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說梁思成和林徽因在中國建築史上的標杆。可是,你知道嗎?有這樣一位建築師,比梁、林二人早近500年。在那個年代沒有CAD,沒有rhino,全靠肉眼判斷,手工繪圖。但這位天才建築師設計出了一座氣勢雄偉巧奪天工的宮殿,在中國古代建築史上綻放出耀眼的光芒。時至今日,這位建築大家的作品仍然吸引著絡繹不絕的中外遊客前來參觀。
這座中國古代建築的瑰寶就是——故宮。這位天才建築師就是有「蒯魯班」之稱的明代著名建築師蒯祥。
蒯祥從小耳濡目染,學到了不少建築技巧,年輕時就表現出了在建築方面的天賦和才華。後來,明成祖遷都北京,在全國徵集能工條件建造北京紫禁城,蒯祥和父親一起去應徵,受到皇帝的賞識,得到了主持設計北京皇城的機會。
到了北京以後,蒯祥主持了紫禁城正門承天門,也就是今天的天安門的修建,隨後懷祥又開始了對紫禁城的規劃,相繼主持修建的故宮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以及乾清坤寧二宮,奠定了今天紫禁城的格局。
史書記載,蒯祥有極好的判斷力,能準確地揣度和把握各種尺寸,殿、閣、樓、榭、長廊等各種建築,他只需稍加計算,隨手就能畫出一張草圖,竣工之後的建築竟然與草圖上的尺寸分毫不差。
後來蒯祥的後代子孫與學生繼承了他的建築理念和技巧,形成了中國建築史上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一個派別——香山派。他們把蒯祥的技巧發揚光大,影響了明清兩代的建築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