh-26、Kh-55,最大載彈量15,000公斤。

米亞4的整體外形設計和圖16比較類似,但是尺寸大得多,起飛重量相當於兩個圖16。米亞4的機身比較細長,前部為尖銳的機頭,上置的主翼後掠角度較大,翼根安裝有四臺發動機。

圖16的外形更加秀氣,而米亞4更加粗獷,翼根設計的四臺發動機很有力量美

由於發動機的位置比較特殊,因此其起落架的布置和B47比較類似,前後分別有一個四輪小車式起落架,並在翼尖設置了小號的支撐輪。正因為此,米亞4更為粗野,圖16顯得頗為秀氣。蘇聯將米亞4稱之為戰錘,西方則叫做野牛,西方將冷戰早期蘇聯的很多轟炸機都稱作動物,比如圖16叫做獾,圖95叫做熊。

上圖是米亞4,下圖是B47,兩者起落架布置相似,但是米亞4體型要大得多

圖95選擇了一臺當時非常先進的NK12渦槳發動機,不但有非凡的功率輸出,維護保養也非常簡單。蘇聯當時也在猶豫,他們不確定是要發展渦槳轟炸機還是噴氣式轟炸機。圖波列夫儘管對噴氣式轟炸機持懷疑態度,但是他也分兩條路走,圖16使用了噴氣式發動機,而更大更遠的圖95則是渦槳發動機。事實證明圖波列夫的眼光不但很長遠,下手也非常務實。

圖95設計成熟,能服役到今天是有原因的

米亞西舍夫比較年輕,也自然比較激進,他的噴氣式遠程轟炸機方案最終被蘇聯高層接受,便開始正式研製。米亞西舍夫相當有能力,米亞4在1953年就首飛成功,進度相當不錯。

但是這個時候卻傳來了不好的消息,說好的戰略轟炸機呢?

米亞4的航程嚴重不足,沒有達到設定的要求。在空載並且加裝燃油的狀態下,其航程勉強接近一萬千米,但是當時軍隊的要求可是在裝載一定量炸彈的情況下,航程不能低於一萬千米,很明顯是不達標的。後來的測試表明,其在裝載9噸炸彈和65噸燃油的情況下僅有5500千米的航程。而當時的圖16在載彈3噸的情況下都有6000千米的航程,米亞4這個缺點有些嚴重。

再來看圖95,圖95燃油消耗率很低,加上體型巨大,其在攜帶一定量武器的情況下都有11萬千米的航程,而其衍生的圖95RTS巡邏機在攜帶兩個副油箱的情況下擁有近兩萬千米的航程。總之,真算起來,圖95才是真正的戰略轟炸機,米亞4僅僅是個體型較大的遠程轟炸機。

陪美國和飛機捉貓貓是圖95的一大樂趣,簡直就是全明星

造成這樣的結果其實是時代的限制。美國早期的噴氣式轟炸機也都被渦噴發動機巨大的油耗所折服,B52也是直到換裝TF33渦扇發動機後才算成熟。蘇聯早期的渦噴發動機並不先進,米亞4被發動機所拖累,難當大任。不過換個角度想想,只要有加油機在,這倒不算個太過嚴重的硬傷。

B52H的TF33發動機算是較為優秀的發動機

米亞4A是最早的型號,這個型號比較慘,因為45架被改裝成了加油機,而彈艙也剛好成為存放加油軟管的地方。那時候全世界只有美國很自豪的用客機改成加油機,蘇聯,英國和中國都用轟炸機改成加油機。米亞4加油機輔佐的對象正是圖95轟炸機,以保證圖95能飛越大洋核平美國。圖95在經過三次加油後續航時間達到34小時,幾乎可以從蘇聯起飛轟炸世界的任何角落,而這是要讓米亞4來幹,那就有的折騰了。

正因為米亞4本身的實力不夠出色,因此蘇聯轟炸機很快就被圖波列夫壟斷,之後的圖22系列和更為強悍的圖160都是各項性能出色的頂級轟炸機。米亞4B型是海軍航空兵使用的海上偵察型,後來也全部改成了加油型。C型是海上偵查反潛型號,機頭被加長並安裝有大型搜索雷達。

