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人口普查,他手繪了16390套房子

2020-12-12 安徽網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人口普查,利國利家」,今年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關乎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在合肥市南七街道洪崗社區,有一位人口普查員叫王家唐,他20 年來經歷了三次人口普查,他的腦海中印著一張轄區的地圖,手工繪製出了百餘幅普查區域示意圖。他見證了這些年來,合肥對外來人口吸引力不斷加大,人口不斷湧入,數量翻番,見證了城市的巨大發展與變遷。

王家唐今年人口普查時手繪了139張示意圖。

16390套房子,一套都不能少

王家唐今年56歲,是合肥市洪崗社居委的副主任,1994年到社居委參加工作。

「一把尺子一支筆」,是王家唐的繪製工具,從今年9 月起,王家唐就開始手繪人口普查示意圖了。一張張圖,包括住宅建築、周邊道路、綠化等,由於繪圖標準工整,仿佛印刷出來的一樣。王家唐常一畫就是幾個小時,他花了近一個月時間,手繪了139幅示意圖,為人口普查員入戶普查做指引。

「現在整個轄區有18 個小區,444 棟住宅,16390 套房子。」這些數字,王家唐可以脫口而出,在這邊生活了幾十年,對轄區內的情況,他相當熟悉,每一張人口普查示意圖中,最主要的就是住宅的套數。「要讓人口普查員拿到一張示意圖,就能清楚地定位到具體位置,能夠找到普查地點。」

一張張示意圖,除了位置精準,方便上門普查,最主要的是住宅數量要精確,一套都不能少,不然會影響最終的人口普查結果。王家唐手繪出轄區內共16390 套房子,自己還順帶提前估算了一下常住人口數量,他估算的數值是37391 人,最終人口普查員普查結果是37040人,僅僅相差了300多人。

不僅手繪示意圖,王家唐也會上門普查登記。在普查中,絕大多數人都配合普查,但也有一些人以涉及隱私為由,連門都不給入。還有一些「空戶」以及戶籍地、居住地不一致的人員,確認起來也頗費時日。「一次不讓進就去兩次,最多的一戶,去過十多次才普查出最後數據。」

經歷三次人口普查,記錄人數翻倍增長

全國人口普查,每十年一次,王家唐已經是第三次當普查員了。在王家唐的手繪圖中,也可以看到合肥的發展變化。

王家唐說,2000 年時,他第一次參加人口普查,當時手繪圖相對簡單多了。「本土居民是一層或兩層的自建房,轄區內有兩個工廠,肉聯廠和輕工機械廠,配套有五六層的工廠小區。最高的一棟建築是輕工機械廠的12 層辦公樓,因為不住人,就不用畫了。」

王家唐清楚地記得,2000 年時洪崗社區只有1600 多戶,8000 多人,外來人口極少。到了2010 年,洪崗社區轄區內已經有12 個小區,包括4 個回遷小區、2 個工廠小區和6個商品房小區,戶數已經發展到8200多戶,人口數量達到22000多人。

如今,已是2020 年。這一次人口普查中,王家唐記錄下的數據又翻番了。「現在有18個小區,總戶數18568戶,總人口47374人。」

「從普查的結果來看,2010 年時,外來人口佔比大概在1/3,現在已經佔一半以上了,其中以省內流入為主,合肥周邊縣市較多。」王家唐說,單從一個人口普查,就可以看出合肥這些年的發展變化,從自建房到商品住宅,從小商店到大型商超,從小水泥路到寬闊馬路……

下一次人口普查時,王家唐或已退休,不過,他還會以一個普通普查對象的身份,參與到這件「國家大事」中來。「合肥就是我的家,以這樣的方式,見證家鄉的發展,也是一種榮幸吧。」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朱慶玲