圖16是蘇聯早期的主力轟炸機,性能相當有限,很快就被更為出色的超音速轟炸機圖22替代,而圖22也一路發展,誕生了更為先進的圖22M3逆火。米亞4不夠出色的性能使其基本上被當做加油機使用,隨著後來更為優秀的伊爾78加油機服役,這種古老的飛機便在1993年退役。

米亞西舍夫不是個容易屈服的人,從兩次成立設計局就能看出來。超音速時代來臨後,蘇聯各個設計局也都開始角逐新戰場,連蘇霍伊這個主要研製戰鬥機的設計局都有非常震撼的T4轟炸機誕生。然而看過我們超音速特輯的人都該知道,圖波列夫是實力最強的,別的不說,就是在圖144的基礎上改進都能誕生出相當不錯的超音速轟炸機。

圖144作為客機算是失敗,但是只要蘇聯真的願意,改成轟炸機也未嘗不可,只是更為優秀的圖160才是蘇聯轟炸機的巔峰

在50年代末,米亞設計的超音速轟炸機叫做M50,依舊走的是較為暴力的路線,但是這架飛機設計不夠成熟,只能勉強接近音速。M50的失敗歸根結底是因為戰略飛彈的崛起,但是米亞設計局實力也不夠,即便是在美國,B58轟炸機也不能算成功,米亞設計局想趕上超音速潮流著實不算明智。

M50也以失敗告終

正因為米亞設計局在轟炸機領域沒能站穩腳跟,也只留下米亞4一種還算堪用的成熟機型。米亞4不但是蘇聯當時最重要的一種加油機,還在蘇聯太空梭計劃中留下自己的身影,這個我們當時在安東諾夫特輯中講過,大家可以回去再看一下。

當然,最被人所熟知的,就是這個背著大罐子的BM-T 「Atlant」

總的來說,中國從眾多蘇聯飛機裡引進圖16確實有些惋惜,不管是日後的圖22還是本文中說到的米亞4,改進的潛力也都要比轟6大,但是這種無奈是註定的,不是你的就沒那麼容易去選擇。不過也要再次說一些事情,目前世界上主流的轟炸機比如B1和B52以及俄羅斯的圖22M3和圖160雖然很不錯,但是中國沒有任何必要去購買引進,轟6足夠,重點是引領未來的先進隱身轟炸機。

米亞4就先說到這裡,以後很多不方便做視頻的內容我們都會以圖文的形式發在微信端,也算是對視頻的一種補充,如果大家想了解相關內容可以在文末留言哦。

相關焦點

  • 蘇聯失敗的超級戰錘——米亞4戰略轟炸機
    蘇聯那邊轟炸機還沒講,考慮到講圖16的重點是仔細說說我國的轟6,因此得放一放,這個話題相對比較敏感,那就順勢來講蘇俄轟炸機。蘇俄轟炸機第一個要講的是圖95,如果錄音順利的話,可能就在近期做出來,最近已經完成的文案很多,業餘做視頻有些忙不過來。在這之前,我們以文章的形式介紹一下蘇聯的第一種戰略轟炸機,米亞4。如果喜歡本文,請支持一下,順便給我們的作者們攢攢稿費。
  • 共和國功臣——轟5輕型轟炸機
    輕型轟炸機雖然沒有B29那麼霸氣四射,但是使用靈活方便,依舊是不可或缺的機型。蘇聯有多重視這種飛機呢?從1950年服役開始,其服役期長達30年,這還是在機型更迭快速的冷戰時期,還是發展最快的蘇聯,非常的不可思議。
  • 63年前,中國距離擁有戰略轟炸機一步之遙,為什麼最後選了轟-6
    在轟6不斷魔改的今天,許多人對這款轟炸機都熱情很高。但可惜的是,轟-6無論怎麼魔改,始終無法讓自己從中程轟炸機變成戰略轟炸機。中國需要航程上萬公裡的戰略轟炸機,只可惜直到今天我們都不曾擁有。
  • 仿製蘇式戰機,並非照貓畫虎:沒了蘇聯專家,新中國艱難仿製轟-5
    1950年1月開始組織專門的轟炸機飛行訓練,當年7月正式成立首個轟炸機部隊編制——第4混成航空旅轟炸第12團。 要知道,伊爾-28在1950年才開始在蘇聯空軍服役,是當時世界上技術水平最高,性能最優越的噴氣轟炸機之一。而在改型機剛剛在其母國形成戰鬥力後不久,我國就一下子擁有了100多架,成為當時世界上的轟炸機強國。在解放一江山島的陸海空協調作戰中,伊爾-28矯健的身姿也出現在戰地上空,給敵人造成了極大震撼。
  • 別急著期待新大轟,中國擁有全球最年輕的現役轟炸機!
    ▲大豬蹄子的本質的確,作為從1969年服役至今的老兵,轟-6已經伴隨中國空軍走過了52年,而其技術來源是1952年設計定型的蘇聯圖-16轟炸機,中蘇兩國於1958年籤署引進及生產許可協議。胖兵還記得在2017年國際軍事比賽的「航空飛鏢」項目中,92歲的俄羅斯老兵安德烈維奇向赴俄參賽的中國代表團問道:「現在你們已經不飛圖-16了吧?」你瞧瞧,這老爺子是真不知道我們心中的怨念啊!不過胖兵今天要告訴大家,轟-6並不像大家印象中的那麼老,反而是全球轟炸機俱樂部中最年輕的成員,比1997年服役的B-2還新。不信?請往下看。
  • 中國轟6轟炸機進化史,掛高超飛彈世界僅兩家
    長期以來,有關轟-6這種原中程轟炸機在中國的改進型問題,一直受到關注。而隨著中國轟-6N戰略轟炸機曝光了攜帶東風-17空射高超音速飛彈的畫面的曝光,這引發了外界關注。
  • 超大個的圖95轟炸機,飛彈比戰鬥機都大
    目前世界有三個超級老兵,美國是B52,中國是轟6,俄羅斯則是旋著刀片的圖95。要真的細說,轟6是圖16的表弟,也就是說這三個老兵中有兩個都是圖波列夫家的。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這三者中的圖95轟炸機,一個讓西方世界擔驚受怕了一個冷戰的超級轟炸機。
  • 我國唯一的轟炸機!一生擺脫不了出生即落後,兩次扔下核武器
    不過這些飛機基本都是都是比較小的輕型飛機,比如載彈量連武裝直升機都不如的轟5。我國雖然沒有蘇聯那麼廣大的國土,但好歹也算幅員遼闊,大尺寸遠航程的轟炸機還是有剛性需求的。當時中蘇的關係可是非常好的,看了一眼蘇聯的裝備序列之後,我國迅速看上了一架外形比較秀氣的中型轟炸機,這就是圖16轟炸機。
  • 轟6不斷魔改,字母都快用完了,它能升級成超音速轟炸機嗎?
    無論怎樣講,轟6家族都是具備戰略打擊能力的,但在轟6是否是戰略轟炸機這個問題上,很多人持不同的觀點,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轟6不具備超音速飛行能力,那麼轟6家族一直在魔改,連字母都快用完了,它能改出超音速版的轟6嗎?我們能發展出超音速版轟6嗎?
  • 難怪中國沒買圖160轟炸機,原因彰顯東方智慧,白送我們也不能要
    答案很簡單,因為當年俄羅斯希望利用戰機技術來限制中國國防工業的發展的教訓讓我們銘記終生,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蘇27出口中國一度讓中國在航空工業發展上走了蘇俄老路,從而受制於人,但很快中國就完全掌握了蘇27的技術,並且進行國產化,直接讓中國擺脫對俄羅斯的依賴,這個原因也彰顯了東方智慧,知情後的網友們紛紛表示:難怪中國沒買圖160轟炸機。