相關焦點

  • 合肥一人口普查員手繪上百幅普查區域示意圖
    一張小小示意圖和一名一線人口普查員,見證了這些年來,合肥對外來人口吸引力不斷加大,人口不斷湧入,數量翻番,見證了城市的巨大發展與變遷。16390套房子,一套都不能少王家唐今年56歲,是合肥市洪崗社居委的副主任,1994年到社居委參加工作。
  • 人口普查最難的可能是「畫房子」,寧波95後小夥一張圖畫6遍
    人口普查最難的可能是「畫房子」,寧波95後小夥一張圖畫6遍 2020-11-25 16: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宿遷人口普查員韓路生:手繪地圖精確到人
    在這項全民參與的調查中,有這麼一群人,他們迎著朝陽、踩著月光,從清晨到夜晚,奔走於各個小區、鄉鎮、棚戶區內,他們就是人口普查員們。 今年44歲的韓路生,從2001年開始就在王場村擔任會計職業,在職期間也經歷過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和上一次相比,今年人口普查的工作形式發生了改變。「第6次參加人口普查,我們以前都是用鉛筆,使用紙代替的,這次我我們配備手機,無紙化辦公。我們通過手機速度比較快一點。」沭陽縣青伊湖鎮王場村普查員韓路生說道。
  • 耄耋老人與人口普查的7次相遇
    小薇小迅曾帶著大家一起在手繪漫畫裡穿越了七次人口普查而今天,在我們身邊有這樣一位耄耋老者曾真正親歷七次人普定格了80載人生小夥伴們且來聽一聽張如定老人娓娓道來從1953年到2020年,跨越67年,他親歷了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從起初臨時幫忙的小學生,到正式的普查員,再到退休返聘的鎮人普辦顧問,他以這樣的方式記錄著時代變遷。
  • 黔東南人口普查員的一天是這樣的……
    他是凱裡市財政局的工作人員,也是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員,同時也是一位參與了三次人口普查的「老普查員」。披星戴月的「敲門人」白天居民大多出門工作,入戶成功率不高,唯有清晨上班前,下午晚餐後是入戶調查的「黃金時間」。從10月摸底調查開始,他便摸索出了清晨7點、晚上6點,數著住戶亮起的燈光入戶尋訪的工作方法,成了披星戴月的人口普查「敲門人」。
  • 日夜穿行、不重不漏 青島市北近7000名人口普查員正走進千家萬戶
    □半島全媒體記者 曹現梅 徐抒彥 通訊員 徐曉軍「您好,我是人口普查員……」一張普查員證、一部手機、一個包、一套宣傳資料……這便是眼下正走入咱每一位市民家中的人口普查員。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以下簡稱「七人普」)登記工作正在進行,連日來,在市北,有近7000名普查員正一家一戶敲開居民的房門,日夜穿行在小區裡。繪圖畫房子,「點名」不重不漏日行數萬步、爬樓夜闌珊。從「七人普」入戶摸底階段開始,普查員們便開啟了「5+2」「白+黑」的連軸轉模式。
  • 「人口普查」人口普查手抄報模板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合集全在這裡
    一年級人口普查手抄報模板一年級人口普查手抄報參考內容二年級人口普查手抄報模板二年級人口普查手抄報模板二年級人口普查手抄報參考內容三年級人口普查手抄報模板三年級人口普查手抄報底稿三年級人口普查手抄報是設計的工作人員身後是一個大大的放大鏡作為內容框,背景是城市的房子。
  • 人口普查的先聲:16世紀英國的貧困普查
    儘管全國範圍內的人口普查直到1801年才在英國實施,但英國對人口信息的系統性調查早在16世紀就已啟動。切斯特(1539年)、考文垂(1547年)和伊普斯威奇(1551年)等市鎮在探索解決貧困問題的過程中,先後進行貧困普查(census of the poor),成為近代英國政府系統搜集人口信息的最早實踐,可謂英國人口普查的先聲。
  • 「人口普查」人口普查手抄報小學三年級模板,一步一步教你畫
    大家好,我是淘氣的小音符,我為三年級的同學設計的人口普查手抄報模板,原創設計手抄報,給你無限靈感!詳細的教學視頻,請查看我的主頁視頻。四、手抄報背景的畫法我們在白紙的底部畫上波浪裝飾;然後在放大鏡後面畫上草叢裝飾;畫上遠處的房子;補充草叢作為裝飾;畫出天上的雲朵。
  • 美國的人口普查:種族、移民與驢象之爭
    美國人口普查歷史悠久。1790年,美國國會通過了第一部《人口普查法》,並開展了第一次人口普查,美國成為繼瑞典之後的世界上第二個開展全國性人口普查的國家。當時的美國憲法定義了三種居民:自由人、黑奴和印第安人,普查只包括了前兩種居民,而印第安人既不被徵稅也不當兵,所以沒有被納入普查。
  • 人口普查:繁簡轉換見變遷
    家中房子有多少面積?有車嗎?」當天上午,黃國沙在村民黃老先生家裡進行人口普查長表登記工作,只見他打開手中的平板電腦,點進黃老先生的資料頁面後,顯示出居民姓名、身份證號碼等12個問題。黃國沙邊問邊錄入信息。在確認登記信息無誤後,黃老先生在平板電腦上籤下名字,不到10分鐘,登記完成。作為普查「老兵」,今年50多歲的黃國沙前後參加過四次人口普查。說起四次經歷,他笑道,變化肯定是大的。