  • 海軍版轟6KH疑入役南海艦隊 機翼外側多了一組掛架
    此前有媒體報導稱,中航工業西安飛機製造公司在空軍轟-6K基礎上,為海軍研製了中遠程轟-6KH「海神」飛彈轟炸機;首架改裝後轟-6KH已於2014年進行了首飛,中國海軍裝備的轟-6G轟炸機採用了渦噴發動機,最大平飛時速不到1000千米,很容易被戰鬥機攔截,而轟-6KH裝備了渦扇發動機,將助力中國海軍航空兵飛得更快更遠,突防作戰能力將得到明顯提高。
  • 一夜過後,中國突然冒出200架轟炸機,亞洲小北約:大意了
    萬事如意圖為轟6轟炸機轟炸機是一個國家空軍非常重要的軍事力量,目前只有空軍強國才會裝備這種機型,一夜過後,中國突然冒出了200架轟炸機,直接讓亞洲小北約驚呼:大意了,原來中國轟6轟炸機的產量已經突破了200架,其中最先進的當屬轟6K與轟6J兩款
  • 紅色空中堡壘,蘇聯仿製美國的遠程戰略轟炸機,圖-4轟炸機發展史
    圖波列夫後來設計出來的圖-22超音速轟原本蘇聯研製的TB-7(也被稱為Pe-8)轟炸機在當時是與美國的B-17轟炸機性能上不相上下的,正是因為蘇聯搞起的「大清洗」運送,蘇聯航空業從此要開始落後於美國後來,蘇聯間諜也嘗試搞到B-29戰略轟炸機的圖紙,但是由於美國保密措施做得非常好,只能不得而知。
  • 重轟匹夫,蘇聯二戰前期生產的重型轟炸機,TB-3轟炸機發展簡史
    當然這都是後話,讓我們繼續回到TB-3四發重型轟炸機的研製當中。在當時,TB-1轟炸機開始列裝蘇聯軍隊,隨著轟炸機的發展,TB-1轟炸機已經開始落後,就這樣蘇聯開始研發招標研製新的重型轟炸機,該項目為ANT-6重型轟炸機(TB-3重型轟炸機的原型機),以此來保障蘇聯空軍的實力。
  • 蘇聯轟炸機改來的民航機!比美國早比英國先進,卻因事故聞名世界
    我國的轟6轟炸機是目前世界上服役當中的最老的轟炸機之一,儘管轟6轟炸機經過了大大小小的改進,但依舊無法改變基本結構設計較老的事實。我國轟6的原型其實就是蘇聯和俄羅斯早已經淘汰了圖16轟炸機,作為蘇聯最早誕生的噴氣式轟炸機之一,圖16轟炸機衍生了很多種版本,其中就有創造了不少紀錄的客機版本,圖104。那麼這架在民航機歷史上地位頗高的客機到底有怎樣的身世?
  • B2轟炸機和圖160轟炸機,到底誰才是世界最強?
    俗話說得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這句話其實改一下也是可以的,就是有人的地方就有爭鬥,只是多與少的區別罷了。而這句話放到國家身上也是適用的,而國家間的爭鬥往往規模更大,在爭鬥中,實力較弱的一方,肯定會遭到巨大損失,所以不管什麼時候,各國都會把壯大軍事實力當做是一個重要任務。
  • 轟-20轟炸機被石錘,跟運20同一個總設計師,或裝備渦扇20
    最近,在2020年中國35位「大國工匠」名單出爐,赫然出現新型轟炸機型號和設計師,跟殲-20隱身戰機、運-20運輸機和直-20武裝直升機出現在名單中,而且跟殲-20隱身戰機總設計師楊偉,直-20總設計師鄧景輝,依然則是校友,都是西北工業大學,他就是運-20總設計師唐長紅,最重要唐長紅也是轟-20轟炸機總設計師。
  • 美媒發文談轟20性能!老美想得太簡單,受影響的還會有俄羅斯
    美國《大眾機械師》網站刊發文章分析稱,中國未公開的轟20新型隱形轟炸機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強大。報導稱,轟20不太可能可以攜帶45噸炸彈飛越整個太平洋到達美國本土。同時,也強調轟20的設計藍本就是美國的B2轟炸機。 看到這裡,我想大家都會有個疑問:轟20到底是一款什麼樣的轟炸機?
  • 新一代遠程轟炸機轟-20被確認 專家:核常兼備(圖)
    特別是最近央視公布的一個鏡頭中,中國轟-20的CG圖疑似曝光,更是引爆了軍事愛好者的「朋友圈」。在廣大軍事愛好者的心中,似乎「紅色B-2」的設計思路是目前最受關注,也是最受期待的版本,即飛翼式隱身遠程戰略轟炸機。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中國新一代遠程轟炸機最有可能採取什麼樣的設計思路?下一代遠程轟炸機要滿足什麼條件?
  • 轟20呼之欲出,轟6後繼接班有人
    ,換句話說,轟6的重任也該有,接班人接下了。 日前央視在報導人民海軍航空兵某轟炸機部隊時,出現了一句讓人倍感驚喜的話,從價值引進了國外轟炸機到國產轟炸機,如今國產轟炸機也即將成為這裡的主力,那麼這裡的新一代轟炸機究竟會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