  • 全景直擊北京人口普查:從人海「撈人」,精確到個位數
    為了準確劃分普查區域,從六月開始,朱豔萍就拿著紙筆走遍了轄區的每一個角落,和同事一起手繪了35張社區地圖,每一棟建築都標記得清清楚楚。張遠超在八月底到十月初,組織了大大小小20多場普查員培訓,甚至模擬演練了入戶登記過程。
  •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猴場鄉:文明實踐助力人口普查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猴場鄉:文明實踐助力人口普查 2020-10-15 19: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宣傳人口普查知識
    莆田網訊 為推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順利開展,提升群眾對人口普查的知曉度、配合度,10月10日,荔城區黃石鎮惠下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裡,該村組織黨員志願者為村裡86位老人宣傳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
  • 不丟一戶 不落一人 柳市鎮全力推進人口普查工作
    2020年11月1日零時,為全面查清全鎮人口數量、結構、分布、城鄉住房等情況,柳市鎮緊扣目標要求、狠抓任務落實,花大力氣「畫準地圖、查準房子、數準人頭」,全力推進人口普查各項工作。  蔡慶新是朝陽東村的普查指導員兼普查員,他主要負責村內兩個小區的人口普查工作。據蔡慶新介紹,他們村共劃分了29個小區,普查對象有6000多人。人口普查清查摸底工作時間緊、任務重,為加快摸底進度,蔡慶新常常顧不上吃飯。他說,一般白天工作時間難碰到普查對象,他就經常在三餐的飯點入戶,也因為這樣常顧不上吃飯,吃一個麵包就解決了。
  • 溧陽普查員|宗翔:為人口普查貢獻力量,內心很快樂
    ◆2012年,他被調到盛世華城社區,擔任黨支部書記。接到人口普查通知後,宗翔迅速組織召開了動員會,成立了領導小組,並制定了周密的實施方案。為得到廣大普查對象和社會各界的理解與大力支持,盛世華城社區通過電子顯示屏滾動播放、張貼普查標語和人口普查宣傳畫、發放《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公告》等方式,展開了聲勢浩大的宣傳活動,並積極組織參與以「大國點名,沒你不行」為主題的統計開放日活動,使人口普查深入人心、家喻戶曉。
  • 南充市順慶區舞鳳街道:人口普查「七到位」 手繪「地圖」摸詳情
    7月30日上午,南充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總動員大會在人民廣場舉行。活動結束後,與會領導和人員前往南充市順慶區舞鳳街道清泉寺社區,觀摩人口普查工作。"舞鳳街道幅員面積18.9平方公裡,現有13個社區,常住人口18.19萬,常住戶數8.2萬戶。"
  • 帶您走進人口普查員的工作日常
    11月16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登記工作進入長表登記階段,有10%被抽中的「幸運戶」參與長表填報工作。普查員們是如何開展普查工作的?近日,記者深入多個社區進行探訪。誰家沒住人、誰家房子租出去了、各家幾口人,早在人口普查工作開始之前,我們心裡就已經有數了。」李女士今年年近七十,依然熱心地幫助普查員開展工作。她樓上的鄰居被抽到了長表登記,但普查指導員連續去了三次家裡都沒有人。一天,李女士突然聽見樓上的門響了,外套都沒來得及穿就衝上樓去,告訴鄰居要進行長表登記,又幫忙聯繫普查指導員,登記工作順利完成。
  • 劉營鎮宣傳人口普查做好摸底登記
    自從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開展以來,劉營鎮培訓普查員和普查指導員,加大宣傳力度,做到家喻戶曉,形成人人踴躍參與普查登記的良好局面,為高質量完成普查任務打下基礎。這位開著宣傳車宣傳普查工作的就是劉營鎮場鎮社區臨時黨委書記賀代全,從10月11日開始,他分早中晚三個時段到10個場鎮小區宣傳人口普查公告,宣傳人口普查的目的和意義,保證882戶2323名居民知曉人口普查,積極參與人口普查,做到不漏登漏統一戶一人。
  • 德安縣愛民鄉採用「一圖一表一系統」方式開展人口普查建築物標繪...
    「一圖」就是普查區分布圖及天地圖。該鄉對全部普查區列印了彩色分布圖及天地圖,並分發給各普查員,各普查員在實地勘察建築物時能準確利用列印天地圖進行建築物現場精確標繪,尤其是對普查區地界上新增建築物、不規則疑難建築物進行準確手繪,以便於後期輔助電腦繪圖。「一表」就是人口普查建築物標繪信息統計表。